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妊娠结局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东省单县东大医院建档并进行按期体检的3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良好组(n=210)及妊娠不良组(n=90),统计妊娠不良产妇的妊娠结局。从年龄、产前体重指数、子宫瘢痕厚度、距上次剖宫产手术时间和有无阴道分娩史等方面分析妊娠不良组产妇与分娩良好组产妇的区别;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90例妊娠不良组产妇中出现产后出血43例(47.78%),产褥感染20例(22.22%),新生儿窒息10例(11.11%),子宫破裂9例(10.00%),子宫切除8例(8.89%);与妊娠良好组产妇相比,妊娠不良组产妇的年龄更高、产前体重指数显著升高、子宫瘢痕厚度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妊娠良好组产妇相比,妊娠不良组产妇的自然分娩史率下降、临产入院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妊娠良好组产妇相比,妊娠不良组产妇家庭月收入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妊娠是否良好作为自变量,对以上结果中分析得出的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变量进行拟合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产前体重指数30kg/m~2、子宫瘢痕厚度≤4mm及家庭月收入500元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是一项可行措施,年龄30、产前体重指数30kg/m~2、子宫瘢痕厚度及家庭月收入5 000元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应该注意以上因素的影响,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将91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成功的产妇作为观察组1,剩余31例转为剖宫产作为观察组2;随机选取同一时期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成功的经产妇9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产妇分娩的结局、并发症,并分析观察组2阴道分娩失败原因。结果:12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成功率为74. 59%(91/122)。观察组1产后出血量、总产程、住院天数、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1与观察组2对比,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Apgar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 0. 05)。观察组2阴道分娩失败原因是剧烈疼痛放弃试产15例,继发性宫缩乏力11例,胎儿窘迫3例,先兆子宫破裂2例。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在严密观察产程的前提下,并做好相关输血、抢救准备,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与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无产科合并症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检查结果与其意愿分为阴道分娩组(n=43)与剖宫产组(n=47),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新生儿并发症。结果: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相比,新生儿体重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高,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相比产后24h出血量少、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褥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相比于剖宫产更具有临床优势,在瘢痕子宫妊娠产妇符合适应症的前提下,应鼓励首选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4.
《中国性科学》2019,(11):82-85
目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及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山东省新泰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24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再次剖宫产组,每组各62例。对所有孕妇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妇手术、住院及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等。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产时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再次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盆腔粘连、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恶露过长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再次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观察组5min内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湿肺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再次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可行阴道试产,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经费,改善母婴不良结局,降低产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构成情况及妊娠结局,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诊治的16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作研究回顾性调查。比较经阴道分娩、有剖宫产指征行剖宫产手术、无剖宫产指征行剖宫产手术的构成情况,分析各组孕产期情况、妊娠合并症、妊娠结局等发生情况,为之后瘢痕子宫分娩方式合理选择提供指导。结果 1680例瘢痕子宫产妇中51例经阴道分娩3.04%、无指征行剖宫产手术者1302例(占77.50%)。经阴道分娩者宫颈评分、宫口开大等均高于剖宫产组,住院费用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患者中无手术指征亚组患者宫口开大低于无指征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排名前20的疾病类型中,盆腔粘连占比最高,依次为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贫血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脐带异常等10种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方面产时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和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采用无指征行剖宫产手术者占比较高,并发症以盆腔粘连、胎膜早破等为主,经阴道分娩者入院时的宫口和宫颈情况好于剖宫产者,行剖宫产分娩方式产妇出血量较大,需加强贫血、产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的风险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5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随机抽取79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79例剖宫产的产妇,设为对照B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的非瘢痕子宫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产妇79例,设为对照A组。比较三组产妇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与对照A组在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入住监护室比例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B组产妇均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等严重不良事件。