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BC)患者再发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45例B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分子类型BC患者再发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145例BC患者中,合并甲状腺癌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0例。Luminal A型BC患者再发甲状腺疾病总发病率高于其他3型(P<0.05);其他3型间再发甲状腺疾病总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子分型BC再发甲状腺疾病具有一定差异,Luminal A型BC患者更易再发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X线特征与不同Luminal型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1例Luminal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乳腺X线特征,根据Luminal型乳腺癌的分型标准,将患者分成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中的临床病理、乳腺X线特征的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371例乳腺癌患者中73例(19.7%)Luminal A型,298例(80.3%)Luminal B型;病理SBR分级高、合并脉管侵犯者多出现在Luminal B型乳腺癌中(P<0.05)。征象类别、腋窝淋巴结肿大在不同Luminal型乳腺癌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块、钙化及肿块合并钙化的病灶多出现在Luminal B型乳腺中(P=0.028、0.034、0.007),结构扭曲的病灶多出现在Luminal A型乳腺癌中(P=0.005)。logistic回归表明病理SBR 2级、SBR 3级、伴钙化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是Luminal B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现栋  ;蒋宏传 《医学综述》2014,(14):2631-2633
目的探讨乳腺癌各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79例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79例浸润性乳腺癌中,年龄为36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79例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79例浸润性乳腺癌中,年龄为3687岁,中位年龄53岁。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占83.5%。其中,Luminal A型38例(48.1%),Luminal B型23例(29.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3例(3.8%),基底细胞样型15例(19.0%)。乳腺癌分子分型与肿瘤大小及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病理组织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以Luminal A型及基底细胞样型最好,Luminal B型其次,HER-2过表达型最差。结论乳腺癌分子分型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评估非常重要,与传统临床病理指标结合可为临床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临床病理分型在浸润性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至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收治的浸润性乳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2011年St.Gallen乳腺癌分型标准,复检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表达水平,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Luminal B、HER-2阳性和三阴型四个亚型,并分析各亚型与TNM分期、病理组织分级的关系。结果 共213例浸润性乳腺癌病人入组,其中Luminal A型53例(24.9%),Luminal B型112例(52.6%),HER-2阳性型22例(10.3%),三阴型26例(12.2%)。Luminal A型病人中病理组织学分级I级39例,占同型病人73.6% (39/53),III级病人0例;Luminal B型病人中I级24例,占同型病人21.4%(24/112),III级25例,占同型病人22.3%(25/112);三阴型病人中I级2例,占同型病人7.7%(2/26),III级17例,占同型病人65.4%(17/26);HER-2阳性型病人I级仅1例,占同型病人4.5%(1/22),III级11例,占同型病人50.0%(11/22)。各亚型间病理组织分级存在差异(P﹤0.001)。分析各亚型TNM分期发现,Luminal A型病人I期比例最高,占同型病人54.7%(29/53)。HER-2阳性型III期病例比例最高,占同型病例27.3%(6/22)。不同亚型TNM分期分布具有差异性(P﹤0.001)。结论 不同亚型乳腺癌其病理组织分级及TNM分期具有差异性, 在TNM分期及病理组织分级基础上联合临床病理分型分析是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两癌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99例PTC合并乳腺癌患者(合并癌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99例未发现乳房结节的PTC患者(单纯癌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特征、PTC病理特征、甲状腺激素及抗原抗体水平。根据确诊顺序及间隔时间将PTC合并乳腺癌患者分为乳甲组(乳腺癌后确诊PTC)、甲乳组(PTC后确诊乳腺癌)、同时组(两癌确诊间隔时间不超过6个月),比较3组患者确诊PTC及乳腺癌年龄、两癌确诊间隔时间、PTC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乳腺癌病理特征。结果: 与单纯癌组相比,合并癌组肿瘤最大径更小,更倾向于微小癌,不易侵犯被膜及周围组织,确诊PTC时年龄明显增高,多处于绝经状态,且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serum free tetraiodothyronine,FT4)水平明显降低,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与甲乳组相比,乳甲组两癌确诊间隔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同时组相比,乳甲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PTC合并乳腺癌患者甲状腺肿瘤最大径更小,部分患者发展迅速且易出现跳跃性转移;Tg、TPOAb和TRAb高表达的PTC患者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基因突变和梅州地区女性乳腺癌亚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初治乳腺癌患者300例,结合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IHC)以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开展准确分型,包含Luminal A型90例、Luminal B型72例、Her-2过表达型70例和Basal-like型68例,对BRCA1/2基因全编码区和编码区上下游20bp内含子区域开展高通量测序获得两基因突变情况,比较不同乳腺癌亚型患者的BRCA1/2基因突变率。