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云南有一个钾石盐矿藏。上海化工研究院在溶解结晶法方面做过许多工作,文章简要地进行了介绍。文章详细叙述了溶解结晶法的典型流程,作为比较的依据,然后介绍了全溶法、部分溶解法、半溶法和常温溶浸流程的主要实验结果。通过比较,作者认为用溶解结晶法加工云南钾石盐,适宜的方法是部分溶解法,而半溶法也有希望。  相似文献   

2.
利用四川某含钾岩石制得的钾明矾进一步制备硫酸型钾氮肥和氢氧化铝,从原理、工艺等方面进行探讨,并通过中试解决了工业化生产所出现的问题。还简述了该肥的3年田间对照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补钾的不同途径:口服补钾、静脉补钾、雾化吸入补钾、保留灌肠补钾在临床的应用及相关护理。重点阐述了高浓度静脉补钾的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298 K时,KCl-K_2CO_3-H_2O三元水盐体系的固液相平衡关系,测定了平衡液相的溶解度和密度,并绘制了相图。结果表明该体系在298 K时的相图都存在6个区域,即:纯KCl结晶区;纯K_2CO_3结晶区;以KCl为主的固溶体结晶区,以K_2CO_3为主的固溶体结晶区;以KCl为主的固溶体和以K_2CO_3为主的固溶体的共结晶区;不饱和溶液区。  相似文献   

5.
钾是植物营养元素之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又是十分缺钾的国家,每年需进口大量钾肥(主要是氯化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煅烧法生产铝酸钙过程中副产固体废弃物——飞灰,飞灰中包含氯化钾、钾芒硝、钾石膏、硬石膏等矿物,其中氯化钾和钾芒硝属水溶性矿物,水溶性钾质量分数高达23.52%,对其进行回收利用是十分必要的。飞灰的矿物组成表征及相图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热溶-蒸发-冷结晶工艺可高效回收飞灰中的钾,联产硫酸钾和氯化钾等含钾产品。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优选工艺条件为热溶和冷结晶温度分别为90℃和25℃、液固质量比为3.4∶1、溶浸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经6次连续浸取可溶解95%左右的钾,蒸发水量控制与理论分析一致,钾的结晶收率可达81.3%。研究表明对于铝酸钙飞灰中的钾可采用溶解-结晶工艺进行回收以生产硫酸钾和氯化钾等产品。  相似文献   

6.
利用钾混盐原矿进行一次粗选浮选粗KCl,通过多组试验数据分析,得到选出的粗KCl质量及钾收率数据,为高质量要求的粗KCl生产开辟新道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光卤石在晒制过程中 ,由于气候条件、环境因素和成矿技术条件的影响 ,在预晒池、钠盐池及调节池中形成部分夹层和鸡窝状光卤石 ,采矿难度大 ,开采时周围的NaCl易掺杂进来使光卤石严重贫化 ,形成高钠低钾光卤石 ,俗称赖矿 ,KCl含量一般在 8%~ 1 0 %左右 ,而NaCl含量则高达5 0 %~ 60 % ,镁钾比 1 .6∶1左右。由于这种原矿的存在 ,影响了盐田晒制光卤石的正常进行 ,解决的办法有新建盐田、清池、淡水溶盐等 ,但费用都比较高。实践表明 :最佳的办法是对这部分矿进行生产利用 ,创造出经济价值。用高钠低钾贫矿生产氯化钾与用精矿生…  相似文献   

8.
以钾石盐为原料,以降低回收低品位钾资源能耗为目的,采用三层水平灌注的方法进行了钾石盐太阳池的构建实验,模拟15 ℃环境温度进行了太阳池运行实验,以及利用太阳池下对流层溶液制备氯化钾实验。结果表明:钾石盐太阳池能有效聚集太阳能,运行稳定时下对流层最高温度达到43 ℃,将钾石盐太阳池底部温度和密度较高的溶液取出,冷却结晶制得工业级氯化钾。  相似文献   

9.
10.
赵根庆 《无机盐工业》2014,46(10):53-54
为了解决偏钾石盐型钾盐矿在平原地区采用旱采法生产氯化钾存在的尾盐、废水无法处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循环蒸发—热溶结晶法生产氯化钾的新工艺。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试验,对采用该法生产氯化钾的工艺路线、控制指标、主要设备选型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工程化阶段可以生产出高质量氯化钾的工艺设备条件,经现场试验,已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该法成为国内外生产高品质氯化钾的最新工艺。  相似文献   

