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预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预测疗效的相关指标。方法:对倍他乐克治疗的86例CHF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并对疗效较好及较差的各20例患者临床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86例CHF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改善(P〈0.05),治疗前血清Na^+浓度较高的患者疗效较好;收缩压较低、血清K^+浓度较高的患者疗效较差(P〈0.05)。结论:倍他乐克治疗CHF有一定的疗效;治疗前收缩压的水平、血浆中K^+、Na^+浓度可作为预测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吴隐雄  邓金龙  王孟杰 《内科》2009,4(4):513-515
目的观察安体舒通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疗效。方法CHF病人132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6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体舒通片20mg,1次/d,治疗4周,治疗前后评价左心功能,利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P〈0.01)。结论安体舒通能够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NBP)对脑缺血沙鼠脑红蛋白(NGB)和线粒体Na^+,K^+-ATP(mit-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蒙古沙鼠6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NBP预处理组。采用颈总动脉结扎的方法制作脑缺血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化学比色法检测NGB阳性细胞数和mit—Na^+,K^+-ATP酶活性。结果NBP预处理组NGB表达量在缺血1、10、30rain时较脑缺血组显著增多(P〈0.05);两组在缺血1、5、30、60min时mit—Na^+,K^+-ATP酶活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NBP预处理组mit—Na^+,K^+-ATP酶活性与NGB表达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NBP可促进脑缺血时NGB的表达,维持mit—Na^+,K^+-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者C反应蛋白(CRP)、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的意义,了解CHF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心功能和CRP的关系。方法用24h动态心电图(DCG)分析40例CHF者(A组),22例心功能代偿的心血管病者(B组),20例健康体检者(C组)的HRV时域指标和CRP。比较三组间HRV指标和CRP的差异,分析A组24hHRV指标变化、CRP与心功能NYHA分级的相互关系。结果B组24hHRV时域指标SDNN、SDANN和较C组显著下降(P〈0.01、0.05),rMSSD和pNN50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HRV各指标均显著低于C组(P〈0.01),将A组分为心功能Ⅱ级组(n=21)和心功能≥Ⅲ级(n:19)两亚组,结果发现心功能≥Ⅲ级的HRV各指标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组(P〈0.01)。同时,A组CRP明显高于C组,且与心衰程度成正相关。结论心血管病患者在心功能代偿期时自主神经的平衡可能受到损害。当出现CHF时交感活性增强,迷走神经张力进一步下降,HRV指标的下降与心功能损害程度相关。因此HRV时域指标可作为评价CHF预后指标之一,而CRP可能是HRV指标的下降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充血性心衰患者尿Na+/K+比值和螺内酯应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尿Na^ /K^ 比值作为应用醋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检测41例心功能Ⅲ-Ⅳ级病人的尿Na^ /K^ 比值,按比值的不同(<1.0或>1.0)分两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螺内酯后尿Na^ /K^ <1.0受益大。结论:尿Na^ /K^ <1.0,可以作为使用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变化。方法回顾了182例(A组)不同程度的CHF者和180例正常对照组(B组)的HRV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HRV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LF、MF、HF、TP、LF/HF均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并与心功能分级呈明显相关。结论HRV分析可作为CHF者病情和预后的一项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60例患,随机分为两组,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从小剂量开始加服美托洛尔,缓慢增加剂量。结果:治疗3周后E/A值明显增加(P<0.05),治疗6周后E/A值及LVEF值均增加(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HRV时域值差异显(P<0.05),且随访20周内,治疗组的死亡率,再住院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美托洛尔治疗CHF,可增强疗效,提高HRV,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安体舒通对慢性肾衰竭(CRF)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63例CKI合并NYHA心功能Ⅲl~Ⅳ级CH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以速尿、硝普钠、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体舒通40mg/d,连续用药12个月。用药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心率(HR)测定,定期测定血K 、Na 、Cl-、BUN、Cr,并做心电图及血压监测。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再住院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的心功能及心脏多普勒超声指标、HR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血BUN、Cr浓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无严重副作用。结论:长期使用小剂量安体舒通治疗慢性肾衰竭并CH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付敏 《山东医药》2006,46(29):53-54