两组孕妇在产后出血量、输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入住监护室比例等方面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B组孕妇的产褥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15.07%vs 3.06%)(χ~2=4.668,P0.05),住院时间也长于观察组[(4.32±0.83)d vs(1.36±0.74)d](t=18.034,P0.05),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早产产妇而言,阴道分娩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分娩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时间及其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妊娠的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并以88例非瘢痕子宫妊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妊娠分娩时间及其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阴道试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非瘢痕子宫组患者的分娩成功率(89. 77%)显著高于瘢痕子宫组(64. 77%)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瘢痕子宫组患者与非瘢痕子宫组患者的产程时间、住院时间、产后的出血量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颅内出血和新生儿肺不张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瘢痕子宫不再是再次剖宫产的临床绝对指征,尤其是对剖宫产后2年~3年的患者,一旦符合阴道试产的适应症,应尽量选择阴道试产进行分娩,最大程度上降低对母体及婴儿的伤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疤痕子宫再妊娠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疤痕子宫再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疤痕子宫再妊娠分娩的110例产妇的病案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二者分娩结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阴道分娩产妇在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剖宫产出血量、住院天数明显高于阴道分娩(P0.05);疤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和失败的比较,孕周、分娩次数、新生儿体重、出血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严格掌握阴道分娩的适应症,结合预测评分系统,对疤痕子宫产妇能否阴道分娩作出预测。符合条件的产妇,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王小亚  秦利 《中国性科学》2017,(11):127-129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瘢痕子宫二次妊娠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降低生产时的并发症率,提高此类孕妇生育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手术的82例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按照是否出现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50例)和非并发症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个体指标及医疗相关指标,分析影响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结果:82例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患者共5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60.98%,并发症以出血为主共22例,其次为盆腹腔粘连15例、子宫破裂8例、前置胎盘5例。经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产前出血量、首次剖宫产指征、再次妊娠距离首次剖宫产时间、首次剖宫产切口方式、本次剖宫产原因(先兆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停滞、宫缩乏力、患者自行选择)为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首次剖宫产指征、再次妊娠距离首次剖宫产时间24个月、产前出血量240mL、首次剖宫产横切口、本次因先兆子宫破裂为危险因素。结论: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并发症率高,并发症对母婴安全不利,合理选择首次妊娠处理方式、二次妊娠后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提高自然产率,提高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助产士干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且经阴道试产的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以助产士为主导的责任制助产护理干预。比较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情绪评分、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的阴道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更少,其产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新生儿娩出1min、5min时,观察组的Apgar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产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观察组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98%(观察组)、84%(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助产士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提高阴道试产成功率,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改善母婴结局,还可有效减轻产妇不良情绪,使其在产后更好地适应母亲角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影响无痛瘢痕子宫阴道试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8例瘢痕子宫阴道试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阴道试分娩结局分为成功组(n=147)和失败组(n=9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产妇临床资料对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VBAC评分法在剖宫产后阴道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沧州市中心医院产科住院的519例瘢痕子宫再妊娠有阴道分娩要求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外的评分方法,即Flamm、Gonen、Grobman、Metz的评分法,进行改良,建立新的评分法,选择与阴道分娩结局相关的各个因素,分为临产前评分及临产后评分两项,利用ROC曲线得到最佳截断值,分析改良的VBAC评分法与试产结局的关系。结果改良的VBAC评分法与Flamm、Metz法比较,ROC曲线下面积(0.979)明显大于Metz法(0.711)、Flamm法(0.623),三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的VBAC评分法得到的最佳截断值为16,大于截断值与小于截断值的阴道分娩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分值大于截断值的阴道分娩组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的妊娠结局,肩难产、产后出血、产褥病率、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产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阴道助产例数较对照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VBAC评分法与其它预测方法比较,能较好的预测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并分析产前综合指导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到我院就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为初产妇,年龄22~34岁,平均27.2~6.4岁,建卡孕周8~18周。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孕妇随机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其中未给予产前综合指导后进行分娩的孕妇200例,即对照组;在我院产前综合指导后进行分娩的孕妇200例,即观察组。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孕期检查及知识指导,而观察组产前则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产前综合指导,包括科学规范的产前检查、系统规范的孕期知识培训、孕期锻炼、分娩球操、孕期营养指导、孕期心理指导、无痛分娩指导、导乐分娩及产程指导。