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利用离休兔肝细胞为模型对清开灵注射液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清开灵可明显增强CCI4染毒前后细胞色素P─450含量与活性,降低细胞内过氧化脂质和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实验为本药的临床用药范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清开灵穴位注射治疗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为了解穴位注射清开灵的降温效果,自2000年以来,我们对68例外感发热患者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家兔脑血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求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的机制。以家兔自体血凝块复制脑出血模型,用干湿比重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脑组织水份与Na^+、K^+、Ca^+、Mg^2+含量并且伊文斯蓝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脑血肿形成后,脑组织水,Na^+、Ca^2+,EB含量明显增加,,K^+,Mg^2+降低,并有过度通气的血气值变化,EB含量的升高,反映出BBB受损,通透性增高。清开灵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血气异常,降低BBB  相似文献   

4.
清开灵对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清开灵对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方法:以THF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模型,用不同浓度的清开灵作用HUVEC2、l2h后,用虎红染色法检测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H)、淋巴细胞与佃VEC粘附的情况;并用Cell—ELISA检测HUVEC表面粘附分子E—selectin的表达。结果:THF作用HUVEC2、l2h后,能明显增强PMH、淋巴细胞与HUVEC的粘附,不同浓度的清开灵能降低PMH、淋巴细胞与HUVEC的粘附;THF作用HUVEC2h后,不能促进HUVEC表面E—selectin的表达,清开灵能抑制E—selectin的表达,THF作用HUVECl2h后,不能促进HUVEC表面E—selectin的表达,不同浓度的清开灵对E—selectin的表达没有作用。结论:清开灵能降低白细胞与HUVEC的粘附,抑制E—selectin的表达是其抗白细胞粘附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清开灵抗大鼠谷氨酸神经毒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清开灵对大鼠谷氨酸神经毒性脑损伤的作用。以寻找有效的抗谷氨酸神经毒性的中西药物。方法:采用细胞形态计量、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清开灵对谷氨酸所致大鼠脑损伤的影响。结果:清开灵可对抗谷氨酸所致的大鼠脑组织水、钠含量的增加,减轻谷氨酸所致的皮层及海马细胞形态结构的损伤,降低脑组织中c-fos阳性细胞率。结论:清开灵具有抗谷氨酸神经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谷氨酸所致的c-fos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6.
清开灵胶囊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清开灵胶囊抑菌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体外抑菌试验、体内抑菌试验对清开灵胶囊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一定浓度的清开灵胶囊内容物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大肠杆菌44102及临床分离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双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的体外抑菌作用。口服清开灵胶囊0.5、1.0、2.Og/kg剂量(临床人日用剂量10、20、40倍)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的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清开灵胶囊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生素与清开灵配伍前后联合抑菌效应的变化。方法以清开灵及7种常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盐酸恩诺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为试验药物,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清开灵及7种抗生素联用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联合抑菌指数(FIC),比较不同配伍的FIC值大小。结果清开灵及7种抗生素的MIC依次为5 000,0.5,1.0,1.0,0.06,0.06,0.25,0.25μg·ml~(-1);清开灵与阿莫西林、盐酸恩诺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头孢氨苄联用后0.5FIC≤1,表现为相加作用;清开灵与头孢拉定联用后1FIC≤2,为无关作用;清开灵与头孢曲松钠联用后FIC2,呈拮抗作用。结论中西药配伍后的作用效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临床应用时最好以系统的试验数据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从增效减毒论清开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海月  王庆国 《陕西中医》2010,31(5):598-599
目的:从增效减毒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及二次开发研究中的新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的配伍规律。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清开灵配伍的增效作用、清开灵治疗肝癌增效减毒作用,清开灵的不良反应、新清开灵治疗出血性中风的增效减毒作用。结论:通过研究复方的增效减毒原理,不断发展开发更多良效方剂,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及其有效成分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技术、MTT法、细胞形态学、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清开灵及其有效成分诱导的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症(HL-60)细胞凋亡进行分析。结果:清开灵及其有效成分黄芩甙、猪去氧胆酸对HL-60细胞均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牛黄胆酸的作用次之;前三者在体外作用6h即可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典型凋亡峰;牛黄胆酸无诱导HL-60细胞凋亡作用。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及其有效成分可在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防治急诊断流术后肝性脑病的作用。方法:36例男性患者(肝功能评估为Child-Paugh B级,术式均为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随机分为两组(病人年龄构成相近),对照组(n1=18)常规治疗,观察组(n2=18)加用清开灵注射液,对照组病人如发生肝性脑病,则加用清开灵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术后没有肝性脑病(0/18),对照组发生3例肝性脑病(3/18),3例肝性脑病经加用清开灵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清开灵注射液预防、治疗急诊断流术后肝性脑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黄芩甙及其在清开灵注射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家兔血浆中黄芩甙的浓度。结果表明黄芩甙40mg/kg静脉给药后在兔体内符合三室开放模型。给与清开灵注射液后,黄芩甙的血药浓度经计算机自动拟合符合二室模型,黄芩甙单用和在复方中使用所发生的房室模型的转变认为是由于清开灵注射液中栀子、胆酸影响了黄芩甙的体内过程,但在两种条件下的统计矩参数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清热解毒药──清开灵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桂芝  李锐 《新中医》1994,26(3):59-60
清热解毒药──清开灵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张桂芝,李锐,陈豪君纯中药速效制剂“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作用,于70年代末由北京中医学院研制成功,1992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首批必备中成药之一。广州明兴制药厂...  相似文献   

