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法(CE)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DSE)提取莪术药材中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分别鉴定出34种和26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61%和60.15%,共同组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表-莪术酮和β-姜黄酮。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超临界CO2萃取(SFE)法和水蒸气蒸馏(SD)法提取木贼挥发油,用GC-MS法进行成分鉴定,用归一法测其相对含量。SFE法提取木贼挥发油的出油率为2.10%,SD法提取木贼挥发油的出油率为0.86%。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物鉴定出61个成分,占总成分的22.2%;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物鉴定出43个成分,占总成分的19.6%。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植物挥发油具有产率高、产品质量好、提取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中草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石油醚提取法提取胡椒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2种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共有成分14种,含量最高的均为环己烷。结论:该研究为胡椒叶挥发油的提取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蒸气蒸馏、石油醚提取法提取胡椒花挥发油,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胡椒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2种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51种化学成分,共有成分有11种,含量最高的均为环己烷。石油醚提取挥发油成分单一,水蒸气蒸馏所得挥发油成分多样,以多种结构倍半萜烯为主。该研究为胡椒花挥发油的提取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GC-MS联用技术结合HELP法分析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娜  何小珍  王永生  蒋军辉 《应用化工》2012,41(6):1085-1088,109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湖北和江西产香薷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共鉴定出37种化合物,湖北香薷35种,江西香薷19种,分别占总含量的95.16%和96.40%。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柠檬烯、β-聚伞花素、百里香酚乙酸酯、香荆芥酚和α-丁香烯。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广东遂溪产沙田柚果皮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分离出27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19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0.58%。其主要成分D-柠檬烯(37.18%)和β-月桂烯(26.93%),占总挥发油含量的64.11%。  相似文献   

7.
对水蒸汽蒸馏法从桂丁中提取挥发油的工艺过程进行研究,并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60~100目颗粒,7倍量水,浸泡1 h,蒸馏7 h。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桂丁挥发油的组分和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进行测定,分离出31个色谱峰,鉴定出16种成分,占已分离组分总含量的98%以上,其中肉桂醛(92.37%)、邻-甲氧基肉桂醛(4.79%)为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首次研究桂丁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化学成分,为合理开发利用桂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别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索氏提取法提取小叶金钱草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测定。对索氏提取法获得的萃取物进行结构鉴定,其中匹配度在85%以上的有39种化学成分;对超临界CO2萃取法获得的萃取物进行结构鉴定,其中匹配度在85%以上的有46种化学成分。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可根据生产需要,选用不同方法提取小叶金钱草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提取瑶药千斤拔挥发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SD)法、超声萃取水蒸气蒸馏(UESD)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CO2)法提取瑶药千斤拔的挥发油。对这3种方法所提取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人体肺癌细胞A549的活性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D法、UESD法和CO2-SEF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收率分别为0.03%,0.08%和0.5%。SD法和UESD法提取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烯类的物质,而CO2-SEF法提取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醇和酸类物质。在质量浓度为150 mg/L时,SD法提取的挥发油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达到了69.13%,UESD法为59.91%,而CO2-SEF法提取的挥发油对肿瘤细胞A549的抑制率仅有24.08%。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发现,挥发油中的雪松烯和长(松)叶烯-(V4)可能是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主要活性成分。其新颖性已为暨南大学图书馆2009年7月8日出具的第JNUL20090057C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SD)提取当归干燥根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测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含量的98.93%,其中5,7,8-三甲基-二氢香豆素、(E)-3,7-二甲基-1,3,6-辛三烯等化合物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云南化工》2016,(1):53-56
对香薷籽、香薷油脂及其粕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在同一条件下分别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对其结果作了比较。香薷籽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成分,检出30种化学成分,确认了26种化合物,其含量占全油的96.79%。主要化学成分为脱氢香薷酮(84.62%),3-氨基吡唑﹙5.373%﹚,香薷酮﹙2.97%﹚,β-波旁烯﹙1.41%﹚,2,5-二甲基-3-乙烯基-1,4-己二烯﹙1.36%﹚,反式-2,4-癸二烯醛﹙1.06%﹚。  相似文献   

