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4,5-二氮杂芴-9-酮2-萘甲酰腙(HL)及其配合物PbL2的合成及其1H和1H-1H COSYNMR表征.在PbL2中配体以烯醇式配位;由于受到亚胺氮孤对电子的屏蔽,二氮杂芴环上的质子具有不等价性。  相似文献   

2.
用3,5-二硝基苯甲酸、1,10-二氮杂菲、Zn(Ac)2.2H2O合成了二(3,5-二硝基苯甲酸)双(1,10-二氮杂菲)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9141(7)nm,b=1.9681(8)nm,c=1.0052nm,β=95.668(7)°,V=3.768nm3,Dc=1.576kg.m-3,Z=4,μ=0.734mm-1,F(000)=1832,R1=0.0482,Rw2=0.0940。配合物通过1,10-二氮杂菲中的两个氮原子和3,5-二硝基苯甲酸根离子中的羧基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不规则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1,2-二氢-2-(4-氨基苯基)-4-[4-(4-氨基苯氧基)苯基](2H)二氮杂萘-1-酮的合成,并用2D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1H,1H-COSY),2DROESY谱,2D异核13C-1H相关谱和2D异核13C-1H多键相关谱(HMBC)对该化合物的1H和13C NMR谱进行了完整归属,证明了此化合物是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而不是二氮杂萘醚结构.  相似文献   

4.
姚尧  高山  徐延明  范小兴  李坚  任强  汪称意 《发光学报》2014,(12):1487-1494
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2,7-二溴-9,9-二-(3-丙基酰胺-2-甲基丙磺酸)芴(FSO3H),并通过Suzuki偶合反应制备了9,9-二-(3-丙基酰胺-2-甲基丙磺酸)芴-9,9-二己基芴共聚物(PF6SO3H)和9,9-二-(3-丙基酰胺-2-甲基丙磺酸)芴-4,4'-联苯共聚物(PFDBSO3H)。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发射光谱对聚合物在各种条件下的荧光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两种磺酸型聚芴已被成功合成,这些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并能够很好地溶于甲醇和水/醇混合溶剂中。荧光发光光谱研究表明:溶剂的极性、溶液的浓度和p H值、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都对磺酸型聚芴的发光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荧光发射光谱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逐渐红移。荧光强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溶液p H从1增加到7.5时,荧光强度逐渐增加;当p H从7.5增加到12.5时,荧光强度降低直至猝灭。离子猝灭剂Mv+、Ag+、K+、Na+和Li+等对两种聚合物具有明显的猝灭效应,且对PF6SO3H的猝灭效应比对PFDBSO3H更强,这与磺酸型聚芴分子的刚性及离子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新显色剂 1 - (8-喹啉 ) - 3- (2 -苯并噻唑 )三氮烯 (QBTT)分光光度法测定 Pd( )的条件。在 p H1 1 .0的 Na2 B4O7- Na OH缓冲介质 ,该试剂与 Pd( )形成摩尔比为 2∶ 1的绿色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 6 40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为 7.85× 1 0 4L·mol-1 ·cm-1 ,Pd( )的浓度在 0— 1 .2 μg/ m L范围内符合朗伯 -比尔定律。对 3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实结果表明 ,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用其直接测定催化剂样品中的微量钯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新显色剂 1- (2 -苯并噻唑 ) - 3- (5 ,7-二溴 - 8-喹啉 ) -三氮烯 (BTDBQT) ,并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钴的显色反应。在 p H9.5— 10 .5的硼酸盐缓冲介质中 ,钴与该试剂形成 1∶ 2的蓝色铬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在 6 42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0 5× 10 5L· mol-1·cm-1,钴 ( )的浓度在0— 2 4 0 μg/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显色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常见离子除铜、镍外 ,基本不干扰测定。已应用于维生素 B12 和水系沉积物中微量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2种新型的可溶性四氮杂卟啉中间体:反式-1,2-二氰-(4-乙基苯)乙烯和顺式-1,2-二氰-(4-乙基苯)乙烯.通过UV-Vis,FTIR,GC/MS,1H NMR等方法对这2种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给出了它们完整的结构信息.分析比较了顺、反异构体结构上的差异,分析两者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光谱(1H NMR)谱图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一种具有多硫共轭结构的含氮螯合配体4,5-二氮-9-[4,5-双(亚乙基硫代)-1,3-二硫杂环戊二烯-2-内翁盐]-芴(DEDYF)的博里叶-拉曼(FT-Raman)光谱谱峰的归属。  相似文献   

