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
3.
4.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供热(再热)机组工业抽汽过热度的新型节能系统-供热蒸汽冷却系统,并运用等效热降法对其进行了热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供热蒸汽冷却系统具有节能效益显著、设备投资少、系统简单、运行调度灵活等优点,是解决供热(再热)机组工业抽汽过热度太高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6.
本文简短地对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热电厂中这种装置的新评价指标,并对设计中的一些特殊问题作了考虑。 相似文献
7.
连续排污扩容器,做为锅炉排污系统的一个设备,在电厂一直未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本文以巨化热电厂#6炉为例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探讨,加深大家对系统的理解,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共同研究,改善该系统的设备运行状况,提高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正> 一、概述在热电厂供热系统中,某些季节性热负荷是随室外气温变化而改变的。比如采暖热负荷,其设计热负荷(最大热负荷)只是在室外气温t_w≤t_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才出现。其时间很短。按暖通规范"不保证5天"的规定,在整个采暖期内,最大热负荷的持续时间应在120h 相似文献
9.
低真空循环水供热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中小型抽凝式机组在我国北方的热电厂中得到较多的应用,其主要优点是负荷适应性好,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同时满足热负荷和电负荷的需要,但其排汽的热量却随循环水白白浪费掉,造成很大的冷源损失,热经济性相对较差。为节约能源,提高抽凝式机组的热经济性,采暖期可采取低真空运行的方式,即通过提高排汽压力提高循环水温而将循环水作为低温采暖热媒,大流量地满足热用户的需要。目前已在锦州、朝阳、承德等地的多家热电厂成功地进行了抽凝机组的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技术改造。实践表明,运行安全可靠,资金回收快,机组热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小型热电厂集中供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小型热电厂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可供供热系统技术人员在设计和运行中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汽轮机作为火力发电厂三大主机之一,其安全运行关系着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故障.介绍了火电厂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总结归纳了汽轮机运行中常见的几种故障及处理措施技术,以期为从事汽轮机运行及检修的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压水堆核电厂二回路系统管道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压水堆核电厂热经济性分析中,管道热效率的分析往往不被研究者所重视。首先从管道热效率的定义出发,给出了管道热效率的计算表达式,以及各种管道损失的计算方法。然后针对某些影响管道热效率的因素,同时也对蒸汽动力转换系统循环热效率产生影响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管道热效率的因素变化对蒸汽动力转换系统循环热效率和压水堆核电厂全厂热效率的影响。最后,以某990MW核电机组为例,通过计算分析了如主蒸汽管道疏水门泄漏蒸汽、厂用蒸汽、主蒸汽管道散热、蒸汽发生器排污等对管道热效率、蒸汽动力转换系统循环热效率及全厂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变化均导致管道热效率降低和全厂热效率的降低,但不同因素变化对全厂热效率的影响机理却存在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火电机组的热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进行整个火电机组的能量系统热经济性分析及考察其组元变化的影响,提出了以热经济学和边际成本概念为基础的热经济性分析方法。对复杂能量系统主要以功能划分后形成的组元,考察其组元的输出炯流变化引起整个系统的能耗变化,可以通过边际炯成本、单位炯成本和组元产品的函数来表达,来衡量整个系统所有组元的输出炯流变化对系统外部输入燃料的影响,便于火电机组的运行经济状态动态评估。通过300MW机组主蒸汽参数变化的计算表明:参数变化时将引起系统的煤耗增加,降低了经济性,因而从本质上进行了热经济性的全面综合分析,以优化机组运行,进行性能诊断。图1表2参10 相似文献
14.
15.
16.
运用实验方法首次对蒸汽喷射泵式蓄热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和常规蓄热系数相比,蒸汽喷射泵式蓄热器具有较强的锅炉负荷平衡能力;能有效提高蓄热器单位水容积的蓄热量,并具有较强的锅炉负荷调节能力,可取代常规蓄热系统中的电动调节阀,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负荷调节。 相似文献
17.
18.
锅炉作为火力发电厂三大主机之一,其运行调节关系到锅炉安全运行以及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通过对锅炉的运行原理进行介绍,总结和归纳了常规煤粉锅炉以及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调节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从事锅炉运行的电厂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船舶蒸汽动力装置中应用再热循环的研究的基础上,对舰用蒸汽动力装置采用再热循环及其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不同方案热平衡计算的比较,证明再热循环的应用改善了装置的经济性和舰艇的续航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