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血清泌乳素值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产后出血及子宫复旧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产科住院妊娠足月经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妇各50例,测定其血清泌乳素水平,观察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统计其产后出血量,并追踪其产后一个月内母乳喂养情况及恶露情况,回顾性分析血清泌乳素值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子宫复旧的关系。结果:产后血清泌乳素值与泌乳始动时间成负相关,血清泌乳素值高的产妇可早期泌乳;血清泌乳素值与泌乳量成正相关,正常泌乳组血清泌乳素值高于少乳组及无乳汁分泌组;血清泌乳素值与产后子宫复旧情况成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泌乳素值高的产妇产后恶露变干净时间短;血清泌乳素值与产后失血量呈负相关,泌乳素值高的产妇产后失血量少。不同分娩方式产后血清泌乳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测定产妇产后血清泌乳素值可早期预测产妇产后缺乳及子宫复旧不良的发生,从而进行早期干预,防止产后缺乳及产后子宫复旧不良。  相似文献   

2.
宋春红  孙明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1):534-534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营养丰富,可以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可减少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预防产后出血。我院自1997-10~1998-05对住院分娩的60例产妇进行耳穴埋药促乳汁分泌的研究,观察埋药后产妇血清泌乳素、产后泌乳时间、产后出血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燕红 《河南中医》2010,30(12):1239-1240
目的:观察生乳片对产妇初次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00例正常产妇,分为观察组150例,给予口服生乳片每次1.2g,每日3次,对照组不服用任何催乳药物。观察生乳片对产妇初次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泌乳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初次泌乳时间提前约36h,产后第4天观察组较对照组泌乳量及泌乳素水平均明显增加(P〈0.001)。结论:生乳片具有提早初次泌乳时间,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泌乳素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及地佐辛术后镇痛对血清泌乳素及术后泌乳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足月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在地佐辛术后镇痛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2 h、4 h、8 h、16 h、24 h、48 h时的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泌乳素水平和产后72 h泌乳情况。采用VAS评分法评估产妇疼痛程度,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麻醉前、术后24 h和48 h的血清泌乳素水平,评估术后72 h内的泌乳量。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和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和剖宫产术后泌乳量。  相似文献   

5.
郑娟娟  赵毅  陆萍  王晓宇 《中国针灸》2012,32(2):159-161
目的:探讨推拿促进产妇泌乳的有效性,拟定促进产妇产后泌乳的有效推拿手法。方法:以84例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推拿组(58例)和对照组(26例),推拿组以乳房局部推拿为主,配合经穴推拿;对照组予母婴同室常规护理。观察推拿对产妇始乳时间、产妇泌乳量、血清泌乳素等指标的影响,并与正常未推拿产妇进行比较对照。结果:推拿组产妇的泌乳量积分在治疗1次后、2次后、3次后分别为1.660±0.785、2.530±1.030、2.880±1.171,而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段则分别为1.270±0.533、1.460±0.811、1.500±0.583,推拿组泌乳量积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始乳时间分别为(21.6±10.51)h和(22.5±9.7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治疗前血清泌乳素为(314.35±110.37)ng/mL,治疗后上升为(321.56±109.61)ng/mL,而对照组血清泌乳素前后分别为(385.78±85.19)ng/mL和(340.12±103.10)ng/mL,但两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后乳房推拿能明显增加产妇的泌乳量,能延缓血清泌乳素下降水平,有利于产妇早泌乳、多泌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推拿促进产妇泌乳的有效性,拟定促进产妇产后泌乳的有效推拿手法.方法:以84例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推拿组(58例)和对照组(26例),推拿组以乳房局部推拿为主,配合经穴推拿;对照组予母婴同室常规护理.观察推拿对产妇始乳时间、产妇泌乳量、血清泌乳素等指标的影响,并与正常未推拿产妇进行比较对照.结果:推拿组产妇的泌乳量积分在治疗1次后、2次后、3次后分别为1.660±0.785、2.530±1.030、2.880±1.171,而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段则分别为1.270±0.533、1.460±0.811、1.500±0.583,推拿组泌乳量积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始乳时间分别为(21.6±10.5)h和(22.5±9.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治疗前血清泌乳素为(314.35±110.37)ng/mL,治疗后上升为(321.56±109.61)ng/mL,而对照组血清泌乳素前后分别为(385.78±85.19)ng/mL和(340.12±103.10) ng/mL,但两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后乳房推拿能明显增加产妇的泌乳量,能延缓血清泌乳素下降水平,有利于产妇早泌乳、多泌乳.  相似文献   

