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敌敌畏为有机磷杀虫剂,误服可引起急性中毒外,还可引起较少见的迟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我们于1980年10月至1983年3月诊治的6例迟发性周围神经损害的病例,年龄为21~35岁。男1例,女5例。分别误服敌敌畏20~50毫升。6例均昏  相似文献   

2.
急性有机磷中毒经积极治疗成功后,一般无后遗症,但也有约3%-%患者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近年来,急性有机磷中毒引起的迟发性周围神经病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将近10蓟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13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常见,除对有机磷中毒症状及时抢救外,还应对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重视。现将近几年来急性有机磷中毒致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16~60岁。有机磷农药中以甲胺磷多见15例;其次为乐果8例;敌敌畏5例,敌百虫2例。均为急性重度中毒,口服吸收。12迟发性神经病变发生时rq18例(6叽)在服毒后1-2周内发生,5例(166?)为一周内发生、6例(209)超过2周,其中1例服毒后第25天出现。症状持续时间21荆门0’*在1周内,最短2天就消失,6例(2叭)持续1~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的发病特点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急性有机磷中毒致迟发性周围神经病27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26例在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1例3~6个月后痊愈。经过6~9个月随访,均未发现永久性后遗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周围神经病变,可消除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和周围神经供血,恢复受损神经正常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预防奥沙利铂迟发性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肠癌根治术后64例行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化疗方案均为mFOLFOX6。实验组患者给予mFOLFOX6(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辅助化疗,化疗期间采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仅予以mFOLFOX6辅助化疗。两组均14 d为1个周期,共治疗6周期。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迟发性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结果经过6周期mFOLFOX6化疗后,实验组患者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毒性的总发生率(18.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总发生率(5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方法可用于降低奥沙利铂迟发性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D缺乏性迟发性佝偻病(迟发性佝偻病)婴幼儿之后、成人之前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是方地区儿童的常见病。至今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将我们诊治的14例迟发性佝偻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辅助检查和及时治疗,系统分析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以及预防措施。结果:304例患者经综合治疗9~12个月后,临床表现明显减轻或消失,经统计治愈15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83.33%。结论:采用大剂量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糖皮质激素及胞二磷胆碱等药物治疗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同时予以针灸和理疗治疗预后良好,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由于农药的广泛使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例增多,但除非极重病人,用传统方法(洗胃、抗胆碱药、胆碱酯酶复能剂,对症处理)治疗,死亡率并不高,但有机磷中毒的迟发性神经损害尚不可避免。我院1990年以来,共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2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有机磷中毒致迟发性周围神经病疗效观察施华胜浙江省萧山市头蓬人民医院311226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农村中较多见,所致迟发性周围神经病虽不常见,但占一定的比例。笔者自1988年5月~1993年10月收治12例发生迟发性周围神经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辉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107-107,112
目的: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经2次及以上CT复查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例共200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75例。分析统计发病年龄、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并对全部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伤引起颅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非常高,大面积缺血性梗死病引起迟发性出血性脑梗死较多,医原性手术亦常见。肿瘤引起颅内血肿相对于外伤性等其他因素少见,但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多见。结论:2次及以上CT复查颅内迟发性血肿较首次CT检查检出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钟洪智  钱德才 《四川医学》2012,33(4):691-692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出现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的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后,使用B族维生素治疗.结果 2例患者症状在5月内有所好转,2例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使用B族维生素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韦和平 《广西医学》2003,25(4):633-634
自 CT发明以来 ,外伤引起的急性颅内血肿在诊断上已不成为问题 ,但对迟发性颅内血肿由于满足于第一次 CT的检查结果 ,而较易忽视造成漏诊 ,延误诊治。我科自 1 998年 8月至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各类颅内血肿 78例 ,其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1 3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3例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2~ 62岁 ,平均 ( 2 5± 6)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9例 ,高处坠落伤 2例 ,打击伤 1例 ,跌伤 1例。入院时 GCS4~ 1 2分 ,首次 CT检查为伤后 2 0分钟~1 8小时 ,第 2次 CT检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距第一次 CT检…  相似文献   

