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往人工现场调试继电保护的方式难以发现智能变电站信息交传输的潜在隐患,提高了智能变电站信息故障风险。为此,本文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特点,认为继电保护调试工作要充分利用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一体化功能与自我诊断功能,考虑变电站的IEC61850标准,据此设计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系统。系统集成了ADPSS仿真模块、SCD文件可视化模块、智能变电站仿真分析模块,对一次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生成IEC 61850标准报文,由SCD文件可视化模块显示,在仿真分析模块分析继电保护的调试结果。此系统利用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优化排除变电站可能存在的运行故障,充分发挥继电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智能化时代,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内容丰富且深入,例如以SCD文件为核心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资料管控系统就已经逐渐形成并投入到生产应用中。在新系统中深度研究了图形化设计与软件设计方案关键技术,基本实现了二次系统物理回路、逻辑回路,满足了设备间连接关系与模块间连接关系的图形化设计展示与优化。概述了智能变电站的基础管控系统相关内容,并基于Web架构深度展开了围绕智能变电站的业务信息SCD图形化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杭州电力局220 kV云会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采用传统的二次设备伴随一次设备停电的传统方法进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校验,增加了一次设备计划停电次数、降低了供电可靠性等。为使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不停电校验,充分利用智能变电站采样值光纤网络技术、GOOSE光纤网络技术、GOOSE心跳报文技术、双重化的保测一体化线路保护装置、双套保护实现完全双重化设计等整合出云会全智能化变电站的GOOSE出口安措技术,提出了在线校验GOOSE出口安措的基本原则,探索了智能变电站不停电保护校验的安措,并进行了智能变电站不停电保护校验的工程实践,实现了我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不停电校验,进而验证了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不停电在线校验安措技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陶英川  韩益宏 《节能》2014,(5):4-6,20
阐述建立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目的和意义,重点分析系统的技术路线和模块设计、完整的设置模块功能和作用,分析系统功能的实现途径,有利于减少能源管理环节,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用能单位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变电站高压设备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和电容型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与功能,提出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方案,据此完成了基于ZigBee技术的分布式在线智能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和软硬件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将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到ZigBee网络中的节点上,实现了传感器和控制器的无布线的散列摆放,用户无需重新布线,就能轻松实现对一次设备状态信息的多种智能控制,可方便地为智能变电站提供实时信息。  相似文献   

6.
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对电压、电流进行变换,以及电能分配的重要场所,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监测系统,指的是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并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安全可靠性。文章主要分析了该系统组成结构,包括继电保护在线取样、设备参数联机检查、设备故障实时保护、状态风险在线评估应用场景中的关键点,确保变电站在该系统辅助下,提升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便捷性,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7.
依据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梳理了主厂站之间的信息交互,系统地介绍了智能变电站远动功能,含传统的"四遥"功能、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功能、实现"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等。结合智能变电站远动功能特点提出了详细的远动功能测试技术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测试装备的技术要点及各测试系统的技术方法。通过对智能变电站远动功能测试技术进行分析,可以规范主厂站之间信息交互,及时发现入网设备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支撑调控一体化运行。  相似文献   

8.
摘要: 为了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性能进行正确评估和对运维管理提供可靠依据,研究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性能评估技术。针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和从运行反馈的实际问题,选取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性能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按照不同类型设备的特点,分别补充并最终建立各自的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于ANN的专家系统理论。在基于ANN的专家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多模块协同互动的变电站故障信息分析决策系统,实现了变电站故障的自动和辅助决策处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变压器在线监测方法在满足IEC61850的在线监测总体设计及实施方面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智能变压器在线监测方案,该方案具有IEC 61850数字接口和传统通信接口,支持SMV和GOOSE信息的接入,采用分层设计的原则解决了智能变电站内不同设备之间的装置互联问题,并根据用户要求进行配置,达到采集量多、诊断准确的目的。变压器在线监测现场情况表明,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良好,一次设备各项监测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常规变电站在线监测装置专业各异、厂家较多、多套监测系统并存、信息无法共享的现状,研究了智能变电站的在线监测系统新型装置变电设备状态接人控制器,提出了基于IEC 61850标准通信规约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结构、装置硬件要求、通信环境,研究了通信功能、基于IEC 61850的11服务、12接口、数据处理、配置管理、自管理、web展示等功能,给出了实现与应用方法。该装置能规范状态监测通信和不同类型监测数据的即插即用,占地空间小,结构简洁,易于维护,为实现智能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常规设计与分析设计选材方面的探讨,概述了分析设计在材料使用上从严要求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基于绿色理念的产品设计方法,提出了绿色产品设计的关键步骤,并以取暖装置为例,对取暖装置的材料,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绿色产品设计步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以冰蓄冷和常规电制冷两种中央空调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电力费用、峰谷电价结构、设备初期投资及运行成本等诸因素,通过对系统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型设计,以期达到在确保系统运行可靠的前提下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  相似文献   

14.
Cooling water systems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are required to provide cold utility to chemical processes.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laced on the structure and system interactions between cooling systems and processes. In this article, an integrated design and retrofit method for cooling systems is reviewed. For cooling water system design, a new design method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for debottlenecking of cooling water systems. Reuse of cooling water between different cooling duties enables cooling water networks to be designed with series arrangements. This allows better cooling tower performance and increased cooling tower capacit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oling tower and the design of cooling water networks are explored systematically.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 design, a systematic design and retrofit method has been proposed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s using pure or mixed refrigerants. A graphical exergy analysis method, the z -H diagram, is introduced to help engineers obtain understanding and insights into complex refrigeration systems. The systematic synthesis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can greatly improve operating efficiency for refrigerant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为推求变化环境下的设计洪水,以黄河上游唐乃亥站以上流域1967~2006年的年最大15d降雨量系列为例,基于设计暴雨与SWA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构建变参数概率分布函数模型描述变化环境下非一致性暴雨极值系列的分布规律,随后基于等可靠度方法推求给定重现期条件下的设计暴雨值,再结合SWAT水文模型推求设计洪水。结果表明,变化环境下唐乃亥站以上流域各设计频率(P=10%、5%、2%、1%)的设计暴雨值随工程设计寿命(20、30、50、80、100年)的增大而减小,百年一遇设计洪峰从3 292m^3/s降至3 023m^3/s,洪量从29.9×10^8 m^3降至27.4×10^8 m^3。实例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为变化环境下的设计洪水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philosophy and specific capabilities of an ``intelligent' 3D modeling software system for power plants. The synergetic combination of interactive 3D computer modeling, graphics, and database management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flexible tool for plant design, verification, and operation. The advantages of an ``intelligent' physical model and system drawings are outlined in detail, and examples of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7.
王圆  潘英 《南方能源建设》2015,2(2):107-110
通过比对美国国家标准局《为美国国家标准A58拟定的基于概率的荷载准则》与我国现行可靠度设计标准(GB 50068—2001和GB 50153—2008)的有关规定,分别从可靠度水平的度量指标、可靠度水平的设置原则、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不定因素、可靠指标的量值、保证工程可靠度水平的举措等方面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可靠度体系的异同,为工程概率安全分析以及国内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主要描述LNG加气站可能存在的危害,以及设计及运营过程中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提出了具体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物料信息分类编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料信息分类编码设计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必须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之路。对于企业,物料的信息分类编码设计是重中之重,研究其理论和方法,对做好信息分类编码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蜂窝梁在锅炉钢结构设计中的可行性,在今后钢结构的设计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锅炉钢结构设计中蜂窝梁的强度、刚度、稳定、焊缝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