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海拔状态下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对由非高海拔地区急进驻高海拔地区的人群影响更加明显,包括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以及结构均有明显的变化,严重时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不同海拔状态下受试者完成精细运动项目能力的变化,探讨急进驻高海拔地区对人体执行能力的影响,为我军卫勤保障提供数据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解筑路员工急进高海拔地区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作者对46例急进4700m的筑路员工,于进驻后第1、第5、第15天进行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测试,探讨急进高原的健康人群在习服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了解其适应低氧环境的机制,达到指导人体提高对缺氧环境习服能力,预防急性高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急进高原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白细胞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从内地不同地区急进高原人群和其在高原环境中居住半年后白细胞内感染附红细胞体的对比分析。方法取富含白细胞的抗凝血液1份,加蒸馏水或1%HCl2份稀释混匀,使其溶血10min,取15μl制作压片然后用油镜观察。结果从陕西、河南、四川、江苏省急进高原人群3天内附红细胞体感染白细胞率为31.60%,经过高原环境中生活工作半年后的调查,附红细胞体感染白细胞率为60.41%。结论高海拔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与附红细胞体感染白细胞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因为随海拔的升高,人体免疫力抗感染能力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进高原时高原环境对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萘洛尔平原组(P1)、普萘洛尔急进高原组(H1)、美托洛尔平原组(P2)、美托洛尔急进高原组(H2)。P1和P2组于平原地区(50 m)及H1和H2组急进高原后于高海拔地区(4010 m)禁食12 h后灌胃给药,普萘洛尔组于给药前(0 h)及给药后0.33、0.66、1、1.5、2、3、4、6、8、12、24 h由眼眶后静脉丛取血,美托洛尔组采血时间点为0、0.083、0.25、0.5、0.75、1、1.5、2、4、6、8、12、24 h。采用LC-MS/MS方法测定血浆、血浆超滤液药物浓度。结果急进高原后普萘洛尔血浆蛋白结合率增高,美托洛尔组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急进高原组与平原组相比,普萘洛尔在大鼠体内药代参数发生显著变化,达峰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增大,平均滞留时间(MRT)、半衰期(t1/2z)延长,清除率(Clz)明显减小。美托洛尔急进高原组与平原组相比,Tmax增大,t1/2z、MRT延长,房室模型参数及其他统计矩参数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进高原后,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在大鼠体内代谢过程发生改变。药代参数的变化除了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血气指标的变化有关外,可能与药物相关代谢酶活性的改变、机体血液粘度的增高、动物种类、动物的状态不同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郭秀林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6):137-137
目的探讨高原海拔的变化对尿液的影响。方法统计本地区司乘人员2000例的资料,分析高海拔和缺氧对人体的影响。结果返回后的结果的阳性率明显的比出发前高,LEU阳性率大于20%,ERY阳性率为36%,两者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海拔和缺氧对尿液结果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原人员急进高海拔地区后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变化,为高原地区医学救援提供参考。方法受试者从平原地区(海拔400 m)出发,出发前测定血氧饱和度、心率,乘飞机到达海拔4300 m 地区时测定血氧饱和度、心率;之后乘车到达海拔3200 m 目的地后动态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分别在到达后第1~7天测定血氧饱和度、心率;受试者在海拔3200 m 地区适应1周后乘车复返海拔4300 m 地区,再次测定血氧饱和度、心率。结果进入海拔4300、3200 m 地区后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与平原地区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海拔3200 m 地区后第6、7天血氧饱和度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乘飞机到达海拔4300 m 地区和乘车复返海拔4300 m 地区的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海拔的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随之下降,平原人员急进海拔3200 m 地区第6天能初步适应,在较低海拔地区短时间适应后再进入高海拔地区人体能更好地适应。  相似文献   

7.
人体由平原急进海拔3658m的高原,机体在低氧、低压、寒冷等刺激下,会出现一系列应急性生理变化。本实验测定了30例急进高原新兵的血清酶学参数,对其在平原,进藏第1,3,5,7天的水平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急进高海拔地区机体对低压、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将海拔10m处的平原大鼠快速带至海拔2261m及海拔3800m的高原,结果发现血浆中的心钠素含量随海拔递增而明显升高,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别(P〈0.01)。提示:心钠素作为一种内分泌物质参与急性高原适应。  相似文献   

9.
