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5指掌指关节至近侧指间关节间动脉缺损的一种修复术式.方法以掌心动脉为供血管,将指总动脉近端向远端翻转来修复该类动脉的缺损.结论指总动脉及掌心动脉位置较恒定,变异少,孔径较大,且指总动脉位置浅,易于解剖,加上掌浅弓,有足够可利用的长度,用来修复掌指关节至近侧指间关节间动脉缺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术式.但其前提是掌心动脉必须正常.  相似文献   

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病情严重者可并发肢端坏疽而截肢致残,因此在发生紧急缺血临床表现时,必需及时作动脉搭桥转流术,重建血液循环以保全患肢。糖尿病是本症的高危因素之一,并且有其特殊动脉硬化闭塞的病理模式,即病变多广泛地累及小腿部动脉主干,而有些足部  相似文献   

3.
腘动脉下段分叉部损伤的早期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报告了9例腘动脉下段分叉部损伤的治疗结果。除1例为土枪霰弹伤外,其余均为钝性暴力所致。早期截肢2例,后期截肢1例,截肢率33.3%。存活肢体中1例明显小腿缺血性挛缩,1例轻度小腿缺血性挛缩,4例功能基本正常。腘动脉下段分叉部损伤具有血管损伤范围广,远端缺血严重,常伴有骨、关节及皮肤、肌肉、神经等组织损伤等特点。尽早手术,同时重建胫前、胫后动脉血循环,尽量修复及保护伤肢静脉,常规行小腿深筋膜切开减压,骨折、脱位同时予以修复并可靠固定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5指掌指关节至近侧指间关节间动脉缺损的一种修复术式。方法:以掌心动脉为供血管,将指总动脉近端向远端翻转来修复该类 动脉的缺损。结论:指总动脉及掌心动脉位置较恒定,变异少,孔径较大,且指总动脉位置浅,易于解剖,加上掌浅弓,有足够可利用的长度,用来修复掌指关节至侧指间关节间动脉缺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术式。但其前提是掌心动脉必须正常。  相似文献   

5.
Ge动脉下段分叉部损伤的早期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报告了9例Ge动脉下段分叉部损伤的治疗结果,除1例为土枪霰弹伤外,其余均为钝性暴力所致,早期截肢2例,后期截肢1例,截肢率33.3%。存活肢体中1例明显小腿缺血性挛缩,1例轻度小腿缺血性挛缩,4例功能基本正常。Ge动下段分叉部损伤具有血管损伤范围广,远端血严重,常伴有骨、关节及皮肤、肌肉、神经等组织损伤告示特点。尽早手术,同时重建胫前、胫后动脉血徨  相似文献   

6.
外周动脉损伤紧急处理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周动脉损伤紧急处理的经验张静菊,臧广生,赵文光,刘宝山,王琦,孙大军近30年来,我院共收治外同动脉损伤295例,对其中255例264条动脉作了紧急处理。现将其诊治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几个问题作重点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55例中男性230例,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受者脾动脉重建移植肝动脉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7月完成的328例次原位肝移植中的肝动脉重建方法。其中7例受者因肝总动脉不适宜吻合而采用脾动脉重建移植肝动脉。7例受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2.5±11.3)岁。肝移植术中,于胰腺体部上缘处游离受者脾动脉干2cm,结扎其远端,利用其近心端与供肝肝总动脉对端吻合;在2.5倍手术放大镜下,以7-0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方式完成动脉重建。结果术后行间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监测显示:7例受者肝动脉血液供应良好,无血栓形成,无胆系并发症发生,无脾脏梗死征象。2例肝细胞癌患者分别在术后18、21个月死于癌肿复发,5例良性肝病患者术后随访22.6个月(12~38个月),肝功能良好,1年生存率为100%。结论在肝移植受者肝总动脉不适宜重建移植肝动脉时,选择性应用受者的脾动脉是简便可行的动脉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口径动脉移植复大口径动脉缺损的可能性及效果。方法 应用二级大白鼠50只,取长为7mm,口径为0.3~0.4mm的尾动脉移植修复口径为1.0~1.4mm的颈动脉缺损。分别于手术后3周及5,10,12个月观察移植物的通畅情况及病理变化。结果 术后1年移植物的通畅率为95%(19/20)。内膜增生于术后3击主要存在于邻近吻合口部位的血管内膜,术后5个月移植动脉全长内膜增生严重,且比较均匀,术  相似文献   

9.
髂内动脉移位重建髂外动脉一例贺青卿徐良王晨龙张小化刘国勤单礼成患者男,20岁。因左下腹被铁钝器撞击伤,下肢功能障碍8小时,于1997年8月29日急诊入院。检查:左髂窝有一直径5cm的圆形皮肤挫伤,皮下淤血,左下腹膜刺激征阳性,直肠指检无异...  相似文献   

10.
腋-股架桥术治疗髂、股动脉闭塞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腋—股架桥术治疗髂、股动脉闭塞或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髂、股动脉闭塞或狭窄病例的临床资料、危险因素、手术指征及效果。结果:均行腋—股动脉架桥术,17例单侧,3例双侧,共26条;18例是为拯救肢体而手术,其1,3,5年通畅率为87%(20/23),74%(17/23)及61%(14/23)。30d内死亡1例(占5%)。3例移植物在术后6.5个月内闭塞,均发生在股—股搭桥中,而腋—股搭桥则长期通畅。结论:对广泛的慢性髂、股动脉闭塞性疾病,腋—股架桥对于行主动脉重建有危险或预期寿命受限的病人不失为一种可行术式。  相似文献   

