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联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及肥胖者迅速增多,与此伴随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虽然肥胖-MS-大血管病变之间内在的病理生理联系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的大量研究结果强烈提示,体内特别是腹腔脂肪组  相似文献   

2.
血液动力学因素直接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形态、迁移、增殖和凋亡,也通过调节内皮细胞来控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行为,进而影响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综述血液动力学对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认为今后重点在于采用多种体外实验模型,模拟多种力、复杂流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研究力学因素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分子生物学机理。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游泳训练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G),糖尿病对照组(DCG),糖尿病游泳组(DSG)。游泳训练8周后, 取胸主动脉,离体灌流法检测其对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及其对硝普钠(SNP)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并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及血清葡萄糖、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氧化应激状态(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 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胸主动脉对ACh诱导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P<0.05);游泳运动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各组对SNP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无显著差异。糖尿病组的NO浓度低于正常组(P<0.05),游泳运动显著提高了糖尿病大鼠的NO浓度。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游泳组大鼠血糖、胰岛素敏感性、脂质代谢改善,同时氧化应激状态显著降低。 结论:游泳运动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对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糖,降低氧化应激,增加NO的生物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来源于植物茶叶中的茶多酚对离体大鼠尾动脉血管在正常、氯化钾诱导、去甲肾上腺素诱导、无钙环境等状态下收缩性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3在大连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选取28只健康SD大鼠用于尾动脉血管环的制备。茶多酚静脉注射液(10g/L,临用前以生理盐水稀释)与溶媒均由大连理工大学李楠教授馈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3E20003)。蚴8只大鼠乙醚麻醉,仰位固定,尾腹侧正中纵切,迅速取出一段动脉血管,制备动脉环,共制28个。动脉环一侧固定于含20mLK—H液的浴槽底部,另一侧与LW-10型医用张力传感器和BI-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相连。血管平滑肌收缩通过张力换能器以电压的形式记录于生物机能实验系统。降低率(%)=(1-给药后振幅平均值/给药前振幅平均值)&;#215;100%。⑧正常离体血管平滑肌收缩实验:将茶多酚静脉注射液以生理盐水稀释,分为0.5&;#215;10^6,1.0&;#215;10^6,2.0&;#215;10^6,4.0&;#215;10^6,8.0&;#215;10^6,1.6&;#215;10^-5g/L浓度组,另设立溶媒对照组。本项实验选取6个动脉环,每个均用于不同茶多酚浓度及溶媒的检测,每做完一种浓度后,血管环用保养液清洗进行平衡,再做下一种浓度。动脉环制备及系统安装如上,血管平衡1h后,各茶多酚浓度组分别加入对应浓度的茶多酚0.2mL,溶媒对照组加入溶媒0.2mL。④氯化钾诱导离体血管收缩实验:将茶多酚静脉注射液以生理盐水稀释,分为2.0&;#215;10^6,4.0&;#215;10^6,8.0&;#215;10^6,1.6&;#215;10^-5,3.2&;#215;10^-5g/L浓度组,另设立溶媒对照组。本项实验选取8个动脉环,血管平衡1h后,加入氯化钾预收缩,5min后换液,重复1次,当收缩达到最高时,各茶多酚浓度组分别加入对应浓度的茶多酚0.2mL,溶媒对照组加入溶媒0.2mL。⑤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离体血管收缩实验:分组情况与氯化钾诱导离体血管收缩实验相同,但本项实验选取7个动脉环,血管平衡1h后,加入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5min后换液,重复1次,当收缩达到最高时,各茶多酚浓度组分别加入对应浓度的茶多酚0.2mL,溶媒对照组加入溶媒0.2mL。⑥无钙液及正常钙液中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离体血管收缩实验:将茶多酚静脉注射液以生理盐水稀释,分为8.0&;#215;10^6,1.6&;#215;10^-5浓度组,另设立溶媒对照组。本项实验选取8个动脉环,血管平衡1h后,无钙K—H液平衡2次,15min/次,各茶多酚浓度组分别加入对应浓度的茶多酚0.2mL,溶媒对照组加入溶媒0.2mL,3min后加入去甲肾上腺素,待收缩波幅达最大时加入氯化钙。结果:①不同浓度茶多酚对正常离体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与给药前及溶媒对照组比较,茶多酚各浓度组均可明显抑制正常大鼠尾动脉收缩力(P均〈0.001),且茶多酚浓度在0.5&;#215;10^6,8.0&;#215;10^6范围内降低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r=0.9633)。②不同浓度茶多酚对氯化钾所致离体血管收缩的影响:与给药前及溶媒对照组比较,茶多酚各浓度组均可明显抑制氯化钾引起的血管收缩(P均〈0.001),且茶多酚浓度在2.0&;#215;10~8.0&;#215;10^6范围内降低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r=0.9853)。