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41岁,因月经淋漓不尽2个月收住入院.妇科检查:阴道内见少量血性分泌物,宫颈肥大,右附件区可及一约7 cm大小肿块,活动,无压痛,左附件阴性.B超示右附件区见一71 mm×54 mm团块,边界清,内部以液性暗区为主,间以不规则高回声团块,诊断为右附件畸胎瘤.于连硬加腰麻下行右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右卵巢囊肿表面光滑,与周围无黏连,左附件外观无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示右卵巢囊性畸胎瘤,头丘表面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灶区呈癌变趋势.遂行筋膜内子宫切除及双附件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张海珍  金仙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30(5):492+496-492+496
1临床资料患者,43岁,以“间断性右腰腹痛伴血尿3个月”为主诉于2008年3月6日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泌尿科。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腹绞痛,同时有全程血尿,3d后自行缓解,每间隔1个月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每次2—3d,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既往:1998年因卵巢囊肿行左卵巢切除术加子宫肌瘤剥除术,术后诊断:子宫平滑肌瘤,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 12岁,身高 1.47 m,体重 22 kg. 1999年 4月因"盆腔肿块伴腹痛"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卵巢增大 8 cm× 7 cm× 6 cm,破溃出血,子宫及左附件正常,行右附件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1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行蒂扭转复位后的囊肿剥离术、囊液吸引术,如蒂复位后,肉眼卵巢坏疽行患侧附件切除术.结果 除1例因扭转时间长、扭转过紧出现卵巢组织坏死而行附件切除术外,其余40例行保守性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开腹手术或腹腔镜下手术时,保留患侧卵巢是安全可行的,卵巢囊肿剥离术、囊液吸引术是有效的保守性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病案介绍:患者,女,1968年生,1991年因在村卫生室上环致子宫穿孔行子宫穿孔修补术;1996年因右侧卵巢囊肿,入住某县试验区医院行右侧卵巢囊肿+右侧卵巢切除术(未提供病历)。2002年10月15日,患者又因下腹痛1年余再次入住该院。入院体检:体温36.7℃,血压120/80mmHg,腹部平坦,下腹部见一长约12cm的手术瘢痕,左下腹可触及一拳头大小包块,B超检查示:左下腹囊性包块,考虑左卵巢囊肿。  相似文献   

6.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并大网膜假粘液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 患者,女性,61岁.因下腹部包块11个月,迅速增大7个月入院.入院前7个月因腹部包块迅速增大,诊断为"卵巢囊肿",行"左卵巢肿瘤切除术",术中、术后未作冰冻和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7.
患者,因左下腹突发性疼痛6小时伴恶心呕吐急诊入院,确诊为“左侧卵巢囊肿蒂扭转”。术中见左侧卵巢及输卵管均呈紫黑色,卵巢囊肿约为10×8×8厘米,未破裂,蒂部扭转4周半。同时又发现右侧卵巢囊肿约有12×10×10厘米,未扭转。子宫大小正常。行左侧附件切除术。因考虑患者年轻未婚,保留了右侧输卵管,切除右侧卵巢肿瘤,术中血管钳钳夹蒂部时,将钳尖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7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3个月.于2007年3月31日行子宫全切术+右卵巢囊肿切除术+左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癌变,子宫腺肌病,右卵巢黄体囊肿。诊断为子宫颈癌。查血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均正常后。于2007年4月10日给予DF(顺铂40mg d1-3+替加氟lg d1-5)方案化疗1周期,化疗过程顺利。2007年5月9日为行第二次化疗入院,  相似文献   

9.
患者.54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1年多于1995年4月13日入院。1年多前发现下腹包块,自觉生长缓慢,伴下腹隐痛不适。近两月出现稀大便,每日二次.无阴道流血及流液。7年前已绝经,现白带少,G4P3,足月分娩3次,人工流产1次。既往于1992年6月8日因卵巢囊肿蒂扭转行左卵巢囊肿切除术。术中见腹腔渗液约200ml,左侧卵巢有-8cm×5cm×5cm大小囊肿,灰白色,壁光滑无粘连,肿瘤逆时针扭转180°,切除肿瘤见囊内含脂肪及毛发,子宫正常,右附件处仅见残迹。病检结果为左卵巢皮样囊肿。入院查体:发育营…  相似文献   

10.
背景:至今尚不清楚手术切除卵巢良性病变是否会影响残余卵巢组织的排卵功能。方法:观察62例行腹腔镜下或经腹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术后残余卵巢组织的排卵功能。结果:术后平均观察7.9个排卵周期,结果显示53%的患者患侧卵巢无自发排卵。经诱导排卵治疗后患侧卵巢卵泡发育的数目仍显著低于健侧卵巢。但仍有13例(13/24)患者术后患侧卵巢排卵并妊娠。尽管卵巢囊肿切除术可能导致成熟卵泡减少,但仍有部分患者患侧卵巢可以排卵并妊娠。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卵巢囊肿切除术中应仔细操作以尽量避免患侧卵巢发生术后粘连。卵巢囊肿切除术对残余卵巢组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支持-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7例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其中4例合并腹部肿块;2例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表现为腹痛.5例未生育患者,4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1例行患侧附件切除、对侧卵巢部分切除术.5例已生育患者,2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2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十大网膜切除术,1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0例患者中,除1例于术后第3年失访外,其余9例均健在,且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以及肿瘤有无破裂来确定手术范围,总体预后远好于卵巢上皮性癌.  相似文献   