11.
肝动脉外科解剖在肝动脉置管术中的应用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铭惠  陈谦  杨景红  徐静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20(12):1142-1144,I003
目的 目前术中肝动脉置管术(IHAC)已广泛应用于肝脏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但多采用盲目插管的方法,影响了IHAC的疗效。通过术中肝动脉的外科解剖结合肝动脉造影,了解肝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行径及相互关系,证明肝动脉外科解剖在IHAC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电凝锐性解剖技术对116例肝脏或胆道疾病患者行肝动脉外科解剖,详细记录肝总动脉(CHA)、肝固有动脉(PHA)、肝左、右动脉(LHA、RHA)及胃十二指肠动脉(GDA)的位置和相互间的成角(锐角或钝角),并在术中观察自然状态下导管经胃网膜右动脉插入后的走向。部分病例结合肝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GDA与CHA呈水平或钝角72例(62%)。其中20例行IHAC,导管经胃网膜右动脉插入时全部进入CHA;(2)GDA与CHA呈锐角,而与PHA呈水平或钝角36例(31%),13例行IHAC,导管或进入PHA或RHA;(3)PHA缺如8例(7%)。此外,116例中RHA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9例(7.7%),肝左动脉源于胃左动脉7例(6.0%),肝左、右动脉之间在肝门部存在明显异常交通支2例(1.7%)。结论 影响IHAC准确性的关键是GDA与CHA的成角,以及肝动脉解剖异常。由于绝大多数GDA与CHA成角为钝角,加上一定比例的肝动脉解剖异常,因此,非肝动脉外科解剖的盲目插管其成功率不足25%,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病情严重可并发肢端坏疽而截肢致残,因此在发生紧急缺血临床表现时,必需及时作动脉搭桥转流术,重建血液循环以保全患肢。糖尿病是本症的高危因素之一,并且有其特殊动脉硬化闭塞的病理模式,即病变多广泛地累及小腿部动脉主干,而有些足部的小动脉却仍保持通畅,从而可用作动脉转流术的流出道,以重建糖尿病足的血循环。  相似文献   

13.
犬髂内动脉和阴部内动脉结扎对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4条犬分别单侧或双侧结扎髂内动脉和阴部内动脉,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测定阴茎海绵体内压、潜伏期和动脉血流速度。结果表明:单侧ⅡA或IPA结扎损害阴茎勃起功能,但对侧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加;双侧ⅡA或IPA结扎阴茎不能勃起,但二个月后,勃起功能几乎都能恢复,动脉造影和组织检查提示恢复勃起功能取决于阴茎伴随动脉的代偿情况和平滑肌细胞缺血变性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暂时性体外胫后动脉旁路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5例成人尸体10侧下肢标本的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及其分支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 本组研究未发现胫后动脉缺如,全长(291±31)mum,显露部下端外径(2.8±0.5) mm.胫后动脉在小腿内侧发出穿支皮动脉存在率100%,平均发出(4±2)支,动脉外径(1.5±0.5) mm,发自中上1/3的穿支皮动脉长度最长(6.5±3.5) cm.结论 胫后动脉及小腿内侧穿支皮动脉在小腿走行恒定,变异率小,管径粗大,易于操作,供区影响小,是暂时性体外胫后动脉旁路手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 ,5 5岁。因外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10d ,右上腹疼痛 4 + h入院。入院时查体 :T 36 5°C ,P 83次 /分 ,R 2 0次 /分 ,BP 112 / 75mmHg。神清 ,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 ,中上腹及右上腹深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肝功能检测为 :TBIL 12 4 μmol/L ,DBIL 5 3μmol/L。B超报告 :胆囊区见 3 5cm× 1 5cm的囊性暗区 ,其内欠清晰 ,壁囊稍厚 ,欠规则 ,考虑胆囊残端膨大或胆囊积液。入院后给予补液、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治疗。复查肝功结果为 :TBIL196 3μmol/L ,DBIL 14 8 7μmol/L。入院后第 4天患者右上腹疼痛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值的差异性及其内在规律。方法随机抽取生长发育正常的8~11岁学生共120名,采用自身配对方法,测量其平卧、坐位时的足背动脉与平卧时的肱动脉血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平卧时小儿足背动脉收缩压显著低于肱动脉收缩压(P〈0.01),而其舒张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坐位时,足背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平卧位肱动脉血压(均P〈0.01);足背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呈正相关并存在线性依存关系。结论小儿足背动脉测压简便易行,可根据回归方程推算肱动脉血压。  相似文献   

17.
假性动脉瘤17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性动脉瘤17例手术治疗体会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011)蒋米尔陆民黄新天薛莲朱雯霞田卓平张培华假性动脉瘤是动脉损伤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好发于四肢部位。大多数由于锐器伤、火器伤、骨折、感染和医源性创伤等所致。手术重建血流通道是...  相似文献   

18.
巨大冠状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DY  Hu SS  Sun LZ  Song YH  Wang W  Pan SW  Zhao H  Luo GH  Liu YM  Qi ZT  Tao TF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2):1535-1537
目的探讨巨大冠状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要点。方法1996年7月至2004年10月,共手术治疗6例巨大冠状动脉瘤。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瘤切除术3例,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冠状动脉瘤成形术3例。巨大冠状动脉瘤常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同期行冠状动脉瘘修补手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主动脉成形术2例,冠状动脉瘤血栓清除术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44±26)min(67~20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4±21)min(56~172min)。患者随访8~87个月(平均48个月)。随访中患者症状均消失,无死亡和冠状动脉瘤复发病例。结论巨大冠状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肝动脉结扎治疗胆道大出血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周围主干动脉损伤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围主干动脉损伤的外科处理许哲仪,陈秉燮,黄林生1964年以来我们治疗以周围主干动脉损伤为主的病人共3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33例中男27例,女6例。年龄14~52岁。损伤原因:锐器刺伤18例;钢、石、玻璃碎屑以及弹片、汽枪子弹等击伤共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