③不同浓度茶多酚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离体血管收缩的影响:与给药前及溶媒对照组比较,茶多酚各浓度组均可明显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P〈0.001或0.005),且茶多酚浓度在2.0&;#215;10^61.6&;#215;10^-5范围内降低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r=0.9908)。④茶多酚对去甲肾上腺素在无钙液及正常钙液所致离体血管收缩的影响:与给药前及溶媒对照组比较,无论在无钙液还是正常钙液中,茶多酚8.0&;#215;10^6,1.6&;#215;10^-5浓度组均可明显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P〈0.001或0.01)。结论:离体大鼠尾动脉血管在正常状态、氯化钾诱导、去甲肾上腺素诱导、无钙环境等条件下,茶多酚均可抑制其收缩,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显著的量一效关系。同时茶多酚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可能是通过减少内钙释放与外钙内流产生。  相似文献   

5.
丹参酮Ⅱ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新荣  李艳平  邓湘蕾  王兰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55-57,F000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分析该作用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06在东南大学医学院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实验室完成。①取大鼠胸主动脉,用组织贴壁法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并传代,实验使用第4~8代细胞。②按实验分组干预细胞,正常对照组,培养液含5mmol/L葡萄糖;高糖组,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高糖对照组,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177;10g/L二甲亚砜;丹参酮ⅡA组,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177;0.5mg/L丹参酮ⅡA;U0126组,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177;25μmol/LU0126。③用二步法测定0.125,0.25,0,5,1.0,2.0,5.0,10.0mg/L丹参酮Ⅱ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毒性。④BrdU掺入DNA的EUSA法测定细胞内DNA合成水平。⑤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结果:①高糖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呈现快速增殖状态。②当丹参酮ⅡA剂量大于1,0mg/L时,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四甲基噻唑蓝法测定结果表明1.0,2.0,5.0,10.0mg/L丹参酮ⅡA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脱氢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54&;#177;0.023,0.580&;#177;0.032,0、465&;#177;0.041,0.376&;#177;0.053,0.840&;#177;0.085,P〈0.01),表明此浓度可造成细胞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细胞毒性。③随着丹参酮ⅡA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内BrdU掺入DNA的量逐渐下降,0.03125mg/L丹参酮ⅡA与高糖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958&;#177;0.086,1.059&;#177;0.047,P〈0.05),0.0625,0.125,0.25,0,5mg/L丹参酮ⅡA与高糖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865&;#177;0.058,0.781&;#177;0.099,0.738&;#177;0.071,0.616&;#177;0.028,1.059&;#177;0.047,P〈0.01)。④高糖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性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为(1048.59&;#177;94.78),(395.82&;#177;43.53)μkat/g,P〈0.011,丹参酮ⅡA组和U0126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低于高糖组[分别为(450.55&;#177;50.47),(417.30&;#177;62.96),(1048.59&;#177;94.78)μkat/g,P〈o.01]。结论: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其部分阻断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新药盐酸埃他卡林对大、小动脉舒张作用的药理学特性。方法:采用大鼠主动脉离体血管环和尾动脉血管条两种组织,对比观察盐酸埃他卡林对大、小动脉舒张作用的药理学特性,并且利用膜片钳技术观察盐酸埃他卡林对大鼠尾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结果:盐酸埃他卡林在1&;#215;10^-7~1&;#215;10^-3mol/L范围内对氯化钾预致收缩的大鼠尾动脉血管条产生剂量依赖性舒张反应,而对主动脉离体血管环却无明显的舒张反应,该作用能被ATP敏感性钾通道特异性拮抗剂格列苯脲阻断,并且能显著增强大鼠尾动脉平滑肌细胞的钾电流。结论:盐酸埃他卡林具有选择性舒张小动脉作用,具有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的主要药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分析该作用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06在东南大学医学院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实验室完成。①取大鼠胸主动脉,用组织贴壁法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并传代,实验使用第4~8代细胞。