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用蜜蜂的尾针对患者的穴位或痛点进行蜇刺 ,利用蜂毒液的化学作用及尾针蜇刺的刺激作用 ,达到治病的目的 ,称之为蜂针疗法。近年来 ,因其对多种疾病有独特疗效 ,临床上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蜂蜇的过敏反应应予以重视 ,尤其对过敏性休克患者 ,不得掉以轻心。作者经治蜂蜇过敏 42例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 ,男 18例 ,女 2 4例 ,年龄 10~42岁。其中在蜂疗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者 33例 ,无意遭蜂蜇者 9例。1 2 临床表现 :一般来说 ,头颈部受蜇比四肢受蜇的反应重、来得快。主要表现如皮肤潮红 ,周身皮痒或手掌发痒 ,…  相似文献   

2.
毒蜂蛰伤致过敏性休克四例的抢救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梅娟 《右江医学》2002,30(4):361-361
蜂蛰伤是较常见的一种生物性损伤 ,蜂毒素成份复杂 ,可被消化酶类和氧化物破化 ,易溶于水和酸 ,不溶于乙醇 ,含水量约为 38% ,余为多肽类、酶类、生物胺及其它多种活性物质( 1) 。蜂蛰伤是蜂尾部毒素蛰伤人体皮肤后注入毒素而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我科自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6月总共收治蜂蛰伤引起过敏性休克 4例。现将救治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4例 ,女 3例 ,男 1例 ,年龄 12~ 35岁。蛰伤后 10~ 30分钟前来就诊 ,均为头面部蛰伤引起全身中毒症状。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局部表现为皮肤灼痛、瘙痒与红肿 ,…  相似文献   

3.
蚕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味道鲜美 ,广为人们喜爱 ,随着食用蚕蛹人数的增多 ,中毒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院收治蚕蛹中毒 3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病人均系因食蚕蛹 ,其中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16~ 5 8岁。食用数量 :2~ 15个者 7例 ,15~ 2 5个以上者 10例 ,量不详者13例 ,食用后 1~ 2h内发病者 4例 ,3~ 5h内发病者10例 ,6~ 11h发病者 16例。 30例均发生于 3~ 5月份。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眩晕或头昏、恶心、呕吐、四肢麻木、无力及颤抖 ,1例出现面肌…  相似文献   

4.
黄丽芳 《广西医学》2001,23(5):1286-1287
进食水鱼引起过敏较常见 ,但合并过敏性休克较少见。我院于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共接诊80例因进食水鱼后致过敏性症状的患者 ,其中 30例发生过敏性休克 ,占 38% ,经治疗护理后 ,全部病人均获痊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中 ,男 2 5例 ,女 5例 ,年龄 12~ 4 5岁 ,平均年龄 4 0岁 ,发病初期患者均有皮肤发红、瘙痒、荨麻疹 ,其中伴胸闷、呼吸困难 2 0例 ,腹痛、腹泻 10例 ,就诊时已有过敏性休克 2 6例 ,血压均低于 90 6 0mmHg(1mmHg =0 133kPa) ,另有 4例在候诊或治疗时出现休克现象 ,全部病例经抗过敏、抗休…  相似文献   

5.
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30岁 ,被黑色野蜂多处蜇伤 2min后 ,即步行到卫生队求诊。初见患者全身皮肤潮红 ,颜面肿胀 ,四肢及躯干布满大小不等风团疹 ,被蜇处呈凹陷性暗红斑 ,述头痛、头晕、眼花、胸闷、恶心。即给予南通蛇药 2 0片口服 ,涂 3%氨水于蜂蜇处。正检查时 ,患者病情突然加剧 ,头低垂 ,双眼微闭 ,呼吸由深快转为慢弱 ,言语不清 ,全身湿冷 ,不能触及脉搏 ,心音消失 ,血压为零。诊断 :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即肌注 1%肾上腺素 0 .5ml,10 %葡萄糖酸钙 10ml静推 (慢 )。将患者平卧 ,头后仰 ,下颌上提 ,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  相似文献   

