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对76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对照组38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34例(89.5%),有效3例(7.9%),无效1例(2.6%),总有效率97.4%。而对照组显效21例(55.3%),有效11例(28.9%),无效6例(15.8%),总有效率84.2%。治疗组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退黄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而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黄疸新生儿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7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改善及黄疸消退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探讨茵栀黄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选择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宝乐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有效26例,一般3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患儿有效31例,一般4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茵栀黄联合宝乐安益生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86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总有效率9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保温、营养支持及光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茵栀黄口服液和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与黄疸消退时间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杨丽霞 《中国药业》2012,(14):100-100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医院正常新生儿2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采用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对照组(116例)单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当经皮胆红素值(TCB)超过257μmol/L时给予光疗等治疗,否则视为干预有效。结果治疗组光疗率为4.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联用能辅助退黄,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光疗率。  相似文献   

7.
邢学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06-107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108例患有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54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积极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与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进行退黄治疗.分别记录两组的治疗过程与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黄疸体征消失时间与过程均早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治疗前为(482.6±50.3)μmol/L,在治疗后降低到(175.3±18.4) μmol/L;治疗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治疗前为(474.3±58.1) μmol/L,在治疗后降低到(124.4±16.8) μmol/L,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患者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治愈34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组治愈41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2年9月对鹿邑县人民医院17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服茵栀黄口服液和妈咪爱散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患儿有56例,有效患儿有2,4例,无效患儿有6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3.呓%。对照组显效患儿有42例,有效患儿有26例,无效患儿有18例,总有效率达到了79.07%。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退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共接诊黄疸新生儿527例,从中随机抽取1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黄疸的复发状况及患儿的胆红素(TCB)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复发率(15.6%)明显低于对照组(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TC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明显,能显著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复发率低,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新生儿母乳性黄疸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光疗、肝酶诱导剂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及培菲康,比较两组患儿所需光疗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患儿所需光疗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