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沥青养路工癌症死亡调查湖南省湘潭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411101)陈雪林,廖东明有报道,工厂接触沥青的作业工人肿瘤死亡增高,但养路工使用沥青所引起癌症死亡调查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本市市政公司沥青养路工进行了癌症死亡回顾性队列调查,为今后防...  相似文献   

2.
福建木材资源丰富,木质家具生产遍及各乡镇,产品远销国内外。六十年代英国首先报道鼻癌和副鼻窦癌是木工职业危害,在西欧北美许多国家得到证实,且全癌和消化道癌也显著增加。国际劳工组织专家会议已把木质家具行业副鼻窦癌列为职业病,英国列为赔偿性疾病;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木工鼻腔癌和副鼻窦癌是职业因素所致,制造柜、橱,椅等为致癌工艺过程。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现将我们的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木尘的职业危害,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对硬质木料粉尘引起的尘肺尚未见报道。1982年以来,我们对某木钟厂钟壳加工工人进行了木尘危害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检查对象和方法选择工龄三年以上的木工109名为观察组;不接触粉尘和毒物的41名工人为对照组。均询问职业史、  相似文献   

4.
报道:对该段木工室的两个通风系统的总体布局、工人作业环境和除尘器的净化效率进行了卫生学评价。该段木工室有八台机械设有防尘措施,分为两个通风系统,四面刨为一个系统,其它七台设备为一个系统。两个系统各装一台6—46—11N06型风  相似文献   

5.
软性木材引起职业性危害尚未见报道。本文调查59名木工,以地产白松为加工原料,偶用红松。59名木工中,男性54名,女性5名;年龄最小23岁,最大67岁,平均43.5岁,接触木尘工龄最短2年,最长51年,平均17.5年。另选不接触生产性粉尘及有毒气体工人23名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6.3岁,平均工龄21.2岁。木尘浓度除未开工时及手锯作业基本正常外,其它如各种电锯、电刨、开榫机、磨光机等均超过卫生  相似文献   

6.
关于木工的癌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劳工组织(ILO,1979年)专家会议已把家具行业引起的副鼻窦癌列为职业癌名单中。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科研联络中心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收集大量的流行病学材料,于1980年肯定了木工鼻腔癌及副鼻窦癌主要是由于职业性因素引起的。一、木工癌症的流行情况Acheson等(1967)首先报告了英国牛津医院地区1956~1965年间,首次诊断的85例鼻癌、鼻腔癌、中耳癌和副鼻窦癌,在59名男性患者中,有17人是木工,占29%,另外,  相似文献   

7.
木尘可致呼吸道疾病早有报道。主要归因于木尘的机械刺激、药理作用或过敏机理。临床上可见到立即过敏反应或延迟过敏反应或两者兼而有之。也有过木尘性外源性肺泡炎和慢阻肺的报道。 为评价木工非恶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机理,作者对90名木工和53名对照者进行研究。受检对象分为四组:A组(55名),健康接尘者;B_1组(15名),慢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家具厂木粉尘对木工鼻咽部影响.作者调查一家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家具厂.该厂木器加工车间空气中木尘浓度范围为9.92~70.12mg/m~3,平均浓度为40.02mg/m~2.木尘分散度与使用的机器类型等有关.木尘中游离SiO_2含量很低.检查接触纯木尘木工193人,以电表工263人作对照.鼻咽部检查发现,木工鼻粘膜炎中的干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前庭性鼻炎、鼻窦炎、慢性鼻炎,咽炎中的干燥性咽炎,慢性咽炎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结果表明,木工鼻咽炎的患病率与木尘浓度呈正相关.木尘对鼻咽部的损害可能和木尘的刺激作用、致敏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应用Ames试验对五种木屑浸液的致突变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尘的致癌性已被国内外学者重视。Andersen等认为木工罹患鼻腺癌的因素是木屑中含有一种或几种可溶性物质,产生化学刺激作用,引起鼻粘液潴留。贮留在鼻腔内的木尘长期对鼻粘膜的刺激,导致慢性鼻粘膜炎,是木工易患鼻腺癌的重要因素。Engzell报道瑞典男性鼻窦和鼻腺癌患者中,主要的职业人群是接触硬木粉尘的木工,发病工龄不少于25年。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福州市1976~1981年间癌肿死亡的木工和铸锻工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发现木工的全部癌和消化道癌,特别是胃癌和食管癌的死亡率增高,与对照人群有显著性差异,未发现铸锻工肺癌的死亡率增高,但胃癌和全部癌死亡率的增高,与有关报道不一致,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往报道职业性苯中毒的病例多局限于皮鞋、储运、油漆和橡胶等行业,而木工患职业性苯中毒尚属罕见。现将我们诊断的一例木工因长期被动暴露于高浓度混苯作业场所而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预后随访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般情况 患者刘××,男、54岁、木工、工龄25年。1954~1979年在××机车车辆厂墙板车间从事客车车箱内壁板墙安装工作。操作时木工与油漆工始终相互交叉  相似文献   

