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了实现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制备大尺寸复杂形状钛合金的问题,以凝胶注模技术为成形手段,制备近净成形Ti6Al4V合金,并研究其组织及性能.方法 通过溶液包覆法,在Ti6Al4V钛合金球形粉末表面包覆石蜡(PW),分析有机包覆层在凝胶注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流变行为的影响,测定包覆前后不同粉末进行凝胶注模烧结后的组...  相似文献   

2.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成功地制备出羟基磷灰石(HAp)陶瓷,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用量及固相含量等因素对坯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单体含量为2%(质量分数)、引发剂加入量为5%(质量分数)、固相含量为60%(质量分数)的浆料凝胶注模而成的坯体强度最高(>31MPa).SEM形貌分析表明,经凝胶注模工艺制备的陶瓷,其结构均匀并有较高的气孔率;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有机物粘连是获得高强度坯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水基高固相含量SiC悬浮体的制备和凝胶注模成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讨论固相含量高达50vol%的SiC水基悬浮体的制备和凝胶注模成型。SiC粉末适于在碱性水溶液中分散,但溶液的PH值必须适当。SiC料浆的流变性同时受球 固相含蝗影响。通过将料浆进行抽真空除泡并控制其PH值,可制备出不含气孔形状复杂均匀的SiC坏体。  相似文献   

4.
应用一种新的近净成型技术——凝胶注模成型技术,成功制备大尺寸、复杂形状医用多孔钛人造骨替代材料,并研究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参数对浆料流动特性、坯体强度及烧结体孔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混液中有机单体的浓度、单体/交联剂比例以及固相含量是决定钛粉浆料表观粘度、Gelcasting坯体强度的重要参数;对于医用多孔钛植入材料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适合的顸混液单体浓度为30%(质量分数),单体,交联剂比例为120:1,浆料固相含量为34%(体积分数);1100℃保温1.5h是凝胶注模成型多孔钛较为适合的烧结工艺路线;所制得孔隙度46.5%、开孔隙度40.7%多孔钛的抗压强度158.6MPa、弹性模量8.5GPa,与自然骨基本匹配,适合作为人造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5.
魏然  邵慧萍  林涛  郭志猛 《功能材料》2012,(Z2):178-181
通过凝胶注模工艺制备不同孔隙率的多孔钛合金(Ti-17.5Mo),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对多孔钛合金表面形貌和孔隙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测量Ti-17.5Mo合金的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对其在模拟体液(SBF)中的耐腐蚀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含量的增加,烧结后凝胶注模制备的坯体孔隙率随之降低,使得试样在模拟体液中的阻挡层容抗强度和阻抗强度增加。水基凝胶注模Ti-17.5Mo体系固含量可以达到35%,烧结后孔隙率可以降到42%,电化学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氧化铝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探讨了陶瓷凝胶注模成型的机理和特点,研究了固相体积含量、pH值、分散剂等对制备低粘度、高固相体积含量的氧化铝陶瓷悬浮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相体积分数为55%,浆料的粘度可以满足注模的需要时坯体抗弯强度可达30MPa.控制pH值为9左右,加入8%(质量分数)的PMAA-NH4分散剂,可制得粘度低、流动性好适宜于复杂形状制品注模的陶瓷浆料.  相似文献   

7.
利用凝胶注模工艺结合微波烧结的方法制备孔隙可控的多孔不锈钢,实验研究了凝胶注模参数、微波烧结参数、粉末形状和粉末粒径等因素对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体积固相含量达56%,明胶和海藻酸钠含量分别为1%和0.8%,混合液p H值为7时,浆料流动性好,干燥后的坯体强度较高;烧结温度达1 200℃,保温时间为30 min,孔隙形貌较好;原料的粉末形状因子越大,粒径越小,则多孔不锈钢的孔径和孔隙率越小,分布越均匀;采用粒径35~60μm,形状因子0.85~1.0的粉末,制备出的多孔不锈钢孔隙率为20%~35%、孔径为10~30μm,接近现有透气模具钢水平.通过选取不同粉末形状因子和粒径的粉末,以及合理的凝胶注模和微波烧结工艺参数,可以准确控制多孔不锈钢材料的孔隙率与平均孔径.  相似文献   

8.
在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平板状陶瓷坯体的过程中,坯体在固化后极易发生卷曲变形,严重制约了该技术在平板陶瓷成型领域的应用。本文使用SnO2粉体,通过制备高固含量、低粘度的浆料,并在此基础上改变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中固化剂的引入方式,从而制备出较大规格无卷曲变形的平板SnO2坯体。  相似文献   

9.
采用凝胶-发泡法制备了ZrO2/Al2O3多孔陶瓷,研究了陶瓷浆料的流变性,固相含量对多孔陶瓷坯体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烧结助剂MgO含量与多孔陶瓷抗压强度及气孔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分散剂含量为0.4%(质量分数),球磨4 h,pH值为4的条件下,陶瓷浆料的黏度较低,有利于凝胶注模.固相含量增加,坯体气孔率下降.过高的固相含量使浆料流动困难,注模时引入空气导致坯体内形成较大的气孔甚至裂纹,使坯体抗压强度下降.由ZrO2引起的相变增韧及微裂纹增韧可有效改善多孔陶瓷的力学性能.随烧结助剂含量增加,多孔陶瓷气孔支撑体致密化程度增大,气孔率降低,抗压强度明显升高.多孔陶瓷的抗压强度最高达30 MPa.引入适量的ZrO2及烧结助剂,可制备气孔率适中、抗压强度高的多孔陶瓷.  相似文献   

10.
凝胶注模在PMN-PZT压电陶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应用于三元系压电陶瓷PMN-PZT的制备工艺中,重点讨论了分散剂、浆料pH值和固相含量对注模浆料粘度的影响,制备出固相含量高达55%(体积分数)、粘度<1Pa.s的压电陶瓷悬浮体,使用该浆料可获得达理论密度95%以上的致密PMN-PZT压电陶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