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CU患者行镇静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CU患者行镇静治疗时的观察及护理。方法:ICU患者71例,均选用咪唑安定和(或)丙泊酚行镇静治疗,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控制及护理。结果:71例危重患者均能达到镇静目标,Ramsay评分维持在3~4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控制及护理,对确保ICU患者镇静治疗顺利进行及病情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ICU非机械通气患者持续镇痛镇静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蓉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48-2149
目的 探讨ICU非机械通气患者持续镇痛镇静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方法 20例患者采用力月西、芬太尼、吗啡、丙泊芬等药物交替微量注射泵静脉泵入镇静.镇静过程中加强呼吸、循环监护,监测镇静水平,做好呼吸道的管理和生活护理.结果 20例患者顺利渡过疾病的危重阶段,心理反应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结论 ICU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医护人员在抢救生命、治疗疾病的同时,应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在镇痛镇静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监护和护理,避免护理并发症和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3.
ICU病人镇静治疗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ICU病人应用镇静治疗的护理对策.对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197例Ramsay评分标准1分的ICU病人应用咪唑安定或丙泊酚镇静治疗的临床护理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97例病人应用镇静治疗后呼吸和循环系统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病人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无意外拔管和导管脱落,无不良记忆及睡眠障碍等并发症发生.严密观察病情、加强临床监护、及时调整镇静药物的剂量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细致做好全程心理护理等综合措施,是保证ICU病人镇静治疗安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对60例危重病人机械通气后采用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镇静、镇痛治疗,观察效果,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结果病人经咪达唑仑及芬太尼镇静、镇痛后能与呼吸机同步,心率减慢,血压平稳,镇静有效52例,镇静过度8例.提示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病人联合应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给予镇静、镇痛治疗,起效快、代谢快、副反应少,可降低药物反应.  相似文献   

5.
李丽娜  魏珂 《护理研究》2005,19(8):696-697
[目的]观察高龄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使用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方法]采用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级的方法观察本组病例的镇痛效果,同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90 %以上的病人镇痛及镇静效果满意,少数病人出现并发症,经过及时处理和有效护理均治愈。[结论]高龄骨科手术病人使用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大多疗效满意,但必须加强观察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丽娜  魏珂 《护理研究》2005,19(4):696-697
[目的]观察高龄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使用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方法]采用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级的方法观察本组病例的镇痛效果,同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90%以上的病人镇痛及镇静效果满意,少数病人出现并发症,经过及时处理和有效护理均治愈。[结论]高龄骨科手术病人使用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大多疗效满意,但必须加强观察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CU患者的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收治的45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患者Riko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估患者病情,评分2分给予镇痛、镇静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机械通气时间(4.0±1.3)d,治疗天数(10.0±4.5)d,死亡4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给予ICU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治疗及精心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ICU清醒患者气管插管应用镇静治疗的器官功能监测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清醒危重患者气管插管后应用咪达唑仑或吗啡镇静治疗,应用Ramsay评分观察镇静效果,实施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其他系统器官功能监测,进行呼吸道管理、皮肤及心理护理。结果:患者均能顺利适应气管插管,配合呼吸机治疗,无一例发生各种护理并发症。结论:对清醒的气管插管患者实施镇静治疗,并加强器官功能监测和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机械通气的耐受力,改善睡眠并诱导顺行性遗忘,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7例重型及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及感染防控对策。方法:2020年1月23日~3月2日收治重型及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7例,住院期间实施严密病情观察、机械通气护理、液体目标管理、体外膜肺氧合(ECMO)护理、镇静镇痛管理、营养支持、用药观察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及感染防控管理等,总结护理及感染防控经验。结果:本组7例患者中,5例重型患者治愈出院,住院时间(25.2±6.0)d,治愈率71.4%;2例危重型患者转至定点医院继续治疗;无死亡病例,无院内交叉感染及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结论:规范治疗和护理流程、严格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是成功抢救重症及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ICU患者镇静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ICU患者镇静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90例达Ramsay评分1分标准的患者应用米唑安定进行镇静治疗,使Ramsay评分达2~4分,观察其反应和效果.结果 90例患者均无不良记忆及睡眠障碍,无1例意外拔管,生命体征明显改善.结论 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使ICU患者的镇静治疗安全、舒适,并降低机体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ICU患者镇静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90例达Ramsay评分1分标准的患者应用米唑安定进行镇静治疗,使Ramsay评分达2~4分,观察其反应和效果。结果90例患者均无不良记忆及睡眠障碍,无1例意外拔管,生命体征明显改善。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使ICU患者的镇静治疗安全、舒适,并降低机体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2.
