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ODS等柱色谱方法对三七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得到5个皂苷类化合物,通过其理化性质和NMR谱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人参皂苷Rg3(7)、人参皂苷Rd(8)、三七皂苷K(9)、人参皂苷Rb1(10)和人参皂苷Rb3(11)。  相似文献   

2.
比较不同生长年限三七的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变化规律。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采用YMC-Pack Pr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含0.5%醋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L/min;检测不同生长年限三七的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不同生长年限三七中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所得数据可为三七的采收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三七中达玛烷型皂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ODS等柱色谱方法对三七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得到6个皂苷类化合物,通过其理化性质和NMR谱鉴定了这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20(R)一人参皂苷Rh1(1)、三七皂苷R2(2)、人参皂苷Rg1(3)、三七皂苷R1(4)、人参皂苷Rh4(5)和人参皂苷‰(6)。  相似文献   

4.
【目的】完善三七花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三七花颗粒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颗粒中的人参皂苷Rb3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三七花颗粒供试品与对照品及药材在薄层色谱中相应的位置上,显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人参皂苷Rb3在0.505~5.050μg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25%,RSD为0.5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三七花颗粒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文山、红河三七花皂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七道地产区文山州与新产区红河州三七花皂苷含量进行比较.采用HPLC同时测定三七花中单体人参皂苷Rb1,Rb2和Rb3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皂苷含量.不同产地三七花中的人参皂苷Rb1和Rb3有一定差异;同一产地不同年生三七花单体皂苷含量差异不大.三七花中总皂苷含量相比,红河州建水县三七花总皂苷含量最高,为17.58%.红河新产区三七花质量与文山道地产区三七花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肾炎康胶囊原料药材(三七、黄芪、益母草、决明子、接骨木)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CL)对肾炎康胶囊中原料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药材中人参皂苷Rb1、Rg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三种皂苷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97.15%、98.32%,RSD分别为1.45、1.17、1.47,符合质量要求。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完善了肾炎康胶囊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可作为血利康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h2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h2的平均含量为0.32%(n=3),加样回收率为98.5%(n=5),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用大孔树脂对三七提取液中的皂苷进行选择性吸附分离,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法对三七进行提取,以人参皂苷Rb1与人参皂苷Rg1的比值高低作为吸附选择性考察指标,通过静态吸附法找出最佳树脂及吸附液的浓度,在动态吸附中确定上样量及解吸剂的用量。实验结果表明:D-4020树脂对Rb1的吸附选择性最高;减压内部沸腾提取液的浓度符合直接上柱要求,上样量为每克树脂54 mg Rb1,树脂吸附饱和后先用30%乙醇洗涤,再用60%乙醇解吸可得到Rb1含量为57.7%的人参二醇型皂苷;通过回收泄漏液,再用D-4020树脂吸附,30%乙醇解吸,可得到Rg1和三七皂苷R1总含量为75.2%的人参三醇型皂苷,分离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黄朋纳  潘育方 《科技资讯》2006,(12):254-254
以高压蒸汽灭菌法对三七药材进行灭菌,灭菌后用HPLC法对药材中的有效成份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进行检测,同时以未灭菌处理的三七药材粉作为对照样品进行含量检测,记录灭菌前后所测定成份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七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有效成份降低明显,不宜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三七进行灭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离鉴定秦岭中草药槐角的人参皂苷类成分.方法 槐角用乙醇提取,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分辨质谱及核磁共振波谱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槐角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均为人参皂苷类化合物.这8个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苷F3(1),人参皂苷F5(2),人参皂苷Re(3),人参皂苷Rg1(4),20(S)-人参皂苷Rg2(5),20(R)-人参皂苷Rg2(6),20(S)-人参皂苷Rh1(7)和20(R)-人参皂苷Rh1(8).结论 这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槐角中分离得到,这为槐角在医药工业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秦岭槐角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建立了快速测定人参皂苷Re和Rh2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 C18(4.6×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乙酸梯度洗脱溶液,流速1.00 mL/min,波长203 nm,柱温30.0℃。人参皂苷Re和Rh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7~456.6 mg/L和6.00~449.4 mg/L;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h2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60%和99.78%。本方法快速、灵敏、准确性好,可用于测定人参和西洋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h2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纳米金(AuNPs)与联吡啶钌(Ru(bpy)_3~(2+))通过静电作用形成AuNPs@Ru(bpy)_3~(2+)纳米复合物.将该复合物组装在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上,形成了可用于电化学发光检测的基底材料GO-AuNPs@Ru(bpy)_3~(2+).利用链霉亲和素(SA)分子可与4个生物素(biotin)分子相结合且二者的亲和力高的特点,再与识别元素相结合,实现了信号的放大.基于以上两点,利用适配体构建了无标记型适配体传感器,实现了癌胚抗原的灵敏检测.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在1.0fg/L~10.0pg/L之间,检出限为0.4fg/L.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癌胚抗原的测定,RSDs不大于8.3%,回收率在80.0%~108.0%之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方波伏安法,在包含1 mmol/L[Fe(CN)6]3-/[Fe(CN)6]4-的0.15 mol/L的NaCl溶液中,对Au/CaM膜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表征。由方波伏安电流响应图可知:CaM可以在Au基底自组装成膜,[Fe(CN)6]3-/[Fe(CN)6]4-在Au/CaM膜电极上发生的是电化学不可逆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4.
据吸光度比值导数光谱方法的原理,采用了普通分光光度计同时定量分析测定苯酚和2, 4 二氯苯酚。实验表明,苯酚浓度<9mg/L、及2, 4 二氯苯酚浓度<7mg/L时,吸光度比值之导数相应物浓度间呈现线性关系。误差实验显示,苯酚的测量平均相对误差1. 3500(n=12), 2, 4 二氯苯酚的测量平均相对误差2. 0200(n=12)。  相似文献   