7.
先通乳口服液促进早泌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产前服用先通乳口服液对正常产妇乳汁分泌量及血清泌乳素 (PRL)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量喂奶前后婴儿体质量 ,以其差值作为产妇泌乳量指标 ,观察产前服用先通乳口服液对正常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血清 PRL的影响 ,应用放免法测定 PRL。结果 :产前服用先通乳口服液能促进产后早期泌乳 ,使泌乳始动时间显著提前 ,泌乳始动时间在产后 2 4小时、 48小时内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P<0 .0 1) :用药组产后第 1天及第 3天泌乳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 (P<0 .0 5 ) ,用药组产后 PRL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 .0 5 )。结论 :先通乳口服液有益气养血 ,和血通络作用 ,其药物药性平和 ,安全无毒副作用。对产后 PRL 的提高作用为先通乳口服液促进早期泌乳、增加泌乳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增乳保育膏临床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希婉  苏凤莲 《中成药》1996,18(2):29-31
通过对146例初产妇和66例缺乳初产妇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增乳保育膏能明显增加产妇的泌乳量、减少婴儿的补授乳量,促进产妇泌乳素分泌,临床观察未见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纯天然催乳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耳穴压豆联合内服中药对剖宫产术后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剖宫产产后缺乳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中医辨证内服中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泌乳素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内服能够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量,提高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外用贴敷中药治疗产妇泌乳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2019年6月昌邑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泌乳不足产妇1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组95例,对照组90例,两组产妇身体质量、年龄、血压、病程、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基础资料一致,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均取穴膻中、乳根、足三里、内关、天溪,按摩穴位2 min,治疗组产妇加用穴位中药膏剂贴敷。以产妇泌乳量、乳房充盈度、婴儿身体质量,产妇血清泌乳素、孕酮、雌二醇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2个疗程治疗结束,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82/95)、78.9%(71/90)。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产妇泌乳量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提高、雌二醇降低(P 0.05),孕酮无变化(P 0.05)。结论:本文中药膏剂敷贴穴位对产妇缺乳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曹怀宁  李西云  付静  谭丽杰 《新中医》2007,39(10):48-49
目的:观察增乳口服液对乳母泌乳量、血清泌乳素、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探讨其防治产后缺乳、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120例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产后即给予增乳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口服治疗。观察2组产妇泌乳量、血清泌乳素、产后出血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产后第1、3、5天泌乳量明显增加、血清泌乳素值维持于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产后2小时至第1、3、5天阴道出血量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增乳口服液有促进初乳形成、增加泌乳量、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减少产后出血的作用,其效果优于维生素E。  相似文献   