探讨其对剖宫产率、剖宫产中社会因素比例及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疾病、胎位异常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的选择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51%);两组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因素中社会因素所占比例较大,且观察组社会因素所占比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疾病、胎位异常等妊娠合并症总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综合指导有助于产妇更多的掌握有关分娩过程的知识、了解分娩的过程、增加孕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从而提高孕妇对自然分娩的选择率,减少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儿生物物理相评分(fetal biophysical score,BPS)、缩宫素激惹实验(oxytocin challenge test,OCT)及宫缩压力实验(contraction stress test,CST)在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保定市第一医院和廊坊市人民医院有完整产科住院资料的足月妊娠羊水偏少的孕妇10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足月妊娠羊水正常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孕妇入院后均给予BPS、OCT、CST、Bishop子宫颈成熟度评分。由于入院的每位孕妇的个人实际情况不同,采取处理的方法也不同,尽可能的选择阴道试产。其中全程严密监护实施阴道试产的孕妇,并收集产程中胎儿与母体情况。最后对所收集的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出现产前变异减速(VD)的研究组为7例,对照组为5例,且P0.05,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产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无晚期减速(LD)出现;出现产时变异减速(VD)的研究组为20例,对照组为5例,又P0.05,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产时研究组出现晚期减速(LD)为4例,对照组为3例,且P0.05,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为0.55,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0.69,P0.05,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新生儿生物物理相评分中,研究组新生儿生物物理相评分低于7分的为21例,对照组为8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新生儿生物物理相评分低于4分的为4例,对照组为3例,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研究组体重为(3.47±0.33)kg,对照组为(3.52±0.31)kg,P0.05,此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人员对足月妊娠羊水偏少的产妇患者产前进行全程严密监护,如果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阴道试产,以此来降低剖宫产风险,且能够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降低医源性手术带来的风险,保护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AIDET标准沟通模式联合导乐分娩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导乐分娩,观察组给予AIDET标准沟通模式联合导乐分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不同时间段初产妇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观察并记录初产妇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宫口开至3cm时、产后2h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宫口开至3cm时、宫口全开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然分娩(无会阴侧切)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ET标准沟通模式联合导乐分娩应用于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可有效降低其焦虑情绪评分,减轻其分娩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疼痛程度,并且有效改善初产妇与新生儿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管理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至6月唐县人民医院(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500例单胎头位阴道分娩及中转剖宫产产妇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至6月收治的500例单胎头位阴道分娩及中转剖宫产产妇设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产后出血率、产妇发热率、新生儿窒息率、NICU入住率、产钳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及中转剖宫产指征。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转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胎儿窘迫、相对头盆不称、跃期停滞、潜伏期延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妇发热率、NICU入住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对产程时限给予适当的延长,给予产妇更为充分的试产机会,在一定意义上促进阴道分娩,减少了剖宫产率,并无增加母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无痛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门诊单胎、初产、足月、年龄25~34岁、早孕期BMI 18~24kg/m~2、无产科及内科合并症者且早孕期建档并在我院分娩的产妇,无痛分娩组103例、自然分娩组93例,另选择同期初产计划性剖宫产组94例为对照。对无痛分娩组、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三组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阴道分娩者记录第一、第二产程所需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等。产后6~8周进行盆底功能的评估:包括盆腔器官脱垂的POP-Q分期评估、1h尿垫试验对产后尿失禁进行评估、利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对盆底肌群Ⅰ、Ⅱ型肌纤维的功能进行Glazer评估,同时按照盆底肌力牛津分级系统对盆底肌进行手测。结果:(1)无痛分娩组盆底肌持续收缩值和快速收缩值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剖宫产组持续收缩值和快速收缩值均高于无痛分娩组(P0.05)。(2)无痛分娩组盆腔脱垂程度较自然分娩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盆腔脱垂程度较无痛分娩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无痛分娩组盆底肌力强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组盆底肌力强于无痛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无痛分娩组与自然分娩组尿失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高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镇痛无痛分娩在减轻分娩疼痛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对盆底组织的损伤,增加孕妇选择无痛分娩的依从性,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因社会因素而增加的剖宫产率,可能降低将来发生PFD的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2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产妇均行常规围产期治疗与护理,观察组产妇增加导乐分娩项目.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各产程生理应激水平和妊娠结局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短于对照组,各产程生理应激水平低于对照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可以在缩短产程和提高妊娠结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缓解产妇高应激水平、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产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