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锈钢耐蚀性与钝化膜形成条件密切相关。采用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chottky方法,研究了成膜电位(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SCE)的电位)对2205双相不锈钢(2205DSS)钝化膜在质量分数为3.5%的 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2205DSS在25 ℃下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在0.10 V和0.60 V的成膜电位下,钝化膜形成过程为先多孔后致密,而成膜电位为0.90 V时,钝化膜最后还额外经历了一个疏松多孔的形成过程;随着成膜电位的增加,钝化膜中施主密度与受主密度均增加,钝化膜生成速率增加,但也促进了侵蚀性阴离子吸附性的增加;钝化膜外层缺陷和多孔性随成膜电位的增加而增加,导致钝化膜厚度增加;钝化膜内层膜在0.60 V的成膜电位下致密性最好,随着成膜电位增加至0.90 V,内层氧化物变为多孔,钝化膜致密性退化,钝化膜破裂倾向最大。  相似文献   

2.
钢铁常温发黑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钢铁常温发黑的特点,以镀锌铁片和45钢片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对不同主成膜剂浓度、氧化促进剂、辅助成膜物质、速度调整剂、表面湿润剂以及pH值和反应时间的发黑膜的评价,确定了最佳的反应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粉煤灰和石灰石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矿化剂,在微波辐照下进行改性,得到吸附材料粉煤灰沸石(FZ),通过X射线衍射和电镜扫描等方式对粉煤灰辐照改性原理及产物结构等进行了分析,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粉煤灰对城市污泥进行了钝化实验研究,并对钝化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对钝化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变化及养分含量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对污泥中含重金属Zn、Cu、Mn具有明显钝化作用,对污泥中养分具有良好的滞留效果,经钝化处理后,污泥中重金属Zn、Cu、Mn含量都显著低于国家农用标准,污泥渗滤液中全氮含量低于中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10mg·L^-1),全磷含量低于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1mg·L^-1)。  相似文献   

4.
采取自腐蚀电位,Mott-Schottky曲线测试技术,研究了钢筋在不同掺量氢氧化钠激发矿渣的模拟孔溶液中钝化膜的生成、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能、氯离子对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的影响、钢筋锈蚀时的临界氯离子浓度。研究结果表明:钢筋在矿渣模拟孔溶液中能生成稳定的钝化膜,但钝化膜的生成时间较长,在18d~26d之间;氢氧化钠激发剂掺量(矿渣质量分数)较低时(2%和4%),钝化膜具有双极性(n-p型)半导体结构特征;氢氧化钠激发剂掺量较高时(6%、8%和10%),钝化膜具有三极性(p-n-p型)半导体结构特征;钝化膜的耐氯离子腐蚀能力随着氢氧化钠激发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强,当氢氧化钠掺量≥6%时,钢筋耐氯离子腐蚀能力好于硅酸盐水泥对比组。其中氢氧化钠掺量为10%时,临界氯离子浓度为0.11 mol/L,而硅酸盐水泥对比组的临界氯离子浓度仅为0.03 mol/L。  相似文献   

