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弓形虫病疫苗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能引起人畜共患弓形虫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且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制弓形虫病的策略之一。目前,弓形虫病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卡介苗。本文对弓形虫病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疫苗是防治弓形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弓形虫疫苗研制经历了全虫疫苗、虫体特异组分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等4个发展阶段。弓形虫DNA疫苗较传统疫苗虽有诸多优势,但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单价DNA疫苗和佐剂增强型DNA疫苗可诱导机体对弓形虫感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但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复合多重DNA疫苗将是弓形虫疫苗今后的发展趋势。此外,弓形虫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和安全性还不十分清楚,进一步探讨疫苗免疫机制和弓形虫免疫逃避机制,将有助于研制高效、安全、实用的弓形虫DNA疫苗。  相似文献   

3.
刚地弓形虫是严重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不仅影响畜牧业发展及肉类食品卫生安全,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弓形虫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研发有效的弓形虫疫苗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和经济学价值。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内外弓形虫疫苗的研制现状,旨在为弓形虫疫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从而更有效地防治弓形虫病。  相似文献   

4.
(福建泉州市卫生防疫站362000);《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2005,5(5):439-440【目的:为比较冻干型的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和水剂型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及临床副反应。方法:选择2002年l1月到2003年3月,在泉州市卫生防疫站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人群,分组接种冻干型甲肝减毒活疫苗和水剂型甲肝减毒活疫苗,观察接种后局部反应及全身反应情况。在接种后1个月,采用酶标免疫法(ELISA)进行甲肝抗体检测。结果:检测出接种冻干型甲肝疫苗和水剂型疫苗人群的阳性率分别为95.2%和84%,副作用反应率分别为2.7%和7.6%。结论:冻干型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水剂型,临床副反应较小,是现阶段预防甲型肝炎较为理想的疫苗,可代替水型疫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病防制策略之一是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弓形虫速殖子表面膜蛋白、棒状体蛋白、致密颗粒蛋白和微线体蛋白是重要的弓形虫抗原,这些抗原物质与弓形虫的侵袭性有关,且能诱导宿主的免疫反应。本文就近年来弓形虫病核酸疫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弓形虫疫苗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弓形虫疫苗的研制对于弓形虫病的防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介绍了最早的弓形虫疫苗、全虫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及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疫苗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弓形虫疫苗的研制对于弓形虫病的防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介绍了最早的弓形虫疫苗、全虫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及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全球约有1/3的人口感染弓形虫病。宿主感染弓形虫后常呈隐性感染,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或者孕妇,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弓形虫给人类健康、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的隐患与日俱增。目前,尚无针对弓形虫病的特效药,疫苗将是控制弓形虫病最有效的手段。传统的弓形虫疫苗免疫效果较差,自然筛选获得的弱毒苗存在返毒的可能,不适用于免疫缺陷的动物或人群。传统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基因敲除株的效率低且过程复杂。随着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在弓形虫研究中的应用,为研制弓形虫疫苗提供了新的方向,已成功构建了许多弱毒疫苗虫株,这些虫株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是弓形虫疫苗最有希望的候选者。本文综述弓形虫弱毒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为弓形虫疫苗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疫苗免疫是预防弓形虫病的最理想方法.当前弓形虫疫苗的研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单价疫苗的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寻找更有效的候选抗原基因和合适的载体及研究多种抗原基因的优化组合将是今后弓形虫疫苗研究的主要方向.该文就弓形虫复合基因疫苗、混合疫苗及多表位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严蕾 《地方病通报》2000,15(2):86-87
目前用于寄生虫病预防和治疗的疫苗种类很多。在血吸虫病、弓形虫病、疟疾、利什曼病等病种方面,已有多种疫苗,如减毒活疫苗、重组抗原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基因工程重组疫苗和核酸疫苗等。不论疫苗的组成如何,设计新疫苗应致力于充分表达免疫原性和诱发免疫记忆的能力;进一步改善抗原决定簇的质量、密度和位置,以诱导预防疾病所需要的免疫应答。在设计新疫苗的各种方法中,很难预测最佳方法。用DNA重组技术或化学合成得到的亚单位疫苗的大小有限,限制了它们表达免疫原性的能力,选用几种对T、B细胞有适当活性的肽段结合起来,可…  相似文献   

