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蛙的解剖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蛙科动物在医学领域是一类常用的实验动物,特别是在生理、药理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蛙科动物解剖学方面的资料很多,但组织学资料很少甚至缺乏,因此对这类实验动物的解剖组织学研究很有必要。牛蛙是目前广泛养殖的肉用食用蛙,与野生蛙比较,其遗传背景、生活背景更为清楚,更适合作为实验动物。为此,本研究选用牛蛙作为材料,通过大体解剖和常规染色法,系统地对牛蛙的重要组织器官进行解剖组织学的观察,以期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最基础的解剖组织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介绍霍尔效应实验的流程,以及对流程、结果和误差等的分析、总结与改进,让我们可以系统的对霍尔效应实验相关数据的意义以及数据处理过程能够有进一步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巩固加深所学磁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遗传学实验是整个遗传学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议开设综合性设计实验、玉米育种实验和分子综合实验以改革遗传学实验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之浅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针对当前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弊端。作提出了改进提高试验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5.
多雄多雌 春暖花开时节,冬眠醒来的青蛙纷纷露面了,它们疯狂的集体“婚礼”也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同一水域最强壮的雄蛙,它居于水面的最佳位置,之后扑上来一只雌蛙,然后又是一只雄蛙,一只接着一只,扑上来的青蛙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青蛙球体。青蛙球体沿池塘来回滚动,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当“婚礼”结束时,水面上留下了大面积数不清的亮晶晶的受精蛙卵,它将孕育出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弊端逐渐显现,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必须重视实验教学、优化实验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式,促进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桂蛙生殖量变化与其形态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是食药兼用的名贵蛙种,经济效益高,因此,人工养殖已成为林区致富支柱产业。优良品种选育是关键之一,研究结果表明,蛙龄在 定范围内,体长、体重与生殖量之间呈正相关,且可用y=a bx描述,为经验选种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石蛙,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之一,商品蛙重大多在150-200克。这种蛙皮肤粗糙,雄性的胸部还长有不少黑色的肉刺,因此也有人叫它棘胸蛙。如今,在我国的浙江、江西等地,已有不少养殖户人工养殖石蛙。据了解,这石蛙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性,就是不喜欢在水里吃东西,养殖户为了遵循它们的这种习性,  相似文献   

