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体表皮细胞培养与异体真皮复合移植临床研究(摘要)研究生段非交导师段体武马克娴(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昆明650101)关键词表皮细胞,培养,移植,烧伤中图分类号R644应用短期培养的自体表皮细胞与异体真皮复合移植于15例Ⅲ度烧伤切痂创面,结...  相似文献   

2.
培养的异体表皮细胞皮片移植于烧伤创面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将体外培养的异体表皮细胞皮片40块(异体表皮细胞皮片是将异体包皮内板和外板、头皮、腋下皮、经我所细胞培养室特殊方法培养而成),先后移植于13例烧伤病人的切痂、削痂及肉芽创面上,现将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供烧伤或创伤皮肤缺损修复所需的表皮细胞.方法 采用少量的自体或异体表皮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于创面.结果 移植后表皮细胞成活增殖,皮肤获得重建.结论 本方法为烧伤或创伤患者在皮源不足的情况下,及时快速通过体外培养上皮细胞,移植后表皮获得重建,是解决烧伤或创伤皮肤缺损修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体表皮细胞培养与移植技术 ,为大面积深度烧伤、皮肤缺损、慢性皮肤溃疡等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然而 ,表皮细胞培养周期长 ,临床应用的可操作性差 ,而且表皮细胞膜片移植因缺乏真皮层 ,创面愈合后外观与功能均不理想。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 ,目前逐渐开始应用混合表皮细胞、转基因表皮细胞培养技术 ,并利用真皮支架作为载体 ,种植表皮细胞经培养后移植。1 自体表皮细胞培养与移植早在 2 0世纪 80年代 ,O ,Connor等首次将培养的人自体表皮细胞用于覆盖创面。此技术只需取小片皮肤标本 (4~ 8cm2 )分离表皮细胞 ,培养 3~ 4周后 ,理…  相似文献   

5.
人体表皮细胞培养及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供皮不足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自1975年Rheinwald和Green[1]发表有关人体表皮细胞培养的文献后,近20多年来国外、国内不少学者对人体表皮细胞培养及移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小块皮肤经体外培养增殖获得覆盖整个体表面积的人表皮细胞膜片。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皮克服了单纯细胞膜片移植出现的成活率低、不耐磨、疤痕显著等缺点,在烧伤创面修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现综述如下。1培养技术的发展1867年Tigri报道应用水疱表皮进行移植。1975年Rheinwald和Green[1]报道在表皮细胞培养时应用由射线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表皮细胞膜片覆盖于烧伤II、III度创面上,有否获得理想的永久性皮肤替代物。方法:应用空气—液体界面培养方法,将自体—异体表皮细胞按一定比例(1:1)混合后培养出细胞膜片,移植于10例病人的深II、III度创面上,并观察其愈合情况.结果:移植16块膜片,成功11块,失败5块(其主要原因为感染、受压及移动)。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为缺乏皮源的的烧伤病人提供了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在人表皮细胞培养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真皮成纤维细胞培养,并将其与表皮细胞分期移植于烧伤创面,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效果更佳的表皮细胞培养与移植的方法,我们建立了以纤维结合蛋白(FN)为底物的培养人表皮细胞的模式。对FN浓度及表皮细胞接种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此培养系统具有效果佳、简便易行等优点,值得临床试用。报告4例用此法培养的表皮细胞膜片行自体烧伤创面回植,其中有2例膜片存活并生长成复层鳞状表皮。  相似文献   

9.
创伤、烧伤、整形等创面有皮肤缺损时,植皮封闭创面是关键措施之一。尤其是大面积烧伤创面的覆盖常感自体皮源不足,而异体皮不仅存活期短暂且来源也很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表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为创面覆盖提供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解决大面积烧伤及其它创伤性皮肤缺损创面覆盖问题,我们对人表皮细胞培养法及同种移植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细胞悬液培养及组织块培养方法对人表皮细胞进行了培养并对其临床同种移植进行了探讨。结果:组织块培养法皮片形成率为54.17%,细胞悬液培养法皮片成活率为49.05%,皮片形成率虽然不够理想,但我们的细胞悬液培养法皮片成活率比以前的方法大大提高。临床同种移植皮片共52片,成活23片。随访最长者达15个月,皮片仍存活且无排异现象。结论:两种表皮细胞培养法简便、可行,提高了皮片形成率。表皮细胞皮片同种移植组织能在体内继续生存  相似文献   

