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频超声易发现浅表软组织肿块,敏感性甚高,但特异性较低,判断其良恶性较难1。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与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能显示浅表软组织肿瘤内的血流分布、形态等,本文应用CDFI或CDPI检查了85例浅表软组织肿块,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85例为我院2000年8月~2003年3月住院患者,其中男46例,女39例,年龄4~78岁,平均40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穿刺组织学证实。本组恶性肿块54例,包括软组织肉瘤31例(纤维肉瘤8例,脂肪肉瘤4例,腺泡状、滑膜、横纹肌、间质等其他肉瘤19例),…  相似文献   

2.
王宇  顾新刚  沈惠芳  王晶晶 《华西医学》2010,(12):2206-2209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1月70例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肿物的声像图特征,包括肿物的部位、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界及其与周边组织的关系、长径与厚度比值(L/T)及病变周边与内部血流分布情况。结果超声对浅表肿块病灶的显示率为100%,良性肿瘤有脂肪瘤、表皮囊肿、滑膜囊肿、神经鞘瘤,血管瘤、异物肉芽肿等,恶性肿物包括皮肤纤维肉瘤,转移性腺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肿块的检出、定位及物理性质可做出准确的诊断,综合分析肿物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等特点对肿物的良恶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在足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8例足部软组织肿块患者资料,均采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分析足部组织肿块超声诊断结果及诊断特点。结果:超声诊断足部肿块检出率为94.44%,确诊率为95.09%,可疑率2.94%、误诊率1.96%、良性检出率95.37%、恶性检出率4.63%;血管瘤检出率88.89%、血管球瘤检出率100.00%;腱鞘囊肿检出率100%、腱鞘巨细胞瘤检出率86.96%、足底筋膜处纤维瘤检出率100%、神经纤维瘤检出率100%、神经鞘瘤检出率80.00%;良性肿块0-Ⅱ级血流比率89.81%;恶性肿块Ⅲ-Ⅳ级血流比率4.63%。结论:采用高频超声诊断足部软组织肿块效果显著,能快速、明确鉴别肿块性质和血流分级,具影像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频超声的发展,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诊断检查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本组通过对126例各类浅表软组织肿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探讨各类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血流分级情况,及血流分级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6例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声像图资料,观察并分析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块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结果96例浅表软组织肿块中,良性病变79例,其肿块长轴多与皮肤平行,圆度系数平均值为2.57;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3.7%(74/79)。恶性肿块17例,恶性肿块圆度系数平均值为1.52,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0.6%(12/17)。良恶性肿块圆度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的边界、内部回声等其他二维征象,对良恶性肿块的鉴别无显著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96例浅表软组织肿块中62例探及血流信号,其中良性肿块收缩期峰值流速(PSV)≤20cm/s,阻力指数(RI)〈0.70,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1.4%、85.7%,二者作为鉴别良、恶性肿块的临界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9%、87.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圆度系数、PSV和RI参数可作为鉴别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物中的应用。方法:对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肿物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结果:82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82例良性肿物中,12例可探及血流信号,均为血管瘤和炎性肿块。囊性肿物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的100例浅表组织肿块进行声像图分析,并与手术和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比较浅表组织肿块良性和恶性的声像图特点和血流信号。结果100例浅表组织肿块中共有80例为良性病变:肿块长轴与皮肤平行,平均圆度系数为2.58,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8%;有20例为恶性肿块:平均圆度系数为1.51,诊断符合率为70.0%。良性与恶性肿块的圆度系数以及后方回声衰减经统计学检验表明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良性与恶性肿块的内部回声、边界等二维征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表明:100例软组织肿块中66例有血流信号,良性肿块收缩期峰值流速不高于20 cm/s,阻力系数低于0.70,与术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7%和86.1%,可作为良性和恶性肿块鉴别的临界值(P <0.05),其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87.7%和83.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诊断符合率高,成像清晰,而肿块的圆度系数、后方回声衰减、收缩期峰值流速和阻力系数均可作为良恶性肿块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对浅表组织肿块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79例患者的浅表组织肿块进行二维(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肿块内外血供)及频谱多普勒血流参数(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检测;并逐一追踪术后病理结果,将二者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良性病变74例,恶性病变5例;实性病变45例,囊性病变18例,混合性病变16例。超声对病变检出率为100%(79/79),与术后病理对照诊断符合率96%(76/79),良恶性病变频谱参数(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检出率高和病理符合率高的特点,可作为诊断首选方法,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参数鉴别肿块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在浅表软组织肿物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对83例浅表软组织肿物患者(共计108个病灶)进行超声检查,全部资料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良性肿物56个,恶性肿物52个),对其中69个肿物做了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常规超声检查了解肿物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重点观察肿物周围及内部血流分布;然后通过弹性成像评分判定肿物质地软硬.分析图像,总结上述结果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良、恶性浅表软组织肿物所达组织层次、大小、血流分布、弹性成像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流分布多作为判断恶性的标准,其敏感性为69.2 %,特异性为80.40o,准确性为75.000.以超声弹性成像评分≧4分作为判断恶性的标准,其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80.6 0o,准确性为76.8%a结论二维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10.
