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下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为和谐课堂奠定基础.如何使课堂达到和谐高效?文章认为除了学生的合作性学习外,关键还要看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更新、知识储备是否丰富、课堂组织能力是否灵活等等.  相似文献   

2.
和谐的课堂是师生良性互动的课堂,是秩序井然的课堂,是师生观点碰撞相互促进的课堂。课堂的和谐高效是每个教师幸福感最直接的来源,而德育课堂的高效和谐给任课老师带来的幸福感觉则更为直接和快速,因为学生会在下一秒表现出不一样的自己,他们会乐意把课堂上的经验感受外化出来。而在当下,德育课堂带给任课老师的这种幸福感变得越来越稀缺了,不和谐课堂却时常出现。本文对这种情况做了些浅显的初步探究,藉以找到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课堂演讲是构建和谐课堂文化的重要途径。课堂演讲不仅可以使学生延伸课下阅读,而且也能够为其提供展示自己观点的文化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从而有利于和谐民主课堂文化的建构。课堂文化发生在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时间里,表现在教学活动的展开的全过程。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文化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也会提高教师的教学兴趣和激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4.
朱建明 《考试周刊》2010,(36):90-91
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愉快、和谐的数学课堂也成为必要之需,如何让数学课堂变成更加愉快、和谐呢?本文作者就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创造理想课堂,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到即墨28中参观过,当时就被他们"和谐互助"型课堂模式所吸引."和谐互助"就是"和而共谐,助而互进",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最终实现师生互助共赢.后来,笔者一直在反思,这样的课堂模式是否在任何学校都可以推行,这样的课堂是否真的事半功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验证,在这里,笔者要理直气壮地说一句:大胆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和谐的数学课堂,首先是学生是否乐意上这堂课,是否乐意参与探索、交流;其次是学生能够得到什么,如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确立等等。只有做到学生乐学,有所收获,这样的课堂就是一个美好、和谐的课堂。本文结合"认识整万数"这一教学,谈谈和谐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和谐课堂,应是情意交流、智慧碰撞的和谐课堂。然而,走进眼下的课堂现场,发现仍旧缺乏对学生的真情关怀,仍旧偏重于达成知识结果,忽视数学课程的亲历性、自主性,忽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创造,从而使得数学课堂产生了许多不和谐的画面。那么,如伺让数学课堂成为和谐的“情智课堂”,让学生真正获得生命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关心学生是否"知之"而忽视了"好之"与"乐之",而结果就是学生消极被动甚至厌学。因此,打造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一、师生平等,课堂民主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把"平等、宽容、民主、合作"带进课堂。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张扬个性,培养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动机和需要等。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建立"有效课堂",它要求从和谐的角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必须是真实的,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本文试从课堂的平等视角、课堂的互动状态、课堂的开放情景、课堂的返璞归真四个角度阐述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胡东波 《考试周刊》2014,(96):116-117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体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而且要体现快乐体育的理念。这对和谐课堂的构建就提出新的要求,也使和谐课堂中出现不和谐。本文对和谐课堂中学生不和谐的表现提出了管理技巧,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新观念.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不和谐因素的分析,揭示旧的体育教学模式不适应当代素质教育,为和谐体育课堂提供依据,使体育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流,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又构建学生与教师给的和谐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和谐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能达到主客体的完美融合,创造师生和谐关系,达到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历的紧密联系。课堂氛围是一个课堂是否成功的重要考察标准之一,而这种氛围是通过师生交流以及教学内容设计等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个良好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节奏下顺利进行,还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下感受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
通过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参与认知,产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师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课堂,创设情境搞好课堂的生成资源。  相似文献   

14.
苏澄 《广西教育》2009,(20):15-15
课堂心理氛围体现在课堂交往中,有效的课堂交往能产生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积极主动的课堂心理氛围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引起学生兴趣,从而使其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消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则使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课堂情况背离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会阻碍学生的学习。教师是积极课堂心理氛围的创造者和维护者,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的形成,要靠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造。笔者认为,要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  相似文献   

15.
课堂生态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课堂问题,它用整体和谐、动态发展、生命生成、互惠共生的观点看待课堂,因此,课堂生态视角下生态课堂需要采用这样的价值取向:整体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开放创生的课程与教材,系统多元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6.
岳柏冰 《文教资料》2007,(31):87-88,63
本文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阐述了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从培养和谐的教师素质、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等方面着手,来构建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17.
通过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参与认知,产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师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课堂,创设情境搞好课堂的生成资源。  相似文献   

18.
和谐教育之我见——浅谈和谐课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构建,到和谐课堂的构建,提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课堂的前提;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是实施和谐课堂的基础等观点。最后才能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课堂心理氛围,即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消极的课堂心理氛围,背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之间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学生往往产生不满意、沉闷、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出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呢?第一,教师是创造课堂心理氛围的关键人物,教师对班级的态度与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的心理氛围。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想像力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频频出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不和谐的状况。文章作者通过对当前数学教学课堂不和谐表现形式的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关促进数学和谐课堂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