对ICU科收治的60例危重病人采用镇静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危重病人在接受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仅有6例诱发并发症,治疗无效死亡1例;患者在进行镇静治疗后,SAS、SDS、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科危重病患接受镇静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治疗过程中的用药选择及护理手段均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干扰治疗结果,因此,必须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双下肢多发骨折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PCA)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双下肢多发骨折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的患者进行介绍PCA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重视术后心理护理;加强巡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记录:镇痛与镇静评分;病人呼吸和血压变化;记录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72hPCA的满意度。结果VAs评分0~5分,平均(2.50±1.55)分,镇静水平平均(2.0±0.5)分;除4例血压偏低,其余呼吸和循环平稳。术后72hPCA镇痛满意度为85%。结论下肢多发骨折患者采用PCA术后镇痛,只要重视副作用的观察与处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念,可实现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早日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ICU里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各类呼吸衰竭的危重病人120例,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各60例,先静注咪唑安定0.04~0.06mg/kg+芬太尼1~2ug/kg行镇静镇痛诱导,以咪唑安定0.03~0.2mg(kg·h)、芬太尼0.05~0.2ug/(kg·h)的剂量,用注射泵持续混合静脉内泵入。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约2级~3级。观察各项镇静指标。结果: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54.4±9.6)s,镇静效率94%。停药后苏醒时间(142±28)min,有8例用药后出现血压下降,经短暂处理后恢复,6例停药清醒后再入睡,5例停药后出现恶心。结论: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作为ICU镇静镇痛剂安全有效,只要合理地实施镇静镇痛方案,能使ICU病人取得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可减少对危重病人的刺激,减少痛苦,降低氧耗量和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镇静-躁动评分进行镇静与护理强度管理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 ICU 患者97例,均选用力月西首先静脉推注诱导镇静,然后微量泵静脉泵入维持镇静,创伤及术后患者联合芬太尼镇痛,期间应用镇静-躁动评分进行镇静评估并指导护理,以评分3~4分为镇静目标。结果97例患者均达到目标镇静,除1例发生脑疝死亡外均顺利度过机械通气期,无1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结论根据镇静-躁动评分进行镇静和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 ICU 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等意外事件发生,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机械通气期。  相似文献   

16.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 idural analgesia,PCEA)用于分娩的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730例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产妇的护理方法,包括产妇对PCEA分娩的认识及心理护理,观察用药后反应及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产妇对PCEA接受率呈上升趋势,剖腹产率降低,不影响产后出血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论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效果好,降低剖腹产率和分娩并发症的发生。在镇痛中做好心理护理和药物的观察,是确保镇痛安全和有效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24例恶性骨肿瘤的患者进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术后当天及术后1、2月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23例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术后NRS评分为0~1分;1例无效,术前、术后NRS评分均为10分.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认为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恶性骨转移肿瘤镇痛效果明显,术中、术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臂丛阻滞镇痛及白控镇静(PCS)用于断指再植患者术后镇痛镇静处理的效果及护理管理方法。方法收集48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行持续臂丛阻滞镇痛及静脉自控镇静,镇痛药物为0.2%罗哌卡因,镇静药物采用0.05%咪唑地西泮或0.05%咪唑地西泮与0.0005%芬太尼复合液,观察术前及术后6,12,24,48,72h时镇痛镇静评分、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CS后各时间点的镇静评分均高于术前,无一例镇静不足或镇静过度发生。患者术后呼吸循环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臂丛阻滞镇痛及自控镇静能为断指再植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镇痛镇静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与护理,避免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臂从阻滞镇痛及自控镇静(PCS)用于断指再植患者术后镇痛镇静处理的效果及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收集48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行持续臂丛阻滞镇痛及静脉自控镇静,镇痛药物为0.2%罗哌卡囚,镇静药物采用0.05%咪唑地西泮或0.05%咪唑地西泮与0.0005%芬太尼复合液,观察术前及术后6,12,24,48,72 h时镇痛镇静评分、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镇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CS后各时间点的镇静评分均高于术前,无一例镇静不足或镇静过度发生.患者术后呼吸循环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臂从阻滞镇痛及自控镇静能为断指再植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镇痛镇静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与护理,避免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84例配合镇痛镇静的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体会,通过严密观察病情,配合有效的镇静监测、呼吸道护理、基础及营养护理等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了机械通气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认为严密观察病情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