12.
<正>"见或不见",最惶恐!见或不见,癌症就在那里! 2017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曾发布我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发现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40岁之后癌症发病率快速提升,80岁达到高峰;预期寿命85岁时,一个人患癌风险竟然达36%。死亡率排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统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检测癌症患者血清T3、T4的临床意义已见报道[1-3]。但癌症患者血清T3、T4下降与蛋白浓度相关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住院治疗的消化道癌症患者血清T3、T4与TP、ALB、A/G比值关系及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住院肝癌患者(原发、继发性)16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9~75岁;胃癌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38~67岁;食道癌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45~70岁;结肠癌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9~75岁;责门癌患者20例,男16例,女《例,年龄28~89岁。全部病例经B超、CT、电子胃镜、…  相似文献   

14.
李振湘(大连铁路医院)、孙金英、刘少华(大连市劳动卫生研究所)报道:一例从事木工作业50年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其支气管粘膜下层有大量粉尘沉积,其间有成纤维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显示粉尘成分以Si为主,胸片见左右两下肺区均有不规则类圆形小阴影,以p为主,密集度相当于1级,现场粉尘浓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被癌症夺命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见。其实,有些癌症是可以避免的,但大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对癌症的认识,导致癌症来袭时已是晚期,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从而给自己及家庭带来终身遗憾。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向大家介绍发病率最高的10种癌症的早期预警信号与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关爱乳房     
最近从报上见一则报道,中国一位著名演员在生完小孩不到两个月后就查出妇科癌症,生存很短时间就病逝了,每每听到这类消息,不由得让我们油然而生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而感叹。为什么她们没有能够尽早地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呢?其实妇科有很多的癌症是可以通过自我的检查,做到早发现,如乳腺癌,因肿瘤就位于体表,只要学会相应的检查方法就能尽早发现,并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据文献报道,乳腺癌的发病率为23/10万,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颈癌,  相似文献   

17.
丽桥 《家庭医生》2011,(23):57-57
一直以来,我认为癌症不算啥,多年来也没被癌症击垮过,也不忌讳谈及自己病情。每每看到其他病友因为癌症而感到自卑,拒绝见同学朋友时,都觉得不可理解。但有一次,我却突然理解了,因为我也有了不愿意见人的感觉:人见消瘦,气色不佳,确实像生病的样子。  相似文献   

18.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地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抗瘤治疗。有报道显示.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60%~80%,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为重度疼痛。由于对疼痛治疗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许多癌症患者长期忍受癌症疼痛的痛苦。那么,临床上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9.
工业企业工人恶性肿瘤死因系统分析(1960——1983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十四届世界卫生大会于1981年通过了“2000年人人健康”全球策略。世界卫生组织(WHO)并将癌症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关于城乡居民全死因及恶性肿瘤死因分析报道较多,而工业企业工人群体的死因分析尚不多见,尤其是观察24年职业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报道: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增癌症患者900万人,死于癌症的人数为500万。癌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类正在面临癌症的严峻挑战。 笔者的家庭正是受到癌魔侵犯的不幸家庭之一。1954年我的父亲被癌魔夺去了生命。当时正处于新中国建国初期,医疗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