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目的分析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分型及其表现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就诊的63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已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证实卵巢相关病变.结果63例患者中,浆液性囊腺瘤22例,粘液性囊腺瘤35例,其他类型6例;30例行卵巢肿瘤标准术式(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5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28例行保守手术(卵巢囊肿剔除术10例,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18例);5年以上生存者29例,10年以上生存者15例,失访5例,4例复发,2例死亡.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发病年龄较轻,早期多见,转移较晚,预后良好,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仍应保留其生育功能,术后需要长期的随访.分期、手术范围、肿瘤标志物高低是影响复发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27、cyclinE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P27、cyclinE在32例恶性、27例交界性及39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的石蜡切片中的表达。结果P27蛋白在恶性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恶性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yclinE蛋白在恶性、交界性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恶性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27、cy-clinE在32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蛋白表达,同时阳性者为2例,同时阴性者为6例,两者表达一致率为25%,两者呈负相关(r=-0.0543,P<0.05)。结论P27蛋白的缺失与cyclinE过表达可能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4,(3):196-199
[背景]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CA125水平测定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在卵巢良性及交界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病例报告]选择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34例及卵巢良性肿瘤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卵巢良性肿瘤中壁厚(厚度>2mm)者为11例(30.6%),交界性肿瘤为29例(85.3%);良性中检测到肿瘤囊壁血流信号者为10例(27.8%),交界性肿瘤为26例(76.5%);交界性肿瘤患者中CA125阳性者为24例(70.6%),平均值为(130.81±32.65)U/mL,良性肿瘤患者中CA125阳性者为6例(16.7%),平均值为(24.38±2.27)U/mL;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交界性肿瘤患者中15例行保守性手术治疗,19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23例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良性肿瘤患者中29例行保守性手术治疗,7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交界性肿瘤患者中4例失访,随访期间仅1例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复发恶变,再次手术后行辅助化学治疗,至今肿瘤无复发迹象;其余患者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及CA125水平测定联合应用对卵巢良性及交界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意义.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是术中及时更改术式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行保守性手术,20例行非保守性手术,复发者5例,复发率11.11%。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良好。手术是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对早期年轻有生育要求患者可选择保守性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治疗、预后及复发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科因卵巢交界性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9例行开腹手术,16例行腹腔镜手术,6例由腹腔镜手术转为开腹手术.随访发现4例(78.43%)复发,复发部位为对侧卵巢或保留卵巢.均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疗效好.结论 手术是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有效方式,对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患者应进行全面分期手术,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调控因子Survivin、XIAP、c-Jun及NF-κB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切除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标本59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癌中凋亡调控因子XIAP、转录因子c-Jun、NF-κ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卵巢癌组Survivin、XIAP、c-Jun及NF-κ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9%、71.43%、82.86%及82.86%,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卵巢交界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中XIAP、Survivin、c-Jun均与NF-κB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Survivin、XIAP、c-Jun、NF-κB,对预防、治疗上皮性卵巢肿瘤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平均40.5岁,Ⅰ期17例占70.8%,黏液性9例占37.5%,浆液性15例占62.5%。治疗后3例占12.5%复发。治疗以手术为主,11例(45.8%)行根治性手术,3例术后辅以化疗,13例(54.2%)行保守性手术,其中1例在随访期间正常妊娠及分娩。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预后良好,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临床Ⅰ期,尤其需保留生育功能者,保守性手术较安全有效,术后加强随访。而对Ⅱ期及以上患者,仍主张行根治性手术以减少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1例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标准,Ⅰ期23例,占74.2%,Ⅱ期3例,占9.7%,Ⅲ期5例,占16.1%。其中卵巢浆液性交界瘤13例,占41.9,粘液性交界瘤18例,占58.1%。浆液性交界瘤21~53岁,平均(38.2±8.8)岁;粘液性交界瘤23~70岁,平均(45.5±12.9)岁。治疗以手术为主。10例生长于卵巢表面的浆液性交界瘤中,5例出现腹膜种植,1例为浸润性种植,4例为非浸润性种植。2例浆液性交界瘤和1例粘液性交界瘤分别于术后5、4和1年复发。19例交界瘤经2~10年随访,5年生存率为100%。结论:卵巢浆液性交界瘤预后较好,卵巢表面生长的浆液性交界瘤常有腹膜种植。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     