将大鼠快速由平原带至高原,其肺、肾组织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及红细胞总脂质过氧化(LPO)活性明显降低,心脏的SOD活性也呈下降趋势;心、肺、肾组织的LPO含量显著升高。结果提示:急进高海拔地区,可引起体内抗氧化能力减弱,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10.
李继红 《四川医学》2009,30(10):1643-1645
目的通过本研究,为我军年度低氧环境非习服急进高原士兵,预防高原应激综合征的发生,诊断、急救、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非战斗减员,提高部队战斗力。方法通过对低氧高海拔环境非习服急进高原前后新兵的血液粘度(HV)、红细胞聚集指数(RAl)、红细胞变形指数(RDl),以及过氧化脂质(LPO),总唾液酸(TSA)进行动态监测,了解各项指标在低氧环境非习服时变化的特征。结果实验证明低氧环境非习服可导致TSA,LPO水平大幅度上升,血液及组成成分流变性在短期内发生明显变化,微循环同时出现异常,所测各项指标在急进低氧环境前后的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氧环境非习服状态下,TSA、LPO水平以及微循环和HV、RAI、RDI指标在短期内同时出现异常改变,是引起高原应激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且各项指标异常程度与高原应激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地区正常人群血清氧化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不同海拔地区(高海拔组、中度海拔组、平原组)血清丙二醛、羟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含量。结果高海拔组和中度海拔组血清MDA含量都明显高于平原组;高海拔组血清OH含量明显高于中度海拔组及平原组;平原组血清AOC含量明显高于中度海拔组及高海拔组;平原组血清SOD含量明显高于中度海拔组及高海拔组,中度海拔组血清SOD含量明显高于高海拔组;平原组血清GSH/GSSG明显高于中度海拔组及高海拔组。结论随着海拔的升高,正常人群氧化应激反应升高,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对新兵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某军分区2012年42名新兵为研究对象,借助成套心理实验仪器对其反应运动时(包括反应时与运动时)、速度知觉、手臂稳定性、时间知觉、记忆广度(包括数字与字母)、深度知觉、短时记忆、注意广度等指标进行测量,采集其急进高原前后数据,运用配对t检验或非参法对各指标逐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臂稳定性(P<0.05)、时间知觉(P<0.01)、记忆广度(数字类,P<0.01)、深度知觉(P<0.01)、短时记忆(图形类,P<0.01)5项指标在急进高原前后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手臂稳定性、时间知觉两项功能表现平原好于高原;记忆广度(数字类)峰值急进高原前后均为8位,超过8位数后,平原锐减,高原则缓慢下降;深度知觉在急进高原前后均易出现看近现象,但在平原地区偏差更大;短时记忆(图形类)能力在急进高原后轻度增强;反应运动时、速度知觉、记忆广度(字母类)和注意广度在急进高原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进高原可能会对人体的某些认知功能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对动作稳定性、深度知觉、时间知觉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缺氧对急进高原外训官兵睡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进高原(海拔4500 m)外训官兵的睡眠状况以及与血氧的关系. 方法:对由低海拔地区(海拔1000 m)急进高原(海拔4500 m)进行演训的46名官兵进行脉搏传导时间(PTT)监测. 结果: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夜间睡眠时的平均血氧饱和度、最小血氧饱和度、3%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呼吸性事件总指数及自发微觉醒总指数均有明显改变,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化最显著的为3%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分别为13.5±5.4和2.2±0.9,前者是后者的5倍多. 其次为呼吸性事件总指数和自发微觉醒总指数,分别为高海拔9.9±4.1和51.5±13.6, 低海拔4.3±2.3和29.6±6.6. 平均血氧饱和度与呼吸性事件指数和自发微觉醒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r=-0.713, -0.785, P<0.05),3%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与呼吸性事件指数和自发微觉醒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r=0.717, 0.625, P<0.05). 结论:高海拔地区外训官兵的睡眠状况较差,缺氧可能是主要原因,合理给氧可能是改善睡眠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原康胶囊对大部队急进高原急性高原病预防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 AHAD)是人们由平原进入高原(海拔3 000 m以上)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的常见病,是严重影响急进高原者劳动能力及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原因.高原康胶囊是我院研制的一种专用于防治AHAD的药物,为了探讨其在大部队急进高原后AHAD 预防中的作用,我们通过试验对2 150名快速进入高原的新兵AHAD发病情况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血压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海拔高度对人体血压的影响,为急进高原施工作业部队的卫生防病积累资料。方法 采用DS—114型电脑数字血压表,对1030名施工官兵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血压测量,观察不同海拔高度人体血压的变化。结果 (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收缩压升高幅度大于舒张压,脉压增加,不同海拔高度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相差非常显著(p<0.01)。(2)不同海拔高度的高血压、临界高血压、低血压的发生率表现复杂,高血压发病率无明显规律,临界高血压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低血压发病率在进入高原后呈降低趋势。