②按实验分组干预细胞,正常对照组,培养液含5mmol/L葡萄糖;高糖组,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高糖对照组,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 10g/L二甲亚砜;丹参酮ⅡA组,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 0.5mg/L丹参酮ⅡA;U0126组,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 25μmol/LU0126。③用二步法测定0.125,0.25,0.5,1.0,2.0,5.0,10.0mg/L丹参酮Ⅱ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毒性。④BrdU掺入DNA的ELISA法测定细胞内DNA合成水平。⑤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结果:①高糖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呈现快速增殖状态。②当丹参酮ⅡA剂量大于1.0mg/L时,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四甲基噻唑蓝法测定结果表明1.0,2.0,5.0,10.0mg/L丹参酮ⅡA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脱氢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54±0.023,0.580±0.032,0.465±0.041,0.376±0.053,0.840±0.085,P<0.01),表明此浓度可造成细胞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细胞毒性。③随着丹参酮ⅡA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内BrdU掺入DNA的量逐渐下降,0.03125mg/L丹参酮ⅡA与高糖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958±0.086,1.059±0.047,P<0.05),0.0625,0.125,0.25,0.5mg/L丹参酮ⅡA与高糖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865±0.058,0.781±0.099,0.738±0.071,0.616±0.028,1.059±0.047,P<0.01)。④高糖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性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为(1048.59±94.78),(395.82±43.53)μkat/g,P<0.01],丹参酮ⅡA组和U0126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低于高糖组[分别为(450.55±50.47),(417.30±62.96),(1048.59±94.78)μkat/g,P<0.01]。结论: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其部分阻断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不同剂量乙醇作用下大鼠下丘脑和脊髓神经细胞P物质的表达情况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探讨乙醇作用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福尔马林实验观察大鼠在不同剂量乙醇及时间作用下行为学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不同剂量乙醇作用下大鼠脊髓和下丘脑神经细胞中P物质的表达,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乙醇灌胃后0~2h大鼠舔足次数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2h大鼠下丘脑和脊髓P物质表达程度与乙醇剂量有相关关系,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各组大鼠的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显著。结论急性乙醇中毒可引起大鼠对疼痛反应的变化,其程度与乙醇剂量和作用时间有关,大鼠下丘脑和脊髓神经细胞中P物质的表达强度与乙醇剂量和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滴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患者35例(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口服复方丹参滴丸(20粒/次,2次/d,)3个月后,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肱动脉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犤(10.38±3.04)%和(3.50±1.28)%,t=6.826,P<0.01犦。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流量增长百分率亦明显升高犤(370±247)%和(203.2±134)%,t=15.31,P<0.05犦。结论: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是可逆性的,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明显改善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钙通道阻滞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血管扩张剂之一。但近年来,随着新型钙通道阻滞剂的应用,钙通道阻滞剂的多效性得到研究,一些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的益处除扩张血管作用外尚有其他作用,故了解钙通道阻滞剂的多效性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钙通道阻滞剂治疗机制及合理使用钙通道阻滞剂。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82—01/2006—01有关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的文章,检索词“calcium antagonist,amlodipine,enantiomer,isomer,racemic mixtur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人标准:①有关氨氯地平的理化特性及其与胆固醇和氧自由基相互作用的研究。②有关氨氯地平调节一氧化氮的生成和意义的研究。