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锆—茜素S—邻苯二甲酸络合物的极谱吸附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锆的测定,无论是在合金钢还是在稀土矿样的分析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用极谱法测定锆,前人做过一些工作。高小霞、严杜根据氯氧化锆水解所产生的氢波,其波高与氯氧化锆的浓度成正比,在普通直流极谱上能检测5×10~(-4)M的锆。  相似文献   

2.
以四氯化钛、硝酸铅、氧氯化锆等为原料 ,采用化学共沉淀技术 ,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了组成在准同型相界点附近的钙钛矿相PZT纳米粉 .分析给出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粉体的机理 .实验表明 ,5 0 0℃热处理得到的粉体粒径小于 1 0 0nm .  相似文献   

3.
选择高效模板剂P123,以水热合成法制备介孔分子筛,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将TiO_2负载到分子筛SBA-15上,最后以氧氯化锆为金属源,采用浸渍法将金属沉积到TiO_2-SBA-15上,得到新型光催化剂Zr-TiO_2-SBA-15。通过FT-IR,SEM,TEM等实验分析方法对新材料进行表征。选择模拟染料甲基橙溶液对Zr-TiO_2-SBA-15的降解能力进行考察,最终确定最佳条件为:锆沉积量为1%的Zr-TiO_2-SBA-15在pH值为4、光催化剂添加量为15 mg、甲基橙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时,对甲基橙的最大降解率为87.1%.  相似文献   

4.
超微粒子氧化铁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用sol-gel和SCFD技术制备了超微粒子氧化铁,采用TEM、XRD等手段对其物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粒径、形貌及晶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SCFD技术制备超微粒子氧化铁可实现干燥、晶化一步完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对晶体磁性的分析,讨论了超微粒子的稳定性及形状和尺寸大小.利用单畴粒子的磁化曲线解释了超顺磁现象.  相似文献   

6.
TiO2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及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米粒子,利用XRD,TEM,SPS,XPS,PL和UV-VIS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TiO2样品的微晶尺寸、晶型结构、表面组成、光电性能和光学性能以及焙烧温度对TiO2粒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升高,TiO2纳米粒子完成了相转变过程,并表现出量子尺寸效应.600℃焙烧的TiO2纳米粒子具有与国际商品P-25型TiO2粒子相类似的晶相组成、结构、形貌和粒子尺寸,并且表面含有一定量的氧空位,这解释了表面有一定量的羟基氧和吸附氧,同时进一步引发表面态能级.TiO2纳米粒子PL光谱的产生与其表面氧空位和缺陷有很大关系,并能够提供氧空位和缺陷浓度以及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与复合等信息.此外,在光催化氧化苯酚的实验中,600℃焙烧的TiO2纳米粒子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这与表征结果一致,说明TiO2纳米粒子的性质如晶型结构和表面组成等是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纺锤形α—Fe2O3微粒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使用NaH_2PO_4作生长助剂,利用Fe(NO_3)_3水溶液强力水解制备纺锤形α-Fe_2O_3微粒的较适宜条件.发现在沸腾回流的动态环境下,可以实现较高Fe(NO_3)_3浓度和较短水解时间内完成纺锤形α-Fe_2O_3粒子的合成.这对实现无极磁粉新的合成方法和均匀胶体粒子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声敏剂DEG配体(1)的合成工艺.以氯化血红素(4)为原料,经过脱铁、加成、醚化及酯化反应,合成了化合物2,而后化合物2水解得到化合物1,通过ESI-MS,NMR,IR,UV-vis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化合物1的总产率为67.0%,其合成工艺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9.
以FeCl3·6H2O为反应前驱物,制备了α-Fe2O3溶胶.利用XRD、AFM、UV-Vis和FT-IR对薄膜的结构、形貌和谱学性质进行了分析.采用分时取样的方法,跟踪测试溶胶的XRD、AFM、UV-Vis和FT-IR,对粒子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氧化铁在水解过程中先形成β-FeOOH,然后再转化为单分散准立方体形α-Fe203纳米粒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邻氯苯基荧光酮-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光度法测定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邻氯苯基荧光酮(O-Cl-PF)光度法测定锆,在0.256 mol·L-1HCl介质中,有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存在时,锆与O-Cl-PF形成12桔黄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24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22×105L·mol+1·  相似文献   