结论 急进高原低氧环境可引起血压升高,对收缩压的影响大于舒张压;急进高原低氧环境后,机体代偿以影响收缩压为主,而失代偿时表现复杂;高原锻炼有增强心缩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进高海高原驻训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特点.方法 采用军人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cute stress response scale for armymen,ASRSA),于到达高原(海拔3 450 m)3d内,对600名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进行团体心理测评,比较其急性应激反应的人员类别、文化程度、子女结构和婚姻状况差异.结果 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2~0.95(P<0.01),同质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为0.961,Spearman分半信度为0.946,说明ASRSA在急进高海拔高原军人群体中有较好的信度和区分度,可以作为急进高海拔高原军人群体中的测评工具.①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各维度得分在士(军)官和义务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各维度得分在文化程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文化组认知改变、情绪反应、行为变化、生理反应、病理改变、工作效率和总反应指数得分显著高于高中及以下文化组(P<0.05);③独生子组急性应激反应病理改变和工作效率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组(P<0.05);④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各维度得分在未婚组和已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病理改变得分在各军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得分存在显著的文化程度、子女结构和军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海拔80米、2800米、4500~4600米检测了289名从事不同劳动强度的男性健康青年的肺血流图。在海拔2800米肺血流图无明显变化,4500~4600米的肺血流图图形和各参数值均有显著改变。这说明在高海拔地区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增加,每搏心输出量减少。重体力劳动者比轻体力劳动者变化明显。 海拔2800米心电向量图和心电图诊断为右心室肥厚者,肺循环未引起明显改变,其发生肥厚原因似以心外因素为主。在高海拔地区肺血流图对高原缺氧反应比心电向量图和心电图敏感。 目前心导管技术在高原条件下较难广泛使用。肺血流图方法敏感、简便、安全能重复检查,可协助临床医生判断在高原缺氧条件下肺循环机能状态和肺动脉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高海拔低压低氧环境威胁着急进和久居高原汉族人群的身体健康,预防因低压低氧引起的急慢性高原病是高原医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姜黄素是中药姜黄根茎中提取出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已有大量细胞与动物研究显示,姜黄素在低压低氧环境下对组织器官和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但其在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低压低氧环境下姜黄素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系统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为其进一步在极端地区实验/试验和未来在健康食品、药品方向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及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进高原驻训军人不同任务阶段正负性情绪变化特点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700名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进行纵向动态追踪测评,分析其正负性情绪变化特点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对正负情绪量表进行同质性检测,同质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94,斯皮尔曼分半信度在0.936,说明适用于急进高原驻训军人的测评.结果 ①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负性情绪因子得分呈现显著的阶段差异(P<0.01).②内地集结期,正性情绪因子得分外向型军人显著高于内向型军人(P<0.05),负性情绪因子得分内向型军人显著高于外向型军人(P<0.05).③内地集结期,正性情绪因子得分情绪稳定型和中间型军人显著高于情绪不稳定型军人,负性情绪因子得分情绪不稳定型军人显著高于情绪稳定型和中间型军人(P<0.05).结论 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军人正负性情绪变化与人格特征存在密切关系,性格外向和情绪稳定军人多以正性情绪为主,阶段变化不显著;性格内向和情绪不稳定军人更容易产生负性情绪,阶段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疆及内地战士在不同高海拔地区血压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上海上达医用仪表厂生产的弹簧式血压计,对新疆及湖北籍战士在入伍前、入伍后3月及入伍后18月,在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和不同训练类型中队(执勤与机动)进行血压测量,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地区的战士血压均在正常范围,乌恰中队(海拔2137m)湖北战士由入伍前至入伍后3月,再至入伍后18月呈现血压下降趋势。其他战士由入伍前至入伍后3月,再至入伍后18月,呈现血压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且乌恰地区与阿图什市(海拔1300m)两中队战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压(PP)对比,不同组间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影响高海拔地区战士血压动态变化的因素有三:海拔高度变化、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运动锻炼;无论新疆、内地战士在海拔2137m和1300m高度服役及训练是安全的,甚至对人体素质提高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