将7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A组32例、B组30例和C组32例,三组均予常规治疗并加用螺内酯。螺内酯用量为A组60mg/d,B组240mg/d.C组480mg/d,均分3次口服,疗程3周。观察治疗前后三组血清醛固酮、Na^+、K^+、BUN、Cr及24h尿Na^+变化。结果治疗3周血清醛固酮水平A组无变化;B组、C组血清醛固酮明显降低,24h尿Na^+明显增加,水钠潴留减轻,腹水减少。C组3例出现低钠血症、1例高血钾、BUN、Cr升高。认为60mg/d螺内酯对血清醛固酮无影响;240mg/d及480mg/d螺内酯均能显著降低血清醛固酮水平,但后者副作用较大;治疗肝硬化腹水时螺内酯的理想剂量为240mg/d。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观察氯沙坦与卡托普利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2000年10月期间住院的心功能Ⅱ-Ⅳ级的非难治性心衰老年病人157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与卡托普利组,治疗12周,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症状反复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氯沙坦组72例(96.0%),卡托普利组61例(93.8%),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氯沙坦组不良反应发生1例(1.3%),卡托普利组不良反应发生23例(25.4%),停药16例(19.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氯沙坦组症状反复7例(9.3%),卡托普利组则有12例(16.9%),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托普利及氯沙坦对老年CHF治疗均有效,但氯沙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复发较少,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坎地沙坦与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及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坎地沙坦8~16mg/d(A组,50例),服用氨氯地平5~10mg/d(B组),疗程4周。并以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中血清Cys-C和尿β2-MG的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坎地沙坦治疗后,血清Cys—C和尿β2-MG均明显下降(P〈0.01,P〈0.05),而Cr、BUN无明显变化;氨氯地平治疗后对血清Cys—C和尿β2-MG无明显影响。结论坎地沙坦可以降低血清Cys—C水平,延缓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尼尔雌醇(NYL)皮埋剂对卵巢切除(OVX)大鼠骨量的影响。为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方法:用DEXA分别测定假手术(Sham)组、卵巢切除(OVX)组、卵巢切除加左炔诺孕酮皮埋剂(LNG)组、卵巢切除加LNG皮埋剂和NYL皮埋剂(LNG+NYL)组及OVX加NYL皮埋剂(NYL)组大鼠的活体和离体骨密度(BMD),并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尿吡啶啉/肌酐(Pyr/Cr)进行检测。结果:与Shasm组比较,OVX组和LNG组大鼠全身,腰椎活性BMD和腰椎,股骨整体及各兴趣区(除第3兴趣区)、胫骨整体及干骺端第1兴趣区离体BMD均显著下降(P<0.05-P<0.01),而血清ALP和尿Pyr/Cr增高,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LNG+NYL皮埋剂组和NYL皮埋剂组BMD较OVX组增加,在许多部位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BMD与Sham组接近,而它们的血清ALP和尿Pyr/Cr较OVX组下降(P<0.05-P<0.01)。结论:LNG皮埋剂不能阻止OVX导致的骨丢失,NYL皮埋剂有保护OVX大鼠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对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伊贝沙坦组40例,给予伊贝沙坦300mg/d;常规治疗组40例,给予钙拮抗剂或B受体阻滞剂等,排除对血尿酸代谢有影响的药物ACEI及利尿剂等。治疗6周后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MA)变化。结果:伊贝沙坦组和常规治疗组SBP、DBP和治疗前比均显著下降(P〈0.01)。伊贝沙坦治疗组血UA、BUN、Cr及尿MA水平分别由治疗前(448.1±50.8)μmol/L、(10.7±1.3)mmol/L、(149.1±13.8)μmol/L、(57.1±17.4)mg/L下降至(367.9±42.9)μmol/L、(8.2±1.0)mmol/L、(120.9±11.5)μmol/L、(44.6±13.7)mg/L(P均〈0.01),而常规治疗组血UA、BUN、Cr及尿MA水平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伊贝沙坦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同时还具有降血尿酸及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研究HRV各指标与CHF类型、原发病、心功能关系及左旋甲状腺素钠(优甲乐)对CHF病人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CHF病人114例,分为左心衰竭组、右心衰竭组、全心衰竭组,并以38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记录每位个病人治疗前的HRV、慢性心力衰竭类型、原发病、心功能。对CHF114例中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6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服优甲乐50ug/d,口服。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定两组病人的HRV指标并进行比较;出院后随访半年,记录再住院率、病死率。结果 CHF病人24h总的NN间期标准差(SDNN)、24h总的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且随着CHF心功能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与左心衰竭组、右心衰竭组比较,全心衰竭组SDNN、SDANN降低(P〈0.01)。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SDNN、SDANN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病人HRV部分指标变化可作为判定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各项HRV指标变化大小可能与病人的原发病无关,但部分似与CHF类型、心功能程度有关。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优甲乐治疗CHF,可提高病人HRV,增强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水电解质的代谢和调节方面探讨加味厚朴温中汤治疗脾虚湿阻证大鼠的机制。[方法]建立脾虚湿阻证大鼠模型,按正常对照(正常)组、不造模给药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加味厚朴温中汤低、中、高剂量(低、中、高剂量)组7组,分别检测每组大鼠血浆醛固酮(ALD)以及血清Na^+、K^+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ID显著升高、K^+显著降低(均P〈0.01),血清Na^+无明显变化;经加味厚朴温中汤治疗后,ALD显著下降、K^+明显升高(均P〈0.01),且比自然恢复组更迅速,Na^+无显著性差异。