6.
抢救丁胺卡那霉素过敏性休克九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胺卡那霉素过敏性休克虽然属个别现象,但近年来时有发生,作者对1995年5月~2002年1月在院前急救及本站门诊抢救的9例丁胺卡那霉素过敏性休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男3例,女6例,年龄22~72岁。原发病:上呼吸道感染4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胆囊炎2例,支气管炎2例。药物过敏史:青霉素、洁霉素、庆大霉素过敏性休克史1例,青霉素皮试阳性史2例。除1例有多种药物过敏史外,其余8例均有氨基甙类药物应用史。给药方式与过敏发生时间:1例是在与静脉滴注丁胺卡那霉素的幼儿接吻时发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在 1997年 5月~ 1999年 6月收治的 6 5例夜间哮喘患者进行观察分析 ,总结其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所选病例均符合 1997年哮喘会议制定的标准[1] ,男 38例 ,女 2 7例 ,年龄 8~ 6 1岁 ,平均 2 8 8岁 ,有家族过敏史者 2 5例 (36 9% )。全年发病者 12例(18 4% ) ,春季发病者 2 5例 (38 5 % ) ,冬季发病者 2 0例(30 8% ) ,夏秋季发病者 8例 (12 3% )。所有患者均在凌晨 0~ 6时发病 ,以 2~ 3时发病最多 48例 (6 7 7% )。有 47例每次发作持续至清晨 6时左右 ,咳出大量稀薄痰液后哮喘缓解 …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6月~ 2 0 0 4年 5月 ,笔者应用高渗糖联合丹参注射治疗美尼埃氏病 9例 ,疗效确切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9例均为男性 ,年龄 18~ 32岁 ,平均 2 5岁。其中单耳发病者 7例 ,双耳发病者 2例。 9例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1)有典型的症状发作史尤其  相似文献   

9.
蜂蛰伤中毒1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1998年9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16例蜂蛰伤患者,经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6例患者男14例,女2例,年龄15~62岁,平均29.3岁,均为农民.发病季节均为夏秋季节,蛰伤后30 min至7 d入院.蛰伤部位1~60余处不等.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95年 5月~ 2 0 0 1年 12月间收治的全身多处刀砍伤和刀刺伤病人 95 2例 ,其中位于胸腹部者 341例 ,因其位置特殊 ,诊断和治疗有其独特性 ,现将其发生特点、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男 30 0例 ,女 4 1例。年龄 14~ 5 7岁 ,平均年龄 2 3.5岁。  相似文献   

11.
李卫公  王海赋 《四川医学》2000,21(2):126-126
我们在川西高原牧区收治成人坏血病6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全部为男性,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50岁,职业均为牧民。其中58例反复发病,病史2~13年,平均5年。发病季节为冬春季,3~5月为高峰。1.2 临床表现 有全身乏力,肌肉酸胀不适食欲下降等?..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月~2010年2月,我们共收治10例低血糖发作患者,病初均误诊为脑血管病而收入神经内科,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55~60岁2例,60~65岁3例,66~70岁2例,70岁以上3例. 1.2 发病时间及起病症状 清晨发病7例,午餐前1例,傍晚2例.以烦躁不安、躁动起病者3例,以头晕、头痛、心悸起病者4例,以一过性精神失常为首发症状7小时后昏迷者1例,以全身抽搐为首发症状2例.  相似文献   

13.
良性颅内压增高又称“假脑瘤”。旨在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及体征,而脑脊液检查正常、神经放射学检查排除了占位性病变及脑积水者。自1975~1995年共收治良性颅内压增高2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2例,女14例,年龄4~50岁。其中,年龄4~10岁3例,11~20岁8例,21~30岁8例,31~40岁2例,41~50岁5例,11~30岁为发病高峰。发病因素:发病前有头部外伤患者5例。有中耳炎者1例,妊娠后出现高颅压者2例,患有硬皮病者2例,其余均病因不清。病程最短26天,最长3年,2月之内发病17例(65%)。临床表现:头痛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随着肺癌发病率的增高 ,青壮年肺癌发病也随之增多。我院自 1 992年 5月— 2 0 0 2年 5月收治 40岁以下青壮年肺癌 76例 ,占同期收治肺癌总数 1 688例的 4.5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76例全部经过手术、组织学病理、痰及胸水检查脱落细胞及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其中男 46例 ,女 30例 ,男女比为 1 .5∶ 1 ;年龄最大者 40岁 ,最小者 1 8岁 ,平均年龄 34.4岁 ,其中 31~ 40岁者 5 3例 ,2 1~ 30岁者 2 1例 ,2 0岁以下者 2例。1 .2 吸烟史 男 46例中 2 8例有吸烟史 ,占60 .1 %;女 30例中 ,3例有吸烟史 ,占 1 0 %…  相似文献   

