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某陶瓷厂生产车间采取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其除尘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测量采取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研制成型车间、喷釉车间和抛光磨边车间内各岗位的矽尘浓度,与车间改造前相应岗位矽尘浓度及职业接触限值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采取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研制成型车间压机岗位矽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由3.67 mg/m3降至0.40 mg/m3;喷釉车间喷釉岗位矽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由1.37 mg/m3降至0.32 mg/m3;抛光磨边车间磨边岗位矽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由18.7 mg/m3降至0.36 mg/m3;车间内矽尘浓度明显降低,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结论采取适宜的通风除尘设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车间内矽尘浓度。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5,(1):146-148
目的探讨铅蓄电池企业进行优化改造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的防治模式。方法对惠州市2所铅酸蓄电池企业通风系统进行调查及检测,根据调查检测结果,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和整体工艺布局,对其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进行科学优化改造,评估改造前后排风罩罩口风速、控制风速、空气铅尘TWA浓度、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等。结果改造前,两所企业包板、烧焊检测点的控制风速、排风罩口量、罩口面积、罩口平均风速分别为0.29 m/s、0.25 m/s;9 550.0 m3/h、11 230.0m3/h;0.49 m2、2.23 m2;5.24 m/s、1.40 m/s,进行吹吸式排风改造后,2个检测点的控制风速分别达到2.20 m/s、2.00 m/s;44 327.6m3/h、441 427.0 m3/h;4.80 m2、4.80 m2;2.26 m/s、2.57 m/s,改造后通风系统参数能满足控制工作场所铅烟/铅尘的要求;改造前测定铅尘58次,超标15次,合格率为74.1%;改造后测定铅尘58次,超标1次,合格率为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造后工作场所铅尘TWA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改造后两所企业铅作业人员血铅浓度显著低于改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化改造铅烟/铅尘浓度超标岗位的通风系统等综合治理模式,可有效控制职业铅接触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某家具厂生产车间采取的通风除尘措施进行评价,分析其除尘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测量采取通风除尘措施后下料车间、木工车间内5个岗位木粉尘浓度,与采取措施前相应岗位木粉尘浓度及职业接触限值进行比较并综合评价。结果采取通风除尘措施后,下料车间木工圆锯岗位、裁板锯岗位木粉尘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由15.2、14.0 mg/m3分别降至5.8、5.5 mg/m3;木工车间木工铣床岗位、钻床岗位和砂带机岗位木粉尘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由19.3、13.4、12.1 mg/m3分别降至5.6、5.5和5.2 mg/m3,车间内木粉尘浓度明显降低,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结论采取适宜的通风除尘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车间内木粉尘的浓度。  相似文献   

4.
棉纺织生产过程中棉花的处理、纺、织等主要工序产生棉尘,而防尘的实施难度较大,尤其是通风防尘系统的除尘器部分,是多年来困扰防尘措施发展的关键。我们研制了卧式圆笼除尘器通风防尘系统,经试用评价,降低了车间棉尘浓度,对棉纺织生产防尘具有一定意义。1.通风防尘系统的构成:清花、梳棉、纺棉及织布等设备产生的棉尘经通风管道或地下沟道进人卧式回笼除尘器,净化后的空气由离心式通风机排至车间外或送回车间,棉尘可回收利用。2.除尘器的特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除尘器内采用扫描式自动清尘系统,可长期连续使用;风量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3年后某乡镇玛瑙石加工业矽尘危害情况,发现问题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方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据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进行评价。[结果]2003年某乡镇玛瑙石加工厂作业场所粉尘性质为矽尘。未装风筒前粉尘浓度在21.7~83.3mg/m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35%~60%;安装风筒后粉尘浓度10.0~12.5mg/m3,安装简易风筒有一定防护效果。2005年初2个点的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切割岗位4~10mg/m3、抛光岗位3mg/m3。加工点的粉尘浓度平均超国标3~4倍,且60%~90%的粉尘为2μm以下。[结论]该乡镇玛瑙石加工业存在严重的矽尘危害,应加强矽尘的治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矽肺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某高岭土加工企业粉尘治理效果进行评价,为同类企业的粉尘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茂名市某高岭土加工企业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对治理前后车间粉尘浓度进行检测与评价。 