不造模给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虚湿阻证与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加味厚朴温中汤治疗脾虚湿阻证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水电解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卡托普利对QRS积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应用卡托普利对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将74例AM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卡托普利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均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h、72h、1周、2周、3周、4周描记一次标准12导联心电图,按Nancy标准进行QRS记分。结果:共62例完成试验观察。治疗前两组QRS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周时,治疗组(n=30)QR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虽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n=32)QRS积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第4周时,治疗组QR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均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虽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卡托普利在AMI早期应用有限制心肌梗死范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与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8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托普利组(A组,43例),氯沙坦组(B组,43例)。两组除分别应用卡托普利与氯沙坦外,常规用药情况相同,疗程均为1年。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压、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A组89.4%,B组93.1%,无显著差异(P〉0.05);LVEF、CI、6分钟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无严重副作用。结论:卡托普利与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均有确切疗效,且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及心肌膜标志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用低碘饲料和不含碘的水喂养大鼠复制甲状腺功能减退动物模型。制备心肌组织匀浆,提取心肌生物膜,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心肌生物膜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血清T3、T4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心肌组织MDA水平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心肌生物膜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下降(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心肌抗氧化能力下降,心肌过氧化损伤,表现为心肌膜上参与代谢的ATP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口服铁剂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心功能、肾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7例心功能Ⅱ~Ⅳ级(NYHA)的老年CHF合并贫血(Hb〈110g/L)患者随机分至治疗组(n=44例)及对照组(n=43例)。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铁剂,治疗组给予口服铁剂+皮下注射EPO。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血红蛋白、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心功能、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变化。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Hb明显升高[(112.1±3.4)g/LVS(98.3±5.4)g/L,P〈0.01],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降低[(162.1±39.3)vmol/LVS(185.0±31.2) μmol/L,P〈0.053,肌酐清除率增加[(43.5±7.1)ml/minvs(38.2±9.O)ml/min,P〈0.053,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2,5±0.5VS3.2±0.7,P〈0.01),血浆NT-ProBNP显著下降[(1636.3±436.7)ng/LVS(2217.8±960.2)ng/L,P〈0.053。对照组,上述参数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Hb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低于对照组,血浆NT-ProBNP低于对照组。结论在CHF合并贫血的老年患者中应用EPO和口服铁剂治疗,在纠正贫血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NYHA分级)、肾功能并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使用方法和剂量的甘露醇的降颅压效果,以探索临床合理的药物降压方法。方法12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4组,全部进行持续颅内压(ICP)检测,连续观察静脉使用250ml甘露醇(A组)、125ml甘露醇+呋塞米(速尿)20mg(B组)、125ml甘露醇(C组)、250ml甘露醇与40mg速尿交替应用(D组)。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ICP及血钾、血钠和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4组患者起效时间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组患者BUN异常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25ml甘露醇+20mg速尿降ICP的方法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