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我国的发病率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1%~2%[1]。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内分泌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正确把握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掌握最新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生命健康,全球每年约有41万的女性死于该病。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近20年来以3%~4%的速度快速增长,远远高于0.5%的世界平均水平。在许多大、中城市,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且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年龄平均低5~10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其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2%[1],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及作为复发转移后的补救治疗。因此,了解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机制,正确把握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掌握最新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效果。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发展过程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1896年,当时Beatson首先报道了3例晚期乳腺癌…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欧美国家,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25%~30%.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已经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成为妇女健康的最大威胁.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相关基因异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提高,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每年上升0.2%~8%,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乳腺癌已成为妇女的主要死因之一。我国乳腺癌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在许多大,中城市,乳腺癌已占妇女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j。但乳腺癌的研究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加远期生存率的提高,血行播散的预防与阻断,以及早期诊断等。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认识到乳腺癌是一种多基因变异引起的疾病。对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相关基因异常的认识,是乳腺癌防治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乳腺癌相关基因异常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癌症康复》2006,(5):42-42
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在西方发达国家,每8~9名妇女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将罹患乳腺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大中城市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俊华  袁建刚 《肿瘤》1998,18(5):364-367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及我国的一些大型工业化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居妇女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迄今为止,对乳腺癌发病过程中的分子...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中国,这种上升趋势更为明显,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或第二位,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的流行病、病因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据近年来一些省市统计,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1~6位(表1)。值得注意的是本病发病率正在日渐上升。以上海市为例,1963~1976这14年间直肠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01%,结肠癌的发病率则增加达158%。为了预防、减少本病的发生,必须对本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加以重视和研究。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显著的进展,以下分别介绍之。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发达国家 ,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 ,死亡率的第二位 ,美国每年有高于 18万的妇女诊断为乳腺癌 ,超过 4万人死于乳腺癌。近年来我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且伴有年轻化的趋势 ,在上海 ,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达 2 7.2 / 10万 ,北京城区居民1982~ 1997年乳腺癌标化发病率从 18.6/ 10万上升至 2 8.1/10万 ,五年上升了 5 1.1% ,均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 ,对我国妇女的生命与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1] 。乳腺癌的病因学仍不甚明确 ,研究显示 :乳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乳腺癌病理类型多样,肉瘤样乳腺癌非常少见,本文分析收治的1例肉瘤样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肉瘤样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许多拉丁美洲国家长期居于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占女性恶性肿瘤的20%-30%^[1]。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与世界多数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较低,但据最近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短短20年里,该病发病率已急速上升,而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  相似文献   

13.
自1985年以来,肺癌已成为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多发于男性及欧美国家,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我国,肺癌死亡率较30年前上升468%,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以北京市为例,2005年其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就已跃居众癌之首,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欧美国家平均每7至8名妇女就有1人将在其一生中患乳腺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及知识界妇女尤为显著,已成为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高峰较西方发达国家提前10年,所以年轻患者的比例更高,乳腺癌对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也更加严重.乳腺癌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保证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5~35岁乳腺癌发病大幅增加,10年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0.7%.55~65岁为第二高峰,在一些大中城市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或第二位,成为"女性之敌".  相似文献   

16.
p53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桂丽  任志宏 《实用癌症杂志》2011,26(3):325-326,329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出现了年轻化的倾向,在一些大城市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紧密联系的基因有p53、Bcl-2、C-erbB2、BAX、BRCA1、BRCA2、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乳腺癌指妊娠时或妊娠结束后1年内诊断的乳腺癌。尽管乳腺癌发病率较高,而且妊娠期乳腺癌是妊娠阶段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妊娠期乳腺癌的总体发病率仍很低,占所有乳腺癌发病率的0.2%~3.8%,其中半数诊断于哺乳期。妊娠期乳腺癌在妊娠、哺乳期妇女的发病率为1/3000~1/10000。  相似文献   

18.
49例乳腺癌患者家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妇女恶性肿瘤之一 ,在一些发达国家居妇女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首位。我国由于经济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 ,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并在年龄上趋向早发。目前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但有文献报道大约有 5%~ 10 %的乳腺癌患者有家族史 ,这可能是由于突变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的 ,且发病年龄提前。本文通过对我院 1996年 1月~ 1997年 12月住院手术治疗 ,并长住在天津市市内六区的初发病乳腺癌患者进行病历调查分析 ,以提高对高危人群的监控和防治水平。1 材料与方法通过查阅天津市恶性肿…  相似文献   

19.
张恒伟  刘真真  崔树德 《中国肿瘤》2004,13(12):779-784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近年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迅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达到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掌握鞍山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变化的特点。方法 对1990~1992年鞍山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统计资料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1990~1992年鞍山市城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10.86/10万,占全死因的21.53%,居第二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90年代较70年代上升了75.52%。肺癌、肝癌、肠癌及女性乳腺癌主要恶性肿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肺癌上升的幅度最大,构成比为33.30%,平均年增长速度6.11%,预测2000年肺癌死亡率约60.83/10万。结论 今后要大力开展防癌抗癌宣传教育,控制致癌因素,改变人们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组织群众开展好防癌普查工作,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