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热水锅炉水冷壁爆裂炉管的材质进行了成分分析、强度检测、金相组织分析和内外壁腐蚀产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经检测,发生爆裂的水冷壁炉管的强度明显降低,炉管的内、外壁发生了严重的氧化脱碳,靠近破口处材质的晶粒异常粗大,珠光体组织严重球化。综合分析表明,局部短时严重超温运行是导致该锅炉水冷壁炉管爆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HK-40钢制氢转化炉炉管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宏微观观察和X射线分析方法对服役近4年并已爆裂的HK-40钢制氢转化炉炉管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炉管的开裂是从内壁诱发,裂纹特征为多裂纹脆性断裂,高温蠕变是炉管失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炉管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焦化加热炉炉管失效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某炼油厂焦化炉失效炉管的材料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等的分析,确定了其失效模式为高温硫腐蚀以及氧化腐蚀。加质变炉炉管内外壁结焦层硫含量超标,在烧焦时,局部炉管过烯,发生膨胀变形,使强度下降,最终导致炉管失效,提出了预防失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常减压蒸馏装置减压炉失效炉管的材质、工况、腐蚀形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以及腐蚀产物进行了全面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炉管管壁发生大面积腐蚀的腐蚀原因为环烷酸腐蚀;油气中含有的高温硫、硫化氢及氯化氢促进了环烷酸腐蚀;油气在炉管内的流速和流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出了通过选用耐腐蚀材料、控制流速与流态和添加高温缓蚀剂来减少减压炉炉管腐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钢纤维增强高强混凝土高温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聚丙烯-钢纤维增强高强混凝土(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试块的高温试验, 研究不同目标温度后混凝土表观特征、高温爆裂、质量损失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高强混凝土在600 ℃时发生爆裂, 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直至800 ℃未出现爆裂, 混杂纤维有效抑制了高强混凝土的高温爆裂。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的质量损失随所受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并且400 ℃以后显著降低。相同温度下, 混杂纤维的加入提高了高强混凝土高温后强度。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分别建立了混杂纤维混凝土质量损失、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火灾高温性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朋改非  牛旭婧  成铠 《材料导报》2017,31(23):17-23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UHPC),以其突出的优点如超高强度与超高耐久性等,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混凝土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近年来,UHPC的火灾高温性能吸引了广泛关注。由文献综述可知,高温会引发UHPC的爆裂和力学强度变化。爆裂主要由蒸汽压机理控制,蒸汽来源于内部游离水,高的内部湿含量往往导致剧烈的高温爆裂,有效的抑制措施是掺加聚合物纤维如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纤维。关于钢纤维对UHPC抗高温爆裂性的影响,还存在争议。高温作用后UHPC的残余强度在常温至300℃或400℃范围内有所增长,而在更高的温度下则为单调下降。残余强度增长是高温促进混凝土内部的一系列化学变化所引起。最新研究发现,组合养护是有效改善UHPC火灾高温性能的新方法,可避免爆裂发生。  相似文献   

7.
杨娟  朋改非 《复合材料学报》2016,33(12):2931-2940
采用普通原材料制备56 d龄期抗压强度为140~160 MPa的空白组超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及混杂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测定其遭受高温作用后的残余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并对100%含湿量的混凝土试块进行高温爆裂试验。此外,测定大小2种加热速率对超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爆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配制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均随着目标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再降低的趋势,800℃高温后的残余抗压强度约为常温强度的30%。钢纤维与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残余劈裂抗拉强度亦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800℃高温后的残余劈裂抗拉强度分别为常温强度的15.1%和35.4%。空白组混凝土的残余劈裂抗拉强度随着目标温度的升高而单调下降,800℃高温后的强度值约为常温强度的20.3%。7.5℃/min加热速率下,100%含湿量的3种混凝土试块均发生了严重高温爆裂,单掺钢纤维可以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爆裂,但不能避免爆裂的发生,而混杂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爆裂的改善效果并未显著优于钢纤维。2.5℃/min加热速率下,混杂纤维可避免部分超高性能混凝土试块发生爆裂。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Self-compacting lightweight concrete,SCLC)在实际工程中的安全运用,本文分别对强度为C40和C50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试件进行了高温爆裂试验。通过测定混凝土试验前后的质量、超声波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研究了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并和同强度的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的高温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易爆裂,质量损失较大,但是高温后的超声波速和残余强度损失均小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热电厂4号锅炉12CrlMoV钢过热器管的爆裂破坏,进行了宏观形貌、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扫描电镜等的分析。结果表明,炉管爆裂的原因是炉内局部温度过高,该处炉管长期过热,管壁组织珠光体球化达到5级.晶界出现蠕变裂纹,导致炉管强度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10.
以某炼油厂提供的加热炉Cr5Mo炉管为研究对象,从试验角度进行了炉管的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力学性能分析和金相检验。结果表明:炉管在经过长时间高温服役后屈服强度有明显降低,珠光体球化现象加重。依据高温持久性试验结果,利用等温线法和L-M参数法对炉管剩余寿命进行了预测,评估结论为在操作温度650℃及应力18MPa的条件下,该批炉管至少还能服役一个周期。  相似文献   