12.
魏鑫  黄筑艳 《广东化工》2014,(8):194-196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提取随手香中挥发油的效果。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超声萃取法提取随手香中挥发油,用气象色谱-质谱(GC-MS)分离鉴定了其成分并测定了各成分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提取率为2.92%,分别鉴定出45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89.8%,其中草蒿脑含量最高;超声萃取法挥发油提取率为1.9%,分别鉴定出60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0.54%,超声波萃取提取其中卅一烷含量最高。结论 2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油的组成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墨红净油是采用E .Guenther方法[1] ,即用低温乙醇将墨红浸膏的蜡质除去制得的精制品 ,用GC/MS法分析鉴定出七十三种化合物 ,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 :芳樟醇 ( 4 .16 5 % )、香叶醇 ( 2 2 .6 5 % )、左旋 -香茅醇 ( 9.74 3% )、苯乙醇( 14 .817% )、甲基丁香酚 ( 2 .4 2 3% )、丁香酚 ( 2 .95 9% )、反式异丁香酚 ( 2 .116 % )、顺式异丁香酚 ( 0 .94 2 % )、苯甲酸丁香酚酯 ( 7.2 6 6 % )、棕榈酸 ( 8.2 34% )  相似文献   

14.
《云南化工》2017,(1):30-33
以松茸和其他野生菌为样品,通过同时蒸馏萃取得到挥发性组分。采用GC/MS测定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并探讨其化学成分与松茸特征香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法从松茸挥发发性成分中共分离出54组分,并鉴定出38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7.76%(峰面积)。其中,1-辛烯-3-醇、肉桂酸甲酯、吲哚为松茸特征香气物质,可用于鉴别松茸及其他野生菌。  相似文献   

15.
《云南化工》2019,(8):73-7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及水蒸气蒸馏方法分别提取新鲜蒜头果果皮中的挥发性成分,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百分含量。从水蒸气蒸馏中分别鉴定出9种成分,分别占总量的96.62%和99.80%,这些成分主要是为苯甲醛、α-羟基-苯乙腈、苯甲醇、4-羟甲基苯甲酸甲酯和2-羟基-丙烷腈等成分。结果表明,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得到的挥发油得率(为1.23%)较水蒸气蒸馏方法 (为0.92%)高,所鉴定出来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占总量的比例较水蒸气蒸馏方法高,因此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更适用于蒜头果果皮精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GC-MS法分析了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比较了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提取和固相微萃取法(SPME)所提的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月桂烯、反式-罗勒烯、顺式-罗勒烯、β-榄香烯、石竹烯、大根香叶烯、α-金合欢烯、γ-榄香烯和环十二烷己酮为主要成分,这些成分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中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质量的78.81%、45.9%、70.1%。在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中,最主要成分是顺式-罗勒烯,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质量的44.3%和11.1%,固相微萃取法中最主要成分是大根香叶烯,占总挥发性成分质量的19.8%。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提取和固相微萃取法所提取的挥发性成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相对质量分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以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效率较高,提取成分较完全,是提取疏毛吴茱萸挥发性成分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重庆含笑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分别提取了重庆地区含笑鲜花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从含笑鲜花水蒸气蒸馏和同时蒸馏萃取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38种和36种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2.928%和90.555%。两种方法提取的含笑鲜花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0.12%和0.26%,主要成分均为萜烯类、萜烯醇类、酯类化合物,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有τ-榄香烯、石竹烯、β-榄香烯、大根香叶烯D、α-布藜烯、(Z)-5,11,14,17-二十碳四烯酸甲酯等。  相似文献   

18.
林燕  王科军  罗国添  余建平 《精细化工》2006,23(9):900-902,906
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赣南脐橙鲜花的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共分离出40多个峰,鉴定出了其中35种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是3,7-二甲基-1,6-己二烯-3-醇(质量分数20.16%,以下均为质量分数)、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12.75%)、3,7,11-三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9.63%)、吲哚(5.34%)、2-氨基苯甲酸甲酯(3.81%)、二十三烷(3.58%)、4-亚甲基-1-(1-甲基乙基)-双环[3,1,0]己烷(3.49%)、(R)-1,4-二甲基-3-环己烯-1-醇(3.48%),所鉴定的成分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4.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