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焦化原料的表征与延迟焦化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锦州石化分公司两种焦化原料样品及自制焦化循环油的基本性质及分子结构,采用实验室微型反应釜考察了这些试样的延迟焦化性能。结果表明,虽然两种焦化原料的性质相差较大,如残炭质量分数分别为17.3%和20.1%、沥青质分别为1.9%和5.6%,但是它们的平均结构参数比较接近,60%~80%的硫氮原子富集在胶质组分中。另一方面,锦州焦化原料的密度、残炭、灰分、金属质量分数都显著高于国内熟知的孤岛减压渣油,而硫质量分数较低,约为后者的10%;尽管循环油的性质总体优于焦化原料,但是其沥青质质量分数高于相应焦化原料的沥青质质量分数、残炭也占两种焦化原料残炭的20%以上。延迟焦化性能考察表明,温度和焦化原料都可影响产物分布,高温有利于增加液收、提高柴汽比、降低焦中硫质量分数,而焦化原料与焦化循环油的共焦化可抑制焦炭增加液收。  相似文献   

2.
青岛炼化焦化蜡油糠醛抽提-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利用青岛炼化的焦化蜡油,开展了糠醛抽提-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的实验室研究。糠醛抽提试验结果表明,抽提最佳条件:温度为60℃,剂油质量比为2,得到抽余油的收率为52.55%,抽余油中饱和分质量分数为60.83%,芳烃和胶质的含量降低,性质得到明显的改善。催化裂化性能评价表明,焦化蜡油由于含有大量难裂化的稠环芳烃组分以及较高的氮化物,导致转化率低,产物分布差。与焦化蜡油相比,抽余油催化裂化的转化率明显提高,产品分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可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进行掺炼。  相似文献   

3.
以焦化煤油馏分为原料,采用络合萃取法富集原料中的线性α-烯烃,通过齐聚反应合成高黏度聚α-烯烃(PAO)基础油。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质量分数等工艺条件对PAO性质的影响,同时测定了100℃运动黏度、黏度指数及PAO收率。在催化剂质量分数为6%、聚合反应温度为25℃、聚合反应时间为8.0 h、加聚反应温度为80℃、加聚反应时间为2.0 h的工艺条件下,反应效果最佳;PAO在100℃时的运动黏度为43.54 mm2/s,黏度指数为163,凝点为-50℃,闪点为291℃,收率为85.48%。对比PAO40标准,得到的产品为高黏度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4.
以含机械杂质较高的印尼油砂油为实验对象,采用超声沉降法进行了强化脱除油砂油中机械杂质的实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超声波分离时间、焦化柴油质量分数、沉降时间、沉降温度对油砂油机械杂质脱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印尼油砂油破乳除杂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与传统沉降法相比,采用超声沉降法油砂油机械杂质的脱除率提高10%以上。在实验条件范围内,随着焦化柴油质量分数、超声沉降时间、沉降温度的增加,油砂油中机械杂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机械杂质的脱除率逐渐增大,其中焦化柴油质量分数对精制油机械杂质质量分数影响最为显著。采用超声沉降法脱除印尼油砂油机械杂质的适宜条件为:沉降温度80℃,超声沉降时间4.4h,超声波分离时间10.4 min,焦化柴油质量分数为30.9%。在此条件下,油砂油中最小机械杂质质量分数为0.26%。  相似文献   

5.
以乙醛和氨水为原料,颗粒型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固定床常压气相条件下合成了以甲基吡啶为主的一系列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进料速度以及原料配比对产物组成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产物主要有3种,分别为2-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和2-甲基-5-乙基吡啶,在控制进料速度为0.2 mL/min,反应温度为300 ℃,乙醛(质量分数40%)与氨水(质量分数25%)的摩尔比为3∶4时,烷基吡啶总收率最高,可达60.16%,副产物为烷基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M100燃料油评价及加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俄罗斯M100燃料油性质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 ℃密度为0.9360g/cm 3,凝点为20 ℃,硫质量分数为1.13%,胶质、沥青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1.4%和0.4%,残炭质量分数为5.35%,类似于含硫中间 基原油的常压重油。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讨论,提出了3种加工方案,燃料油常压柴油馏分收率为 8.18%,满足不了主要指标要求,需要加氢处理,减压蜡油收率为41.75%,且满足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原料要求,减压 渣油收率为50.07%,不能直接生产沥青,需要改质才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山阴低阶煤为原料,采用管式炉对低阶煤进行低温干馏提质研究,考察了干馏终温及恒温时间对干馏产物收率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馏的优化条件为温度500℃、恒温时间60min。此条件下半焦收率较高,且硫质量分数明显下降,脱硫率高达55.0%,挥发分、灰分质量分数及高位发热量均满足京津冀地区洁净燃煤质量指标中的规定,可作为洁净动力燃料用于供热、取暖等。焦油收率较高,且焦油密度小,轻质油质量分数高,沥青质质量分数低,可通过加氢处理得到优质燃料油。煤气产率高,可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制取H2。  相似文献   

8.
重质芳烃油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重质芳烃油在生产针状焦,作延迟焦化原料、沥青调合组分、溶 剂脱沥青原料、橡胶软化剂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结合茂名石化公司实际情况对合理利用重质芳烃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2-甲基咪唑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二醛、乙醛和氨水为原料合成了2-甲基咪唑,并研究了滴加方式、反应温度和反应体系的质量分数对收率的影响.采用稀释法和分阶段反应,可使收率由文献的71%提高到84%.  相似文献   