结果:不同乳腺癌亚型组BRCA1、BRCA2基因突变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Basal-like型组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率高于其他分型组(P<0.05),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组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率高于Luminal A型组(P<0.05),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梅州地区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以及Basal-like型乳腺癌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首诊的441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1岁.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全组乳腺癌分型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后,比较各型患者术后的无病生存期及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全组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乳腺癌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1%、18.2%、19%和13.8%.随访3~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61例患者复发或死亡.单因素分析示乳腺癌无病生存期与分子分型、淋巴结状态、ER及PR状态有关;多因素分析示ER、HER2-2及淋巴结状态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能够准确反映乳腺癌的预后,Luminal型预后最好,而HER-2型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为妊娠相关乳腺癌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9例妊娠相关乳腺癌及同期143例非妊娠相关乳腺癌患者(4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患者手术标本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的表达情况,并对HER-2 2+的标本进行FISH检测,根据结果进行分子分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结果妊娠相关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约占84.6%(33/39)。与同期非妊娠相关乳腺癌患者(45岁)相比,妊娠相关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占比例Luminal B型较高,Luminal A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ER、PR、HER-2、Ki-67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相关乳腺癌在确诊时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分子分型以Luminal B型为主,恶性程度高,应重视该病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年轻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为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63例年轻(≤35岁)女性乳腺癌(年轻组)的临床病理资料、相关免疫组化指标及分子分型,并与同期诊断的94例老年(≥60岁)女性乳腺癌(老年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轻女性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占80.4%(131/163)。与老年组比较,其组织学分级(Ⅱ、Ⅲ级)更高、ER表达水平则更低;Luminal A型所占比例较老年组低,而三阴性型较老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间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病理分期、PR及P53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其组织学分级高,而ER表达水平低,三阴性型所占比例高,而Luminal A比例低,其恶性程度更高,临床医生需依据病理学指标进行预后风险评估和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病理分型与超声分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型与超声分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7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分型并与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分型对照,分析各型超声特点及其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107例乳腺癌患者中超声发现局灶性病变103例,根据声像图表现分为5型:Ⅰ型(团块型)79例,病理为浸润性癌77例(97.47%),早期浸润性癌2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47%;Ⅱ型(结节型)11例,病理为浸润性癌9例,早期浸润性癌1例和原住癌1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10例(90.9%);Ⅲ型(导管型)6例,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4例,原位癌2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3例(50%);Ⅰ型与Ⅱ型、Ⅱ型与Ⅲ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囊样型)2例,病理诊断为原位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2例;V型(弥漫型)3例,病理诊断早期浸润性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2例。余2例超声未见局灶性病变未予分型。107例乳腺癌超声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90.65%(97/107)。超声对乳腺癌病灶内微小钙化灶显示率为39.25%(42/107),其中以导管型居多(3/6)。结论乳腺癌的病理分型与超声分型密切相关;导管型声像图为乳腺癌的不典型声像之一。微小钙化灶是超声诊断导管型乳腺癌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119-121+126+封三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乳腺癌的超声特征以及病理、分子分型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2018 年12 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例789 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0 岁)、中年组(40~59 岁)、老年组(≥60 岁),分析乳腺癌病灶的超声、病理及分子分型。结果 不同年龄组的非肿块型病变占比青年组(37.96%)>中年组(19.44%)>老年组(11.65%)。不同年龄组的病理类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为主,其中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占比青年组(21.30%)>中年组(16.39%)>老年组(12.41%)。