11.
用界面聚合法(以PVP为囊壁)和原位聚合法(以UF为囊壁)制备了耐晒黄G微胶囊.实验结果表明:当以Na2SO4为分离剂,其水溶液加入速度为20 mL/min,囊材含量为15%,分散剂浓度为2.5%时,得到的PVP包覆的耐晒黄G微胶囊性能最好,其平均粒径小于4 μm;而在酸性条件下,以NH4Cl代替有机酸做催化剂,控制酸化时间为4h,反应终点pH为1.5,固化温度为70℃,固化时间为2h时,得到的UF包覆的耐晒黄G微胶囊性能最好,其平均粒径达3.2 μm.  相似文献   

12.
X射线小角散射中的粒子间干涉效应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的若干粒子间干涉的模型和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事实.实际使用的粒子间干涉效应校正方法为不同浓度试样归一化散射曲线作图外推法.然而在材料科学的许多应用中常常无法测量不同浓度的稀释试样.因此找出干涉函数的经验方程有重要意义.该文测定了超细二硫化钼不同浓度试样在不同角度下的强度衰减因子,从而导出了干涉函数的经验方程:(?)~(-1)=[1+2.5ω~(1.4)+2θ°(15.4ω~(0.5)-23.6ω~2-1.3ω~(0.01))]~(-1)  相似文献   

13.
梯度乳液聚合制备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梯度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引入半连续单体滴加工艺和亲水性功能单体,制备了零VOC乳胶涂料专用的具有较高玻璃化温度(tg)、较低最低成膜温度(MFT)的核/壳结构的纯丙烯酸酯乳液.用差热扫描(DSC)测定了纯丙烯酸酯乳液的tg,用透射电镜(TEM)测定了乳胶粒子形态,用粒度仪测定了乳液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梯度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为典型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羟乙基纤维素(HEC)为主要稳定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VAc/BA)乳液.对乳液聚合过程中乳胶粒粒径增长进行了测定,探讨了粒径及粒径分布随时间及其与转化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对实验的分析提出了该聚合体系中乳胶粒子的增长机理.发现HEC在单体和引发剂作用下存在降解与接枝两种趋势,其程度决定乳胶粒子增长与分布.  相似文献   

15.
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体中硝基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硝基苯的降解进行了研究,考查了电压、浓度、pH值、催化剂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压、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pH对硝基苯降解无明显影响。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推测了硝基苯接触辉光放电降解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一个无自旋的粒子能柱对称引力场中的运动方程.特别地,分别计算了粒子的动能和角动量.结果表明:(l)如果粒子沿弦方向的初速度不为零,则弦的辐射性质使得粒子在此方向的动能总是增加的;(2)粒子绕弦运动的角动量也总是随时间增加的.这为星系旋转的起源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在ZSM-5沸石合成中,变温晶化、恒温晶化、导向剂的加入、水钠摩尔比、硅铝比、NaCl的加入和搅拌等因素,对ZSM-5沸石晶粒大小的影响。发现要调变ZSM-5沸石的晶粒度,可采用以下的方法:1.先高温后低温的变温晶化以及改变高温阶段的时间;2.先低温后高温的变温晶化以及使用不同的低温;3.恒温晶化时采用不同的温度;4.改变导向剂加入量、水钠比、硅铝比、NaCl加入量和搅拌转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在工程优化过程中抽象数学模型得到的一类特殊的n阶线性方程组,导出了解析解的表达式,且借助于解的解析表达式,给一类条件泛函极值问题提出了新的求解方法,并利用这种求解方法于工程最佳设计中,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添加分散剂利用溶胶-凝胶法,以Cr(NO3)3.9H2O、C2H5OH、CO(NH2)2和NH3.H2O为原料制备纳米Cr2O3粉体。为找到最佳成胶条件,实验分析了尿素与铬离子的物质的量比、氨水加入量、溶胶形成时间和凝胶形成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焙烧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氧化铬粒度及收率的影响;运用TG-DTA、XRD、SEM及BET等技术手段对Cr2O3纳米粉体性能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工艺简单,制备出的纳米Cr2O3粉体产物纯度高,分布均匀,平均粒径20~3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