10.
以乙二醛、乙醛和氨水为原料合成了2-甲基咪唑,并研究了滴加方式,反应温度和反应体系的质量分数对收率的影响。采用稀释法和分阶段反应,可使收率由文献的71%提高到84%。  相似文献   

11.
在十二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延迟焦化装置仿真数学模型的建模思想,并分别对各个反应装置建立数学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装置的实际生产数据非常接近,可以用于对延迟焦化过程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2.
Fenton氧化与吸附法联合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为了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焦化废水处理新技术.方法利用Fenton氧化预处理联合活性炭吸附后续处理,以焦化废水的COD为考察指标,通过研究H2O2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Fe^2+]/[H2O2](摩尔比)等因素对Fenton氧化预处理阶段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Fenton氧化预处理阶段的操作条件;通过研究活性炭投加量、活性炭吸附时间、pH值等因素对后续活性炭吸附阶段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活性炭吸附阶段的操作条件.结果实验表明,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联合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先在H2O2投加量为158mmol/L,[Fe^2+]/[H2O2]=1:10,初始pH=3的条件下Fenton氧化预处理30min,然后投加1g/L活性炭吸附处理30min.结论在最佳操作条件下,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联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处理后焦化废水COD由1935mg/L降为46.4mg/L,去除率达到97.6%,为该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对其他工业废水的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延迟焦化1Cr5Mo炉管使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延迟焦化炉管的使用状况,确保加热炉的安全运行,对使用中的延迟焦化加热炉1Cr5Mo炉管经现场取样,检测,通过壁厚测试、显微组织检验,氧化层与结焦层分析,讨论了炉管运行过程中对炉管造成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因外壁氧化,炉管减薄已出现,内壁增碳和外壁脱碳现象出现,珠光体球化导致炉管组织损伤.珠光体球化,不符合GB9948-88中的供货热处理工艺规定的退火状态和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要求.结合珠光体球化形态说明短时超温现象的存在,外壁表面出现高温蠕变特征,壁厚减薄虽不严重,但炉管继续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马钢首次进口澳大和亚焦煤的质量、价格和使用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评价。20%澳煤替代石台组焦煤和青龙山组瘦煤,焦炭的反应后强蛮有所下降,但仍可满足大高炉生产需求。虽然澳煤进口价格高于国内市场价格,但对稳定公司正常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加氢尾油催化裂解催化剂ZSM-5进行了水蒸气处理和磷改性,考察了水蒸气和磷改性对催化剂的积炭量、积炭组成、酸性及比表面积和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含磷0.4mmol/g,水蒸气处理温度为500℃,处理时间为5h时,加氢尾油的凝点降低最大,且催化剂的积炭量较小。不同方法改性后,催化剂的酸性、比表面积和孔径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水蒸气处理磷改性催化剂的积炭量最小·积炭的氢碳比较大;经水蒸气处理和磷改性后,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新型碱性阻焦剂对辽河减压渣油热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FYX05A型高压釜作为间歇式反应嚣,考察了辽河减压渣油在435~480℃温度范围内的热反应性能。实验中通过产品收率随温度的变化,以及阻焦剂加入后产品分布的变化情况,确定阻焦剂的质量分数对原料热反应性能的影响。新型碱性阻焦剂加入后,辽河减压渣油的热反应性能明显改变,提高了轻油收率,焦炭、气体收率都有所下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80℃, 阻焦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焦炭和气体产率最低,液体产率最高。并利用胶体分散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酚醛树脂中直接掺杂三氧化镍粉末,研究氧化镍掺杂量、炭化温度对氧化镍改性树脂热解炭结构和氧化温度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综合热分析等手段对氧化镍改性树脂热解炭的石墨化度、显微结构及氧化温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埋炭条件下掺杂三氧化二镍,450~750℃温度下被逐级还原成一氧化镍和单质镍,其催化热解炭形成晶须、片状或块状结构;氧化镍改性树脂热解炭石墨化度随炭化温度升高和氧化镍掺杂量增加而增高,其氧化温度高于酚醛树脂氧化温度;氧化镍的最佳掺杂量为3%~5%。  相似文献   

18.
以某公司现行配煤方案为基础,研究回配焦粉替代瘦煤捣固炼焦时焦粉粒径和配比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粉粒径大于0.2mm时不适合炼焦,焦粉粒径小于0.2mm时在配合煤黏结能力有富余的条件下适合炼焦,此时配入一定比例适宜粒径的焦粉对焦炭质量不会起到明显的劣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世界范围内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速度增加快 ,而对轻质油产品的需求增大 ,重质燃料油的需求减少 ,加之对环境保护日益严格 ,导致原油资源供应与石油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延迟焦化技术因其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可加工各类高含沥青质、硫和金属的重质渣油 ,最大量的生产馏分油产品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质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 ,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将在渣油深度加工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世界各国学者针对延迟焦化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液收和减少焦炭及气体产率、优化操作和提高质量等方面。综述了延迟焦化工艺的特点及国内外延迟焦化工艺的现状、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为取得更大经济效益 ,应充分利用现有装置重视组合工艺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