15.
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非现场红外反射吸收光谱方法研究了1mol/L NaOH,1mol/L NaOH+0.01 mol/L K_4Fe(CN)_6+0.01mol/L K_3Fe(CN)_6和1mol/L NaNO_3+0.01mol/L K_4Fe(CN)_6+0.01mol/L K_3Fe(CN)_6介质中Cu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表面钝化膜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采用ONIOM(B3LYP/6-31G(d):AM1)方法,对β-二酮二亚胺Al配合物LAl[η2-(CSiMe3)2](L=HC[(CMe)(NAr)]2,Ar=2,6-iPr2C6H3)和LAl[η2-(CPh)2](L=HC[(CMe)(NAr)]2,Ar=2,6-iPr2C6H3)的CO插入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在B3LYP/6-311G(d,p)水平上分析了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键合特征。结果表明:反应活化能和前线分子轨道能级差较低,该插入过程易于进行;与过渡金属原子的酰基配合物不同,主族元素Al的酰基配合物中,Al原子与酰基碳原子之间不存在σ-π配键,而是Al的3s轨道与酰基C原子的sp2杂化轨道形成的电价配键,且Al的酰基配合物可能较过渡金属类似物有更高的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参考文献[1]中曲慧的方法,求出了M(1)7^+,M(1)9^+,M(1)10^+的维数及它们的基,得到了这些分次空间之间一个结果:L(-1)M(1)9^+,L(-3)M(1)7^+,h(-1)-3^4h(-1)^41,L(-2)^51张成了M(1)10^+.  相似文献   

18.
利用icMRCI+Q方法计算了AlD分子4个Λ-S态和8个Ω态的势能曲线.势能曲线已包含核价相关修正,相对论修正和将势能外推至完全基组极限.获得的光谱常数与先前理论值和实验值吻合.利用ic-MRCI方法计算了6个束缚Ω态间的跃迁偶极矩.计算结果表明:A1Π1(υ'=0,1)→X1Σ+0+(υ')跃迁有高度对角化分布的...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新的三价金属铊与配体邻啡咯啉(Phen)和8-羟基喹啉(Oxine)的络合物,并应用多核核磁共振(1H,13C和205Tl)渡谱和振动光谱,系统地对所合成的络合物进行了溶液和固相的表征.204T1核磁共振波谱表明,单配体络合物[T1(phen)] 3+,双配体络合物[T1(phen)2] 3+和三配体络合物[T1(phen)3] 3+以化学平衡的形式存在于二甲基砜(DMSO)和乙腈(CH3CN)溶液中.并在DMSO溶液中,测定了三配体络舍物[T1(phen)3] (ClO4)3 (1)和四配体络舍物ETl(oxine)4] (ClO4)3(2)的1H和13C NMR谱,其自旋-自旋耦合常数(T1(I=1/2)-13C和Tl(I=1/2)-1H)均被观测到.从二维共振谱(13C-1H COSY图谱),四配体络合物FTl(oxine)4] 3+中C-H联结和其复杂的自旋-自旋耦合1H NMR图谱均被明确地归属和指认.紫外-可见光谱表明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吸收谱(LMCT)分别为315 nm(ε=1.65×103mol-1·cm-1)(1)和375 nm(ε=7.48×103mol-1·cm-1)(2).由此可见,三价铊与配体邻啡咯啉(Phen)和8-羟基喹啉(Oxine)均都生成了稳定的络合物.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稀土铕(Ⅲ)离子掺杂的类普鲁士蓝化学修饰铂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修饰电极上Ru(bipy)32 的电催化氧化行为,探讨了Ru(bipy)32 的电催化氧化过程对其电致化学发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化学修饰电极对Ru(bipy)32 有稳定、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在相同实验条件下,Ru(bipy)32 催化氧化过程的脉冲峰电流与裸铂电极上的脉冲氧化峰电流相比提高约一个数量级,其氧化峰电位也向阴极移动约15 mV,且催化峰电流与Ru(bipy)32 的浓度在0.05~0.5 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3.84 4.41C(r=0.999 5,n=4).同时,该化学修饰电极还可以大大提高Ru(bipy)32 的电致化学发光效率,非常有利于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联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