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为了分析强地物回波产生副瓣干扰,根据毫米波雷达制导系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考虑天线副瓣杂波影响的精确的信杂比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考虑副瓣影响的雷达的最佳搜索角。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对精确预测雷达信杂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综合设计雷达中天线的性能指标也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整个雷达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要地防空作战中雷达干扰兵力的需求问题,根据作战任务特点进行了作战阶段划分,分析了雷达干扰的作战行动过程,并给出了作战效能分析模型,构建了基于Markov链的兵力需求模型及计算方法,通过实际应用举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副瓣对消是雷达抗有源干扰的主要手段之一.当雷达在进行低空探测时,由于地杂波的影响,使得副瓣对消性能下降,无法有效对抗有源干扰.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强杂波区副瓣对消技术,降低地杂波对副瓣对消处理的影响.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地杂波对副瓣对消性能的影响,解决雷达在低空探测时无法有效对抗有源干扰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副瓣对消技术在抑制雷达间电磁干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抑制地面雷达之间的电磁干扰,通过与随队干扰的干扰样式进行对比,得出了雷达间电磁干扰信号主要通过天线副瓣耦合进入接收机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副瓣对消技术引入到抑制雷达间电磁干扰中,分析了副瓣对消的基本原理,并采用相关器和增益放大器来自动调整权系数.最后对副瓣对消技术的抗干扰效能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副瓣对消技术后的雷达抗干扰效能提高了20.1 dB,可以有效地抑制雷达间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抑制地面雷达之间的电磁干扰,通过与随队干扰的干扰样式进行对比,得出了雷达间电磁干扰信号主要通过天线副瓣耦合进入接收机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将副瓣消隐技术引入到抑制雷达间电磁干扰中。分析了副瓣消隐的基本原理,通过相位补偿的方法消除了传统副瓣消隐技术中的相位差问题。最后对副瓣消隐技术的抗干扰效能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代低功率发射和大时宽、高工作比体制雷达工作时受到的同型临近雷达干扰或敌方欺骗干扰,分析和仿真了雷达间主瓣与主瓣、主瓣与副瓣和副瓣与副瓣的同频干扰及其对雷达的目标回波功率、信号频谱、探测概率和信噪比等方面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给出了同频干扰对雷达接收机前端的损伤分析结果,为雷达抗同频干扰技术和方法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7.
夏德平  张良  吴涛  孟祥东 《雷达学报》2022,11(3):399-407
为了破解雷达主瓣干扰尤其是多个主副瓣干扰同时抑制的难题,该文利用目标极化散射特性在不同入射角存在差异而干扰近似相同的特点,将极化信息应用到机载双基地雷达,通过构建机载双基地极化敏感阵列来实现主副瓣干扰抑制。该方法主要通过双基地-极化分级抑制来实现。首先重构协方差矩阵遮蔽主瓣干扰来分别抑制双基地主辅雷达副瓣干扰,然后将辅雷达接收数据时域对齐后送主雷达,最后修正主辅雷达主瓣干扰导向矢量,并利用极化对消实现主瓣干扰抑制。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双基地-极化分级抑制方法可实现多个主副瓣干扰同时抑制,大幅提升雷达系统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雷达副瓣欺骗干扰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导出了一些基本参数的计算公式,说明了副瓣干扰意义和前景。最后指出了实现副瓣欺骗干扰的技术难点和实验这种干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从雷达副瓣消隐工作原理分析出发得到以下结论,对于副瓣消隐雷达,干扰机不仅能在主瓣方向产生大于主瓣波束宽度的干扰扇区,在一定的参数设置条件下,在主瓣附近还可产生一个对称的掩护扇区,在此掩护扇区内,真实目标不能被雷达发现,以实现对副瓣消隐雷达干扰扇区的扩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雷达电子战攻防博弈的发展,极化干扰给雷达反干扰措施带来了新的挑战,文中分析了极化干扰对雷达副瓣对消功能、副瓣匿影功能、干扰源感知功能、干扰源定位功能、极化滤波功能以及其他有关反干扰功能的影响机理,并给出了部分试验验证结果,最后文章提出了应对极化干扰的有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多假目标干扰技战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雷达的超低旁瓣、旁瓣对消等空间滤波技术使得旁瓣干扰收效甚微,脉冲压缩和脉冲多普勒等相参雷达体制使得传统非相参干扰的功率损失严重。鉴于此,通过多部干扰机组网形成多方位饱和干扰,利用数字射频存储技术,采用时延和移频调制产生相干假目标,从而对采取旁瓣对消技术的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产生多方位多批次假目标干扰。分析了多方位饱和干扰和相参多假目标干扰的效果。计算机仿真表明,产生的多方位多批次假目标干扰能够取得较好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相控阵雷达抗混合干扰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文青  宋万杰  胡敏  刘志平 《信号处理》2017,33(12):1625-1630
针对复杂环境中包含强压制式干扰与欺骗式干扰的混合干扰导致雷达抗干扰能力下降且目标检测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旁瓣相消算法的抗混合干扰方法。通过分析相控阵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特点,发现将旁瓣相消算法可抑制压制式干扰的原理应用到各辅助通道信号传输过程中,能解决欺骗式干扰因压制式干扰功率过大而被淹没的问题,达到旁瓣匿影有效对抗欺骗式干扰的目的。通过仿真分析可知,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混合干扰信号对雷达目标信号的影响,提高混合干扰环境下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脉冲多普勒雷达采用脉冲压缩技术,相参积累等相参技术,并采用相干旁瓣对消和旁瓣匿影抗干扰技术,因此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首先介绍了基于噪声卷积和间歇采样两种灵巧噪声干扰方法的基本原理,为了证明灵巧噪声干扰的有效性,采用低重频下PD雷达为干扰对象进行干扰仿真试验。为了能够提高干扰效果,提出了改进方法,并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灵巧噪声干扰能很好地干扰相参体制雷达。  相似文献   

