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131I SPECT/CT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肺转移灶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8月—2012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DTC全切或次全切术后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治疗后,怀疑DTC肺转移患者32例,对患者分别行131I SPECT/CT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并应用金标准确诊。评价两种诊断方法确诊DTC术后肺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根据金标准,32例患者中24例确诊为DTC肺转移,8例未发生肺转移。患者经131I SPECT/CT平面显像诊断肺转移20例,未发生肺转移12例,灵敏度为58.3%,特异度为25.0%,准确性为50.0%,阳性预测值为70.0%,阴性预测值为16.7%。患者经胸部131I 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肺转移26例,未发生肺转移6例,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75.0%,准确性为93.8%,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100.0%。131I SPECT/CT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对DTC术后肺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4.00、3.92、11.25,P<0.05)。结论 131I SPECT/CT断层显像对DTC术后肺转移灶的诊断价值优于平面显像,对怀疑DTC肺转移患者行131I SPECT/CT断层显像可提高肺转移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申一鸣  林晓云  王深  贾强 《微创医学》2023,(1):70-72+76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检查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腔镜手术治疗的108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SPECT/CT检查、术后病理检查及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水平测定。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SPECT/CT检查诊断D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比较SPECT/CT检查提示淋巴结转移者和淋巴结未转移者的FAN-Tg水平。结果 SPECT/CT检查诊断甲状腺癌颈部转移灶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0.95%、准确率为80.56%、阳性预测值为75.00%、阴性预测值为85.00%、漏诊率为20.00%、误诊率为19.05%。术后SPECT/CT检查提示存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的FAN-Tg水平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P<0.05)。结论 SPECT/CT对DTC术后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较高,在指导DTC诊治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31^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131^I-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与131^I-全身显像(131^I-WB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病人术后头颈部及纵隔部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术后DTC头颈部及纵隔部转移的病人,口服131^I 185~370MBq诊断剂量后24~48h,分别进行131^I-WBI和131^I—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显像结束后将二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 131^I-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发现DTC转移灶106处,占93.0%(106/114),有8处转移灶显示为阴性,占7.0%(8/114),无假阳性病灶。131^I-WBI检查发现DTC转移灶93处,占81.6%(93/114),有21处DTC转移灶显示为阴性,占18.4%(21/114),有13处假阳性转移灶。两种结果比较,差别有显著性(Х^2=6.68,P〈0.01)。结论 131^I-SPECT/CT融合显像能较准确检出、定位DTC转移灶和除外假阳性结果,更有益于DTC病人术后头颈及纵隔部转移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31^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131^I-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与131^I-全身显像(131^I-WB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病人术后头颈部及纵隔部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术后DTC头颈部及纵隔部转移的病人,口服131^I 185~370MBq诊断剂量后24~48h,分别进行131^I-WBI和131^I—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显像结束后将二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 131^I-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发现DTC转移灶106处,占93.0%(106/114),有8处转移灶显示为阴性,占7.0%(8/114),无假阳性病灶。131^I-WBI检查发现DTC转移灶93处,占81.6%(93/114),有21处DTC转移灶显示为阴性,占18.4%(21/114),有13处假阳性转移灶。两种结果比较,差别有显著性(Х^2=6.68,P〈0.01)。结论 131^I-SPECT/CT融合显像能较准确检出、定位DTC转移灶和除外假阳性结果,更有益于DTC病人术后头颈及纵隔部转移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PECT/CT对骨显像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进行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的患者中,48例髋关节区异常放射性分布不能明确诊断,行SPECT/CT显像,并通过随访得到患者的病理诊断或综合影像诊断。分析SPECT、CT、SPECT/CT对患者病灶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48例患者中,良性病灶34例,恶性病灶14例。