结果 治理前后车间粉尘浓度平均浓度由21.4 mg/m3下降至2.4 mg/m3,下降率88.8%,治理前后的粉尘浓度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9,P < 0.05)。 结论 该企业采取了各种措施后粉尘控制效果明显,但仍需尽量密闭尘源,防止二次扬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电焊作业场所安装移动式烟尘净化器的防护效果。方法通过对专用车制造车间移动式烟尘净化器安装前、后不同时间电焊作业产生的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的浓度,排尘罩口风速进行检测,并对移动式烟尘净化器的净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安装移动式烟尘净化装置前,焊接岗位电焊烟尘浓度是职业接触限值的1.2~3.0倍。安装净化装置后,焊接岗位烟尘浓度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安装移动式烟尘净化装置前,4个焊接岗位的锰及其化合物浓度是职业接触限值的1.2~11.9倍。安装净化装置后,有2个岗位的锰及其化合物浓度超标,是职业接触限值的1.5~2.0倍。锰及其化合物的浓度在净化装置运行第2天达到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0.15mg/m3,第3天的浓度为0.19mg/m3。电焊作业控制点的风速在0.15~0.24m/s,不能将电焊烟气全部吸入罩内。结论移动式烟尘净化器能有效控制专用车制造车间电焊作业产生的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浓度,但应对净化装置的滤料定期进行清洗、更换。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38名棉工进行了呼吸道反应调查.并测定了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及内毒素浓度.发现前纺车间可吸尘浓度在O.18~1.62m g/m~3,内毒素浓度在94.91~2682.18ng/m~3,棉尘有关症状(包括棉尘病症状和不典型症状)和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均比对照组高,且与车间粉尘和内毒素浓度呈正相关.与5年前比较,可吸尘或内毒素累积接触量高的男、女工人FEV_1下降均较累积接触量低者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近年来纺织工业实际棉尘浓度,为制订我国棉尘卫生标准提供一点技术上的可行性,我们从1986年到1989年对常州市21个棉纺织印染厂的棉尘浓度进行系统调查。 一、方法 对车间空气棉尘浓度进行测定,用鞍劳D4型粉尘采样器,按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分布作区域定点采样,  相似文献   

10.
丁庆发  生绪振  谢元忠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035-2035
近年来,某县铸造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人数大量增加。为降低翻砂车间粉尘浓度,保障接尘职工身体健康,2002年5月份,该县对铸造业翻砂车间内配砂工序采取隔离防尘措施。为了解翻砂车间隔离配砂工序这一粉尘治理措施的效果,我们分别对翻砂车间粉尘治理前(1996年5月—2002年4月)和治理后(2002年5月一2008年5月),连续6年的粉尘检测资料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县铸造业翻砂车间内隔离配砂工序后,翻砂车间矽尘浓度低于隔离配砂工序前;已隔离配砂工序的翻砂车间矽尘浓度低于未隔离配砂工序的车间。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涛  杨艳  焦洁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4):272-274,277
目的比较某铅冶炼厂局部通风设施改造前后的防护效果。方法对该铅冶炼厂电解车间生产工艺及通风排毒设施进行调查,对排风系统改造前后工作场所铅烟浓度进行检测,对改造前后除铜岗位、熔铅铸锭岗位排风罩罩口风速及控制风速进行测试,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改造前,除铜岗位控制风速为0.30 m/s,铅烟浓度为0.17 mg/m3,改造后,该岗位控制风速提高到2.20 m/s,铅烟浓度降低到0.08 mg/m3;改造前,熔铅铸锭岗位控制风速为0.25 m/s,铅烟浓度为0.19 mg/m3,改造后,该岗位控制风速提高到2.00 m/s,铅烟浓度降低到0.06 mg/m3。结论经改造,除铜岗位、熔铅铸锭岗位局部通风设施的防护效果得到明显提高,能够达到控制工作场所铅烟浓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酒泉石棉制品厂,自筹资金,治理粉尘,改善生产环境,保证了工人的身体健康,他们的作法是:1 发动群众改进生产设备 首先从粉尘浓度大的选棉车间着手,自己动手设计制造了轮碾机、震动筛、旋风分离器,迎风机、开棉机等全套选棉设备,并在轮碾机、震动筛上加罩封闭,按石棉加工工艺流程,用管道将上述设备连接。逐步实现了选棉机械化,输送管道化,使粉尘浓度从208mg/m~3下降到7.98mg/m~3。2 自力更生不断改进防尘设施 选棉机械化、输送管道化后,使车间内粉尘浓度明显下降,但大量棉尘却从屋顶排入大气,污染了环境。1972年他们先将含尘空气经自然沉降室后再排入大气。但因无滤尘装置,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评价某企业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线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微粉车间叶腊石尘监测样品20个,结果为1.2~12.0 mg/m3,6个样品超标。经整改后该岗位重新监测粉尘浓度为1.0~1.9 mg/m3,均合格。石灰石尘、萤石混合粉尘、玻璃纤维尘,其他粉尘、苯、甲苯、二氧化硫浓度均合格,其他各工种工作日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短时间接触浓度、最高浓度、生产性噪声强度、高温工频电场和电离辐射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生产设备正常运转,全面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补救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某电焊车间新上通风系统进行通风净化效果。