9.
采用色谱法从蒲儿根花部位中分离得到2-甲基-6-(2-甲苯基)-2-庚烯,该化合物第一次以单体的形式得到,通过测定氢-氢相关谱(1H-1H COSY)、DEPT谱、异核单量子相关谱(HSQC)及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等二维谱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并对该化合物的1H NMR和13C NMR谱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0.
1,2-二氢-4-(4-羟基苯基)(2H)二氮杂萘-1-酮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多种二维核磁共振谱,即:2D同核化学位移全相关谱(TOCSY),2D NOESY谱,2D 异核多量子相关谱(HMQC)和2D异核13C-1H多键 相关谱(HMBC),对化合物1,2-二氢-4-(4-羟基苯基)(2H)二氮杂萘-1-酮的1H和13C NMR 谱线进行了完整归属,从而系统地分析和讨论了该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20 (R)和 2 0 (S) 人参皂甙 Rg2 属于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 .应用 2DNMR技术 :1 H 1 HCOSY、HMQC和HMBC全归属 2 0 (R)和 2 0 (S) 人参皂甙 Rg2 碳和氢质子信号 ,为该类型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提供波谱学依据 .  相似文献   

12.
应用1H NMR技术对一些以[2+4]环加成方式合成出的苯并二氮杂卓的立体化学进行了研究.利用偶合常数和gNOESY的结果,证明了二氮杂卓七员环的扭船式溶液构象,并与其类似的苯并硫氮杂卓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含羟基的3-苯基-4(1H)-喹啉酮衍生物的1H NM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设计中,根据电子等排原理和药物的构效关系理论,设计并同时合成了7-羟基-3-苯基-4(1H)-喹啉酮新衍生物以及其同分异构体5-羟基-3-苯基-4(1H)-喹啉酮新衍生物.本文报道上述新化合物的1H NMR数据.  相似文献   

14.
用2D NMR技术研究了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分离的一个黄酮双糖甙[槲皮素-3-鼠李糖-(6-对羟基反式桂皮酰)葡萄糖甙]的结构,对鼠李糖部分的1H NMR,13C NMR化学位移进行了归属.13C化学位移和1H NOE相关性都证明鼠李糖为1″-2″连接.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计算机辅助方法对1 3 CNMR化学位移进行预测 .这个方法包括分子拓扑指数和几何参数特征值的计算及对所选特征进行的变量压缩 ,并对所选共振碳的化学位移与其提取的特征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从而得出其相关数学模型 .本文预测了环己烷中 45个仲碳原子的1 3 C化学位移 ,其标准误差约为 1 .4ppm .  相似文献   

16.
AD 32和DM是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临床上用于治疗难治性膀胱癌、淋巴瘤、间皮瘤、乳癌、卵巢癌、头颈部癌、小细胞肺癌、睾丸癌、骨髓癌、结肠癌、血管肉瘤、子宫颈癌、肝癌等.本文在进行AD 32和DM的化学合成和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1H-1H COSY、NOESY、13C-1HCOSY、HMQC和HMBC等1D和2D NMR技术对它们的氢和碳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7.
在ARX-500型谱仪上记录了新合成苄醚树枝体与丙烯酸杂化嵌段共聚物的一维1H谱、一维13C谱和二维异核多量子化学位移相关谱(HMQC).根据NMR谱模拟和NMR实验,得到了该共聚物1H和13C的全归属。  相似文献   

18.
黄花远志黄花皂甙D的二维核磁共振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一维、二维波谱技术研究了从中药黄花远志根中分离出一种含六个糖的三萜皂甙,黄花皂甙D,确定了皂甙的双糖链结构以及甙元与糖基、糖基与糖基间的连接位置,并对其一维谱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9.
大叶吊兰甙A和B的NMR化学位移全归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2D NMR实验技术进一步研究确定了从百合科植物大叶吊兰中分离到的两个新的C-27甾体皂甙类化合物,大叶吊兰甙(chloromaloside)A和B的化学结构,并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20.
甾体药物(LIVIAL)1在微酸性条件下发生重排反应得另一化合物2.对化合物1,2应用NMR梯度场反相实验(GCOSY,GNOESY,GHMQC和GHMBC)进行深入的NMR研究,归属了化合物1,21H,13C NMR的化学位移.讨论了它们的立体化学及反应历程,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分子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