13.
有机磷农药种类繁多,使用日益广泛,时有中毒发生,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明显增加,约占急性中毒病例的5%,但引起呼吸肌麻痹者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2例报道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共240例,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12例(5%)。其中口服中毒9例,皮肤中毒3例。甲基—1605农药中毒2例,甲胺磷中毒8例,氧化乐果中毒2例。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16岁。急性中毒期有昏迷、肺水肿等严重中毒症状,经阿托品等抢救治疗8小时~24小时后意识恢复,症状体征逐渐好转、消失,并已从病史和临床检查中排除了糖尿病、慢性酒…  相似文献   

14.
动态CT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CT扫描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动态CT扫描监测的 7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 3 1例 ,保守治疗 47例 ,总死亡率 19.2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于伤后 2 4小时内 ( 5 7.7% ) ,尤其是伤后 6~ 9小时内。多发生于额颞部、颞顶部 ( 80 .8% )。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 ,动态CT扫描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 ,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避免漏诊、误诊 ,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方新友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2):2190-2190
中间综合征(IMS)1987年由Senanayake和Kardlliedde命名,是急性有机磷中毒经积极救治,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出现之前出现的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研究认为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较少,中间综合征并非一定发生于两之间,现在多称为肌无力综合征。患晚期以呼吸肌麻痹为主。若对其认识不足,未能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16.
梁亮  梁新强  陈慧溪  刘克勤  蒋广元 《广西医学》2014,(11):1625-1626,1629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后至CT检查发现迟发性血肿时间<6 h 6例,6~24 h 17例,24~72 h 2例,>72 h 1例。血肿类型为硬膜外血肿17例(65.4%),硬膜下血肿6例(23.1%),小脑脑内血肿3例(11.5%)。保守治疗9例,其中预后良好8例,死亡1例;手术治疗17例,其中预后良好6例,中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具有其临床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及动态CT复查,可早期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及时采取相应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饮用咖啡越多的宫颈癌患者发生放射性治疗引起的迟发性损伤越少。这种类型的放射性损伤出现在少数癌症病人,一般在治疗后6个月到2年出现。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放射肿瘤学家Keith Stelzer说,他们之所以研究咖啡或咖啡因的抗放射毒性作用是因为他们发现巴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有助于预防或降低迟发性放射损伤的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病变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采用ESD治疗的340例单个结直肠病变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引起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340例患者中21例(6. 17%)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明显出血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高于无术中明显出血患者,术中抬举征阴性迟发性出血发生率高于阳性征患者(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明显出血(P=0. 012,OR=4. 536,95%CI 1. 396~14. 744)、抬举征阴性(P=0. 014,OR=3. 571,95%CI 1. 289~9. 895)是结直肠ESD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病变患者ESD抬举征阴性、术中有明显出血时,术后易发生迟发性出血,且术后应至少观察5 d。  相似文献   

19.
海马CA1区神经元对缺血极为敏感,Kirino采用沙土鼠短暂性脑缺血模型率先发现CA1区神经元呈迟发性死亡.近年,各国学者对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 neuronal death,DND)进行了不懈地研究,海马神经元的迟发性死亡表现为坏死与凋亡共存现象.文章综述了引起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诸多因素,如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增殖、细胞周期调控、线粒体损伤、自由基过度生成及兴奋性氨基酸扩散性抑制等.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1999年5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8例,其中7例为出现迟发性脑病后收入,1例为急性CO中毒后在我院用高压氧(HBO)等治疗过程中出现迟发性脑病。我们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8例迟发性脑病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29岁,平均59.8岁。其中6例系因煤炉取暖,1例锯末取暖,1例木炭取暖。中毒程度均为重度。“假愈期”16~30d,平均25.8d。其中痴呆型7例,帕金森型1例。发病至首次行HBO治疗时间平均3.3d(1~7d)。做HBO次数为49~106次,平均67次(两例自动出院未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