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巴山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食用菌生长发育。因此,食用菌种类多、分布广、品质好,是我国食用菌集中分布地之一。大巴山区食用菌种类根据采集的标本和文献记载大约有六十余种。其中当地群众有采食习惯的近二十种。分属于两个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五个目(盘菌目、银耳目、多孔菌目、伞菌目、灰孢目)、十八个科,名录如下: 羊肚菌 Morchella esculenta(L.)  相似文献   

2.
针对银耳属普遍存在的伴生现象,对银耳属各种菌与其伴生菌的关系,及在人工栽培中菌种制备的应用研究进行介绍。对照已研究较清楚的银耳,对银耳属中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在基础研究及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食品科学(Food Science)》近期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关于食用菌中痕量金属的相关研究。该研究共采集北京市场9类(香菇、黑木耳、平菇、银耳、金针菇、茶树菇、蜜环菌、双孢菇和滑菇)285份食用菌样品,检测其镉(Cd),砷(As),汞(Hg),铅(Pb),铁(Fe)和锌(Zn)含量。此外,对来自7个基地的食用菌及其培养基进行监测以确定基质对重金属元素的累积作用。数据显  相似文献   

4.
投稿须知     
《食用菌》2009,31(1):68-68
《食用菌》杂志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是一份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专业技术期刊,主要报道食用菌科研成果,交流生产经验,反映食用菌行业动态、宣传普及食用菌知识。主要读者对象为食用菌科研工作者、技术推广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生产经营人员和专业户主要报道内容: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金耳、猴头菇、灵芝、天麻、白灵菇、杏鲍菇、冬虫夏草等食(药)用菌的科研成果、生产技术、市场信息,行业动态等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常山县微生物厂为了充分利用金刚刺酿酒残渣,变废为宝,于一九七九年成功地完成了金刚刺酿酒残渣加入少量麦麸、米糠作培养基,栽培猴头,香菇、银耳、平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小试。一九八○年栽培猴头进入了生产性试验,培养基配方是: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16,(2)
正《食用菌》杂志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是一份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专业技术期刊,主要报道食用菌科研成果,交流生产经验,反映食用菌行业动态、宣传普及食用菌知识。主要读者对象为食用菌科研工作者、技术推广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生产经营人员和专业户。主要报道内容: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金耳、猴头菇、灵芝、天麻、白灵菇、杏鲍菇、冬虫夏草等食(药)用菌的科研成果、生产技术、市场信息,行业动态等。主要栏目:专题报道、资  相似文献   

7.
投稿须知     
《食用菌》2018,(6)
正《食用菌》上海农科院主办,是一份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专业性技术期刊,主要报道食用菌科研成果,广泛交流生产经验,宣传普及食用菌知识的双月刊,单月23日出版。主要读者对象为食用菌科研工作者、技术推广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生产经营人员和专业户。主要报道内容: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金耳、猴头菇、灵芝、天麻、白灵菇、杏鲍菇、冬虫夏草等食(药)用菌的科研成果、生产技术、市  相似文献   

8.
金耳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耳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状况刘正南,郑淑芳(国内贸易部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昆明650223)金耳(Tremellaaurantialba)又名橙黄银耳、黄金银耳、黄木耳、金木耳、黄耳、脑状银耳、脑耳、胶耳等,是一种野生珍贵稀有,家种高产稳产的食、药兼用菌...  相似文献   

9.
研究废弃食用菌菌糠理化指标间差异并进行分类,为挑选适合加工饲料的废弃菌糠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12种废弃食用菌菌糠的11个理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2个主成分PC1、PC2反映原变量83.50%的信息,并确定了菌糠种类与理化指标间关系,其中银耳菌糠、金针菇菌糠、蟹味菇菌糠因营养理化指标含量高落在PC1正向区域;利用聚类分析法将12种菌糠分为4类,其结果与主成分分析法结果一致。通过计算饲料与菌糠的欧氏距离,确定了适合加工成饲料的菌糠品种依次为:银耳菌糠、金针菇菌糠、蟹味菇菌糠。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07,29(1):66-66
《食用菌》杂志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是一份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专业技术期刊,主要报道食用菌科研成果,交流生产经验,反映食用菌行业动态、宣传普及食用菌知识。主要读者对象为食用菌科研工作者、技术推广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生产经营人员和专业户。主要报道内容: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金耳、猴头菇、灵芝、天麻、白灵菇、杏鲍菇、冬虫夏草等食(药)用菌的科研成果、生产技术、市场信息,行业动态等。主要栏目:专题报道、资源调查、生理生化、育种驯化、培养材料、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机具设备、贮藏加工、海外蕈情、菌业丰采、食用菌与健康、机构介绍、市场信息、小集锦等。欢迎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14,(6):70-70
<正>《食用菌》杂志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是一份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专业技术期刊,主要报道食用菌科研成果,交流生产经验,反映食用菌行业动态、宣传普及食用菌知识。主要读者对象为食用菌科研工作者、技术推广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生产经营人员和专业户。主要报道内容: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金耳、猴头菇、灵芝、天麻、白灵菇、杏鲍菇、冬虫夏草等食(药)用菌的科研成果、生产技术、市场信息,行业动态等。主要栏目:专题报道、资  相似文献   

