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制订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对58例患者(观察组)按路径实施护理,并与实施传统急诊护理流程的1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PCI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为抢救患者赢得有效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制订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对58例患者(观察组)按路径实施护理,并与实施传统急诊护理流程的1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PCI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为抢救患者赢得有效时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急诊救活、护理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现行诊疗、护理常规,制订急诊救治急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102例急诊患者,依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急诊救治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依据设制临床路径实施救治、护理.结果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救治、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急救自救技能掌握程度、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等显明显提高,并发症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推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救治、护理急危重急诊患者,可有效提高危重急症患者的抢救效率及综合医院的护理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痔术后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24例痔术后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按照制定好的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和常规临床急救护理路径分别救治2组患者.结果 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相同,但接诊至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满意度,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按照临床快捷护理路径救治痔术后大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优化抢救过程中的急诊护理流程,分析取得的抢救效果。方法从2011~2012年这两年间入院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各抽取100例患者。2011年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我院在2012年优化了急诊的护理流程,所以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急诊护理程序,而观察组则采用的是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抢救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急诊球囊的扩张时间比对照组要短,观察组住院期间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要比对照组的低(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抢救时间缩短,使抢救成功率大大增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救绿色通道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对3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据是否拨打120急救电话进入急救绿色通道进行规范化救治分为观察组(183例)和对照组(143例)。比较2组患者自发病至急性卒中单元开始规范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病至开始规范救治时间为(86.72±31.67)min,对照组时间为(140.76±46.59)min。观察组规范救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有效率(90.62%)高于对照组(71.88%)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救绿色通道可以迅速明确诊断明、显缩短救治时间,及时规范有效救治,可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设立急诊抢救缓冲区对急诊科拥挤现象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6月的二级抢救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6月的二级抢救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在急诊室施行传统急救,观察组在急诊公共区域开辟抢救缓冲区,采用医护联合分诊,即时检验,再造抢救流程等方法。对两组的候诊时间、滞留时间、120担架滞留时间,以及对患者满意度、医生及护士满意度调查进行统计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平均缩短2.28min,患者滞留时间平均缩短4.86h,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抢救缓冲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缩短了二级患者的候诊及治疗时间,加速了科室和院内分流,提高了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升;缓解了急诊拥堵现象,维持了抢救室良好的秩序,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探索规范化急救护理路径.方法 对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的护理即接诊优化、分诊评估优化、救护优化(定时、定人、定位、定责)、转运交接优化、人员配置及监管优化;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急救时间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急救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优化护理的实施为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急诊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探索规范化急救护理路径。方法对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的护理即接诊优化、分诊评估优化、救护优化(定时、定人、定位、定责)、转运交接优化、人员配置及监管优化;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急救时间的比较。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急救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优化护理的实施为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急诊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长途急诊转运中的实际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实施标准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院前长途转运的162例创伤患者为观察组,2013年的常规护理转运的153例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长途转运的护理效果和患方满意度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的车内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院际长途转运中,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方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对创伤性膈疝患者就治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创伤性膈疝患者。按急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分析2组急诊相关指标、术后康复指标,2组护理后1个月的复发率、救治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诊科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从救治到送入手术室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缩短,术后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5.00%、25.00%,救治成功率分别为100.00%、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缩短了创伤性膈疝患者的抢救时间,使患者尽早脱离危险,减少创伤性膈疝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于老年急诊患者出现腹股沟嵌顿疝危险因素评估,以及在急诊就诊过程中急诊优质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嵌顿疝患者72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常规疝手术前护理流程,观察组给予急诊老年嵌顿疝术前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血肿、血清肿、急性疼痛、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为87.9%,观察组为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6.11%,观察组为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在急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等有显著的效果,对于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严重创伤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急诊手术,合并开放性骨折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16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16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对严重开放性下肢骨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严重开放性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使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康复,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江桂玲 《中国科学美容》2014,(8):119-121,124
目的:分析并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妇女的满意度情况。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的患者10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均开展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以及住院总花销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5);但两组治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心理支持、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关心患者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增强子宫肌瘤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花费,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强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 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 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50.00% (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可提升护理效果和护理 满意度,有利于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卡尔加里-剑桥指南(下称指南)在急诊实习护生沟通技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科实习护生63名按入科实习时间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接受指南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对照组接受常规沟通指导;采用护患沟通满意度调查问卷A、B卷调查两组护生所服务的患者和两组护生的沟通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患沟通总体满意度和11个条目(除外"保护隐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护生沟通总体满意度及沟通过程中的8个条目(除外"有礼貌、尊重患者"及"保护隐私"等4个条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指南可有效提高急诊患者及实习护生对沟通过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急诊救护策略。方法在循证基础上,构建急诊救护策略初步框架,应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结果经过2轮咨询,专家意见趋于一致,2轮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0.00%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5和0.89;专家协调系数为0.340~0.610。最终确立的STEMI急诊救护策略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STEMI急诊救护策略,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