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渭河陕西段水质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7~2005年渭河陕西段3个断面的水体监测资料,采用超标倍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1997~2005年3个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接着运用秩相关系数法对3断面的水质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渭河陕西段的污染情况呈上升趋势,且有些污染物急剧上升;在空间上,咸阳公路桥断面污染最严重,渭南华县次之,而且两个地区的水质均已超过了三类水的标准,而宝鸡林家村断面的水质情况最好,基本上属于三类水。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地表水水质变化与城市化过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郎海鸥  周杰 《干旱区研究》2007,24(4):460-465
对西安市1991-2000年各河流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各河流中未出现过好于III类的水质.河流的污染物主要以石油类和非离子氨为主.选取城市化率、建成区面积和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作为西安城市化进程的代用指标.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城市化过程中的5个代用指标均是造成地表水水质污染的重要因素,但各自影响的污染物种类有所差异.90年代,在加强了环保力度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西安市地表水水质污染指数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渭河干流关中段水污染时空变化及其与径流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环境容量的分区分时控制,依据2000-2004年水质监测资料,对渭河关中段4种主要污染因子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河川径流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①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离子、BOD浓度沿河流断面呈上升趋势,而DO呈下降趋势,其中,天江人渡、沙王渡和树园3个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离子、BOD浓度最高,属于严重污染断面;...  相似文献   

4.
基于Access和Visual Basic的渭河关中段水质水量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的渭河关中段水质水量响应关系程序,对渭河关中段不同代表年丰、平、枯水期水质水量响应关系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年丰、平、枯水期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浓度在林家村断面至常兴桥断面相对较小,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标准。从兴平断面污染物浓度开始升高,兴平断面至咸阳断面污染物浓度增幅较大,至沙王渡断面污染物浓度开始降低。不同代表年COD和NH3-N浓度变化规律大体相似,无论丰、平、枯水期,同一断面污染物浓度从小到大排序为:P=25%、P=50%、P=75%、P=95%,污染物浓度在丰水期时相对较小,其实是在平水期,枯水期污染物浓度较丰水期和平水期时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5.
50年来渭河中下游水环境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分析总结了近60年来渭河的水环境特点,旨在使人们全面了解渭河,并意识到渭河整治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结果表明,近期随着水沙条件、潼关高程等的变化及工农业的发展,渭河的水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年水量及汛期水量锐减;大流量级水流出现次数减少,水量减少幅度大;年输沙量总体减少,河水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严重;河道向摆动型发展,河道萎缩,河势恶化;大洪水发生的次数显著减少,高含沙小洪水明显增多;同流量洪水位普遍抬高,洪灾发生次数增加,洪灾加重;水质污染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关中平原近十年来渭河水环境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年来水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威胁关中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关中地区、重点是渭河的水环境现状及演变过程的调查分析,根据渭河13个断面近十年来的监测数据,详细分析了关中地区水环境的水污染状况,指出渭河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非离子氨及石油类,属有机型污染,并重点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的演变过程、演变特点和演变规律、对关中地区水环境污染的成因作了初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水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清代关中渭河流域洪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杜娟  赵景波 《干旱区研究》2007,24(5):598-603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对清代关中渭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时间、空间特征、灾害的等级序列和灾害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清代渭河流域关中段洪涝灾害共发生130次,平均每2.06年发生1次.清代中后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显著增加.该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渭河中下游的大荔、华县、华阴、渭南、潼关5县市.根据涝灾的等级序列可以得出,清代该流域2级涝灾发生次数最多,其次为1级偏涝灾,3级大涝和4级特大洪涝灾害发生次数较少.清代该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由气候波动和流域自身的地形、降水特征等因素决定的,人为因素加剧了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相似文献   