0310,2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李艺…//中华妇产科杂志一2003,38(2)一81一84 回顾性分析34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30例I期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按1999年WHO的组织学标准核对诊断。结果:64例患者中,符合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诊断者37例,其中6例微浸润的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曾被误诊为I期卵巢癌,1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为非浸润性腹膜种植。卵巢癌组织学类型以钻液性和浆液性为主,95%为国际妇产科联盟(Fl〔泊)临床分期的I期。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n例行保守手术者复发率为9%;26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  相似文献   

10.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的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形成情况的关系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对22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9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33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石蜡切片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3组间VEGF表达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MVD表达有显著差异(P良交界<0.05,P良恶<0.01,P交界恶<0.05),VEGF与MVD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VEGF表达评分仅能反映组织血管生成的潜能,而MVD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0.6~2007.1月收治的5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根治性手术组1、3、5年生存率为70.1%、40.3%、20.1%;R1手术组1、3年生存率为38.1%和0%,开腹探查组1、3年生存率为25.1%和0%。单因素分析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与预后相关(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切除(P<0.01)、淋巴结转移(P<0.0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可使患者具有较高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和宫颈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6年9月因ⅠB1~ⅡA期宫颈腺癌(201例)或宫颈腺鳞癌(36例)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两种组织学类型宫颈癌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宫颈腺鳞癌组淋巴血管浸润比例较宫颈腺癌组高(P < 0.01),而在年龄、FIGO分期、肿瘤直径、间质浸润深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和危险分级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腺癌组和宫颈腺鳞癌组患者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79.4%和78.3%,5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77.4%和73.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接受同步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患者中,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71.0%和61.4%,5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68.8%和61.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宫颈腺鳞癌较宫颈腺癌更易发生淋巴血管浸润,但两者的预后相似。  相似文献   

13.
Yang LS  Wang YQ  Huang FP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9):1322-1325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临床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学证实的73例髓母细胞瘤患者的肿瘤部位、肿瘤切除率、脑干侵袭程度、放疗、化疗、分流手术、胶质分化等相关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73例患者中男48例,女25例,年龄平均13.6岁。并对55例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在获取随访的55例患者中手术死亡6例,余49例平均生存时间为61个月,术后3年仍存活者20例,3年生存率为63.98%;术后5年仍存活者8例,5年生存率为43%,全脑-后颅-脊髓放疗患者较仅做全脑-后颅放疗的患者预后好。结论髓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目前仍较差,手术切除后正规放疗及化疗有助于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结直肠多原发癌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462例结直肠癌病例进行
回顾性分析,根据Warran和Gates提出的多原发癌(MPC)的诊断标准,筛选出39例MPC,并对其发病年龄、5年生存率、病变部
位以及治疗方式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等进行统计。结果(1)MPC的发生率为2.67%(39/1462),同时性多原发癌(SC)18例,异时
性多原发癌(MC)21例;(2)MPCC好发于左半结肠和直肠,发病年龄为61.02±13.94岁,5年生存率为61.76%;MC的预后优于
SC;(3)3例早期MPCC,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100%;30例中晚期MPCC行根治性手术+辅助性化疗,1-、3-、5-年生存率分别
为93.33%、83.33%、73.33%,3 例中晚期MPCC行姑息性手术+辅助性化疗,1 年和3 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0,3 例中晚期
MPCC仅行姑息性化疗,1年和3年生存率也分别为66.67%和0。结论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MPC,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根治
