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华富  陈铭伍 《广西医学》1998,20(5):759-761
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重症二尖瓣置换术28例。这些病例心胸心0.71-0.87,平均0.78,心脏B超示LVED70-89mm,平均79.5mm,EP0.36-0.63,平均0.51。在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停跳液,心脏跳动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所需体外循环时间31-68分,平均48分。  相似文献   

2.
浅低温心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浅低温体外循环心不停跳行二尖置换术的效果。方法:65例风心二狭和/或二漏的病人在浅低温体外循环的心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除了不阻断主动脉和不灌注心停跳液外,其他手术操作与心停法相似。术中使心脏缓慢空跳,注意回心血的吸引及排气问题。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为4.61%随访48例,晚期死亡2例,死亡率为4.17%,90%的病人心功能I ̄Ⅱ级。结论:浅低温不停跳下行MVR方法简单,效果  相似文献   

3.
心脏不停跳行重症二尖瓣置换术46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介绍在体外循不心脏不停跳行重症二尖瓣置换术的经验。方法:在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停跳液,心脏跳动下行重症二尖瓣置换术46例,心胸比0.70-0.88,平均0.77,心脏B超LVED70-89mm,平均79mm,EF0.36-0.63,平均0.51,体外循环时间28-68min,平均46min.结果:全组术后无低心排综合征及严重心律失常和胸并发症。结这种方法能更有效地保护心肌功能,简化操作,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和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行重症二尖瓣置换术(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重症二尖瓣置换术28例。这些病例心胸比率0.71~0.87,平均0.78,心脏B超示LVED70~89mm,平均79.5mm,EF0.36~0.63,平均0.51。在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停跳液,心脏跳动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所需体外循环时间31~68分,平均48分。全组术后无低心排征,强调关闭左房前充分排气是手术的关键,认为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重症二尖瓣置换术,能更好地保护心肌功能,术后恢复快等好处,处理适当,可避免气栓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转换术后的监护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彩片 《右江医学》1999,27(2):120-121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新的二尖瓣置换(MVR)手术进路-右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MVR,用该进路为5例患者施行MVR,其中2例MVR加Devega三尖瓣成形术,1例MVR加巨大左房折叠术,1例清除左心房血栓,术后康复快,无并发症。认为这种新的MVR手术进路创伤小,恢复快,切口隐蔽于右腋下,可减少切口所致精神创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部分体外循环胸骨旁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2007—10—2012-03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需行二尖瓣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A组采用经右前胸小切口(6—8cm)第四肋间进胸,行右股动、静脉插管建立部分体外循环,无须显露和阻断升主动脉。B组采用常规经右胸前外侧切口(12~18cm)第四肋间进胸,显露并插升主动脉灌注管和上、下腔静脉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两组均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手术。结果切口长度:A组(6.7±0.61)cm,B组(16.51±1.52)cm(P〈0.05);心脏血管手术时间:A组(74±12.00)min,B组(71±11.00)min(P〉0.05);体外循环时间:A组(58±13.30)min,B组(56±11.60)min(P〉0.05);出血量:A组(183±56)ml,B组(196±43)ml(P〉0.05);ICU停留时间:A组(36±8.5)h,B组(37±7.8)h(P〉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12±2.3)d,B组(13±2.9)d(P〉0.05)。全组无伤口感染,无气栓栓塞和神经系统并发症,无主动脉、股动脉和静脉损伤并发症,均恢复顺利。心功能恢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体外循环胸骨旁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能进一步缩小胸部切口的长度、减少创伤、减轻疼痛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恢复快和切口美观的效果,为临床多提供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而且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8.
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孝敏 《华夏医学》2001,14(6):956-957
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优点为 [1 ,2 ] :1在浅低温下进行手术 ,机体与心脏无温度差。 2不阻断主动脉 ,使心肌得到持续血液供应 ,避免了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 3由于心脏处于不停跳下 ,节省了灌注停跳液、降温、复温和辅助时间 ,故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 ,因此逐步成为二尖瓣置换术的常用术式。我院近年来采用此方法进行 12例二尖瓣置换术 ,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12例 ,男 3例 ,女 9例 ,年龄 2 4~ 5 9岁 ;均为风湿性心瓣膜病 ,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 (MS) 3例 ,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 (MI) 1例 ,二尖瓣狭窄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6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中度低温心不停跳组)与对照组(浅低温心脏不心停跳组),每组30例,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内皮素(ET)。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转机后日持续升高,与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机40min,并行15、30min及停机后30min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心脏不停跳联合瓣膜置换术减少了ET的合成及释放。可能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心肌保护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冯震  何巍  宋之昭  周莉 《广西医学》2007,29(5):641-643
目的 用Meta分析的方法 对国内已发表的有关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的心肌保护进行系统评价. 方法 收集国内已公开发表的有关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临床随机双盲对照实验,以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为标准,对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项研究符合标准,所有研究均未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 ,分配隐蔽和盲法.以cTn-I为检测标准,对麻醉诱导后、升主动脉开放后(或心内主要操作完成)2 h及术后12、24、48 h等5个时间点进行比较,发现不停跳组cTn-I在术后2、12、24、48 h等4个时间点均比对照组低.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对二尖瓣置换术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6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中度低温心不停跳组)与对照组(浅低温心脏不心停跳组),每组30例,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内皮素(ET).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转机后ET持续升高,与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机40 min,并行15、30 min及停机后30 min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浅心脏不停跳联合瓣膜置换术减少了ET的合成及释放,可能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2.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建平  陆炳德  黄国勇  黄燕娟 《广西医学》2003,25(11):2205-2207
我院自 1993年 3月~ 2 0 0 2年 3月共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2 14例 ,效果满意 ,现就体外循环管理方面进行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14例心脏手术病人 ,男 98例 ,女116例 ,ASA分级Ⅱ~Ⅳ级 ,心功能Ⅰ级 4 0例、Ⅱ级86例、Ⅲ级 79例、Ⅳ级 9例 ;年龄 4~ 6 2 (2 3 5±13 7)岁 ,体重 12~ 79(4 0 3± 14 1)kg ,心胸比 0 5 0~ 0 97(0 5 9± 0 0 7) ,病种和手术见表 1。麻醉用药主要为安定、芬太尼 (4 0~ 5 0 μg kg)、维库溴胺。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作人工通气 ,体外循环开始 ,阻断上下腔静脉后停人工呼吸 ,…  相似文献   

