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特度  孙斌 《大家健康》2014,(9):183-184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60只眼)泪道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鼻泪管阻塞42例,行泪道探通联合球头型硅胶管逆行植入引流管治疗,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8例,行引线型硅胶管逆行置管术,对不同术式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60只眼植管一次性成功率高达96.67%,42例鼻泪管阻塞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8例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结论: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0例(420眼)泪道阻塞患者采用泪道探通术后,依据泪道阻塞部位置入不同类型的硅胶管,观察泪道探通一次性成功率,术后患者泪道通畅情况和流泪症状的缓解程度。结果一次性探通成功率达99%,术后随访6个月,345例(385眼)患者治愈,好转28例(28眼),无效7例(7眼),总有效率为98.33%;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泪道探通联合不同类型的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极低,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扩大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泪道阻塞患者28例(34眼),行泪道探通扩大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术,观察流泪、泪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治愈率76.47%,总有效率97.06%,无效率2.94%,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泪道探通扩大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是一种简便、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外麻醉管行泪道机械探通联合置管及规则注入药物对泪道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87例105只眼泪道阻塞患者用硬外麻醉管行泪道机械探通并置管,置管期间规则注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玻璃酸酶混合液,拔管后注入氧氟沙星(迪可罗)眼膏,观察泪道的通畅状况和溢泪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诊3个月,89只眼(84.8%)治愈,14只眼(13.3%)有效,2只眼(1.9%)无效。结论用硬外麻醉管行泪道探通联合置管及规则注入药物是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泪道激光成型联合泪道硅胶管留置治疗泪道阻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泪道激光成型联合泪道硅胶管留置治疗泪道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91例(96眼)泪道阻塞行泪道激光成型联合泪道硅胶管留置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泪道引流泪液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泪道保持通畅83眼(86.46%),通而不畅9眼(9.38%),泪道不通4眼(4.17%)。结论泪道激光成型联合泪道硅胶管留置治疗泪道阻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韦新文 《中外医疗》2010,29(8):71-72
目的探讨门诊鼻内窥镜下行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管对泪道阻塞的临床治疗。方法对67例75只眼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探通并用硬外麻醉导管行泪道置管,置管期间规则注入庆大霉、地塞米松,拔管后泪道注入四环素可的松眼膏,观察泪道的通畅状况和溢泪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诊4个月,69只眼(92.0%)治愈,5只眼(6.7%)有效,1只眼(1.3%)无效。结论泪道探通联合用硬外麻醉导管行泪道置管及规则注入药物是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泪道逆行置管术合中药冲洗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泪道阻塞是常见眼病之一。泪道置管是目前治疗泪道阻塞、泪小管断裂伤、探通无效的泪囊炎等较好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自制钝头空心腰穿针行泪道探通后,经铜丝穿入下鼻道牵引,逆行置入球头形硅胶管,易操作,疗效好,但有一定的复发率。我科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建君  陈慧云 《当代医学》2010,16(32):77-77
目的探讨高频泪道浚通成形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68眼)复发性泪道阻塞患者采用泪道高频联合鼻泪道置管3~6个月,术后定期冲洗泪道。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56眼,占82.4%,好转8眼,占11.8%,无效4眼,占5.8%,总有效率94.2%。结论高频泪道浚通成形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具有疗效好,创伤性少,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麻下行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复发性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行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复发性新生儿泪囊炎38例(46只眼)。所有患儿术前均行泪道冲洗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1周以上,泪道溢泪伴脓性分泌物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以盐酸丙美卡因作泪道局部麻醉,7号泪道探针由下泪点进入泪道探通,直径约0.6mm的毛细硅胶管套在5号泪道探针上由下泪小点置入探通的泪道,置入深度约为6-8c m,毛细硅胶管外端残留约2c m并用胶布固定于皮肤上。术后给予妥布霉素眼液点眼,同时1:1000妥布霉素生理盐水每天一次冲洗。毛细硅胶管留置约2天(6-12月龄大),拔出毛细硅胶管后行泪囊区按摩。结果38例患者(46眼)手术治愈43眼,好转3眼,无效0眼。所有患者在置管1天后溢泪明显,均无眼部刺激症状或过敏症状发生,所有患眼1周后溢泪症状均明显减轻,泪道冲洗通畅,但仍有少许分泌物。3月后所有患者均无溢泪症状,泪道冲洗通畅,无分泌物。结论表麻下行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复发性新生儿泪囊炎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且恢复较快的手术。  相似文献   

10.