14.
旁瓣对消是雷达抗有源干扰的有效方法。文章介绍了某型雷达旁瓣抑制电路的组成,分析了其基本的对消原理,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最后,给出了对几种有源压制干扰的对消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旁瓣抑制电路具有很好的抗旁瓣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邱杰 《现代雷达》2012,34(8):55-59
对灵巧噪声干扰概念的表述提出了质疑。基于匹配滤波器理论对灵巧噪声干扰的本质含义进行了分析。对灵巧噪声干扰与旁瓣消隐技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中指出:对于旁瓣消隐技术消隐旁瓣干扰的作用,灵巧噪声干扰没有影响;对于利用旁瓣消隐封闭雷达,采取灵巧噪声干扰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对于干扰功率的要求,但对于主天线主瓣增益与辅助天线增益之差造成的对于干扰功率的要求没有影响;雷达为应对灵巧噪声干扰,应进一步压低主天线旁瓣,以增大主天线主瓣增益与辅助天线增益之差,使得敌方即使采用灵巧噪声干扰,也很难或不能封闭雷达。  相似文献   

16.
黄勇  丁宸聪 《现代雷达》2015,(11):77-80
预警机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战斗机的突防能力,文中研究了基于副瓣干扰的多方位航迹欺骗干扰方法。首先,建立干扰模型;然后,对能有效达到其干扰效果的辅助决策参数进行研究计算;最后,选取典型数据对某型预警机机载雷达进行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可在机载预警雷达显示终端产生多方位不同距离的密集航迹假目标,在此干扰条件下,可有效掩护飞机的突防,甚至对预警机实施有效攻击。  相似文献   

17.
数字射频存储技术实现兼具欺骗干扰和噪声干扰特点的灵巧噪声干扰,其应对旁瓣消隐和旁瓣对消等雷达抗干扰措施的效果不佳。为解决该问题,文中在分析现代雷达有源噪声干扰工作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目标回波航迹相关技术,设计了一种将速度拖引欺骗和卷积调制灵巧噪声相结合的新型干扰信号形式,以增强兼具欺骗和噪声压制干扰的灵巧噪声 干扰效果和应对抗干扰措施的能力。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干扰信号形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利用雷达主天线和辅助天线极化特性的差异来抑制自卫压制式干扰的可行性.首先给出了目标和干扰在主、辅天线接收通道的信号模型,而后建立了自卫压制式干扰的极化对消模型,提出了利用对消前后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的变化来综合评价对消算法的性能.最后,具体分析了主辅天线极化正交和匹配两种极端情况下对消算法的性能,给出了一组有意义的结论,突破了常规将雷达辅助天线仅用于旁瓣对消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有源压制干扰从雷达天线的主瓣进入雷达内部,干扰信号很强时,将严重影响雷达的检测性能。传统的旁瓣消隐、旁瓣相消以及低副瓣天线等技术难以奏效。文中分析了盲源分离技术应用雷达主瓣抗干扰时盲源分离的信号存在幅度、相位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联合盲源分离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雷达抗主瓣干扰的新方法。并给出新方法与传统脉冲压缩方法主瓣干扰抑制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了在强噪声压制干扰环境中,新方法具有良好的抗主瓣干扰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现代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雷达干扰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机载雷达有源干扰系统在面临新型机载相控阵雷达威胁时,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作战飞机对抗的作战需要。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延迟线的机载雷达有源干扰系统方案,为机载雷达有源干扰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