SPECT、CT及SPECT/CT对48例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70.7%、81.4%、95.6%,SPECT/CT分别与SPECT、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肿瘤患者进行骨显像,发现髋关节区病变以良性居多,SPECT/CT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正>1病历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42岁,因"舌根部肿物6月余"就诊,无明显疼痛、压痛,无寒颤高热,无声音嘶哑及进食水呛咳,有咽部不适和异物感。查体:体温36. 7℃,脉搏85次/分;舌面会厌实性包块,表面光滑平整,双侧声带、梨状窝未见红肿或积液。实验室甲状腺功能检查(括号内为正常参考范围):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 13. 18(0. 27~4. 2)μIU/mL,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 257. 20(1~55) ng/mL,余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方法选择154例可疑肿瘤骨转移或不明原因骨痛的肿瘤患者,注射99m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740-1110MBp,后3~6h行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行同机CT及SPECT扫描。由2位核医学科医师先对全身骨显像的平面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并诊断,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无肿瘤骨转移,诊断结果分别与最终诊断比较。结果 SPECT/CT融合骨显像诊断的准确性95.45%(147/154),灵敏度95.18%(79/83),特异性95.77%(68/71),明显高于全身平面显像诊断的准确性72.72%(115/154),灵敏度73.49%(61/83),特异性76.06%(54/71)(χ2=26.17、14.78、11.41,P<0.05)。结论 SPECT/CT融合骨显像不仅可精确定位,还可以提供更多解剖信息,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较全身骨显像有明显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红  韩丽  李飞  刘功传 《安徽医学》2016,37(1):83-84
目的 探讨99TcmO4-甲状腺显像及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转移灶显影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行甲状腺显像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共69例,观察残余甲状腺及转移灶的显示情况。结果 其中清除残余甲状腺治疗前34例显像者中,残余右叶显影9例(9/34),残余左叶显影5例(5/34),锥形叶显影6例(6/34),残余右叶及锥形叶显影3例(3/34),残余左叶及锥形叶显影3例(3/34),残余左叶、右叶显影5例(5/34),残余左叶、右叶及锥形叶显影3例(3/34)。颈部未见摄锝组织显影35例(35/69),且均为清甲治疗后患者。其中有1例患者可见右侧髂骨翼放射性分布增高,1例患者可见全身多发放射性摄取增高,结合融合CT影像上述病灶均可见较明显骨质破坏;另1例患者可见左侧下颈部软组织包块,放射性分布增高,后经病理证实上述病灶均为转移灶。结论 99TcmO4-甲状腺显像简单、方便,不仅可以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情况,同时可以判断清甲治疗效果,亦可以用来明确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的CT增强表现,评价其增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者56例的CT增强表现,分析淋巴结强化程度及方式,评价其CT特点。结果:本组均行平扫+增强扫描,平扫CT值33~63 HU,增强后66~184 HU,其强化程度为重度强化,强化方式为均匀强化,部分明显强化背景下见散在小低密度区,囊性变及壁内明显强化的乳头状或菜花状结节。结论:CT增强扫描能更好发现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并显示其强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PECT/CT 心肌灌注显像在原发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原发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观察组)的SPECT/CT MPI结果,并将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功能参数与4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36例心肌缺血患者均为可逆性心肌缺血,共计70段,其中多壁段缺血的患者占83.3%(30/36)。(2)70个缺血壁段中,心尖部缺血占25.7%(18/70),前壁缺血占31.4%(22/70),下壁缺血占27.1%(19/70),侧壁缺血占12.9%(9/70),间壁缺血占2.9%(2/70)。缺血评分为1分、2分、3分者分别占85.7%(60/70)、11.4%(8/70)和2.9%(2/70)。(3)两组的左心功能参数:负荷LVEF、静息LVEF、负荷EDV、静息EDV、SSS和SDS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SPECT/CT MPI特点是以多壁段受累为主的、可发生在任何壁段的可逆性心肌缺血,缺血程度较轻,且可能同时伴有左心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术前经超声检查的29例甲状腺癌患者,分析颈部淋巴结超声二维显像及e—Flow血流成像特点,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计数淋巴结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血管组织形态,并将超声显像特点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9例患者经病理证实有转移性淋巴结102个,非转移性淋巴结32个。83个(81.4%)转移性淋巴结纵横比〈2;81个(79.4%)转移性淋巴结边界不清;76个(74.5%一)转移性淋巴结内回声不均匀;41个(40.2%)内部看见点状高回声,经病理证实为钙化或胶体析出;12个(11.8%)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内部看见囊性变。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彩色血流以Ⅱ、Ⅲ级为主;非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彩色血流以0、I级为主。