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磷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磷矿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矿产资源,我国磷矿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磷矿资源难采选矿多、高品位矿少。随着磷矿资源的不断开采,我国磷富矿将耗尽,品位变低,磷矿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将变多,越来越多的磷矿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不仅严重危害了环境,而且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磷矿行业的发展。合理利用磷矿固体废弃物,可以兼顾并综合体现"开源节流"的双重效益,化害为利、变废为宝。通过调查和比较,总结了磷矿固体废弃物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资源化利用磷矿固体废弃物,建议加强磷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并重视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郑建军  刘占全 《金属矿山》2012,41(6):127-128
白云鄂博西矿铁矿尾矿泥和甩尾碎石是矿山选矿厂排放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利用尾矿泥代替砂、甩尾碎石代替级配碎石,采用碾压混凝土工艺进行矿区路面修筑,是改善矿区运输道路路况,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的根本性措施。试验取得了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比重的指标,28 d抗压强度达到18 MPa以上。工业试验路面选择在矿区主运输坡道上,一共做了4块,路面总长66.5 m,宽9.0 m,面积约600 m2,用料量共计165 t。根据路面混凝土芯样强度试验结果,尾矿泥碾压混凝土平均强度在18 MPa以上。  相似文献   

3.
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处置一直是矿山与矿业领域关注和科学研究的重点。为满足矿山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之需要,在山区自然混合土与植被特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固体废弃物种植混合土及其配制方法。同时,通过了盆栽试验和地栽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利用矿山固体废弃物与好土(细粒土),按本法能够很容易配制出适合植物生长的矿山固体废弃物混合土基质;利用这种矿山固体废弃物种植混合土进行矿山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不仅可以大量地消耗与处置矿山固体废弃物,而且能够快速地实现矿山生态恢复,较有效地防止泥石流、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合浦高岭土矿作为研究对象,对花岗岩风化壳型砂质高岭土矿综合利用的技术关键和解决途径作了系统论述;通过扩大连续试验确定了合理利用该类资源的选矿工艺流程;并对获得的涂料级高岭土精矿、填料级高岭土精矿、铸造用硅砂和云母精矿作了应用途径或应用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细粒煤分选和脱水效果,萨尔矿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分级浮选研究试验,利用水力旋流器将细粒级按80—180μm分级,然后各粒级进行单独浮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矿山固体废弃物的概念和分类,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入常态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评述了我国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和资源化利用的两个方向:有用组分回收和整体利用,主要应用在建材领域、矿业领域和农业领域;指出了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入新常态的五个关键问题: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识淡薄、资源化利用法规制度不完善、资源化利用现状不清晰、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手段。文章从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识、法律规划编制、调查评价、技术推广、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推动矿山固体废弃物从“生态包袱”转化为“资源财富”。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矿山固体废弃物的概念和分类,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入常态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评述了我国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和资源化利用的两个方向:有用组分回收和整体利用,主要应用在建材领域、矿业领域和农业领域。指出了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入新常态的五个关键问题: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识淡薄、资源化利用法规制度不完善、资源化利用现状不清晰、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手段。文章从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识、法律规划编制、调查评价、技术推广、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推动矿山固体废弃物从"生态包袱"转化为"资源财富"。  相似文献   

8.
高岭土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高岭土资源非常丰富,本文着重介绍了对四会,成名,靖远,湛江等地高岭土矿所仨的选矿试验研究以及利用高岭土矿石生产刀刀级与刮刀级造泖布土的工艺。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贵州省磷矿固体废弃物的产出现状和生态危害,探讨了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解决磷矿固体废弃物问题的必要性和有效手段。通过对贵州省磷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磷矿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极低;磷矿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难以走向市场;惩罚制度和奖励政策有待完善。根据存在的各项问题,从磷矿固体废弃物利用途径推广、矿山企业的产业转型、对市场的合理引导、磷矿固体废弃物排放监管、资源化利用奖励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贵州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彻底解决磷矿固体废弃物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贵州省磷矿固体废弃物的产出现状和生态危害,探讨了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解决磷矿固体废弃物问题的必要性和有效手段。通过对贵州省磷矿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磷矿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极低;磷矿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难以走向市场;惩罚制度和奖励政策有待完善。根据存在的各项问题,从磷矿固体废弃物利用途径推广、矿山企业的产业转型、对市场的合理引导、磷矿固体废弃物排放监管、资源化利用奖励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贵州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彻底解决磷矿固体废弃物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was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 of waste rock material as a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eaching heaps. In mountainous open pit operations, selection of an appropriate location for dumping waste rock material or building leaching heaps is a major challenge. Meydook copper mine is one of the largest copper operations in Iran. The mine has operated about 2 decades. The current waste rock dump is located 4 km from the operation site but a new proposed dump only 1 km away will be built in a valley to the North of the pit. Construction of leaching heap No. 2 has been on the mine technical department agenda.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project i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for construction of heap No. 2 on a waste dump. Considering the project condition, a 3D analysis of heap major structures including; valley rock foundation, waste dump, and low grade ore was carried out. Five sets of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and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fields were computed. In all analyses conducted, the subsidence profile was determined for the valley base rock and heap foundation (waste dump). The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settlement at the heap base would be only 4–5 cm so the waste dump provides a safe and reliable base for the heap construction.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heap mechanical parameters was also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f the friction angle of heap material was reduced below 25°, the heap walls became unstable and the heap geometry would need to be redesigned.  相似文献   