5.
无铬达克罗是通过无铬钝化技术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的耐腐蚀性能佳、环境污染小、对人体健康几乎没有危害的金属表面防护膜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形成这种膜层的物质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无铬钝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有机聚合物(硅烷或树脂)和稀土盐(铈盐)组成的复合成膜体系有着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YT15为实验对象,对原始表面进行统一加工条件下的研磨处理,使之具有一致的表面粗糙度,进行电化学蚀除实验,获得SEM图像进行分析对比。实验发现,不同电解液获得的表面微观腐蚀形貌差异显著,NaNO_3钝化成膜性能良好,表面膜厚而致密,不同电极电位的合金项组分蚀除效果差异明显;NaOH没有明显的钝化成膜现象,不同合金项组分的蚀除效果差异不显著;H_2SO_4+H_3PO_4则有较薄而均匀的成膜能力,能有效抑制合金项的不均匀蚀除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果蔬薄片食品成型工艺中原料的性质、成膜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对薄片食品成型的影响.结果表明,CMC在粘度、成膜效果、成品的口感、光泽和表面强度等指标都优于其他成膜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成膜剂.CMC添加的范围为0.2%~0.6%.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成膜温度与成膜时间对钢片表面复合钝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选择预膜温度、预膜时间、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钢片表面复合钝化膜耐蚀性能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T_(预膜)、T_(固化)、t_(预膜)、t_(固化)。T_(预膜)、T固化值的升高会提升复合钝化膜耐蚀性能;t_(预膜)、t_(固化)的延长也会增强复合钝化膜的膜层厚度、致密性及稳定性。综合实验结果,得到钢片表面复合钝化膜的最优制备条件为:T_(预膜)为90℃、t_(预膜)为10 min、T_(固化)为120℃、t_(固化)为100~120 min。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镀锌层黑钝化、着色、染色等黑化处理的方法,重点研究了高抗蚀的黑钝化处理.在比较国内外黑钝化处理剂的基础上,对其钝化机理、钝化液的成份、发黑剂、钝化剂、缓冲剂及稳定剂作了深入的研究,并研制出ZD-99型黑钝化剂、ZH-99型发黑剂,有较完善的工艺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能有效地指导生产.对着色、染色黑化处理方法的原理也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镀锌层黑化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镀锌层黑钝化、着色、染色等黑化处理的方法,重点研究了高抗蚀的黑钝化处理。在比较国内外黑钝化处理剂的基础上,对其钝化机理、钝化液的成份、发黑剂、钝化剂、缓冲剂及稳定剂作了深入的研究,,并研制出ZD-99型黑钝化剂、ZH-99型发黑剂,有较完善的工艺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能有效地指导生产。对着色、染色黑化处理方法的原理也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锌铁合金三价铬蓝白钝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条件下对锌铁合金进行钝化,其工艺流程为:除油、浸蚀、抛光、电镀和三价铬钝化。采用正交试验讨论了钝化液中各组分及工艺条件对钝化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钝化配方。对钝化结果进行结合力和盐雾试验,结果表明经钝化后的锌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符合工业生产和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采用HDI、聚环氧丙烷二醇、二羟甲基丙酸和封端剂乙二醇等为原料通过预聚法合成水性聚氨酯,并对其成膜性进行了力学分析.通过比较,最佳制备工艺:在40℃时向聚环氧丙烷二醇中缓慢加入HDI,80℃预聚1 h,加催化剂再反应1 h降温至75℃,加DMPA反应2 h,再封端反应1 h,降温至35-40℃加入TEA乳化30 min.交联剂相对含量的提高,可以提高聚氨酯膜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现有调剖剂存在的耐温抗盐性差、交联剂污染环境的问题,以黄原胶(XG)、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调剖剂. 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原料和产物的结构,并对产物进行了耐温耐盐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当XG质量分数为0.10%、AMPS质量分数为10%、BIS质量分数为0.16%、KPS质量分数为0.02%、反应温度为70 ℃时,调剖剂的性能达到最佳;适用地层温度为90 ℃~150 ℃,适用地层矿化度为0 mg/L~25×104 mg/L,此调剖剂可应用于高温高盐油田.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三价铬蓝白钝化液中配位剂的作用及其用量对钝化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的配位剂的配比及用量。对在最佳配比和用量条件下得到的钝化层进行耐蚀性检测后,得出满意的结果并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太阳电池用α-SiCx:H薄膜热处理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温度下PECVD沉积的α-SiCx:H薄膜进行750℃、30s的快速热处理性能研究,并利用紫外一可见一近红外分光光谱仪、光学膜厚测试仪和微波光电子衰减仪对样品反射率、折射率和少子寿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快速热处理会使α-SiCx:H薄膜折射率升高,但对薄膜反射率的影响不大。较低温度(〈300℃)沉积的薄膜在快速热处理之后钝化效果提升,较高温度(≥300℃)沉积的薄膜在快速热处理之后钝化效果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化学镀镍中多元酸性络合剂与镍盐络合过程的热力学通式模型。以吉布斯自由能ΔG值为判据,通过该模型分别对乳酸、琥珀酸、硼酸和焦磷酸等4种络合剂的络合过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ΔG值与pH值成正比,与温度(ΔG≤0时)和络合率成反比,与络合剂电离常数和元数的相互约束有关。在温度65~95℃和络合率65%~99%范围内,当ΔG=0时,使用上述4种络合剂的镀液pH值应分别小于4.9~6.6、5.4~6.2、12.4~12.9和5.2~5.7。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酒精、双氧水溶液为氧化剂,制备了表面钝化Zn(OH)2的片状锌粉.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对钝化锌粉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钝化增重对锌粉压片电阻率和漏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锌粉钝化后在表面形成鼓包状组织,随着氧化剂浓度和时间的增加,锌粉钝化增加;随着钝化膜的增厚,钝化锌粉的电阻率增加,漏电流密度减小.  相似文献   

18.
针对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的缺陷---对高密度椒盐噪声图像滤波后留下黑色斑块,提出了一种分阶段中值滤波算法。该算法对图像执行两次小窗口的滤波操作,相较于采用较大窗口的滤波,其在有效去除噪声的同时降低了结果图像的模糊程度。先对所有噪声点进行一次中值滤波消除了盐粒噪声,再用窗口内非噪声点的灰度中值代替胡椒噪声点的灰度值以去除黑色斑块。最后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既有像自适应中值算法一样滤除低密度椒盐噪声的良好性能,又有对高密度椒盐噪声图像的降噪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2种途径合成了4-(三甲基硅基)苯乙炔(SPA)单体,采用核磁共振谱(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了表征,在Pd(PPh3)2Cl2和金属共催化剂催化下制备了聚4-三甲基硅基苯乙炔poly(SPA)。探讨了聚合物的成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