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酸沙丁胺醇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制备硫酸沙丁胺醇脉冲控释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 ,使用水溶胀性材料为内包衣溶胀层 ,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控释层制备脉冲控释微丸 ,并考察溶胀层材料类型、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含量、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量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药物通过控释层衣膜破裂而释放 ,溶胀层材料类型、内包衣层中SDS的加入与否、溶胀层和控释层厚度对脉冲控释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采用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溶胀性材料 ,并加入 0 0 5 2mol LSDS ,共同作为内包衣层 ,制备的脉冲控释微丸 ,当内包衣层和外包衣层增重均为 1 8%时 ,在模拟人体内胃肠道pH值变化条件下达到了时滞为 4 5h ,时滞后 1 5h累积释药 80 %以上的脉冲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微丸释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制法制备载药丸芯,使用水溶胀性材料为内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控释层制备脉冲控释微丸,并考察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含量、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量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药物通过控释层衣膜破裂而释放,内包衣层中SDS的加入与否、溶胀层和控释层厚度对脉冲控释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制备的脉冲控释微丸,在模拟人体内胃肠道pH值变化条件下达到了时滞为4.5 h,时滞后1.5 h累积释药80%以上的脉冲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复方丹参脉冲控释滴丸,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 以复方丹参滴丸为载药丸芯,对包衣材料配比及包衣材料用量进行选择,对控释滴丸体外释药情况进行考察.结果 溶胀层的种类与包衣增重、控释层的包衣增重对药物的释放影响显著,采用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作为溶胀层材料,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作为控释层材料,溶胀层包衣增重12%,控释层包衣增重20%,所制备的微丸时滞时间为4h左右,时滞后3h内累积释药达到80%.结论 制备的复方丹参脉冲控释滴丸体外释放可达到脉冲控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阿莫西林脉冲释药微丸。方法:取空白丸芯分别以含药层、溶胀层(羧甲基淀粉钠)和控释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顺序依次进行包衣制备阿莫西林脉冲释药微丸。采用紫外法和篮法考察溶胀层(12%、16%、20%)和控释层包衣增重(24%、28%、32%)及不同介质(水、盐酸、pH6.8磷酸盐缓冲液)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对脉冲控释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药物释放情况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分别为16%、28%时制备的微丸时滞时间约为4h,时滞后4h累积释药率达到80%。结论:所制备的阿莫西林脉冲释药微丸具有体外脉冲释放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盐酸可乐定脉冲释药微丸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挤出-滚圆工艺和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考察产品的体外释放度。结果各考察因素均对药物的释放影响显著。优选工艺结果为,含药丸芯采用微晶纤维素,溶胀层材料采用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控释层采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分别为10%和15%。制备的微丸时滞时间为4.2h左右,时滞后1h内累积释药百分率达到90%。结论盐酸可乐定微丸在体外具有有脉冲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6.
廖鹏  陈燕忠  吕竹芬  钟龙 《中国药房》2010,(17):1584-1587
目的:制备盐酸罗沙替丁脉冲控释微丸(ROXPCP)。方法:取空白丸芯分别以含药层、溶胀层(含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控释层(含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顺序包衣制备ROXPCP,通过考察不同类型空白丸芯、溶胀层材料及溶胀层与控释层的不同包衣增重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来优选工艺,并进行处方验证试验。结果:各考察因素均对药物的释放影响显著。优选工艺结果为:空白丸芯采用蔗糖型,溶胀层材料采用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分别为15%、24%。以此制备的微丸时滞时间为4h左右,时滞后4h内累积释药百分率达到80%。