12.
患者,31岁,月经史:15岁(3~4)天/30天.2000年行右卵巢囊肿剥除术,2003年因早孕行无痛人流术,术后患急性盆腔炎“,对症治疗后好转,2005年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左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2006年1月因左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失败于我院行左输卵管切除及右输卵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27岁,妊2产0.因孕30+1周,上腹痛2 d于2001年9月30日收入内科.患者定期产前检查,孕14+5周、29+3周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孕期血压、血糖筛查均正常.2 d前突发上腹持续性胀痛,伴腰背放射性痛,改变体位后略缓解.1 d前再次腹痛.入院后查体:体温37.3℃,腹肌略紧张,上腹轻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浮肿(-).血常规: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81%,淋巴细胞15%;血、尿淀粉酶正常;肝功能:GPT、GOT正常,白蛋白6.5 g/dl,总蛋白3.4 g/dl,A/G 1∶10;肾功能正常;B超提示大量腹水.入院后口服阿莫西林,静脉输入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肌注地塞米松促肺成熟.2 d后体温正常,腹痛明显好转.10月9日B超提示腹腔内异常回声,大小16.8 cm×10.8 cm×14.3 cm.因腹痛消失,10月17日出院.11月30日因孕38+6周、臀位、发现盆腔肿物2个月收入产科.入院后B超提示右卵巢囊肿17.2 cm×14.6 cm×19.5 cm.入院第3d行剖腹探查及剖宫产术.术中未见腹水,取出一女婴.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均10分.探查发现右卵巢囊肿25 cm×18 cm×15 cm,扭转一圈,表面光滑,半透明,无正常卵巢组织,无坏死改变,决定同时行右附件切除术.手术顺利,抽取囊液5000 ml,淡黄色.台下剖视标本见囊肿为单房,囊壁部分黄色.病理诊断为右卵巢黄体囊肿.4 d后出院.  相似文献   

14.
腹茧症1例     
1病例报告 患者,女,24岁,G0P0,因B超发现盆腔包块2年余入院,包块无明显长大或消退,无腹胀腹痛,无异常阴道流血流液,无发热消瘦,大小便正常.患者既往月经规则,分别于23年前行"肠梗阻手术",3年前行"左卵巢囊肿切除术",具体过程不详.体格检查:下腹正中见约10 cm纵行手术疤痕,右旁正中绕脐见7 cm手术疤痕,向腹腔凹陷.妇科检查:右附件区扪及约60 mm×60 mm囊性包块,活动欠佳,压痛.B超提示:右附件区见94 mm×51 mm×61 mm囊性包块,内为无回声,有分隔.  相似文献   

15.
1.病历简介 患者女性,35岁,因右下腹隐痛3天并可触及一活动性包块, 以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收住我院妇科.于入院当日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拟卵巢囊肿切除术.(右下腹直肌外缘切口)术中见右侧输卵管有一约3×3×4cm3的囊性水瘤,行粘膜下分离切除.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下良性卵巢囊肿手术50例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卵巢-卵巢囊肿切除术和输卵管-卵巢切除术50例.结果卵巢囊肿剥除术46例(92%),卵巢囊肿切除术2例(4%),输卵管一卵巢切除术3例(6%).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58min.术中出血<20ml,无中转开腹者,无气栓、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23例(46%)、良性畸胎瘤10例(20%)、卵巢冠囊肿8例(16%)、黄素囊肿5例(10%)、浆液性囊肿3例(6%)、纤维瘤1例(2%).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  例1 患者女,35岁,1988年8月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双子宫”及“左宫腔足月妊娠”,手术顺利。1993年8月起痛经,1994年10月因右卵巢囊肿在当地医院行右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右卵巢巧克力样囊肿8cm×8cm×7cm,“双子宫”大小形态均正常,子宫直肠窝处有散在子宫内膜异位内膜病灶。术后1个月起痛经加剧,即行诊刮术,术中探左宫腔7cm,右宫腔未探入。近2年痛经呈进行性加剧,有时大汗淋漓,伴恶心、呕吐,于1997-03-16入我院。乳房发育正常,心肺正常,腹平软,未触及包块。妇科检查:外阴正常女性型,阴道畅、无…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35岁,因"痛经进行性加重伴月经量增多6年,查体发现子宫肌瘤5年"人院,欲行全子宫切除术.B超示右侧卵巢区一6.5 cm×2.7 cm混合性包块,内透声差,可见条带状分割,未见血流信号.诊断:右卵巢区混合性包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多脏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妇科疾病或合并外科疾病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多脏器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全子宫切除+胆囊切除+肝囊肿开窗引流10例,卵巢囊肿剥除+双侧输卵管结扎+阑尾切除15例,子宫肌瘤剥除+卵巢畸胎瘤剥除+胆囊切除8例,卵巢囊肿剥除+阑尾切除12例,全子宫切除+卵巢囊肿剥除5例.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无邻近脏器损伤,无1例发生感染.手术时间85(50~190)min,术中出血量85(10~250) ml,排气时间21(10~36)h,住院时间5(4~7)d.结论 腹腔镜下多脏器切除术发挥了腹腔镜技术的优势,损伤性小,术后恢复快,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肖瑾  王玉婵  钟玲 《重庆医学》2013,42(1):117-118
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2005年4月15日因"月经不规则,右下腹胀痛1d"就诊,查血清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为415.11U/mL。入院第4天,在本院妇产科行"广泛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术中见右输卵管伞端及壶腹部膨大,约8cm×7cm,灰黄色、实性、质脆、界清,与壶腹部扭转360°;右卵巢肿大,约3cm×4cm,质硬;右盆壁浸润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