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确诊为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2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予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经鼻导管持续吸入氧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h和12h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同时记录RR、HR、MBP等指标。结果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对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及改善呼吸衰竭的效果肯定(P〈0.05)。结论对COPD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NBIPAP-SIMV-PSV)组合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3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BIPAP-SIMV-PSV,监测并比较通气治疗前、治疗后2h、4h、HR、RR、Bp、PaO2、PaCO2和SaO2变化.结果通气治疗前后各参数变化比较通气治疗后HR、RR明显减慢;PaO2与SaO2显著提高;PaCO2显著下降;Bp无明显变化.全部病例经2~4d通气治疗后病情稳定,脱离呼吸机.结论NBIPAP-SIMV-PSV可明显改善呼吸衰竭的症状和体征,迅速提高PaO2与SaO2值,有效降低PaCO2值.能明显改善人机同步性能,更节省呼吸功,患者更舒适.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P<0.01),显著减少医疗费用,可作为治疗COPD合并早、中期呼吸衰竭的一种简便、迅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确诊为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2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予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经鼻导管持续吸入氧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 h和12 h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同时记录RR、HR、MBP等指标。结果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对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及改善呼吸衰竭的效果肯定(P<0.05)。结论对COPD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无创性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昏迷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我们应用BiPAP面罩呼吸机以S/T方式对13例COPD呼衰昏迷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并与11例非昏迷患者比较。结果显示昏迷患者与非昏迷患者血气在通气前后得到明显改善,意识转清,有效率分别为846%、81.8%(P>0.5),说明BiPAP通气对于COPD呼衰昏迷患者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bi level airway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有创通气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72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有创组和无创组,每组3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有创组采用有创通气,无创组采用Bi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blood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_(2))、血氧分压(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_(2))]、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生存率。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无创组心率、呼吸频率、PaCO_(2)低于有创组,PaO_(2)高于有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创组比较,无创组治疗1个疗程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减轻炎症反应,不增加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6例次经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所致的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进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并行临床症状、体征、有创动脉血压、血气分析等指标监测。结果16例次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成功15例次,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93.7%。治疗2h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明显提高,通气前后比较P<0.01。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通过调节压力支持和呼气末正压水平,可改善左心功能,降低肺间质和肺泡的渗出,改善通气血流比率,有利于气体交换,从而提高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56例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呼吸频率下降,心率下降,辅助呼吸肌活动明显减轻和消失,与对照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依从性强,解除呼吸肌疲劳,纠正呼吸衰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头罩给氧,研究组患儿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1. 5%优于对照组患儿的57. 6%,并发症发生率10. 1%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2. 1%,动脉血气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临床效果十分理想,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了新生儿的动脉血气,同时减少了患儿家庭支出费用,提高了新生儿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6例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呼吸频率下降,心率下降,辅助呼吸肌活动明显减轻和消失,与对照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依从性强,解除呼吸肌疲劳,纠正呼吸衰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相正压(BiPAP)无创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止咳化痰、雾化吸入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机械通气。结果无创机械通气对提高Pa02和降低PaC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好,可减少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使用,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面罩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尘肺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照组20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包括鼻导管吸氧,药物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尘肺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呼吸(RR)、心率(HR)、血气分析的pH、PaO2、PaCO2等指标检测。结果 两组PaO2、SaO2均升高,PaCO2降低,pH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好转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 面罩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尘肺呼吸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矽肺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2例矽肺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及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PaO2升高,心率及呼吸频率减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aO2升高、心率及呼吸频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矽肺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更有效提高PaO2,降低呼吸频率及心率。并治疗组降低PaCO2更明显,但未造成过度通气。  相似文献   

13.
尘肺并发呼吸衰竭,是尘肺病人的重要死亡原因,积极预防治疗呼吸衰竭,是减少尘肺死亡和延长尘肺病人寿命的关键。本院近1年来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尘肺呼吸衰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与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6例仅维持常规治疗,治疗组16例除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之外,进行无创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3d后的呼吸频率HR、心率以及血气(PaCO2、PaO2、pH)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d的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疗效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唐雄  叶白云  高兴林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744-1745,1747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气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两组在治疗有效率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水平相当,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PaO2、PaCO2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相正压(BiPAP)无创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止咳化痰、雾化吸入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机械通气。结果无创机械通气对提高PaO2和降低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好,可减少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使用,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C O P 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观察组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干...  相似文献   

18.
朱稳兰 《工企医刊》2008,21(5):20-22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肺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40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0例,治疗纽予常规治疗联合BiPAP治疗,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pH、PaO2、PaCO2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仅PaO2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iPAP在提高pH、PaO2,降低PaCO2方面疗效显著,是无创性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时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8例,经常规治疗后病情不能缓解者给予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及血氧饱和度( SaO2)的变化.结果 18例患者经BiPAP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值和氧分压(PaO2)逐渐上升、二氧化碳分压( PaCO2)下降、SaO2提高,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BiPAP治疗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肯定,需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确保有效通气,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用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38例,比较治疗前后PaO2/F iO2的变化,并与25例机械通气(CMV)治疗患儿比较机器使用时间、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日之间的差异。结果:NCPAP治疗前后PaO2/F iO2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MV相比机器使用时间、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日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可显著减少CMV的应用及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