③氨氯地平在控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基质形成中作用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31篇有关氨氯地平L-型钙通道阻滞作用以外的血管生物学特性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21篇最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①氨氯地平的理化特性及其与胆固醇和氧自由基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氨氯地平在胞膜的浓度比膜外浓度高出1000倍以上,为长效的钙通道阻滞剂,且即使在细胞膜富含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时,和细胞膜仍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从而逆转胆固醇对膜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②氨氯地平调节一氧化氮的生成和意义的研究:氨氯地平可刺激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异构体的形成,但氨氯地平对一氧化氮释放具有对应体特异性,即左旋氨氯地平则对血管内一氧化氮的生成没有影响,右旋氨氯地平能激活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③氨氯地平在控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基质形成中作用的研究:氨氯地平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机制可能为:氨氯地平对钙信号的影响;一氧化氮的生成及抗氧化作用;其他作用。结论:氨氯地平除具有L-型钙通道阻滞剂的特性外,还具有非L-型钙通道阻滞剂相关的多效性。了解氨氯地平L-型钙通道阻滞作用以外的血管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 探讨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在内毒素休克中的抗休克作用,及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4只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用注射大肠杆菌类毒素(LPS)的方法制作内毒素休克兔模型。对照组(A组)不采取复苏措施;血管加压素组(B组)以血管加压素复苏。分时段监测血压,测定血NO、BUN、Cr等。并取肾脏标本行病理检查。 结果 血管加压素除了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外,能抑制一氧化氮的生成,起到抗休克的作用,对肾功能影响较小。 结论 血管加压素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抗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尼古丁所致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EDR)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尼古丁损伤组(2 mg/kg,腹腔注射)、缬沙坦高、中、低剂量组(尼古丁2 mg/kg,腹腔注射+缬沙坦30、10、3 mg/kg,灌胃),6周后检测各组肠系膜动脉环EDR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尼古丁使肠系膜动脉环EDR明显降低(54.03%),并伴随血清NO含量及NOS、SOD活性的下降及MDA含量的升高:而缬沙坦(中、高剂量组)使其EDR得到明显改善(73.06%、82.95%),并且抑制了尼古丁诱导的NO含量,NOS、SOD活性的下降及MDA的升高(P<0.05,与尼古丁损伤组比较).结论:缬沙坦对尼古丁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促进内皮细胞合成、释放NO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培养SHR及其对照鼠(WKY)VSMCs,对SHR组VSMCs进行不同浓度Res药物处理。噻唑蓝(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差异,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情况,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6(IL‐6)分泌情况,Real‐timePCR检测细胞中miR‐21及IL‐6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及磷酸化STAT3(p‐STAT3)表达情况。【结果】与WKY组相比,SHR组大鼠VSMCs增殖及迁移能力显著升高,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提示细胞G1期比例降低、S期及G2/M期比例升高,细胞上清液中IL‐6分泌增强,miR‐21及IL‐6mRNA表达上升,STAT3磷酸化程度增强(P<0.05);经过Res干预后,VSMCs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减弱,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细胞上清液中IL‐6分泌减弱,miR‐21及IL‐6mRNA表达降低,STAT3磷酸化程度减弱,并且呈一定浓度依赖关系(P<0.05)。【结论】Res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miR‐21途径影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VSMCs增殖及迁移。  相似文献   

14.
血管活性肠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钙离子水平的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 Vasoactive intestine peptide,VI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膜上 Ca2+通道及胞浆内游离 Ca2+水平 [[ Ca2+] ]的调控作用. 方法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和膜片钳单通道记录技术对体外培养 HUVEC胞浆内[ Ca2+]、膜上 Ca2+通道开放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VIP促使 HUVEC胞膜上 Ca2+通道的平均开放概率从 1.1%升高到 6.2%,平均开放时间从 0.304 ms延长到 0.706 ms,平均关闭时间从 14.019 ms缩短为 9.481 ms,而 VIP使体外培养 HUVEC胞浆内游离 Ca2+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 其变化开始于加入 VIP后 30 s内,表明胞浆内 [[ Ca2+] ]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结论 VIP对 HUVEC胞浆内游离 Ca2+水平的调节可能除通过细胞内储存的 Ca2+释放外,还依赖细胞膜上 Ca2+通道开放,从而达到其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对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为正常SD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与治疗组为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治疗组在模型构建后7 d采取玻璃体注射叔丁基对苯二酚治疗。