12.
赵玲 《河北中医》2011,33(10):1471-1472
目的观察通气下乳汤对剖宫产产妇泌乳量、血清泌乳素及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将480例剖宫产术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0例予术后西医常规治疗和母乳喂养指导,治疗组2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气下乳汤,连续5 d。分别于术后24、48、72 h记录泌乳量,并随访30 d记录术后纯母乳喂养率;术后第1、3、5 d 6∶00哺乳前(距前次哺乳至少2 h)取静脉血2 mL,采用血清放免法测定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术后24、48、72 h泌乳量中和足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产妇术后48 h全部泌乳通畅。治疗组术后第1、3、5 d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纯母乳喂养率85.42%,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63.75%,2组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通气下乳汤能提高剖宫产产妇血清泌乳素分泌水平,促进泌乳,增加乳汁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麦当乳通颗粒对哺乳期大鼠的催乳作用。方法哺乳期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麦当乳通颗粒后,观察其泌乳量、乳腺组织形态、血清泌乳素水平和垂体嗜酸性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对乳鼠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麦当乳通颗粒可促进乳腺腺泡腔及导管扩大增生,减少乳腺小叶间脂肪结缔组织,明显增加垂体嗜酸性细胞数量和血清泌乳素水平,从而显著增加母大鼠的泌乳量,并显著提高其所喂养的仔鼠体重。结论麦当乳通颗粒对哺乳期大鼠有明显的催乳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术后刀口疼痛,卧床时间长,加之哺乳不便,致使术后产妇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泌乳时间延后,造成产后缺乳,影响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笔者对100例在本院择期剖宫产的产妇进行观察,了解复元下乳饮对剖宫产妇术后血清泌乳素、泌乳量、术后肠蠕动及子宫复旧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冯莉萍  付丽莉 《光明中医》2022,(24):4518-4520
目的 探讨推拿联合催乳汤与情志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遂川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催乳汤联合情志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推拿疗法,治疗周期均为7 d。比较2组产妇治疗后临床疗效、母乳喂养和新生儿睡眠情况,治疗前后泌乳量、补授乳量,产后72 h、7 d血清泌乳素、催产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妇泌乳量较对照组更多,且观察组补授乳量较对照组更少;观察组产后72 h、7 d的血清泌乳素和催产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治疗后的母乳喂养率、新生儿睡眠正常率均优于较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医推拿联合催乳汤与情志干预可有效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泌乳量和母乳喂养率,还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促进产后乳汁分泌,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寿凤仙 《新中医》2015,47(10):251-252
目的:观察通乳汤联合护理防治剖宫产产妇产后泌乳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服用通乳汤,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2组均采用剖宫产术后系统护理方法。观察比较2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血清催乳素含量以及产后泌乳不足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2组产后3天、5天、7天泌乳量、血清催乳素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不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乳汤可有效防治产后泌乳不足,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降低产后泌乳不足发生率,而剖宫产术后系统护理方法对防治产后泌乳不足亦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产前乳房按摩配合产后口服催乳饮对乳母泌乳量、血清泌乳素、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纽产前乳房按摩,产后即给予催乳饮治疗;对照组不予治疗。观察2组产妇泌乳量、血清泌乳素、产后出血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24h、72h泌乳量多量比例分别为40.0%和83.3%,对照组分别为6.7%和3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72h血清泌乳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4h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产前乳房按摩配合产后催乳饮有促进初乳形成、增加泌乳量、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减少产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食疗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妇产后泌乳的促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资料,选取应用常规产后泌乳干预的49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另选取在常规产后泌乳措施基础上应用中医饮食疗法(食疗)联合手法按摩的49例产妇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与乳房胀痛程度,分别于产后12 h、1 d、2 d、3 d比较两组产妇泌乳量与血清泌乳素水平,产后7 d评估两组产妇乳房饱胀度,产后1个月统计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乳房胀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 d、2 d、3 d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 d、2 d、3 d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乳房饱胀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53,P <0.05);观察组产妇乳头皲裂、乳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食疗联合手法按摩能够...  相似文献   

19.
Lu P  Qiu J  Yao F  Zheng JJ 《中国针灸》2010,30(9):731-733
目的:观察产后经穴推拿与单纯宣教促进产妇泌乳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6例初产妇按入组顺序分为经穴推拿组(推拿组)28例,在宣教母乳喂养基础上实施乳房局部和远端穴位的推拿干预;对照组28例,单纯宣教母乳喂养。观察两组产妇泌乳量和产后48h血清泌乳素水平以及始乳时间的差异。结果:推拿组产妇产后48h血清泌乳素[(416.33±144.29)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20.06±187.55)ng/mL)],乳汁充足例数较对照组增多,乳房按摩后产妇始乳时间也较对照组有所提前。结论:产后经穴推拿有利于产妇早泌乳、多泌乳,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饮食指导及正确母乳喂养指导,对照组产妇采取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等常规方案;观察组产妇则在常规方案基础上自产后即进行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及乳汁分泌情况,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比较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母乳喂养及泌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产后1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产后首次泌乳时间(13.46±3.29)h较对照组(24.07±6.52)h显著缩短,产后2d泌乳量充足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乳房胀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效果理想,利于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产妇早泌乳、多泌乳,减轻乳房胀痛,其机制与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