13.
清开灵注射液静注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斌 《河南中医》1997,17(2):117-117
清开灵注射液静注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报道吕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10072)主题词%清开灵注射液/副作用过敏症/治疗清开灵注射液因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开窍、活血通络、镇静安神的作用,成为急诊科、内儿科、神经科和传染科的常用药品,广泛用于急慢性肝炎、乙...  相似文献   

14.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观察清开灵冻干粉抗炎作用。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实验观察清开灵冻干粉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能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并且有效对抗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显著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结论: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具有显著的抗炎和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TNF-α、SOD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新清开灵注射液对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DOS)的影响。方法:Ⅶ型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造模成功的大鼠尾静脉注射新清开灵注射液,48h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脑组织匀浆TNF-α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测脑组织SOD的含量。结果:新清开灵注射液能明显降低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TNF-α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SOD含量。结论:新清开灵注射液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抑制TNF-α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急性期34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妍  李晨 《天津中医》2000,17(3):15-16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清开灵组34例,在常规西药降损颅压、脑保护剂治疗的基础上,加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34例,常规西药20%甘露醇250ml静滴降颅压,及孢二磷胆碱ATP,辅酶A、细胞色素C脑保护剂。用药前后记录体温、意识、肌力、中医症状(面赤、口臭、便秘、舌苔、脉象)。结果:清开灵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17.
清开灵防治化学性肺水肿的有效成分追踪和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清开灵防治化学性肺水肿的有效成分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组,全氟异丁烯(PFIB)动态吸入染毒后1 h分别腹腔注射清开灵的4个部位和全方,观察染毒后24 h肺系数等指标变化。结果:①清开灵对抗PFIB所致肺水肿作用的有效部位是总胆酸组分。②清开灵方中非胆酸组分对总胆酸组分无促进协同作用。总胆酸组分中以猪胆酸的效果稍强,与牛胆酸配伍后,无相互协同作用。③PFIB吸入肺水肿发生机制与二甲苯致炎机制不同,表现为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抑制二甲苯致炎作用,但无对抗PFIB肺水肿作用,说明在化学性肺水肿的治疗中,清开灵具有非激素样的独特的作用机制。④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表面活性作用相关。结论:清开灵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胆酸的表面活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当前清开灵注射液应用十分普遍,疗效获得广大临床医生的肯定。而笔者发现清开灵口服液的临床疗效也十分好。为了解清开灵口服液临床应用现状,指导临床医生用药,笔者查阅文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清开灵治疗急性视乳头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清开灵注射液治疗18例急性视乳头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清开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治愈率为7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愈率为66.67%。提示:清开灵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视乳头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正>清开灵是传统的纯中药复方制剂,组方由8种中药组成,目前被制成多种剂型,如清开灵注射液、清开灵口服液、清开灵滴丸、清开灵软胶囊、清开灵分散片、清开灵颗粒等。现对其市售不同制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1清开灵注射液有人用具有内生致热原性和内毒素性发热两种介质的家兔模型进行解热效应实验,发现清开灵注射液主要通过对这两种发热介质的抑制,来促进解热物质的释放,从而发挥体温调节作用[1]。另外,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