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护理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 05),对主管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 0. 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 0. 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阶段性心理护理可提高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对主管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手术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术前加强心理护理,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3.
李莉 《全科护理》2013,11(10):884-88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烧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病人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观察组病人心理干预后第10天SAS、SDS评分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缓解烧伤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李绒  石海燕 《护理研究》2013,27(3):200-201
[目的]探讨通过心理护理路径改善肺癌晚期病人首次化疗时产生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肺癌晚期化疗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路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观察两组病人化疗前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心理护理路径前,两组病人的SAS、SDS、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护理路径后干预组SAS、SDS、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晚期首次化疗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路径,能改善其不良情绪,顺利完成首次治疗,增加信心,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4例CHF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和SDS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CHF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12例初次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肿瘤化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在化疗前及化疗后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给予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对于控制病情、减轻病人痛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病人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将66例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SDS、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心理护理后恶性肿瘤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在天疱疮病人心理护理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天疱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疼痛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抑郁、焦虑程度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疼痛率低于对照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天疱疮病人心理护理中应用认知疗法,可改善病人的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9.
欧春霞  陶春梅 《全科护理》2012,10(28):2619-262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化疗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宫颈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病人入院时及术后6个月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评定术后6个月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6个月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EORTC QOL-C30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宫颈癌术后化疗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沙玲  李渊妹  陈瑶  沈小芳 《全科护理》2013,11(13):1163-116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病人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脑血管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前与护理后8d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进行临床心理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SDS和SAS标准分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血管病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1.
李蕾帆 《全科护理》2012,(5):385-386
[目的]观察胃癌化疗病人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5例胃癌化疗后的病人作为观察组,选取85例体检为正常的成人作为对照组,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病人的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体健康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呈负相关。[结论]胃癌化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差,睡眠质量差,二者具有相关性,临床中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格敏 《全科护理》2011,(8):661-663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简易疲乏量表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表分析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功能状况及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因性疲乏与病人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互相影响,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乳腺癌病人术后化疗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白焕峰  朱淑静 《护理研究》2009,(11):2929-293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子宫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68例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子宫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接受医院常规护理,治疗组(34例)在接受医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8周的居家有氧运动干预。使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RPF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8周干预结束后,治疗组RPF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RPFS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RPFS得分较8周前明显升高。[结论]居家有氧运动可延缓子宫癌化疗导致的癌因性疲乏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乳腺癌化疗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结合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 SDS)测评,并在干预后对干预组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干预前干预组SDS得分为(59.13±7.95)分,对照组为(61.33±5.6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75,P >0.05);干预后干预组 SDS 得分为(51.87±5.67),低于对照组的(60.07±4.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5,P=0.000)。深度访谈显示五行音乐干预对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抑郁状态有积极作用。结论中医五行音乐干预能作为缓解乳腺癌患者抑郁状态情志护理的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尝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苏凤菊 《全科护理》2011,(8):659-66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术后4个月时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中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生理机能、性生活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宋爱华 《全科护理》2008,6(34):3122-3123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10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以评价病人的营养状况。[结果]实验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为34.87%±4.28%,对照组为18.90%±3.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提高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陈宁 《全科护理》2013,(24):2211-2212
[目的]探讨对入住外科重症病房(ICU)大于3 d的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72例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个体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心理状态、病死率、抢救次数的不同。[结果]观察组病人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量表(HAD)分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病死率、抢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病人实际心理状态采取的个性化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ICU病人心理异常状态,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舒适护理在大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8)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n=58)予以化疗全程的舒适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卡氏评分和副反应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癌症化疗患者心理干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0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行以健康知识讲座、认知行为疗法、集体心理干预等形式的心理疗法,对照组给予日常支持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TDL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DL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 8);治疗后两组TDL生存质量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P=0.000 0,P=0.019 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5 6).结论:对癌症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能提高其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