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师发苗 《现代农业科技》2007,(23):212-212,214
通过互助县1989年、2005年2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的调查数据,分析出本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对嘉定区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进行科学监测、合理评价,根据嘉定区2004、2009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嘉定区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林种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林业用地面积和蓄积量均呈上升趋势,防护林地面积增加,在嘉定区生态安全的构建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河源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东省河源市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时间上,1985-2004年近20年的变化结果表明,林业用地面积减少761.1×10^3 hm^2 有林地面积减少171.2×10^3 hm^2 森林覆盖率提高31.7个百分点 无林地面积减少600.9×10^3hm^2 森林蓄积量增加2 708.4×10^4m^3 消耗量小于生长量。同时力求找到动态变化的原因,并预测其发展方向。空间上,有林地主要分布在河源市的北部和邻近边界山地地区,灌木林与疏林地分布在中部地区,无林地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4.
根据磐安县2008年和2016年2次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控制样地调查数据对比结果,概述了该县森林资源现状,并从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乔木林质量等方面的变化分析了森林资源的消长情况,总结了磐安县森林资源特点。  相似文献   

5.
6.
笔者从罗山保护区土地面积、各类土地蓄积、森林覆盖率消长变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等四个方面对罗山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赣州市1993年、2003年、2013年3期森林资源调查成果资料数据为基础,分析评价该市20年间森林面积、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单位面积蓄积等因子的动态变化趋势及主要变化原因,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江西林区森林面积及森林蓄积量的动态变化调查分析表明:在1992--2005年间,森林面积增加了2708.4hm^2,森林覆盖率增长了4.3%,森林蓄积量增加34.42×10^4m^3。目前由于天然林各龄组之间的自然递进,导致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增大,应加强幼、中龄林的抚育,调整龄级结构,使其发挥森林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9.
帽儿山实验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帽儿山林场1958年和2004年森林分布图,应用Arcinfo8.3软件对帽儿山实验林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质量分析,探讨了该林场46a来各类土地面积、各类型森林蓄积和龄组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林业用地、有林地、苗圃用地面积增加,疏林地、新植林地及灌木用地面积明显减少,使森林覆盖率从1958年的60.5%提高到85.0%;非林业用地、江河面积随着农耕地、居民用地的增加而减少;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由88.0万m3增到270.3万m3,净增207.1%。斑块破碎度增加,景观丰富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科学地进行湖北省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监测,合理地评价和经营森林资源,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供的中国自然资源数据,以及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多次对湖北省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从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组成结构等方面总结分析了34年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林业用地面积和蓄积均呈下降趋势,其后,由于湖北省政府及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实施一系列林业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工程,如"十年绿化湖北"、国家"长防林工程"、"平原绿化工程"等,湖北省森林资源自1985年以来持续稳定增长,为湖北省生态安全的构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甘肃省文县森林资源现状,通过对两期资源调查成果的对比和分析,探讨了森林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文县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等方面对2012年龙井市森林资源状况进行调查总结,了解吉林省龙井市森林资源现状。并通过与2002年的数据进行对比,总结10年来的动态变化情况,如各类林地面积的增减及其原因,龄组的变化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而提出相应建议,为林业资源约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可再生资源,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表现为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随时间发生变化。分析了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原因,描述动态变化过程中时间信息以及空间形态和属性特征的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时空拓扑关系,结合森林资源小班不会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空间拓扑变化只包括相离和相会的变化。时态拓扑变化先考虑同一时刻小班变化的时态拓扑变化,再结合发生变化的时间先后关系,综合考虑不同时刻小班变化的时态拓扑变化,这样可以简化时态拓扑变化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黄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412-5413,5420
介绍关岭县森林资源现状及1995~2005年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通过对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森林健康度、森林自然度、森林景观及生态功能等指标的客观分析,得出结论:①林地质量逐步提高:2005年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较1995年分别有所增加;②森林比较健康:乔木林中森林健康度为Ⅰ的占99.95%;③森林群落结构简单、林相单一、生态功能等级差:乔木林中自然度为Ⅱ的占0.06%,森林景观等级为Ⅱ的占1.31%,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Ⅰ的占0.06%。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4—2013年4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对江西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共同影响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分布,自然灾害、重大林业政策、生态工程实施与森林资源变化密切相关;(2)经过20多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全省有林地面积呈上升趋势,森林面积和蓄积显著提高,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增加196.00%、72.81%;(3)林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明显增加,商品林面积比重有所减少,森林的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4)人工林面积比重由12.25%提高到32.66%,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天然林面积比重有所下降;(5)森林资源以中、幼龄林为主,占森林总面积的87.00%~91.32%,存在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进一步强化森林经营管理、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生产力水平,是今后江西省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叠叠沟林场1992、2009年森林分布图,应用ArcGIS Desktop 9.2软件对叠叠沟林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质量分析,探讨了18年来该林场各类土地面积、各类型森林蓄积量和龄组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增加,未成林造林地、无林地和非林业用地面积明显减少,使森林覆盖率从33.5%提高到74.4%;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由62 665 m3增加到215 589 m3;龄组面积结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由4.5∶1.4∶1.5∶2.6变为3.5∶5.9∶0.4∶0.2,由幼、近、成熟林占绝对优势转变为幼、中龄林占主导地位,龄组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以吉林省前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吉林省森林资源不等时序的灰色预测模型,对吉林省森林资源的主要指标: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以及全省成熟林面积、蓄积等13项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预测结果,精度都达到95%以上,平均误差1.54%,预测精度较高,切合我省森林资源发展变化的实际,为吉林省制定和调整林业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崇左市2009年、2012年和2017年3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以及林木蓄积等因子动态变化趋势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后期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科学地进行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监测,合理地评价和经营森林资源,根据固原市原州区2008年应用“3s”技术进行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从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组成结构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原州区多年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林业用地面积和蓄积均呈下降趋势,其后,由于实施了以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原州区森林资源自2000年以来持续稳定增长,为宁夏乃至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安全的构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宜昌市夷陵区2016年林地变更调查成果,列出主要数据,概述该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并与2010年的二类调查数据相比较,从各类林地面积、公益林与商品林结构、乔木林龄组结构、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可采伐森林资源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夷陵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