11.
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弓形虫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畜牧业生产。本文综述了我国弓形虫感染流行情况、基因分型、致病机制、诊断、治疗和疫苗研发等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弓形虫和弓形虫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弓形虫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畜牧业生产。本文综述了我国弓形虫感染流行情况、基因分型、致病机制、诊断、治疗和疫苗研发等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弓形虫和弓形虫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机会性致病原虫, 呈世界性分布, 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弓形虫病, 目前防控该病尚无理想的药物和疫苗。非人灵长类动物由于其遗传物质、形态结构与人类具有更高的相似性而成为人类疾病研究中理想的动物模型。新大陆灵长类对弓形虫具有较强的易感性, 而旧大陆灵长类感染弓形虫与人类感染弓形虫一样多呈亚临床感染。非人灵长类弓形虫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症状、先天性弓形虫病的防治、治疗药物的筛选和疫苗开发等方面,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非人灵长类动物弓形虫病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弓形虫分布广泛,且人畜感染弓形虫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弓形虫病的防治一直困扰着各国学者。近年来,随着对弓形虫研究的深入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弓形虫核酸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弓形虫主要抗原以及弓形虫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探索弓形虫疫苗的发展前景,并对核酸疫苗的优缺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属专性细胞内寄生性原虫,人群感染极为普遍,全球约20亿人感染,2001—2004年中国人群血清阳性率高达7.88%。弓形虫感染在免疫缺陷、免疫抑制者可引起严重病变,孕期感染可经胎盘垂直传播致先天性弓形虫病。研制安全、有效、价廉的疫苗防治弓形虫感染乃当务之急。机体95%以上的感染发生在黏膜部位,皮下、肌肉接种疫苗不能有效诱导黏膜部位的免疫应答,只有从黏膜部位进行疫苗接种,才能有效预防黏膜感染。  相似文献   

16.
甲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9):106-106
两种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副作用观察——李艳群(福建泉州市卫生防疫站362000);《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2005,5(5):439-440【目的:为比较冻干型的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和水剂型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及临床副反应。方法:选择2002年11月到2003年3月,在泉州市卫生防疫站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人群,分组接种冻干型甲肝减毒活疫苗和水剂型甲肝减毒活疫苗,观察接种后局部反应及全身反应情况。在接种后1个月,采用酶标免疫法(ELISA)进行甲肝抗体检测。结果:检测出接种冻干型甲肝疫苗和水剂型疫苗人群的阳性率分别为95.2%和84%.副作用反应率分别为2.7%和7.6%。  相似文献   

17.
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可感染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并引起弓形虫病,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影响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迄今尚无理想的药物和防治手段。伴随着弓形虫重要毒性因子作用机制研究的日趋深入,研制安全有效的抗虫疫苗是防治弓形虫病的有效策略。棒状体蛋白(rhoptry proteins,ROPs)是弓形虫在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向宿主胞内分泌的效应蛋白因子,因在弓形虫入侵及逃避宿主免疫清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研制弓形虫疫苗的重要候选分子,其中棒状体蛋白2(ROP2)家族是研究最为深入的重要成员。本文就近年来ROP2家族重要成员的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发安全有效的抗弓形虫病疫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刚地弓形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弓形虫病的防治刻不容缓,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控制弓形虫病的重点和难点。RNA干扰技术可以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具有普遍性、高效性、特异性等优点,是研究弓形虫基因组功能、筛选新的疫苗和药物靶点的强有力的工具。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RNA干扰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刚地弓形虫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抗弓形虫全抗原、天然P30、重组P30的单克隆抗体(McAb),为抗原提纯、弓形虫病诊断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用弓形虫全抗原、天然P30、重组P30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稳定分泌高滴度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ELISA法测定McAb亚类和效价;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特异性鉴定;Giemsa染色观察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利用电镜及IFAT观察McAb对弓形虫的杀伤作用及其作用位点。结果筛选出3株(4810、283、1H6)特异性较好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83、1H6产生的MeAb与弓形虫全抗原的阳性反应带均在30kDa处,4810反应带主要在22kDa处;283,1H6,4810MeAb的效价(ELISA)分别为:1:102400、1:51200、1:12800;283、1H6为IgM,4810为IgG2b;3株细胞的染色体数均在100条以上。电镜观察到McAb作用后的弓形虫虫体聚集、肿胀,表面出现缺口和空洞,虫体变形破碎、膜变厚。抗弓形虫全抗原及天然P30的McAb能准确识别重组体pET-30a—ROP2、pET-30a-P30的表达蛋白。结论抗弓形虫全抗原、P30抗原的McAb均对弓形虫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能准确识别P30抗原,可应用于弓形虫病诊断、抗原鉴定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20.
研制安全有效的弓形虫疫苗一向是弓形虫病研究的重点,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可能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弓形虫抗原进行广泛地筛选并对疫苗候选抗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因此,本文着重对具有致病性,免疫原性和多阶段有效性等重要特征的候选疫苗的抗原进行综述,旨在为将来寻找最佳的抗原,研制有效的疫苗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