记录大鼠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第14天与第21天体重;观察大鼠视网膜无灌注区铺片面积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和视网膜病理情况;检测大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造模成功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第14天与第21天的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第14天与第21天治疗组大鼠的体重显著高于模型组(P0. 05)。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未见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出现,治疗组大鼠视网膜无灌注区铺片面积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均显著少于模型组大鼠(P 0. 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视网膜层次病理性变化减弱,水肿程度降低,各层的结构稀疏排列的程度降低。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的Nrf2、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Nrf2、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5)。结论叔丁基对苯二酚治疗的可促进视网膜病变模型大鼠体重恢复,并抑制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和Nrf2、VEGF蛋白的表达,减轻视网膜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来源于植物茶叶中的茶多酚对离体大鼠尾动脉血管在正常、氯化钾诱导、去甲肾上腺素诱导、无钙环境等状态下收缩性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3在大连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选取28只健康SD大鼠用于尾动脉血管环的制备。茶多酚静脉注射液(10g/L,临用前以生理盐水稀释)与溶媒均由大连理工大学李楠教授馈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3E20003)。②28只大鼠乙醚麻醉,仰位固定,尾腹侧正中纵切,迅速取出一段动脉血管,制备动脉环,共制28个。动脉环一侧固定于含20mLK-H液的浴槽底部,另一侧与LW-10型医用张力传感器和BI-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相连。血管平滑肌收缩通过张力换能器以电压的形式记录于生物机能实验系统。降低率(%)=(1-给药后振幅平均值/给药前振幅平均值)×100%。③正常离体血管平滑肌收缩实验:将茶多酚静脉注射液以生理盐水稀释,分为0.5×10-6,1.0×10-6,2.0×10-6,4.0×10-6,8.0×10-6,1.6×10-5g/L浓度组,另设立溶媒对照组。本项实验选取6个动脉环,每个均用于不同茶多酚浓度及溶媒的检测,每做完一种浓度后,血管环用保养液清洗进行平衡,再做下一种浓度。动脉环制备及系统安装如上,血管平衡1h后,各茶多酚浓度组分别加入对应浓度的茶多酚0.2mL,溶媒对照组加入溶媒0.2mL。④氯化钾诱导离体血管收缩实验:将茶多酚静脉注射液以生理盐水稀释,分为2.0×10-6,4.0×10-6,8.0×10-6,1.6×10-5,3.2×10-5g/L浓度组,另设立溶媒对照组。本项实验选取8个动脉环,血管平衡1h后,加入氯化钾预收缩,5min后换液,重复1次,当收缩达到最高时,各茶多酚浓度组分别加入对应浓度的茶多酚0.2mL,溶媒对照组加入溶媒0.2mL。⑤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离体血管收缩实验:分组情况与氯化钾诱导离体血管收缩实验相同,但本项实验选取7个动脉环,血管平衡1h后,加入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5min后换液,重复1次,当收缩达到最高时,各茶多酚浓度组分别加入对应浓度的茶多酚0.2mL,溶媒对照组加入溶媒0.2mL。⑥无钙液及正常钙液中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离体血管收缩实验:将茶多酚静脉注射液以生理盐水稀释,分为8.0×10-6,1.6×10-5g/L浓度组,另设立溶媒对照组。本项实验选取8个动脉环,血管平衡1h后,无钙K-H液平衡2次,15min/次,各茶多酚浓度组分别加入对应浓度的茶多酚0.2mL,溶媒对照组加入溶媒0.2mL,3min后加入去甲肾上腺素,待收缩波幅达最大时加入氯化钙。结果:①不同浓度茶多酚对正常离体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与给药前及溶媒对照组比较,茶多酚各浓度组均可明显抑制正常大鼠尾动脉收缩力(P均<0.001),且茶多酚浓度在0.5×10-6~8.0×10-6范围内降低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r=0.9633)。②不同浓度茶多酚对氯化钾所致离体血管收缩的影响:与给药前及溶媒对照组比较,茶多酚各浓度组均可明显抑制氯化钾引起的血管收缩(P均<0.001),且茶多酚浓度在2.0×10-6~8.0×10-6范围内降低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r=0.9853)。③不同浓度茶多酚对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离体血管收缩的影响:与给药前及溶媒对照组比较,茶多酚各浓度组均可明显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P<0.001或0.005),且茶多酚浓度在2.0×10-6~1.6×10-5范围内降低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r=0.9908)。④茶多酚对去甲肾上腺素在无钙液及正常钙液所致离体血管收缩的影响:与给药前及溶媒对照组比较,无论在无钙液还是正常钙液中,茶多酚8.0×10-6,1.6×10-5g/L浓度组均可明显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P<0.001或0.01)。结论:离体大鼠尾动脉血管在正常状态、氯化钾诱导、去甲肾上腺素诱导、无钙环境等条件下,茶多酚均可抑制其收缩,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同时茶多酚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可能是通过减少内钙释放与外钙内流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丹皮酚对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人VSMC在体外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模型。