分子分型中Luminal 型为多见,HER2 过表达、三阴性型(TNBC)少见,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 阳性率占比青年组(73.15%)>中年组(66.28%)>老年组(5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乳腺癌非肿块型病变占比、DCIS 占比较中老年组高,KI-67阳性率占比较中老年组高,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分子诊断技术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的方法已得到业内学者的广泛认同,现可以根据免疫组化检测的ER、PR、HER2和Ki67的结果,将乳腺癌划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和Basal型等4个亚型。本文根据乳腺癌标本的免疫组化表达结果,对760例乳腺癌进行了分子分型,旨在探讨乳腺癌分子亚型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无病生存时间的关系。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2003—2008年鞍山市肿瘤医院和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60例,均为女性,年龄≤35岁者139例、36~50岁者237例、51~65岁者226例、>65岁者158例;均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其中肿块长径<2.0cm157例、2.0~5.0cm 483例、>5.0cm 120例;病理AJCC分期为I~Ⅱ期564例、Ⅲ期196例;肿瘤组织学分级为I~Ⅱ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手术治疗的老年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乳腺癌分为4种分子亚型,即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和三阴型,分析各亚型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全组Luminal A型63例(36.6%),Luminal B型61例(35.5%),HER-2型14例(8.1%),三阴型34例(19.8%)。Luminal A型患者的原发肿瘤较小,病理分期较早,较好的组织学分化程度的比例均高于其他亚型(P<0.05)。全组有完整随访资料者157例,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四种分子亚型的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94.7%、93%、84.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Luminal型所占比例较高,Luminal A型患者有最高的生存率,三阴型患者的生存情况最差,分子分型对患者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以为老年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与预后的差异,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分子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角蛋白5/6(CK5/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i67的表达,运用组织芯片回顾性分析310例于2001年1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上海某医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其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like型、Normal breast-like型5种类型,分析各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后,并筛选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310例乳腺癌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Luminal A型43.87%、Luminal B型24.19%、Her-2过表达型11.61%、Basal-like型17.10%、Normal breast-like型11.94%。随访过程时间为2-162个月,中位时间为103个月,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91例。卡方检验示不同分子分型间患者年龄分布、肿瘤大小及位置、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没有差异(P>0.05),而乳腺癌病理分级、是否有CK5/6、EGFR以及肿瘤抑制基因53(TP53)则存在组间差异(P<0.05)。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Luminal A型乳腺癌的生存率最高,其余依次是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与Basal-like型、Normal breast-like型。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预后存在差异性,Luminal A型乳腺癌预后最好,Basal-like型和normal breast like型和HER-2阳型乳腺癌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分子亚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期间明确诊断的女性浸润性乳腺癌病例267例,分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的表达水平,以及乳腺癌分子亚型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 267例中52.0%为Luminal A型,16.5%为Luminal B型,Her-2(+)型占15.4%,Triple Negative型占16.1%。各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年龄集中在55岁以下,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Luminal A型肿瘤分化程度较高,病理TNM分期偏早,晚期病例少,预后良好;Luminal B型组织学分级以Ⅱ级为主,患者中未绝经者比例高。Her-2(+)型乳腺癌肿瘤趋向于低分化,大长径;Triple Negative型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原发肿瘤较大,组织学分级高,腋窝淋巴结转移者较多,具有更多不良预后因素。结论浸润性乳腺癌分子亚型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并与其临床病理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寇俊丽 《中外医疗》2012,31(24):173-173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表现,并分析其与病理亚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30例,观察患者钼靶X线的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分型、分级的对照。结果颗粒点状钙化容易出现在非粉刺型低核级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的表现有一定的特征,与病理的分型和分级密切相关,可以为选择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情况和预后.