13.
浅低温心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8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维  何振波 《广西医学》1998,20(4):668-669
浅低温心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85例报告)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张福维何振波广西贵港市胸心血管专科医院陈铬伍吴文森1994年5月至1997年5月,我们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85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14.
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2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报告234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替换术经验,完善手术技术。方法 浅低温体外循环(30-32℃),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搏液,保持心脏缓慢空跳进行二尖瓣替换术,结果 全组23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早期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0.85%。结论 心脏不停跳二类瓣置换术是一6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可有效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值得进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方法:1997年3月至1998年9月,经腋下及腋前外小切口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16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45.2min,术后恢复良好,无栓塞、心律失常及脑部并发症,结论: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术创伤小,恢复快,简便、安全、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体外循环期间的心肌保护和灌注方法。方法 对 189例小儿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的体外循环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全组转流时间 (39.9± 2 4.7) min,首次稀释后 HCT为 15 %~ 2 4% ;转流早期低血压 <30 mm Hg(4 .0 k Pa) 9例 (4 .76 % ) ;转流中发生室颤 8例 (4 .2 3% ) ,酸碱失衡 12例 (6 .35 % ) ,一过性低血钾 <3.5 mm ol/ L10例 (5 .2 9% )。转机后血红蛋白尿 11例 (5 .82 % )。术后死亡 10例 (5 .2 9% )死因分别为低心排 6例 ,肺部并发症3例 ,气栓昏迷 1例。结论 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体外循环材料 ,适当的血液稀释 ,降温不低于 32℃ ,调节好酸碱和电解质平衡 ,保证心肌氧供需平衡 ,是体外循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莫安胜 《微创医学》2014,(6):759-762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肌保护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心脏手术技术,该技术不仅被用于心脏手术的心肌保护,还被用于心脏移植的心肌保护,同时这项技术也被引进了心脏移植的领域。但是这项技术很少得到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为方便同行了解和掌握此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本文就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肌保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沐舒坦肺保护的效果.方法: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沐舒坦)与对照组(不用沐舒坦),每组18例.体外循环(CPB)90 min.于6个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血栓素(TXB2).结果:两组CPB期间TXB2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TXB2在CPB中各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XB2可作为CPB过程中检测肺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沐舒坦可以减少TXB2的释放,具有较好的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肺脏产生缺血、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利于患者术后的顺利恢复,故对肺的保护是心胸外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在肺内聚集、激活对肺损伤起着关键作用[1].本实验通过对中低温(26~28℃)体外循环(CPB)心脏停跳下停止辅助呼吸的心内直视手术与浅低温(31~35℃)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不停辅助呼吸的心内直视手术时,血中性粒细胞变化的比较,探讨浅低温CPB心脏跳动中不停辅助呼吸心内直视手术在肺脏保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心脏不停跳对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减轻体外循环(CPB)术后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浅低温(31℃~34℃)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手术;对照组在冷晶体停跳、中度低温(28℃~30℃)CPB下手术。分别在术前(T1)、CPB结束后即刻(T3)、2h(T3)、6h(T4)、24h(T5)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CPB结束后两组TNF-α、IL-8、MDA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实验组IL-8含量在CPB后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TNF-α、MDA含量在体外循环后即刻、3h及6h较对照组为低(P〈0.05、〈0.01),在24h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手术可以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CPB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