8.
渭河流域洪水灾害关键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讨论了近50a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和潼关高程变化。对造成该流域洪水灾害的关键因素,包括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和年际变化大,滩面淤积加重,支流河口淤塞以及河势、流态的恶化等作了分析。针对这些因素并根据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即降低下游高程,减少河道的淤积,增大河道泄洪能力;利用水库进行调水调沙,引进客水冲刷渭河下游;防洪工程的除险加固,提高防洪标准与抗洪能力;加强非工程防洪措施的研究与建设;恢复林草植被,遏止水土流失,从源头上控制泥沙入河等。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九洲江文官至石角段的河网区水量、水质计算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在率定的水质水量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水质及水量考察断面,以试算法计算了现状排污状况下,基于水质考察断面水质达标的河网水量考察断面的需水量,并结合Tannent法得出可维持九洲江河道可持续利用的生态需水量;此外,计算分析了河网流量与排污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量与排污量有明显的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0.
渭河流域陕西段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和隶属度加权平均处理的方法,对渭河流域陕西段2005年-2010年六年间水质污染状况作了研究。发现渭河流域水质有逐年变好的趋势,而影响渭河流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的含量。进而对氨氮沿渭河空间分布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废水、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不科学农药化肥的使用是造成渭河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1.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评价了石羊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并利用类比法对历年各监测断面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石羊河流域地表水环境的演化历史与红崖山水库的污染原因。结果表明石羊河干流武威市凉州区至红崖山水库河段污染严重 ,主要由于 2 0 0 0年以来河流水量减少、排污量增加、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落后和红崖山水库发展渔业所致。必须采取严格的综合治理措施 ,主要包括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环境执法、宣传教育、节水及合理分配水资源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橡塑水窖的水质变化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种新开发的橡塑水窖窖水的水质化学、感观、毒理学和细菌学等指标变化进行监测,分析了新型橡塑水窖对水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窖水的大部分指标均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Ⅱ类以上标准,橡塑水窖不会对窖水造成污染,窖水可以作为饮用水水源和灌溉用水水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使用活性炭、絮凝剂、优化水窖结构设计、熟石灰、灭菌药物等橡塑水窖窖水处理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铜川市漆水河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 1 996年至 2 0 0 0年铜川市漆水河水环境质量监测资料 2 ,对漆水河的水资源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漆水河在 5年内漆水河水环境质量污染严重 ,污染级别为严重污染 ,污染类型为有机型污染 ,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 ,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四种 ;各断面水环境质量优劣顺序为金锁 >三里洞 >新村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从漆水河综合污染物指数变化趋势来看 ,1 996年至 2 0 0 0年水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14.
黄河包头段主要污染物混合扩散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黄河包头段的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利用途径及方式,建立了黄河包头段主要污染物混合扩散规律的数学模型。应用I131示踪试验方法获得的污染物输入和环境指标响应的时序数据,采用逐步逼进法计算识别了模型参数。经检验和实测验证,模型模拟结果可以准确反映黄河包头段主要污染物混合扩散规律。因此,黄河包头段主要污染物混合扩散模型的建立,为包头水体功能区划、水环境质量评价、水污染物环境容量确定和总量控制、以及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定量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阿克苏流域的三座大型平原水库,即上游水库、胜利水库和多浪水库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比较了各水库不同水期水质现状,并对监测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三座水库枯水期污染程度比丰水期高。水质污染物可分抑制性因子(F1),包括NH3-N、SO42-、Cl-和矿化度以及富营养性污染指标(F2),包括TN、TP和CODMn。目前水库水质主要由第一因子F1决定。枯水期水质污染大小次序为胜利水库>上游水库>多浪水库,而丰水期为多浪水库>胜利水库>上游水库。三座水库水质与引水河流的水质污染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忻州市水资源公报2004—2011年的水质资料,对有监测资料的4个水功能区水质进行分析,分别就各水功能区水质类别、达标河长比率、污染物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4—2011年各水功能区水质类别有明显改善,达标河长比率上升趋势明显,但达标河长比率仍然偏低,2010年最高也仅为50%。通过主成份分析选取了 COD 、NH3- N 为水区功区水体污染的主要因子。8年间各水功能区 COD 、NH3- N 含量下降趋势明显,且各功能区表现出明显差异性,需要在区域水环境中进行针对性治理。  相似文献   

17.
石羊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羊河流域开发利用状况,按照水权的动态变化特性,将石羊河流域水权的演变分为历史水权、现状水权与未来水权。在分析流域历史水权形成的基础上,选择应用较为广泛的层次分析法(AHP)以及综合指标的筛选原则,建立了基于AHP的石羊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模型。该模型涉及社会、经济、资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以石羊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为对象,建立了一种半结构化、多层次、多目标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指标体系。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石羊河流域现状水权分配中,与甘肃省水利厅制定的分水方案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结合对2010年各项评价指标的科学预测,再次应用该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对流域未来初始水权的分配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河水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塔里木河干流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源流河水污染很轻,而流上,中游污染较重,干流下游由于有孔雀河水量加入,水质污染较上,中游稍轻。在监测指标中,主要是矿化度,硫酸盐和氯化物的超标率上升造成污染负比的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