15.
中药内服配合B超下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 1997年 5月~ 2 0 0 2年 5月采用活血化瘀中药 ,配合输卵管通液 ,治疗输卵管阻塞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来自不孕症门诊 ,年龄 2 5~ 30岁者 16例 ,31~ 35岁 11例 ,36~ 4 0岁 3例。不孕时间 2a者 11例 ,2 ~ 3a 7例 ,3 ~ 4a者 3例 ,4  相似文献   

16.
某部地处祖国最南端 ,四季气候炎热 ,热带雨林是蜂类栖居的好场所。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 ,经常会遭到蜂类螫伤。二十多年来 ,我部对蜂类螫伤的患者 ,用 3%~ 10 %浓氨水治疗 ,见效快 ,疗效好 ,无副作用。现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从 1978~ 2 0 0 1年 5月 ,共收治蜂蜂螫伤患者 32 7例 ,男 2 4 1例 ,女 86例 ,年龄 7~ 5 2岁 ,平均 38岁。1 2 症状 蜂螫伤患者 ,开始出现灼痛、刺痛、痒、局部皮肤立现红肿 ,甚至有水疱样、大疱样 ,中央有一瘀点 ;严重患者可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2 给药方法与疗效观察所有病例均…  相似文献   

17.
蜂毒致多脏器受损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 1 999年我科收治毒蜂螫伤 1 2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多脏器损害 ,其中 2例死亡。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降低死亡率 ,本文对 1 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 2例患者中男、女各 6例 ,年龄 1 2~ 52岁 ,发病时间为 9~ 1 1月份。毒蜂致病途径为螫伤 ,蜂毒迅速进入人体血循环而发病。致病蜂种 :1 0例为胡蜂 ,2例蜂种不明。主要临床表现 :呕吐 1 0例 ,黑大便 2例 ,肉眼血尿 1例 ,酱油色小便 6例 ,听觉障碍及周围性面瘫各 1例 ,癫痫样抽搐 2例 ,神志恍惚 2例 ,昏迷1例。二、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小儿过敏性休克33例救治与免疫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 《广州医药》2000,31(2):52-53
小儿过敏性休克是儿科临床抢救的重要急症之一 ,它往往发病急 ,病情发展快 ,若处理不及时 ,患儿可在数秒或数分钟内死亡。本文对 1 996~ 1 998年在我院急诊科和儿科病房收治的具有详细资料记载的小儿过敏性休克 33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 8例 (其中新生儿 2例 ) ,女 1 5例 ,年龄 2周~ 1 3岁 ,平均年龄 5 7岁。其中新生儿 3例 (均为足月儿 ) ;~ 1岁 3例 ;~ 4岁 8例 ;~ 7岁 1 0例 ;~ 1 0岁 6例 ;~ 1 3岁 3例。原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 1 2例 ;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8例 ;软组织感染 4例 ;烧伤、烫伤 6例…  相似文献   

19.
现将我科收治的食用蝗虫后致变态反应5例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为15~48岁。均在食用蝗虫后40n。in内发病,最短为3min。发病时均有发热,T37.5C~39.5C。全身症状均较重。3例头晕,视物模糊,继之神志恍馆,全身寒颤,日唇发钳,全身出现风团,剧痒,血压测不到。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即给予抗过敏、抗休克治疗,30~60min血压恢复正常.症状消失,2~爿全身风团消失,临床治愈。2例‘父厂二)唾、气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全身皮肤弥漫潮ti、Mj又神志清楚.血压正常,T39.SC。诊断为过敏性皮炎。gfr卡拉过…  相似文献   

20.
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休克是机体对抗原物质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临床中以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多见 ,发病急 ,症状危重 ,若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可危及生命。我院自 1990年 1月~ 1998年 8月共抢救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病人 5 3例 ,现将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 3例病人中男 2 8例 ,女 2 5例 ,年龄 5~ 72岁 ,全部病例均系注射途径用药 ,用药前均按常规进行皮试 ,皮试结果全部为阴性者。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 ,发作时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恶心、呕吐、喉头阻塞感 ,呼吸困难及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症状 ,其中 14例有烦躁不安、意识丧失、血压测不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