12.
对红土镍矿堆浸搅拌浸出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 红土镍矿经洗矿分级后, +0.25 mm粗粒级矿石进行堆浸, -0.25 mm细粒级矿石常压搅拌浸出。结果表明 在堆高4 m, 酸耗700 kg/t, 浸出时间142 d的柱浸条件下, Ni累计浸出率约80%;在酸耗850 kg/t, 浸出时间3.5 h, 浸出温度90~95 ℃, 矿浆浓度26%的搅拌浸出条件下, Ni浸出率可以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碱法堆浸提铀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从碱性矿石中堆浸提铀的新工艺, 即加溶浸剂(Na2CO3 、NaHCO3)加热强化浸出工艺。该工艺的流程为:原矿※破碎※焙烧※预处理※加热※浸取与洗涤※铀的浓缩与纯化。使用该工艺可以使铀的浸出率达到82%以上(常规堆浸51%), 而且, 浸出时间只有8 d(常规堆浸36 d), 液固比(L/S)只有0.8(常规堆浸2.7), 使浸出液的铀金属质量浓度成倍地增加, 这非常有利于铀的浓缩与纯化。  相似文献   

14.
堆浸作业中停堆时点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丛奎 《铀矿冶》1996,15(2):87-91
在堆浸作业中,合理选择停堆(停止喷淋/结束堆浸)的时点,关系到堆浸的成本效益。文中讨论了确定停堆时点的常用方法,介绍了投入产出分析确定QY矿停堆时点的方法和实例。同时指出:追求高浸出率不是堆浸的方向,获取高的成本效益才是堆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硬岩铀矿开采中效率低、损失大以及堆浸铀尾渣、含放射性废石处置难等问题,结合“协同开采”理念,提出了硬岩铀矿无废协同开采模式。该模式通过调整回采工程布置,优化充填与尾废处置 工艺流程,采取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使采矿与堆浸、采矿与充填、充填与堆排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协同,达到安全高效开采铀矿资源和无废处置铀矿冶尾废的目的。以粤北某铀矿为例,分析了现有上向分层干式充 填法和堆浸、尾废处置工艺的特点,开展了堆浸铀尾渣充排试验,改进了采矿方法,设计了采—充—排协同工艺方案,并对其工程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灰砂比为1∶10和1∶14、质量浓度为76%的充填体, 能够满足该矿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法和地表同步固化堆排的要求;采用无废协同开采模式后,采场生产能力和回采率可分别提升至135 t/d和88.86%,含放射性废石达到地表零排放,堆浸铀尾渣通过井下胶结充填和地 表固化堆排得到了有效处置,矿山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得以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铀矿石堆浸、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问题。讨论了搞好堆浸的决策原则和主要工作,介绍了堆浸技术经济分析、工艺流程选择和治理“三废”的有关方法及要求。认为铀矿床的天然特征和做好铀矿堆浸试验是开展铀矿堆浸的前提;而因地制宜、建好矿堆、确定合适的喷淋、浇灌方式是提高堆浸浸出率的技术关键。文章还就发展堆浸、建立试验和工业生产考核指标、提高堆浸技术水平、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铀矿酸法堆浸中结垢的形成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润兰  刘松军 《铀矿冶》1998,17(1):24-30
本文研究了邹家山万吨级堆浸结垢矿物的特性及形成机理,堆浸结垢与矿石组成以及堆浸工艺的关系,选用了合适的防垢剂,提出了通过加该种防垢剂和采用新的堆浸工艺来减轻或消除铀矿酸法堆浸结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德兴铜矿祝家废石场为满足废石排放和堆浸喷淋的双重工艺要求 ,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有利于二者的新布局构思  相似文献   

19.
铀矿石堆浸尾渣回填处置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蒲姣 《中国矿业》2002,11(4):64-65,67
本文根据处理铀矿尾矿方法,论述了铀矿石堆浸尾渣的特性及铀矿石堆浸尾碴回填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20.
孙文杰 《矿冶》2019,28(1):1-3
堆浸场边坡稳定性对于矿山堆浸场的经济性和安全环保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极限平衡条分法原理开发的GeoStudio软件,其中的Slop-W模块作为一种岩土结构稳定性分析通用软件,能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施加荷载和边界条件,有效模拟土条受力以及土条间作用力,建立力平衡和力矩平衡方程,求解堆浸场最危险滑弧以及最小安全系数,从而全面掌握堆浸场边坡抗滑稳定性。本文通过该软件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为今后堆浸场的稳定性安全设计和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