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思文  马林  王海明  刘洋洋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127-1129,1135
用综合素质测评评价学生表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但是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是否准确反映学生"素质",本文用教育测量学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并为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改进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2.
生物制药设备与分离纯化实验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对生物制药设备与分离纯化实验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改革,建立了生物制药设备与分离纯化"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导向性实验-开放实验"多层次多模式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首届班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行了综合素质培养和学习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探索,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综合素质培养、学习能力培养和学习成绩提高之间存在着互动促进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要求,为培养跨世纪"四有"新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为了客观反映学生发展趋势和综合素质状况,许多高校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校风学风建设,促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秦丽华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2):142-144
应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护理教育改革实践,探索如何在生物化学课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把"授业"与"传道"有机结合起来,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心理素质的护士,以适应21世纪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在教学改革前后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教育改革实践班学生综合素质明显优于往届学生(P<0.01).  相似文献   

6.
对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研究和实践,立足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绿色化"、"微量化"、"综合化"的实验内容,引入仿真模拟实验,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实验成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首医大98级学生"老年健康与养老保障问题"社会调查活动为基础,总结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以及身心素质方面的收获,探讨社会实践活动在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北医学教育》2017,(2):257-259
目的探索"读、议、练"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分别以2011级和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期末考试成绩、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通过"读、议、练"教学模式改革,增强了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药理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环节提升了药理学的教学效果,实验组期末药理学理论考试优秀率增加,不及格率降低;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结论在预防医学专业实施药理学"读、议、练"教学模式改革,有助于提高药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并全面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上,而相对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无论对学生还是对社会都是极为不利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虽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多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但他们绝不是只会操作机器的"机器",他们应该是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产业工人。为防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机器化"倾向,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选修课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
《西北医学教育》2016,(2):190-192
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构建"素质拓展、学术素养、人生导航、文化艺术"四个板块,举办学术文化系列活动,综合提升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为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做了实践探索工作,该工作为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人才市场要求高校毕业生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是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要求,更是人才市场竞争和职业发展的要求。社会实践正是大学生拓展自身素质的主要载体之一,使学生通过实践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发展个性、锻炼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设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成为"学历+素质+技能"的"适应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近三年来,学院围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步实施"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三早)教育.经对学生进行整群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三早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工作能力、爱心与责任心、掌握医学知识与了解科研等方面非常有利.同时表明,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开展"三早教育"成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五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高等数学"课程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从高等数学的结构、特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三字("用"、"活"、"新"),在具体实施中强调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突出"三讲"教学法,初步形成了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高等数学教考模式,即分支交叉式+综合素质评价(四二五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实践表明,新的教考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实施素质本位护理教育的必然性"能力本位"是按照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为能力服务的理论教学,忽略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都必须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不仅是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从护理专业本身的特殊性来看,它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生产机器,因此,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七年制学生综合素质和青年教师"育人"教育的状况,提出在早期科研训练阶段,加强对七年制医学生"育人"教育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哲学视野谈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贺庆军  卿平  万学红 《重庆医学》2009,38(23):3031-3033
医学科学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医学生普遍存在功利性的"职业至上"论,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和教育,尤其是那些与职业看视无直接联系的人文课程缺乏兴趣,人文精神低落.而人的综合素质中,人文素质往往起着价值导向作用,决定着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医疗环境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训中心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SWOT分析法对中药模拟药房在中医学专业学生中应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医学实训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护理实训考核是评价护理技能实训效果和护理实践教学水平的方式,也是测评学生护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一种方法.改革护理技能实训考核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护理技能和职业素质,促进护理技能实训和护理实践教学,培养"综合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新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9.
高校要树立"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本科生物化学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IQEQ"的创新教学理念,即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兴趣(interest,I)、综合素质(qulity,Q)、自身努力(exertion,E)和探索精神(quest,Q)。以此理念为纲,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生的自身努力及孕育学生的探索精神四个方面探索了课堂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打造生物化学精品课程。该探索收效好,提高了教学质量,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