硅胶管支架逆行植入泪道联合药物注入治疗鼻泪管阻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硅胶管支架逆行植入泪道联合药物泪道注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效果。方法对32例(38眼)鼻泪管阻塞患者行硅胶管支架逆行植入泪道联合典必殊眼膏泪道注入术,观察其疗效,随访1~12个月。结果38只眼中治愈32只眼,治愈率84.2%,有效率92.1%。随访1 a,3眼再次阻塞,经反复冲洗探通,2眼恢复通畅。结论硅胶管支架逆行植入泪道联合药物注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 1997— 2 0 0 0年对 2 9眼泪道阻塞经过其他方法治疗后再次阻塞半年以上者 ,应用激光泪道再造联合泪道置管的方法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 2 5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2 5例 2 9眼 ,其中女 18例 2 2眼 ,男 7例 7眼 ;年龄 2 5~ 5 7岁 ,平均 4 1岁 ;曾行泪道探通 11例 ,单纯置管 7例 ,电灼 4例 ,激光泪道再造 3例 ;单纯泪小管阻塞 5例 ,单纯鼻泪管或泪囊部阻塞 17例 ,2处以上阻塞 3例 4眼。1.2 判断标准 治愈 :术后症状消失 ;好转 :溢泪较前减少 ;无效 :症状无变化。1.3 方法 应用TOJ- 30 …  相似文献   

12.
目的:YAG激光再通泪道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利用国产Nd:YAG激光治疗机联合硅胶管植入泪道,对76例,86眼,泪道阻塞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0~12)个月,鼻泪管阻塞52眼,治愈49眼。慢性泪囊炎34眼,治愈27眼。结论:激光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疗效可靠、微创、方便、快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世勇 《大家健康》2013,(16):135-136
目的:观察并分析泪道探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疾病在临床上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2例(52眼)泪道阻塞患者进行泪道探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并对其进行6个月的跟踪随访,其中跟踪随访3个月时可拔管。结果:所有患者中,治愈43眼,好转4眼,无效5眼,有效率为90.4%。在治疗过程和跟踪随访中,有泪小点撕裂2例(3.8%),硅胶管部分脱出1例(1.9%),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泪道探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疾病有损伤性小、成功率高、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治疗泪道阻塞疾病上是很好的选择,十分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蔡建园  韩永钊 《吉林医学》2011,(32):6842-6843
目的:探讨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逆行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逆行泪道置管术治疗单纯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的57例70只眼。结果:术后3个月拔管,随访3个月至半年,单纯泪道阻塞治愈57只眼,好转4只眼;7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治愈2只眼,好转2只眼。结论:应用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逆行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91只眼)复发性泪道阻塞采用Nd:YAG激光治疗,并泪道置管3个月,术后定期冲洗泪道。结果:随访6~24个月,治愈65只眼,占71.4%;好转11只眼,占12.1%,总有效率83.5%。无效15只眼,占16.5%。结论: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效果好,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泪道激光探通联合泪道植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眼科收治的泪道阻塞患者80例(140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行泪道激光探通联合泪道植管术治疗)40例(70眼)与对照组(行单纯行泪道激光探通术治疗)40例(70眼)。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激光探通联合泪道植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用于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及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105只眼)复发性泪道阻塞采取激光治疗,并且给予泪道置管3个月,手术后进行定期的冲洗泪道.结果治愈78只眼(74.2%),好转13只眼(12.3%),无效14只眼(13.5%).结论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效果明显、创伤性小、并发症少且易操作,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周红星  李俊宁 《华夏医学》2008,21(2):294-295
目的:探讨个性化治疗小儿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1例106眼小儿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探通术及泪道探通联合泪道注药,观察泪道引流泪液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治愈86眼一次探通成功,19眼经第2次探通成功,1眼失败。一次治愈率81.13%,有效率为99.05%,无效0.95%。结论:泪道探通术及泪道探通联合泪道注药治疗小儿泪道阻塞简便、快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裘项旭  胡美君 《中外医疗》2008,27(28):73-74
目的 探讨泪道u形硅胶管置管与泪道探通在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方面的不同疗效,向基层临床眼科推广一种安全筒便,疗效可靠、低创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6年11月~007年11月我科门诊的泪道阻塞患者101例126眼,随机分为A,B两纽,A纽采用u形硅胶管置管方法,B组采用泪道探通治疗.两组均统一泪道冲洗液于术后1天、3天、1周、2周、1个月,2个月进行冲洗治疗,术后3个月取出硅胶管并冲洗,6月后按疗效标准时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49例62眼,治愈42眼(67.74%),总有效率85.48%;B组52例64眼.治愈28眼(43.75%),总有效率65.63%,x.=6.70,P<0.01.结论 u形硅胶管王管疗效较为明显,尤其是远期疗效.基层医院眼科可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避免过高地增加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泪道激光成型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对泪道阻塞患者90例(94眼)行泪道激光成型联合硅胶管植入术,保留硅胶管3~6个月,术后随访,观察泪道引流泪液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拔管后随访半年以上,治愈84眼(89.36%),好转8眼(8.51%),总有效率97.87%。结论泪道激光成型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