结论:所制备的ROXPCP具有体外脉冲控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双氯芬酸钠脉冲控释微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脉冲控释微丸(DS-PRP)并考察体内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水溶胀性材料为内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控释层制备DS-PRP,考察影响其体外释药的因素,并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溶胀层材料类型、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厚度、释放介质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加入对DS-PRP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有显著影响,在0.1% SDS溶液中释药时滞t0.1为3.1 h,体内释药时滞tlag为2.8 h,与DS丸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1±12)%。结论DS-PRP在体内外均具有脉冲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5-氨基水杨酸微丸及其时控结肠定位控释释药系统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挤出滚圆机制备了含药微丸,然后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将微丸包衣,以羟丙甲纤维素和微粉硅胶的混合物包衣作为溶胀控释层,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包衣作为时滞包衣层,并将包衣微丸装入肠溶胶囊。用释放度测定法研究微丸的释放行为。结果药物通过时滞层破裂开始释放,该层厚度增加可显著延长释药时滞。调节羟丙甲纤维素的型号、包衣增重及羟丙甲纤维素与微粉硅胶两者比例,可以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在模拟胃肠道pH情况下延迟5 h释药,之后的10 h内释药完全。结论可通过调整溶胀控释层包衣混合物的比例、型号、包衣厚度及时滞层的包衣厚度,制备5-氨基水杨酸时控结肠定位控释释药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扎来普隆脉冲释放微丸,并对其进行处方筛选与优化。方法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为内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控释层制备扎来普隆脉冲释放微丸,考察处方因素及介质pH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用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溶胀层厚度、组成及控释层包衣增重对微丸的时滞和释药速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按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所得最优处方制备的微丸具有良好的延时脉冲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多索茶碱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释药性能。方法 以微晶纤维素为骨架材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通过流化床包衣法分别覆上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溶胀层、乙基纤维素和羟丙甲纤维素作为控释层制备多索茶碱脉冲微丸,通过单因素考察筛选丸芯、溶胀层、控释层的处方组成对体外释药性能的影响。结果 以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和乳糖为添加剂可制得性能良好的高载药微丸。随着溶胀层厚度的增加,药物释放时滞变短,速率显著增加;随着控释层包衣厚度的增加,时滞延长,释药减慢;控释层中羟丙甲纤维素用量或分子量增加,时滞缩短;控释层中增塑剂用量增加,时滞延长。结论 所得包衣微丸具有良好的脉冲释药性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给药时控微丸的制备与体外释放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傅崇东  徐惠南  张瑜 《药学学报》2000,35(5):389-393
目的 用水分散体包衣技术制备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微丸给药系统。方法 以低粘度HPMC为内层溶胀材料,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Aquacoat为外层控释包衣材料,柠檬酸三乙酯为增塑剂,使用流化床包衣设备,制备时间控制的微丸,用释放度测定法研究微丸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放度。结果 溶胀层的加入对制备时控微丸是必要的,药物是通过外膜破裂释放的,溶胀层厚度增加,释药时滞有一定程度的缩短,外层厚度增加以及增塑剂用量增加,可显著延长释药时滞。微丸释药随介质pH增加而加快,在模拟胃肠道pH情况下延迟5 h释药,之后10 h内释药完全。结论 通过调整内外层的包衣厚度可制备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给药微丸。  相似文献   

12.
钱桦江  吉翔  林德祥 《药学进展》2009,33(12):564-568
目的:考察伊贝沙坦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流化床工艺,将伊贝沙坦原料黏附在空白丸芯上,制成含药微丸;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包溶胀层材料,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包控释层材料,采用同样的工艺包溶胀层和控释层,并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按最佳包衣工艺操作,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吐温-80、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和葵二酸二丁酯为包衣材料,以释药时滞及时滞后的突释药量为指标,优选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上药、包溶胀层、包控释层工艺中使用的风量分别为20、30、40 m3.h-1;进风温度分别为45、50、50℃;喷雾压力均为0.2 MPa;喷液速度分别为8、9、9.gs-1。4种包衣材料在微丸中所占的最佳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5%、1%、25%和0.5%,制得的脉冲控释微丸的平均时滞约为7小时,时滞后2小时突释量均大于70%。结论: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伊贝沙坦脉冲控释微丸的体外释放能够达到脉冲控释效果,制备工艺简单、可控。  相似文献   

13.