方法通风系统开启前后,对工人作业岗位和接尘作业工人分别进行电焊烟尘的短时间浓度和时间加权浓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风系统未开启前,车间电焊烟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和粉尘加权浓度分别为(2.62±1.05)mg/m3,(3.90±1.31)mg/m3;通风系统开启后短时间接触浓度和粉尘加权浓度分别为(1.61±0.43)mg/m3,(1.48±0.26)mg/m3;通风系统开启前后工作岗位和作业工人的电焊烟尘浓度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通风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间电焊烟尘的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提高防护水平,减轻职业病危害。方法通过现场调查,了解生产工艺、工人接触危害因素方式、通风防护设施状况及其整改前后工作场所铅烟(尘)浓度、局部排风罩控制风速等关键因素,研究通风防护措施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结果生产工艺以手工机械和半自动化操作为主;采取整改措施,采用密闭罩、外部排风罩周边加设围挡、提高控制风速至1.0~1.7 m/s等措施,铅尘(烟)浓度点合格率由整改前43.7%提高到83.3%。结论原通风防护设施存在结构性缺陷,维护保养不善。改进生产工艺,科学设计局部排风装置,缩小铅尘(烟)的逸散范围、合理确定/修正控制风速是有效控制铅烟(尘)危害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石材加工行业的防尘措施。 [方法 ]按规定方法调查测定其生产性粉尘和防尘措施。 [结果 ]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为 0 .1~ 2 5 5 .0 mg/m3,粉尘含游离 Si O2 为 2 3.1%~ 48.2 % ,粉尘浓度的达标率为 30 .2 9% ;2采取防尘措施的岗位仅 37.6 9% ,93.5 %防尘措施的防尘效果≤ 6 1.72 % ;3防尘效果依次为日本引进型、有围档型、无围档型 ;4罩口控制风速与防尘效果之间呈正相关。 [结论 ]应提高岗位采取防尘措施的比率和效果 ;提高防尘效果的关键是对防尘措施的合理设计和正确安装 ,并保证足够的吸尘罩口控制风速以及经常性的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17.
浦江县棉纺织厂各车间粉尘浓度多次测定结果为从0.7~16.3mg/m~3,其中游离SiO_2含量3.51~7.79%.对接触矽棉混合尘的生化、免疫指标进行了析析. 检查对象分为(1)棉尘病患者组即按“标准呼吸系统检查询问表“主诉符合”星期一症状”者并班前、后时间肺活量下降5%以上初步定为棉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釉砖厂适用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方案.方法 选择试点厂,为产尘工序设计、安装通风除尘系统并测定其控尘效果.按照GB 5748-85和GB/T16157-1996测定了工作场所和通风管道中粉尘浓度,使用WY-1型尘粒分级仪测定粉尘的粒径分级组成和除尘器的粒径分级除尘效率,并进行论证.结果 (1)轮碾、斗式提升机、筛分别设置了密闭吸尘罩,轮碾机罩罩口风速为2.5 m/s,斗式提升机、滚筒筛罩的抽风量为1800m3/(h·m2);冲模、质检吸尘罩罩口风速为5和1m/s;(2)上述工序无吸尘罩时粉尘浓度为29.5.255-3 mg/m3,设置吸尘罩后为0.7~1.8 mg/m3;(3)对通风系统排出的含尘空气采用冲击式水浴除尘器净化,除尘后尾气含尘浓度为56.5 mg/m3,除尘效率为97.6%,阻力为800 Pa.结论 釉砖厂安装通风除尘系统后,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由严重超标降低到1.8 mg/m3;通风系统尾气含尘浓度为56.5mg/m3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识别某铝合金发动机铸造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并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检测对其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车间存在噪声、粉尘、化学毒物和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各岗位噪声强度为72.2~101.5 dB(A),超标率为78.6%;造型机岗位矽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短时间接触水平达到平均接触容许浓度(TWA)的5.8倍;铝合金粉尘和化学毒物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高温检测结果符合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车间针对化学毒物、铝合金粉尘和高温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但针对噪声和矽尘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摸底调查某纺织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今后开展职业卫生干预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 1粉尘、噪声仍然是纺织企业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织造车间棉尘和噪声共8个检测点的超标率为100%,棉尘浓度最高超过限值3.1倍,噪声强度最大为92.0 d B(A),最小为84.6 d B(A),平均为88.3 d B(A);2该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包括防护措施、职业卫生培训、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等存在疏漏。结论该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职业健康监护和档案管理、培训和宣传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努力使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形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