11.
锅炉大直径厚壁管与小径管的管座角焊缝焊接接头常常因受疲劳作用而发生失效,这种疲劳导致的失效多数是由于小载荷、长力臂产生的弯曲应力反复作用造成的.基于锅炉承压部件管接头的特征及其服役背景,设计了模拟焊接接头试样,采用悬臂弯曲加载方式,通过成组试验方法,研究了锅炉管座角焊缝焊接接头的位移-寿命曲线(即D-N曲线).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220t/h锅炉过热器管破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某220t/h锅炉高温过热器管在试运行时发生破裂。采用金相检验、化学分析及热处理试验等手段对裂管进行了解剖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有一种富碳物质堵塞了过热器管道,致使堵塞区域出现超温现象,并使该区域的管内壁生成一层共析组织,大大降低了管材的力学性能,最终导致管道破裂。  相似文献   

13.
锅炉锅筒的给水管座与锅筒在焊接和消除应力热处理后经探伤检查发现沿焊缝有环向裂纹,并扩展至给水管座的内壁形成纵向裂纹。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宏观和微观检验以及力学性能分析等方法对给水管座的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焊接工艺规范控制不当,未及时进行消氢处理,焊件的碳当量提高具有明显的淬硬倾向,焊接结构和较大的焊件厚度引起拘束应力等综合作用产生了延迟裂纹。  相似文献   

14.
130/3.81-MX锅炉低温过热器管破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130/3.81-MX锅炉低温过热器20g钢管投入运行约1a(年)多次发生破裂。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及热处理试验等方法对裂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钢管长时超温运行而生成大量石墨,同时珠光体组织也严重球化,最终导致钢管在工作压力下力学性能快速降低而破裂,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断口分析、金相检验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某糖厂锅炉对流管胀管接头的开裂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流管胀管接头开裂主要是由于锅炉在频繁快速启、停过程中,悬吊下锅筒的对流管反复膨胀、回复,导致对流管在受应力集中及弯曲应力作用最大的胀管接头处产生热疲劳裂纹,裂纹沿晶扩展导致胀管接头脆性开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硬度和内壁沉积物检查等手段对某电厂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出口T91钢管爆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钢管内壁氧化皮脱落堆积,管内蒸汽流通面积减小,造成了钢管过热,从而引起了钢管在薄弱区域爆裂失效。  相似文献   

17.
ND钢管是一种新的耐酸腐蚀性能较好的材料,可以用于锅炉低温段空气预热器,而用作为热管的管材,其与工质的相容性,使用寿命等问题还没有见到报道.本实验研究了ND钢热管的寿命及相容性问题,并与普通碳钢热管的性能及寿命作了对比实验,为ND钢应用于热管积累了经验和第一手资料,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彩用化学分析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工业锅炉烟管扳边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管中存在折叠及较严重非金属夹杂物是导致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古交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规划设计方案,包括锅炉房、一级管网、以及热交换站等规划设计,并对二级管网作了简要介绍,这对我国其它城市实行集中供热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In general, boilers are subjected to aggressiv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for this reason, there is a real necessity of controlling some parameters such as quality of input water, amount and types of addition agents used in the water, and oper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equipment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The lack of control of these and other parameters can cause loss of performance of the boiler by higher amount of fuel consumption, loss of efficiency, or even rupture of components, causing severe accidents. This study has as purpose the failure analysis in a pipe of the lateral wall of a boiler, known as aqua tubular, of an aircraft carrier flat top boat during a test in sea. The material of the pipes, according to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is ASTM 192 steel, which is adequate for this kind of application. Through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in important regions for the study of this failure and earlier information about equipment operation, the cause of rupture of the pipe, which was changed only 50?h before the accident, was analyzed. It was observed that incrustations, corrosion pits in the walls of the pipe, and high temperatures together with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were the probable causes of the pipe rupture. It can also be concluded that the analyzed failure had no relation with the quality of the material or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of the compon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