使用Western blot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水平,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则由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应用CCK-8实验检测VSMC的增殖活性;应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VSMC的迁移能力。结果 丹皮酚显著降低ox-LDL导致的VSMC上清液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丹皮酚显著减弱VSMC的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丹皮酚下调HMGB1在蛋白质和mRNA上的表达水平,补充HMGB1可减弱丹皮酚对抗VSMC功能紊乱的作用。结论 丹皮酚通过下调HMGB1减轻ox-LDL导致的VSMC炎症反应,并因此抑制了VSMC的增殖和迁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桥蛋白在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中的表达明显上调,而且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外膜细胞的增殖、迁移.目的:探索骨桥蛋白反义核苷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A10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MTT比色法测定骨桥蛋白反义核苷酸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骨桥蛋白反义核苷酸对平滑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通过RT-PCR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转染骨桥蛋白反义核苷酸对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骨桥蛋白反义核苷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对细胞增殖抑制率下降.骨桥蛋白反义核苷酸主要作用于G1/S限制点,能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由G0/G1期向S期推进,从而将血管平滑肌细胞阻滞于G0/G1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转染骨桥蛋白反义核苷酸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因此,得出骨桥蛋白反义核苷酸通过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由G0/G1期向S期推进,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血管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幼年犬和老龄犬的冠状动脉收缩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8/12在甘肃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完成。①取雄性杂交幼年家犬(犬龄〈1岁)和老龄家犬(犬龄〉8岁)心脏。②血管环温育平衡后,向浴槽中累积加入KCl5-50mmol/L,建立量效曲线。用K-H液反复冲洗平衡后,并加入30μmol/L17β-雌二醇温育20min后,重新建立KCl量效曲线。血管环在无Ca^2+K—H液中温育30min,先加入80mmol/LKCl,打开电压依赖性钙通道,10min后,加入累积浓度为1&;#215;10^-5,3.16&;#215;10^4,1&;#215;10^-4,3.16&;#215;10^-4,1&;#215;10^-3,3.16&;#215;10^4和1&;#215;10^-2mol/L的CaCl2,观察30μLmol/L17β-雌二醇对CaCl2量效曲线的影响。③血管环稳定后,向浴槽中加入50mmol/LKCl,待血管环收缩张力达峰值后,用K-H液冲洗。20min换液一次,平衡30min后重复上述实验,待血管环张力达高峰并稳定后,分别加入17β-雌二醇,累积浓度分别为1,4,8,40和80μmol/L,观察血管环张力变化。观察去除内皮细胞后,17β一雌二醇在这2种血管环上舒血管作用的变化。比较17β-雌二醇对KCl50mmol/L预收缩在这两种血管平滑肌上的舒张作用的差异,并随时记录张力的变化值。④用线性回归法计算17β-雌二醇使激动剂效应降低50%时所采用的拮抗剂的浓度。计算量效曲线实验中KCl和CaCl2的激动剂产生其50%最大效应所需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结果:①5-50mmol/LKCl可诱发冠状动脉血管环产生明显的量效收缩作用。加入累积浓度为3.16&;#215;10^-5~1&;#215;10^-2mol/L的CaCl2后,动脉环产生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收缩(尤其是3.16&;#215;10^-4~l&;#215;10^-2mol/L]。17β-雌二醇(30μcmol/L)分别使KCl,CaCl2量效曲线明显右移,使血管环对KCl和CaCl22种血管激动剂的敏感性和最大收缩反应明显降低(P〈0.05~0.01),且降低程度存在明显差异(P〈0.01)。②17β-雌二醇均可使50mmol/LKCl预收缩冠状动脉血管环产生剂量依赖性舒张作用,幼年犬和老龄犬使激动剂效应降低50%时所采用的拮抗剂的浓度值分别为(16.37&;#177;5.19)μmol/L和(28.47&;#177;8.26)μmol/L,差异明显(P〈0.01)。去除内皮细胞后,17β-雌二醇对50mmol/LKCl预收缩动脉血管环产生的舒张作用有明显改变(P〈0.05-0.01),但老龄犬内皮细胞的舒张份额远大于幼年犬,分别为36%和22%(P〈0.01)。结论:老龄犬冠状动脉血管环对雌激素的敏感性远低于幼年犬,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明显老化。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丹参滴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患者35例(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口服复方丹参滴丸(20粒/次,2次/d,)3个月后,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肱动脉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10.38&;#177;3.04)%和(3.50&;#177;1.28)%,t=6.826.P&;lt;0.01]。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流量增长百分率亦明显升高[(370&;#177;247)%和(203.2&;#177;134)%,t=15.31,P&;lt;0.05]。结论: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是可逆性的,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明显改善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