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二维超声图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提高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乳腺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结果:本组恶性肿块37例,超声诊断和疑诊恶性肿块32例,符合率为86.5%(32/37);良性肿块68例,超声诊断良性肿块58例,符合率为85.3%(58/68)。乳腺良恶性肿块在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沙粒样钙化、血流形态分布,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乳腺肿块有较高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软组织异常回声的诊断价值,然后进行穿刺活检获得组织学细胞学诊断。方法:通过345例病灶进行影像学表现回顾性分析,CDFI血流显示帮助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结果:表浅软组织肿物以良性居多,恶性少见。321例为良性,24例为恶性,恶性则多为转移癌或淋巴瘤。结论:高频探头对浅表软组织较CT、MRI有优势且方便安全,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
超声引导下乳腺小病变的活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实时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小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1例乳腺小病变均经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根据二维声像特征按Stasrov分类法将乳腺小病变分成恶性组(5例)、性质未定组(13例)及良性组(3例)。所有病例均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乳腺活检取得病理诊断。结果高频彩超诊断为恶性可能组的5例中,3例活检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2例活检病理为良性,误诊率为40%;高频彩超诊断为性质未定组13例中除1例活检病理证实为恶性外,其余12例活检病理均为良性。高频彩超诊断为良性组3例,活检病理均为良性。21例中有7例乳腺病变作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与穿刺病理相一致。结论实时超声引导下行乳腺小病变穿刺活检,可以进一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确诊率,是一种理想的术前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1例浅表肿物应用高频探头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和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活检证实。结果 良性病变127例,恶性病变24例。  相似文献   

14.
彩超在浅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超对浅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了9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肿物的二维及彩超表现,提出了良恶性的鉴别要点。结果 93例病例中,包括良性病变67例,恶性病变26例。良性病变表现为边界不清,可有包膜,回声强或不均,前后径小于上下径,血流信号显示率31.5%,为低速连续或脉动的血流,流速小于15cm/s。恶性病变为边界清晰,无包膜,回声多较低,前后径大于或等于上下径,血流信号显示率85%,为脉动的血流,流速大于15cm/s。结论 二维超声在鉴别良恶性病变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彩超及脉冲多普勒对二维超声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应当常规用于浅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中。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resistive indices obtained from spectral Doppler waveforms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benign from malignant musculoskeletal soft tissue mass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Doppler sonograms was performed for 52 patients with 53 soft tissue masses. All masses showed internal flow on color or power Doppler sonography, and spectral Doppler sonography yielded waveforms from which resistive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This information was analyzed along with the histologic diagnosis of each lesion with significance set at P > .05. RESULTS: There were 19 benign lesions and 34 malignancies. The resistive indices of the benign masses ranged from 0.44 to 1.0 (mean +/- SD, 0.72 +/- 0.42), whereas the malignant masses had resistive indices ranging from 0.28 to 1.0 (mean, 0.62 +/- 0.36).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5)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istive indice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CONCLUSIONS: Resistive indices cannot be used to distinguish benign from malignant musculoskeletal soft tissue ma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