2种淋巴结组上述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VD值比较,转移性淋巴结组MVD值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分级与CD34、CDl05标记的转移性淋巴结形态比较,低血流分级(0、I级)以点状、线状血管为主,而高血流分级(Ⅱ、Ⅲ级)以带状、网状血管为主,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二维显像结合e-Flow超声成像技术对于鉴别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囊性转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①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囊性转移的声像图特征。②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囊性转移病人(8个病灶),观察其声像图特征及血供特点。③结果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囊性转移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包括颈侧部囊性肿物,伴囊壁实性结节,较大囊壁结节内可探及动脉血供,部分壁结节可显示微钙化。④结论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囊性转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频彩超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主要超声表现及少见的灶性转移特点。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人51例的术前超声检查资料,按颈部淋巴结分区记录淋巴结的位置及超声表现。结果51例病人经病理证实有转移性淋巴结298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189枚。转移性淋巴结以Ⅲ、Ⅳ、Ⅱ区分布为主,转移率分别为71.0%、54.8%、51.6%;73.8%纵横比<2,89.2%门部高回声消失,36.6%内部见点状高回声(胶体析出或微钙化),15.4%示囊性变,44.3%显示周边型血流信号,3.7%呈灶性转移。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纵横比<2、门部高回声消失、内部见点状高回声、囊性变、周边型血流信号的出现率分别为22.6%、12.1%、0、0、0。转移性淋巴结组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组的上述超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52~284.884,P<0.05)。结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超声表现及位置有助于鉴别是转移性淋巴结还是反应增生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探讨弥漫型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②方法 观察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弥漫型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③结果 声像图表现为:甲状腺大,轮廓尚清晰,病变呈弥漫分布,可累及甲状腺大部,病变内回声呈弥漫增强,伴多发砂粒状钙化,部分病变内见斑片状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低回声区内血流较丰富,其余部分血流无明显增多。④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有助于弥漫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几种常见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表现,探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至2005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1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7例,单发结节51例,其中甲状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癌26例;多发结节76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69例,甲状腺癌7例。CT对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3.6%,对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75.8%。结论掌握各种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MSCT检查对直肠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检查对直肠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对41例直肠癌病人行扫描前充气灌肠、MSCT增强扫描,扫描后在工作站行多层面重建、薄层重叠重建,将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③结果:MSCT扫描对直肠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5.3%、78.0%。评价肿瘤浆膜外浸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1%和71.4%。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和72.7%。④结论:MSCT扫描重建能充分显示直肠癌与盆腔内组织的关系,能清楚显示直肠周围的淋巴结,对直肠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肾盂癌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盂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盂癌的CT表现特点。结果乳头状和菜花状移行细胞癌表现为肾盂、肾盏内与肾实质呈等密度结节影。广基浸润移行细胞癌表现为肾盂、肾盏黏膜局限性或较为弥漫性浸润增厚。肾盂癌可侵犯肾实质,很少引起肾轮廓的改变。肾盂癌属少血供肿瘤,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延迟强化。CT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率为96.13%。结论肾盂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动态增强扫描可反映肿瘤的强化特征,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 MRI与99 Tcm-MDP骨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例骨转移瘤患者分别进行 MRI及99 Tcm-MDP骨显像检查,比较2种方法检出骨转移瘤病变的阳性率。结果15例骨转移瘤中,MRI检查阳性15例,阳性病灶95个,99 Tcm-MDP 骨显像检查阳性13例,阳性病灶61个,MRI 阳性病灶检出率高于99 Tcm-MDP骨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84,P<0.01)。结论增强T1 WI及 DWI序列的应用,使得 MRI检查较99 Tcm-MDP骨显像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MRI与核素骨显像二者应互相补充,合理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