方法收集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可手术乳腺癌304例,根据免疫组化ER、PR和HER-2的检测结果分为Luminal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对比分析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 Luminal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分别占53.0%、20.4%和26.6%,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50.8岁、50.3岁和47.1岁.Luminal型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较低,I级者占43.1%;HER-2阳性型乳腺癌多见于绝经前(66.1%),组织学分级介于Luminal型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之间;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较轻,有较高的乳腺癌家族史(占9.9%),组织学分级较高,Ⅲ级者占49.0%.三组患者在绝经状况、肿瘤分期、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09年2月,中位随访71个月(60~84个月).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显著高于Luminal型患者,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乳腺癌的复发转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阳性型患者骨转移的发生率较高(46.7%),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则易发生肺转移,发生率为46.7%(P〈0.05).Luminal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5 a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90.1%、75.8%和76.5%,总生存率(OS)分别为96.9%、85.5%和87.7%(P〈0.05).结论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方式和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MBC)的分子分型与临床分期、治疗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黏液腺癌病例资料66例,回顾性分析其分子分型和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分期、治疗方法、预后的关系。结果:66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1例男性,65例女性,年龄34~80岁,中位年龄50岁;分子分型 Luminal A 型44例,Luminal B型15例,三阴型5例,Her-2过表达型2例;病理分型单纯型40例,混合型26例;TNM分期Ⅰ期患者18例,Ⅱ期患者32例,Ⅲ期患者16例;66例患者均手术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60例,单纯乳房切除术2例,保乳手术4例。35例SLN活检,其中4例有 SLN 转移,后做腋窝淋巴结清扫,20例直接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其中3例未出现淋巴结转移。57例患者接受辅助化疗,25例行放射治疗。随访6月~8年,死亡7例,其余均无瘤存活。Luminal A 型较 Luminal B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临床分期Ⅲ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 型较三阴型黏液腺癌肿块大小≤5 cm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月经情况、自发现肿块至就诊的时间、病理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晚,病理类型以单纯型为主,分子分型 Luminal A型为主。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中分子分型Luminal A型患者预后较好,对不同分型的黏液腺癌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对疾病控制更好。  相似文献   

19.
黄禹豪  曾薪宇  李素平   《四川医学》2023,44(2):195-199
<正>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3种组织学类型: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未分化型甲状腺癌(un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UTC)和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MTC)[1]。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作为最常见的DTC类型,其数量最多,总体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仍可能伴有侵袭性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气管、食管、颈部大血管及喉返神经侵犯等)。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任何PTC治疗决策具有严格的随机对照实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4,(7):909-911
目的:探讨四种分子亚型乳腺癌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分子亚型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以便更好的指导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及预测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51例乳腺癌患者病例,依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分子水平将乳腺癌划分为四种分子亚型,并分析四型乳腺癌的分布比例、发病年龄、月经状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最大径及家族史状况。结果:四型乳腺癌中,Luminal A型所占比例最多,共79例(52.3%);HER2过表达型22例(14.6%)及Luminal B型20例(13.2%),所占比例较少。在年龄上,Basal-Like型乳腺癌在年轻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大;Luminal A型乳腺癌年龄偏大者所占比例大,≥35岁者占92.4%;从月经情况看,Basal-Like型绝经前者的比例最高(60%);而在Luminal A型乳腺癌中,绝经后患者所占比例最大(67%)。淋巴结情况分析,Luminal A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数目≤3枚的比例最高,HER2过表达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数目49枚的比例最高,Luminal B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数目大于10枚的比例最高。从肿瘤最大径看,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乳腺癌在最大经≤2cm所占的比例较大(51.9%及50%);在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中肿瘤最大径>2cm≤5cm所占的比例较大(68.2%及50%)。从家族史分析,Basal-Like型乳腺癌中有家族史所占的比例较高(25%)。结论: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具有不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而乳腺癌的分子亚型与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能更好地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