11.
复合皮即自体表皮与异体真皮或自体表皮与人工真皮的移植[1~ 3 ] 。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对部分深度烧伤患者的功能部位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复合移植修复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共 7例 14个部位 ,均为成人。烧伤早期 5例 ,其中早期切痂创面 3例 6只手 ,肉芽创面 2例 ,分别为 2个踝关节 ,2个膝关节 ;烧伤后期切瘢创面 2例 4只手。1.2 治疗方法1)对于烧伤早期削痂创面和烧伤后期切瘢创面充分止血后 ,酌情使用庆大霉素液 80 0~ 40 0 0U/ml冲洗或湿敷 ,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网…  相似文献   

12.
表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建立和发展,为烧伤治疗和皮肤病学研究等方面开拓了新的途径。目前国内外对表皮细胞培养技术仍处在不断探索和研究阶段。为进一步寻求更佳的表皮细胞培养方法,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表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过程进行了改进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复合皮移植修复功能部位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生武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377-1378
复合皮(Composite skin)是一种永久性覆盖创面的替代物,是由自体表皮和异体真皮或人工真皮组成的创面覆盖物。近年来,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一次性复合移植(以下简称复合皮)作为一种新的创面覆盖物方法,越来越多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001~2004年我科应用复合皮移植治疗大、小面积烧伤功能部位深度创面共21例28个部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利用手术切除阴茎包皮 ,剪碎后经胰蛋白酶消化 ,添加 16 40培养液和表皮生长因子 ,制成细胞悬液 ,接种于垫有塑料薄膜载体的培养瓶中 ,经体外培养和传代培养 ,可在载体上得到大面积的表皮细胞生长薄膜 ,在移植时可将载体从培养瓶中取出 ,使长有表皮细胞薄膜一面贴敷于深二度烧伤创面和肉芽创面 ,一周后 ,可见移植创面长满培养的表皮细胞。经大量临床治疗证明 ,有很好的疗效。因此 ,以阴茎包皮作为培养皮肤细胞来源 ,通过增殖不仅达到扩大表皮面积目的 ,而且能较快地修复创面 ,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太面积Ⅲ度烧伤病人必须经植皮封闭倒面方可治愈。植同种或异种皮肤虽可暂时覆盖创面,但存在免疫排异反应。大张异体皮打洞嵌入自体皮和微粒植皮法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大面积Ⅲ度饶伤病人的成活率,但在自体皮源不足的情况下,短期内迅速封闭创而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J.G.Rheirrwala出和H.Green成功地培养出人表皮细胞与O’Corner体外培养人皮肤移植成功,为治疗大面积重度烧伤病人提供了一个新选径。近期我室培养出第一代人表皮细胞,并利用培养的表皮细胞初步进行了基础和临床实验研究。现将培养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外科研究室1984年开始对人体表皮细胞培养并应用于临床。为了使创面覆盖物接近于正常皮肤,1990年又进行了真皮成纤维细胞培养和表皮细胞分期进行同种创面移植,经临床观察收到了满意效果。现  相似文献   

17.
我科从2000年至今,在深度烧伤创面及部分瘢痕的修复治疗中采用自体表皮或自体皮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的复合移植方法修复创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供烧伤、创伤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时所需的表皮细胞.方法用少量的自体表皮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于创面.结果移植后表皮细胞成活增殖,皮肤表皮获得重建.结论为皮源严重不足的烧伤、创伤患者的皮肤修复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小型猪创面修复和对表皮分离细胞培养的量效关系。方法:利用小型猪创伤模型,分别按3个不同浓度的bFGF组(500U/ml、1000U/ml、1500U/ml)处理创面,并用磺胺嘧啶银(SD-Ag)及生理盐水做对照,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同时取相应部位的表皮细胞进行培养,MTT法观察bFGF对猪表皮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提示1000U/ml及1500U/ml浓度组促创伤修复作用比较明显,体外细胞培养10~50μg/L细胞增殖作用最明显。结论:bFGF对促进小型猪创面修复和对表皮分离细胞培养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0.
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异种无细胞真皮上的生长和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及时封密创面是烧伤治疗的关键,但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常存在自体皮源不足的问题.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提供充足的皮源带来了希望,如在胶原-GAG(氨基葡聚糖)膜及PGA/PGL(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网上种植表皮细胞和(或)成纤维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可形成复合皮,并初步用于烧伤创面的修复.本研究观察了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种植于无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上的生长和增殖情况,为进一步移植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