9.
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又名青蛙,是一种在教学、科研和医学等领域被广泛采用的实验动物。青蛙作为两栖类的代表,属于首先登陆的类型,其身体结构及器官机能既保持着原祖的水栖特性,又获得了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进步特征。国内外对其他种类蛙科动物的组织结构研究较多,而对黑斑蛙组织结构的研究少见报道,且主要集中在超微结构的研究上。已有的研究证实,不同种类蛙科动物消化器官的显微结构间存在着差异。为了解黑斑蛙消化器官的结构特点,本试验对黑斑蛙的消化器官进行了组织学观察,以期丰富无尾两栖类的组织学资料,为显微水平研究进化问题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0.
稻田是蛙类的天然栖息场所,适于蛙的生活和生长:同时,蛙类喜食稻田中的害虫。稻田养蛙,即是利用稻、蛙这种自然共生关系,充分发挥稻与蛙之间的互利作用,既可以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有机稻谷和蛙类,又能获取蛙类养殖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现将稻蛙种养共生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引进美国青蛙(以下简称美蛙)种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引种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引种。气温太高,种蛙在运输过程中受热容易死亡,操作不当使蛙体受伤也易引发感染。特别是怀卵雌蛙在高温天气运输死亡率较高。在初春和秋末气温变化较大时也不宜引种,否则不利于种蛙适应新环境。  2.严格区分种蛙和商品蛙。美蛙种蛙与商品蛙在培育方式上有很大差异。商品蛙由于近亲繁殖,品种退化严重,体质弱,抗病力差,生长缓慢。引进种蛙,必须选择经提纯复壮和远缘交配培育的性状优良的蛙。  3.不要误引牛蛙。美蛙与牛蛙的主要区别是:美…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同一形态发生期(鳃盖闭合期)的泽蛙(Rana limnocharis Bole)雌核单倍体胚胎和这一期的泽蛙二倍体胚胎为材料,仿Sze(施履吉)法分别测定它们的细胞数目,并用苯酚法提取各自的核糖核酸,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所提取的核糖核酸进行定性、定量。实验结果表明:鳃益闭合期泽蛙单倍体的细胞数目是二倍体的1.53倍,但每一细胞内的RNA含量却不及二倍体细胞的二分之一。作者据此讨论了泽蛙单倍体胚胎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手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是动物生理学1个重要而又难度较大的实验,其特点是手术操作技能要求高.进行蛙心插管手术时,在动脉圆锥处切口直接将蛙心套管插入心室内,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明显提高插管成功率.在灌流液中加入适量的抗凝剂,可以避免插管管口被血凝块堵塞,也可以提高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对蛙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但野生蛙类的数量有限,并且不断遭到毁灭性破坏,野生蛙类资源濒于灭绝的边缘,严重制约了蛙类加工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大力发展人工养殖蛙类是最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畜禽种业》2008,4(5):90-90
一只拇指大小的黄黑纹相间小蛙趴在澳大利亚塔隆加动物同管理员指尖上。俗称“欢蛙”的它可能很难再欢欣鸣叫,因为全球同伴数量已不足200只。澳大利亚动物园2月11日召开会议,决定在2008“蛙年”联合组建项目,保护濒临灭绝的蛙种。“欢蛙”学名“科罗澳拟蛙”,成年蛙体长不足2.5厘米。澳大利亚220个蛙种里,47种濒临灭绝,欢蛙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1875)又名石蛙、石鸡,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如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海南等地。棘胸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类,也是江西山区特有的蛙种,庐山石鸡是江西省九江地区对棘胸蛙的俗称,也是庐山特产“三石”(石鸡、石鱼、石耳)之首。  相似文献   

17.
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 .1875)又名石蛙、石鸡,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如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海南等地。棘胸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类,也是江西山区特有的蛙种,庐山石鸡是江西省九江地区对棘胸蛙的俗称,也是庐山特产“三石”(石鸡、石鱼、石耳)之首。该蛙单只体重可达200g以上,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缓激肽素,具有滋补强身、清热解毒、防癌抗癌的药用价值。从全国来看,棘胸蛙的养殖业空前发展,浙江、江苏、福建、湖南、江西等地都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适宜棘胸蛙的人工驯养繁殖。从1985年开始,先后有一些大专院校和养殖户开展棘胸蛙的生物学、人工驯养和繁殖研究,基本形成了棘胸蛙的人工驯养技术路径,但各地生态条件的变化,如何找到适合当地棘胸蛙的养殖技术,这是棘胸蛙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笔者从2006年开始开展庐山石鸡(棘胸蛙)养殖技术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实践,在棘胸蛙养殖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养殖模式,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的养殖技术,使其在棘胸蛙的仿生态繁养技术中更具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实验化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有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这门课以介绍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及实验操作技能为其主要内容。实验化学的作用不仅是验证学生所学的化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联想思维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论述了提高实验化学课教学效果的5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专教学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是中专学生的特点之一。怎样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下,在切实加强实验课的基础上科学地安排教学实验,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觉得在实验方面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应对实验试样的选择方式进行改进 《食品分析》书上的实验,在测定水分、灰分、蛋白质的含量上一般都选用恳粉,测定脂肪的含量选用午餐肉,测锡的含量选用糖水梨罐头,并且每一个实验只局限一种样品,这样就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依赖的心理,甚至有的…  相似文献   

20.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科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生物化学实验是对生物化学课堂所学知识的一个加强巩固和应用的过程,是生化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综合思考问题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