12.
陈爱靖 《食用菌》2012,34(5):36-37
银耳-滑菇高产高效周年栽培技术,是根据银耳属中温结实型菌类,而滑菇属低温结实型菌类的特点,在同一个菇棚进行两菇周年的高产高效栽培,夏季栽培银耳,冬春季栽培滑菇,并利用银耳废菌糠栽培滑菇,废料得到循环综合再利用,变废为宝,促进食用菌生产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棉籽壳作为培养料已广泛应用于平菇、银耳、构菌、凤尾菇、猴头、草菇等多种食用菌的栽培,其生物学效率分别为100%、100%、87.5%、113%、100%、38.7%。这些实践说明,用代料栽培食用菌,棉籽壳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由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子实体、菌丝体胶质化产生的双核酵母状孢子(FBMds)的萌发条件,研究比较了不同来源和不同浓度的香灰菌(Annuloypoxylon stygium)浸提液及不同来源银耳孢子发酵液对银耳Tr21 FBMds萌发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香灰菌浸提液和银耳孢子发酵液均有...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青州市杨家庄乡大尹村认准了发展食用菌生产是农村脱贫致富上的好路子,大力发展银耳生产。为了解决栽培中的技术问题,他们成立了技术小组,指导全村农民栽培银耳。从制种、发菌培养、出耳喷水,直到采收,晾晒、包装都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取得了好收成。全村银耳年收入三百多万元,户均收入平均六千至七千多元。大尹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2014,(5):66-66
<正>《食用菌》杂志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是一份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专业技术期刊,主要报道食用菌科研成果,交流生产经验,反映食用菌行业动态、宣传普及食用菌知识。主要读者对象为食用菌科研工作者、技术推广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生产经营人员和专业户。主要报道内容: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金耳、猴头菇、灵芝、天麻、白灵菇、杏鲍菇、冬虫夏草等食(药)用菌的科研成果、生产技术、市场信息,行业动态等。主要栏目:专题报道、资源调查、生理生化、育种驯化、培养材料、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机具设备、贮藏加工、海外蕈情、菌业丰采、食用菌与健康、机构介绍、市场信息、小集锦等。欢迎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7.
正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别名刺芹侧耳,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1]。"国森1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根据杏鲍菇工厂化瓶栽需求选育出的杂交新品种(图1)。亲本为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编号"长野"和"广杏"。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银耳的主要产量是来自袋裁。实践证明银耳不是木腐菌,栽培银耳时一定要用银耳菌和耳友菌的混合物,即银耳混种进行接种,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现就银耳袋栽技术和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简述如下: 一、银耳袋栽的培养基在我国可以用来栽培银耳的原料极为丰富,例如木屑(木器厂、木梭厂、铅笔厂、地板厂、玩具厂等各种杂木屑)、柴粉(林区木材下脚料、枝桠条切片粉碎后的木材粉)、麦皮、米糠、棉籽壳、甘蔗渣等均可作为银耳袋栽的原料。上述原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搭配,组成较理想的银耳袋栽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汉唐盛世,秦巴山区野生食用菌的采摘和消费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在唐长安城中设有专门销售食用菌的“山珍”专业市场;清朝中期秦巴山区已有人工砍捧,承接自然漂落的孢子发菌产耳的生产习惯,并且已具有很大的规模,被誉为我国木耳主产区之一;放解前每年通过汉江水道进入武汉海关出口的黑木耳就有五、六十万斤之多。解放后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57年全省黑木耳产量从50年年产74万斤(370吨)增加到210万斤(1050吨),野生食用菌的干品收购量达100多万斤(500多吨),其中仅天然生银耳一项就三万多斤;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探索银耳和香灰菌的关系,特别是香灰菌对银耳生长的影响,笔者在实验室和生产中进行了多次试验,现将与银耳制种有关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斜面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