11.
硝酸钠转化法制取硝酸钾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罡 《化工设计》2009,19(5):11-13,33
介绍一种硝酸钠转化法制取硝酸钾新工艺。该工艺根据传统硝酸钠生产硝酸钾经验,通过进一步试验与研究,对传统工艺与设备进行改造创新,实现连续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在溶盐塔内利用流态化溶盐工艺配制出理想的饱和盐水,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制得了不含浮盐的饱和盐水,并利用流态化模型对溶盐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13.
纪利俊  江雄旺  朱家文  岳群  武斌  陈葵 《化学世界》2006,47(3):133-135,141
以氯碱厂隔膜法产生的蒸发结晶盐和离子膜法副产淡盐水为原料,在溶盐塔内进行盐溶解制饱和盐水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适合的实验条件下,制得的盐水中NaCl浓度达到305~320 g/L,不含固体悬浮物。实验发现,盐水流速、盐浆加入方式对溶盐过程有显著影响;盐浆浓度对溶盐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氯化钾中氯化镁杂质的存在会影响产品氯化钾的质量分数指标,主要原因是杂质氯化镁含有结晶水.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宜将氯化钾产品的烘干温度提高到12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氯化钾正浮选的理论研究表明在利用盐酸十八胺浮选时氯化钠不应浮出,但在实际生产时杂盐氯化钠仍有浮出的现象,降低了氯化钾精矿产品的品质。针对氯化钠随氯化钾同步浮出的问题,从浮选母液中的钠离子、原料中的氯化钠颗粒、浮选过程的气泡夹带及盐颗粒间粘附干扰浮选过程等方面分别考察了氯化钠对氯化钾正浮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浮选母液是否存在钠离子,氯化钾浮选收率的差异都不显著;但是,当氯化钠与氯化钾的颗粒混合浮选时, 氯化钾的收率明显降低;当通气量增大时,氯化钠收率持续增大,使得氯化钾产品品质下降;根据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可知,光卤石水解后浮选得到的精矿中同时含有氯化钾和氯化钠颗粒。综合可知,浮选母液中的钠离子对氯化钾浮选的影响可忽略,但是氯化钠颗粒可通过在浮选时阻碍捕收剂与氯化钾颗粒的接触、与氯化钾晶体颗粒粘附等方式干扰氯化钾的正浮选过程,并且当通气量较大时气泡对氯化钠颗粒的夹带也是促使氯化钠浮出的一个因素。这些实验结果从原料赋存状态和浮选过程角度解释了氯化钾正浮选过程中氯化钠非正常性浮出的原因,可以为实际钾盐正浮选生产过程的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正浮选法制备氯化钾过程中,由于氯化钠与氯化钾一同浮出而影响了氯化钾产品的质量,因此有必要针对氯化钠随氯化钾浮出的行为进行研究。在25 ℃条件下,考察了氯化钠浓度对氯化钾-氯化钠和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钠两种浮选液黏度的影响,以及在这两种溶液中氯化钠的粒径对氯化钠的沉降速率、氯化钠的回收率、氯化钾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正浮选中氯化钠随氯化钾浮出的主要原因是浮选液的黏度较大,粒径较小的氯化钠颗粒易黏附于气泡表面或进入氯化钾矿化泡沫层而被夹带浮出。当氯化钠颗粒大于125 μm时,可有效减小氯化钠对氯化钾浮选的干扰,提高氯化钾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晶习会影响晶体的流动性、堆密度等多种性质,目前氯化钠主要以立方晶习存在,导致其在包装和运输等过程中极易结块。为了解决立方氯化钠的结块问题,开发了多品种食用盐,研究了减压蒸发结晶实验中的多个操作条件对氯化钠晶习的影响,探索了立方氯化钠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晶习变化,并研究了小规模液体蒸发对于氯化钠晶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压蒸发结晶实验中,使用优化的工艺条件能够得到球形化较好的氯化钠球形晶体;当用甲醇质量分数为0.5左右的甲醇-水混合溶剂溶解立方形氯化钠晶体时,可获得球形晶习;而通过使用小规模液体蒸发的方法可以得到粒度较大的片状晶体。  相似文献   

18.
王连军 《化肥工业》2014,(3):12-13,19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氯化钾中氯化钠含量,采用钠的次灵敏线330.3 nm作为测定波长,扩大了标准曲线的线性浓度范围,简化了操作。通过对氯化钾样品中钠含量准确度对比检测试验、加标回收率试验、精密度试验验证,表明改进后的方法简单易行,提高了测定的速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氯化钾与五硼酸钠复分解反应制备五硼酸钾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氯化钾晶体和五硼酸钠溶液的复分解反应制备五硼酸钾的方法. 考察了五硼酸钠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摩尔配比(KCl:NaB5O8)对五硼酸钾结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硼酸钠溶液浓度是影响反应的最主要因素,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摩尔配比的影响次之. 采用选取控制步骤法并引入修正的Debye-Hückel活度系数模型和Bromley渗透系数模型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的影响规律,得出反应级数为2,表观反应活化能为85.8 kJ/mol,反应主要受四水五硼酸钾晶体析出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