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由于其能耗低、无环境污染、参数易控制等优点,在中药和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中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分离中药和天然产物时,样品的制备和预处理直接影响到萃取得率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而影响到萃取物的药效作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了超临界流体萃取中药和天然产物的样品制备和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超临界流体萃取在中药和天然产物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首先将固体样品加工成分散体,加入超临界状态的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固体样品中的有效成分就溶于流体中,回收超临界流体就得纯净的有效成分。本法可用于从银杏叶中萃取和纯化有效成分,过去采用有机溶剂萃取,需除去溶剂操作。本工艺所用的流体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开辟了分离工业的新领域,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本文对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超临界萃取的特点及其在天然香料工业中、食品和天然中草药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专论·中药制剂研究进展  中药制剂的发展历程与体会  中草药制剂澄清技术现状浅析  制备色谱技术在天然药物分离中的应用  超临界 CO2 提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  膜分离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药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透皮治疗系统 (TTS)药物制剂概述  中药橡皮膏的研究概况  四逆汤制剂的药剂学研究进展  石斛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中药系统的方法学——中药系统原理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我国中药研究现状与问题·有效成分·天花粉蛋白质 (TCS)与苦瓜子蛋白质 (MMC)改变 DN…  相似文献   

5.
宋喆  张继龙 《中国乡村医生》2005,7(17):F0003-F0003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的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具有特定的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技术凭借萃取速度快、流程短、效率高、能耗少、可在较低温度下操作以及可以与GC、IR等分析手段联用等优越性已经成为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重要技术手段。综述了SFE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如挥发性、萜类、生物碱、黄酮类及其苷、酚类、不饱和脂肪酸和香豆素类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提取分离新技术。它具有萃取效率高、分离工艺简单、不需要溶剂回收设备、工作条件温和、无毒、无残留、绿色生产等特点,在我国中医药工业上,尤其是在天然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上,已开始广泛应用,而且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Fluid,简称SCF)是指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就是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性质非常接近,以至于无法分辨,所以称之为超临界流体.  相似文献   

9.
概述银杏叶内活性成分(黄酮类和萜内酯)的提取工艺:水蒸汽蒸馏、溶剂索氏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测定方法:分光比色法、衍生化一气相色谱法、萃取一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水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目前,融合提取法测定方法为一体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SFE/SFC-MS)的联用技术,它将是今后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颇有前途的分离方法,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本文主要介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天然产物萃取、分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筚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系统观察法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最佳萃取条件进行了考察,并与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比较,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中药筚茇中有效成分的方法,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以乙醇作改性剂,于40℃、2.608×10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特点和发展概况及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药物提取分离方面的优越性,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药物化学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是上世纪3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提取分离技术,近年来这种新型的萃取和分离技术逐步发展起来。它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与其密度的溶解能力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变化影响超临界流体溶解不同物质的能力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超临界流体具有和液体相近的密度,其黏度与气体相近,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100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肿节风有效成份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异秦皮啶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分离压力5 MPa、分离温度45℃。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可用于肿节风有效成分提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与分子蒸馏(MD)联用技术对中药挥发性成分提取与分离,纯化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川芎的挥发性成分,再将所得到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子蒸馏,以气相色谱(GC)-质谱(MS)技术分别测定萃取物和蒸馏物的化学成分,并对成分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川芎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共鉴定了45种成分,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再经分子蒸馏后所得蒸馏物的成分种类有所减少,为39种,两提取物所含成分的含量也有所变化。结论 SFE与MD联用技术可用于挥发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且优于单一SFE技术。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套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实验装置,对光菇子的秋水仙碱(colchine)成分进行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研究,并用HPLC法作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加夹带剂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的提取率约提高为传统溶剂萃取法的1.25倍。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套超临界流体萃取小试、中试装置,实现了银杏叶有效成分的分离,并分别探讨了压力、流体比、温度、时间、原料粒度、CO2流量等因素对萃取得率和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高良姜是一种传统中药,其含有的高良姜素是其主要作用组分,本文旨在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高良姜素的优点以及应用进展.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良姜素结构、作用以及一般提取方法,着重讲述了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高良姜中的有效成分高良姜素的原理、工艺、意义以及与传统中药提取法相比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当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高良姜素的发展状况.结果: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高良姜素具有环保、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结论:认为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高良姜素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草药及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十几年,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天然产物和中草药中已经成功地萃取和分离了多种活性成分,本文主要针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综述,包括提携剂的选取、样品的制备、萃取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萃取物的采集方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中药提取中 ,往往采用浸渍、煎煮、蒸馏、有机溶剂提取等方法来提出有效成分 ,这些方法大多存在工艺流程长、耗费大、提取效率低、有机溶剂残留等缺点。近年来 ,超临界萃取技术发展迅速 ,主要是因其具有工艺流程短、提取效率高等特点 ,所以在中药提取中应用广泛。所谓超临界萃取技术 ,是指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和高选择性 ,从液体或固体中提取出所需成分的过程。而超临界流体是指在特定的温度下 ,对气体进行加压 ,使之成为类似液体的高密度状态的气体 ,从而具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流体的高密度对压力和温度极为敏感 ,微小变化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