性手术和化疗对中晚期MPCC患者的生存与预后明显有益。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1998年89例乳腺癌的治疗情况,Ⅰ期7例,Ⅱ期44例,Ⅲ期32例,Ⅳ期6例,各期5年生存率为75%、60.9%、28.6%、0。按病理组织分类;非浸润型4例,浸润型非特殊型72例,浸润型特殊型13例,各类5年生存率为66.6%、46.8%、20%。根治术43例,改良根治术26例,单纯乳腺切除20例。手术+化疗26例,手术+放疗25例,手术+化疗+放疗38例。手术+化疗+放疗的平均生存率为63.7%,较其他组高(P<0.05)术后放、化疗同时进行者3年生存率较术后先放疗者高63.7%,较其他组高(P<0.05),术后放、化疗同时进行者3年生存率较术后先放疗者高(74.2%,56.8%)。因此可以认为:综合治疗是乳腺癌最佳治疗方案;化、放疗同时进行或化疗较早应用,能提高生存率,可减少远处转移率,对病期较晚者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以喉癌为首发癌的多原发癌的发病部位、治疗效果及生存状况,探讨喉癌多原发癌临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以喉癌为首发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疗效影响因素,总结各自临床诊治特点。结果 42例患者中,多原发癌发生在头颈部位的有22例(52.4%)、发生在非头颈部位的有20例(47.6%)。喉癌多原发癌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6%(20/42)、26.2%(11/42)。经过积极治疗的多原发癌的3、5年生存率为56.3%(18/32)、34.4%(11/32),明显高于未予治疗的患者\[20.0%(2/10)、0(0/10),P<0.01\]。头颈部和非头颈部多原发癌患者的3、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放疗患者头颈部多原发癌的发病率为77.3%,明显高于非放疗患者(45.0%,P<0.01)。喉癌的治疗方式与多原发癌预后无明显相关。结论 喉癌多原发癌以肺癌及鼻咽癌最为常见;放疗患者易发生头颈部多原发癌,积极对第二原发癌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自1979年5月~1983年12月我科收治1217例食管癌的放疗效果分析。随放率95.39%,其中存活5年以上114例,5年生存率9.37%。(1)女性5年生存率高于男性,分别为15.71%和7.43%,P<0.005。(2)59岁以下5年生存率比60岁以上高P<0.01。(3)病变部位上段、中段、下段,5年生存率依次下降,分别为15.21%9.05%和3.12%,但P>0.05。(4)病变长度<5cm,较>7cm者为高、5年生存率分别为16.95%和8.25%,P<0.025。(5)锁骨上淋巴结有转移,其预后差。(6)剂量在60~70Gy之间,5年生存率高9.37%,对于再次放疗,作者认为仍有一定的姑息治疗价值,但必须慎重选择病例。肿瘤局部复发是食管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使放疗对食管癌病变局部更好地控制是提高放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s)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GISTs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法并分析影响生存因素。结果:所有47例均手术治疗,43例(91.5%)完全切除。全组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76.3%,5年无病生存率为68.7%。完全切除术后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总体生存率的因素有术前转移、肿瘤大小、坏死、核分裂像数目及术后复发(P<0.01)。完全切除后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无病生存率的因素为术前转移(P<0.05)及核分裂像数目(P<0.001)。结论:手术完全切除对于GISTs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前转移及核分裂像数目是GISTs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湿疹样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因素,提高对湿疹样乳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在韩国首尔峨山医院进修进时收集的85例湿疹样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女83例,男2例。乳腺有湿疹样表现79例(92.9%),伴乳腺肿块52例(61.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27例(占本组85例的31.8%及占伴乳腺肿块病例的51.9%)。均为伴有乳腺肿块的病例。52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30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3例行局部切除术。单纯乳头及乳晕湿疹样乳腺癌11例(12.9%),均为无乳腺肿块的病例,其余74例(87.1%)均合并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本组5年生存率为82.1%。其中无乳腺肿块者5年生存率为93.9%。合并肿块者5年生存率为75.0%(P〈0.05),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者5年率为96.6%,有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51.9%(P〈0.01)。结论湿疹样乳腺癌有特殊的临床表现,但易误诊,病灶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伴乳腺肿块者应选择乳癌改良根治术。无乳腺肿块者可选择乳腺单纯切除术,预后与乳腺肿块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Forty four patients with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thymoma were reviewed. The male to female ratio was 1.44:1, and the median age was 42. Thirty nine percent of the patients were associated with myasthenia gravis. Surgical management involved a complete resection in 28 cases and thoracotomy with biopsy or partial resection in 13 cases. All patients received radiotherapy. The 5-year actuarial survival was 57%. Myasthenia gravis did not adversely affect the survival.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mplete resection had better survival than those who had residual tumor before radiotherapy (5-year actuarial survival 75% vs 33%). Five cases developed recurrence outside the radiation treatment field. In order to avoid marginal recurrence after radiotherapy, we recommended low dose irradiation (1500-2000 cGy) to the involved hemithorax, followed by a boost to the primary site up to a total dose of 5000 cGy. For the patients who had gross disseminated disease in the pleural cavity, combination of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should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