盐酸维拉帕米择时缓释微丸的研制及犬体内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盐酸维拉帕米择时缓释微丸(VH-COERP);研究VH-COERP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并与市售的盐酸维拉帕米缓释微丸(VH-DRP)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空白丸芯上药法制备含药丸芯,并用流化床对其包衣,其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内层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层包衣控释层,通过改变内外层衣膜的厚度达到择时缓释的效果。用RP-HPLC测定6只Beagle犬口服VH-COERP后不同时间血浆中盐酸维拉帕米的浓度,并与VH-DRP比较,通过3P97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溶胀层和控释层的包衣厚度、溶胀层中添加剂的种类会影响药物释放的时滞、释药行为以及最终释药量,所制得的微丸释放不受介质pH及后处理的影响。体外溶出经5 h时滞后缓慢释药达24 h。与VH-DRP相比,VH-COERP体内释药具有明显的时滞(4 h),达峰时间明显延长(8 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56±7.64)%。结论VH-COERP在体内外经过明显的时滞后均能缓慢释放,达到了睡前服药,凌晨发挥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法莫替丁脉冲控释微丸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以法莫替丁为模型药物的脉冲控释胶囊;探索制备脉冲微丸的方法。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速释微丸。应用有机酸诱导机理制备脉冲微丸,于丸芯中加入有机酸,EudragitRS100为包衣材料,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将两种微丸混合后制成脉冲控释微丸胶囊。结果脉冲控释胶囊的体外释放分为两步:速释微丸迅速溶出,胶囊的释放度30min达50%;脉冲微丸于5h左右开始溶出,累积释放度13h时达95%。脉冲微丸的时滞由丸芯中酸量及包衣膜厚度共同决定;而时滞后的释药速率则主要由前者控制。结论采用有机酸诱导机理可制备理想的脉冲微丸;与速释微丸混合即可制成释药两次的法莫替丁脉冲控释微丸胶囊。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制备生脉脉冲控释滴丸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将生脉滴丸置于流化床中,以底喷方式依次从溶胀层(含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到控释层(含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 进行包衣制备生脉脉冲控释滴丸,采用星点设计及体外释放度试验,考察溶胀层与控释层的不同包衣增重对控释滴丸脉冲释放的影响。结果: 溶胀层与控释层的包衣增重分别为20%,10%,得到预期的释药时滞为4 h的生脉脉冲控释滴丸。结论: 通过调整包衣增重可得到不同释药时滞的滴丸,具备优良控释制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泼尼松脉冲片并考察其在体外的释放特性。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速释片芯,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溶胀层包衣材料,以乙基纤维素(EC)为控释层包衣材料,采用多层包衣技术制备泼尼松脉冲片。考察了致孔剂PEG 400、增塑剂PEG 6000比例与用量以及控释层包衣增重对释放的影响。以迟滞时间和累积释放度为指标,考察泼尼松脉冲片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以片芯崩解剂用量为11%,致孔剂用量为10%,增塑剂用量为1%,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分别增重为5%、10.5%制备的泼尼松脉冲片效果最佳。按照最优处方工艺制备的泼尼松脉冲片体外释放迟滞时间为4 h,时滞后0.5~1.0 h累积释放度达95%以上。结论泼尼松脉冲片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简便可行,体外释放特性符合脉冲释放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盐酸普萘洛尔双层包衣脉冲释放片,并研究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盐酸普萘洛尔片芯,滚转包衣锅法分别包羟丙甲纤维素溶胀层和丙烯酸树脂控释层。采用体外溶出试验考察处方及溶出条件对本品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 本品经过一定时滞后以脉冲形式释药,渗透活性物质氯化钠、溶胀层及控释层厚度、丙烯酸树脂RS/RL的配比均影响本品时滞。溶出方法及不同pH溶出介质对本产品的时滞无影响。结论 盐酸普萘洛尔脉冲释放片具有脉冲释放特性,体外时滞约为4 h。  相似文献   

18.
盐酸川芎嗪口服定时释药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盐酸川芎嗪口服定时释药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丸芯,底喷式流化床进行包衣,内层包衣选用水溶胀性高分子材料,外层包衣选用惰性高分子材料,考察了溶胀层、控释层及增塑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随着溶胀层厚度的增加,释药时滞有一定程度的缩短;外层膜厚度增加或增塑剂用量增加,可显著延长时滞。结论制备盐酸川芎嗪口服定时释药微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卡托普利控释微丸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制备卡托普利控释微丸,并对其释药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在流化床内,用丙烯酸树脂RL30D和丙烯酸树脂RS30D的混合物作为包衣材料制备卡托普利控释微丸,对包衣材料配比及包衣材料用量进行选择,对微丸体外释药方程进行研究,采用加速试验法考察微丸释药稳定性。结果:包衣材料最佳配比丙烯酸树脂RL30D-丙烯酸树脂RS30D为1:5,包衣材料最佳用量为包衣增重20%,微丸的体外释药方程为Q=0.09614t-0.008379(r=0.9980),释药稳定性好。结论:卡托普利控释微丸具有良好的零级释药特征。  相似文献   

20.
5-氟尿嘧啶结肠定位释药微丸的研制及释药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流化床喷雾包衣法,研制了2种5-氟尿嘧啶结肠定位释药微丸.以羟丙甲纤维素为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控制层,制备时间依赖型包衣微丸;另以肠溶型丙烯酸树脂Eudragit S100为包衣材料,制备pH依赖型微丸.测定了2种微丸在模拟胃肠道各区段pH环境下的释放度.结果表明,时间依赖型包衣微丸体外持续、缓慢释放;pH依赖型包衣微丸在模拟胃和小肠中上部pH的介质中基本不释药,在模拟回盲部区段pH介质中脉冲释药,即后者在体外显示出较好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