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杰  石晶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5):222-224
研究南疆地区的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对南疆地区生产结构调整以及玉米产业稳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及2007—2017年南疆地区各地州玉米种植面积、产量以及农业产值等相关数据测算各地州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指数和资源禀赋系数,分析各地州的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动情况及资源禀赋差异.结果表明:南疆地区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分别以2011和2015年为界限缓慢增长,个别地区在近几年才具备效率比较优势;和田地区、克州地区、喀什地区在玉米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方面具备比较优势;南疆地区各地州玉米生产不具备综合比较优势,但巴州地区是南疆地区唯一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正增长的地区;克州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在玉米生产方面具备资源禀赋,而阿克苏地区、巴州地区优势产业并非为玉米产业.  相似文献   

2.
新疆干旱区成龄红枣微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新疆南疆地区红枣微灌水肥管理技术,针对新疆南疆地区红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灌溉和施肥问题,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对新疆南疆地区红枣种植的灌溉施肥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该水肥管理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新疆南疆地区红枣生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将显著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疆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的红枣在中国”,南疆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中国红枣生产基地。近年来,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迅速,面积与产量快速扩大。然而,由于红枣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又无现成经验借鉴,新疆红枣产业在发展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以下就红枣产业在新疆发展的现状、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4.
以南疆地区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三大类20个指标构建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与障碍度模型,对南疆地区42个县(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疆地区县域生态经济指数的总体平均得分偏低,县域之间生态经济指数差异显著。影响南疆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为人均耕地面积、经济密度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5.
新疆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研新疆南疆地区的红枣在种植、加工等环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南疆地区在红枣种植、加工模式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装备配置的发展方向,以期在保证和提高红枣品质与销量的同时,促进南疆地区红枣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果麦间作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当前新疆南疆地区麦田、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群落结构特征.[方法]采用棋盘法9点取样,对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及单作麦田杂草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南疆喀什、和田等地麦田主要杂草有37种,隶属于12科、31属.优势杂草播娘蒿、藜、萹蓄和硬草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危害程度基本一致;离蕊芥、田旋花、大蓟和雀麦等区域性优势杂草在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的危害重于小麦单作田;常见杂草和一般性杂草的危害程度差异较小.杂草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小麦单作田.[结论]新疆南疆地区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主要杂草有37种,隶属于12科31属.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杂草群落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与单作麦田比较,两种间作模式下单一杂草的危害降低,优势杂革、常见杂草与一般性杂草的发生危害程度差异较少,但区域性优势杂草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南疆阿克苏、和田、喀什三地区1990~2011年内年平均温度、红枣各生育时期均温变化趋势,研究了温度对红枣产量的影响及对红枣产量变化的贡献情况。22年内南疆三地区年均温及红枣各生育时期均温均呈上升趋势,全年均温、萌芽开花期均温和果实膨大成熟期均温与红枣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温度上升是提高红枣产量的重要原因。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南疆三地区温度变化对红枣产量变化的贡献率为7.54%,年温度每升高1℃,红枣产量提高9%~11.7%。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疆2005-2019年红枣产业相关数据,对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新疆红枣生产规模和产量发展迅速,红枣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导致2012年以后收益持续降低,红枣种植不具备竞争优势;新疆仍然以原料生产为主,本地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10%;红枣产业对南疆农业经济贡献巨大,2010年以来,南疆地...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比较优势的理论,选取新疆南疆的棉花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区域间的同一产业,运用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选择和确定地区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比较优势的理论,选取南疆主要果业和养殖业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区域间的同一特色产业,运用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的模式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特色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寻求地区特色支柱产业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新疆兵团红枣产业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瑞甫 《中国农垦》2010,(11):62-63
枣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具有易于栽培适应性强、结果早、收益快、市场前景好的特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红枣主产区全部位于天山以南,即南疆地区。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四周,降水稀少,干旱多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更适于红枣的生产。近年来,在兵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南疆以强劲的势头扩大红枣种植面积,发展红枣产业,现已大见成效,预计将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红枣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2.
南疆农业比较优势分析及其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运用比较优势原理,计算分析了新疆农业综合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以南疆为重点,计算分析了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南疆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及其在各县域的分布,从而提出了优化南疆农业布局的思路和方案;并提出了发展南疆农业产业化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甘肃省肉羊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肉羊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酒泉市、金昌市、白银市、临夏州、张掖市、武威市、庆阳市、嘉峪关市,其中酒泉市、金昌市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远高于其他市(州),说明酒泉市、金昌市在肉羊生产上有很强的综合比较优势。平凉市、陇南市、天水市肉羊综合优势指数较低。在综合优势度较大的地区可适度扩大规模生产,而对处于劣势地位的区域则应相对减少养殖数量,使甘肃肉羊生产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和合理。同时提出了提高甘肃省肉羊生产比较优势的措施,即完善肉羊生产的区域布局,继续加快肉羊优势产业带建设;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抓好肉羊产品的加工,延长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基于县域的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可以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我国2006年县(市)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为基本单元,系统分析了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空间特征明显,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在空间布局上存在明显差异。但综合分析发现,水稻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高的地区为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其指数分别达到了1.45、1.30和1.14;小麦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高的地区为西北和华北地区,优势指数分别为1.33和1.02;玉米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较高地区为华北和东北地区,优势指数分别为1.43和1.37。我国粮食生产布局应该走优势互补的道路,依据作物综合比较优势,稳定区域优势粮食作物生产规模,深入挖掘后备区域的生产潜力,适当调整劣势粮食作物生产规模,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以确保中长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20年水稻生产与优势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的生产和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近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面积呈"V"形变化,总体缩减,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大幅减少,而西部地区略有增加;水稻单产水平不断提高,总产量近年来出现连增;该地区水稻生产具有较明显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并呈逐渐增加趋势,但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该地区南部省份具有较明显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经济发达的省份具有相对较明显的效率比较优势。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稳定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增加效率比较优势,从而进一步提升综合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红枣别名大枣,属鼠李科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果树种类,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新疆特别是南疆环塔里木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区域优势,生产出的大枣品质优良,闻名全国。2000年,自治区确定建设环塔里木盆地80万公顷特色林果产品产业带的发展战略,拉开了新疆红枣产业快速增长的序幕。截至2013年,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已突破40万公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是我国高梁生产的主要产区,通过统计1999~2008年辽宁高梁生产概况,根据优势比较理论,分析辽宁省高梁生产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并进行空间直观表达。结果表明,辽宁省不同地区高粱生产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异,辽宁西部4市,锦州、阜新、朝阳和葫芦岛是高粱生产优势集中地区。辽宁省应积极引导各区域依据比较优势进行高粱生产的结构调整,实现高粱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高粱生产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马铃薯主产区比较优势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和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马铃薯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北、西南地区是我国马铃薯生产最具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种植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重心逐步从东北、西北向西南地区转移,各马铃薯种植区域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栽培模式;西北、西南和东北三个地区的马铃薯生产综合比较优势较高;经过GM(1,1)模型的预测发现,未来10年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将进一步向西南、西北地区集中,我国马铃薯生产比较优势区个数也将增加。  相似文献   

1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在构建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测算比较优势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个师的11种农产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番茄、甜菜、辣椒、苹果、梨、葡萄、红枣)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得出了各师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依据评价结果,为合理调整兵团农产品种植结构、提高兵团农产品的综合生产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疆南疆红枣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树是新疆地区营造水土保护林的优良树种,在新疆地区经济、社会以及生态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新疆南疆地区红枣常见病虫害种类出发,并针对有效综合防治技术提出具体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和借鉴,希望能为南疆红枣病虫害防治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