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傅黎 《太阳能》1998,(2):23-23
光伏系统的运行和维护(Ⅱ)光伏充电控制器太阳能辅助小型儿童摩拖车光伏充电控制器(PVCC)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光伏电源对蓄电池的过充电.它的另一作用是在夜间隔离光伏阵列和蓄电池,防止漏电损耗.还有一种作用是通过发光二极管或其它测量仪器提供对充电过程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个由光伏电池、蓄电池、单向DC-DC变换器和双向DC-DC变换器组成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为了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使直流母线电压稳定,采用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对系统能量进行管理,使光伏电池和蓄电池协同工作。通过Matlab仿真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独立光伏发电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建立系统中各环节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不同储能元件(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的储能特性,以混合储能系统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以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各项运行技术指标为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纯形法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并进行了编程实现和算例验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太阳能独立光伏发电在移动通信基站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太阳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系统设计指导原则、移动通信基站的负载类型、太阳能阵列最佳倾角和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步骤与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模糊控制在光伏系统充电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伏系统中,太阳电池的输出,蓄电池的负载及蓄电池的自主电均不确定量,用经典控制理论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充电效果。该文将模糊控制理论运用到光伏系统充电控制中,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达到了较好的充电效果。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跟踪光伏发电计划的能力,文章提出一种适用于储能系统的模糊模型预测控制(FMPC)充放电控制策略。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建立了以储能系统剩余容量偏离理想值、并网功率与发电计划偏差最小为目标的控制模型,通过引入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即时调节目标函数中的权重系数以获得最佳跟踪效果。以光伏电站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MPC和普通控制策略相比,所提出的基于FMPC的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燃料电池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铅酸蓄电池的不足之处及其替代品--燃料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简单分析基于燃料电池的光伏发电系统存在的一些缺陷,并介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独立光伏系统中蓄电池的作用及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金焕  陆钧 《新能源》1995,17(7):31-34
本文论述了在独立光伏系统中蓄电池的作用、光伏系统中常用的蓄电池类型及其独点,并介绍了描述蓄电池特性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0.
光伏发电参与配电网电压调节的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裴玮  孔力  齐智平 《太阳能学报》2011,32(11):1629-1635
分析了光伏发电并入点电压特性和含光伏发电的放射状配电网内电压分布特性,从光伏电源并入点和配电网电压分布两方面提出光伏发电参与电压控制的支撑作用.将电压问题分为由光伏电源输出的缓慢波动和外部负荷等情况大扰动两类问题,分别提出光伏电源参与电压调节策略,控制策略利用全局静态信息和局部动态信息,在每个周波的采样计算时间内对光伏发电无功输出和配网无功分布进行实时管理,并给出具体控制框图.通过仿真,论证了所提出的电压管理策略在改善含大量光伏发电的配电网电压质量和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最大功率随外界环境变化而波动,无法满足负荷的供电需求,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基于储能系统的光伏发电系统结构,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运行原理,分析了系统功率与直流母线电压的关系,设计了无源式储能系统和有源式储能系统对功率进行缓冲以满足控制目标.仿真结果表明,有源式储能系统较无源式储能系统有更好的功率调节作用,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的储放能量自动切换控制,使得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功率与负荷需求功率良好匹配,直流电压稳定.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当前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各种常用控制方法,阐述了每一种控制方法的技术原理,分析和比较了这些常用控制方法的特点,总结了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具体选择方法时应综合考虑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光伏方阵最佳倾角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一种计算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光伏方阵的最佳倾角的方法。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光伏方阵的最佳倾角:先计算出倾角β下各月倾斜面上的太阳能方阵发电量与风机发电量之和,然后减去各月负载耗电量的差,再求出一年内上述差值的平方和,能使得此平方和取得最小值的倾角即为方阵最佳倾角β。根据此方法确定出的最佳倾角可以使太阳能和风机发电量相对不足的月份的发电量尽量接近负载需求量,同时又可以解决有的月份风光发电量远大于负载需求,造成极大浪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光伏发电的六象限法太阳自动跟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加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往往采用光伏板自动跟踪太阳的方法。文章在传统的四象限法跟踪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六象限法光电式太阳位置检测跟踪装置。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以步进电机作为执行机构,通过单片机控制双步进电机,实现双轴太阳自动跟踪。实验表明,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太阳的自动跟踪,而且能提高对太阳跟踪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提高发电效率是光伏模块进一步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温度是影响光伏模块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对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而言。基于某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数据,分析了温度对光伏模块发电效率的影响。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环境温度与电池板发电效率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拟合度较高的理论发电量计算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计算电站的应发电量和相应的损失发电量,以便综合考虑收益与成本,判断是否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光伏并网系统中光伏微电源出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将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HESS(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应用到光伏并网系统中可以实现光伏功率平滑、能量平衡以及提高并网电能质量。在同时考虑蓄电池的功率上限和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SOC)的情况下,对混合储能系统提出了基于超级电容SOC的功率分配策略;该策略以超级电容的SOC和功率分配单元的输出功率作为参考值,对混合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进行设计。超级电容和蓄电池以Bi-direction DC/DC变换器与500 V直流母线连接,其中超级电容通过双闭环控制策略对直流母线电压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功率分配策略能对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合理分配,而且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并网,稳定了直流母线电压。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study, the environmental load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PV) during its life cycle and energy payback time (EPT) are evaluated by LCA scheme. Two hypothetical case studies in Toyohashi, Japan and Gobi dessert in China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nstallation location and PV type on environmental load and EPT. The environmental load and EPT of a high-concentration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hcpV) and a multi-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mc-Si PV) are studied. The study shows for a PV of 100 MW size, the total impacts of the hcpV installed in Toyohashi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hcpV installed in Gobi desert by 5%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recycling stage. The EPT of the hcpV assumed to be installed in Gobi desert is shorter than EPT of the hcpV assumed to be installed in Toyohashi by 0.64 year. From these results, the superiority to install PV in Gobi desert is certificated. Comparing with hcpV and mc-Si PV, the ratio of the total impacts of mc-Si PV to that of hcpV is 0.34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recycling stage. The EPT of hcpV is longer than EPT of mc-Si PV by 0.27 year. The amount of global solar radiation contributing to the amount of power generation of mc-Si PV is larger than the amount of direct solar radiation contributing to the amount of power generation of hcpV by about 188 kW h/(m2 year) in Gobi desert. Consequently, it appears that using mc-Si PV in Gobi desert is the best option.  相似文献   

18.
某15MW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工程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柴玉梅  王峰 《节能》2010,29(9):24-26
在对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构成及发展意义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某15MW屋顶光伏发电工程大量实际数据的分析,表明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工程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带有约束条件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恒压控制这个多极值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采用一种改进遗传算法,以系统发电成本最低为目标,根据拧制规则对一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电压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显著地提高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有效地提高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transformer-less single-stage grid-connected solar photovoltaic (PV) system with active reactive power control. In the absence of active input power, grid-tied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 is operated in the reactive power generation mode, which powers control circuitry and maintains regulated DC voltage. Control scheme has been implemented so that the grid-connected converter continuously serves local load. A data-base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has been implemented at maximum power which performs power quality control by reducing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in grid-injected current under vary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tandards (IEEE-519/1547) stipulates that current with THD greater than 5% cannot be injected into the grid by any 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 source. MPPT tracks actual variable DC link voltage while deriving maximum power from PV array and maintains DC link voltage constant by changing the converter modulation index.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PV model and MPPT technique validations demonstrat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