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苏木毛织物染色色光变化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试验,进行色光及色谱范围分析。结果显示,染液质量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p H值、染色次数、媒染剂种类及质量浓度、媒染工艺等对毛织物的色光变化均有影响,并呈一定的变化规律。苏木毛织物色谱范围广泛,共确定了2种主要色系,5种主要色调,5种主要色彩。从设计学角度来看,5种主要色彩自然、稳重、优雅,同时也属于中国传统服饰色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适用于植物染色服饰品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丝绸》2017,(5)
苏木为古代著名的红色染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丝织物苏木染色一直受外界因素影响,文章采用水煎法萃取苏木染液,设定不同的染色工艺研究工艺参数对染色色谱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关键影响因素的单因素试验,进行显色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苏木染液质量分数、染色时间、p H值、媒染剂种类及质量浓度、媒染工艺等对丝织物色光变化均有影响。其中苏木染液质量分数、媒染剂种类及媒染工艺、媒染剂质量浓度、p H值对丝织物色光影响较大,并呈一定的变化规律,最佳染色时间30 min。苏木丝织物显色范围广泛,色彩丰富,适用于植物染色服饰品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传统服饰色彩染色工艺中酸碱度的作用,使用染色配方中提取出来的苏木染材,采用水煎法萃取色素,对棉织物进行前媒染工艺研究,确定了不同pH值在白矾和皂矾媒染条件下的显色规律及色彩明度、色相、饱和度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pH值对苏木棉织物白矾前媒染显色影响较大,且呈不同色调;pH值对苏木棉织物皂矾前媒染显色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呈暖灰色调。通过调整前媒染工艺中的pH值,复原了玫瑰紫和紫檀色,证实了pH值在古代染色配方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派生的其他色彩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服饰色谱,决定了色彩的最终相貌。  相似文献   

4.
为了证实天然媒染剂在植物染色中的媒染性能及染黑灰色系的可行性.采用煎煮法萃取苏木色素,使用五大连池矿泉水(简称矿泉水)和皂矾做媒染剂,对亚麻织物进行苏木染色对比试验.分析前、后媒染对颜色特征值的影响,确定了苏木麻织物前、后媒染工艺的显色规律及色彩L*、a*、b*、c*值的色谱范围,探讨了矿泉水媒染效果及显色优势.结果 ...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媒染剂质量浓度在媒染工艺中的作用,明确不同媒染剂质量浓度对颜色特征值的影响。使用白矾为媒染剂,采用水煎法萃取石榴皮色素,对毛织物进行媒染工艺,确定了不同媒染剂质量浓度条件下的显色规律及色彩L~﹡、a~﹡、b~﹡、c~﹡值的范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媒染剂质量浓度对毛织物媒染工艺影响较大。毛织物石榴皮染色时,前、同媒染最佳媒染剂质量浓度为10 g/L,后媒染工艺为20 g/L。毛织物石榴皮媒染工艺的色域宽度依次为前媒染、后媒染、同媒染。在不同媒染剂质量浓度条件下,主要呈灰黄色调、黄绿色调和灰绿色调。调整媒染剂质量浓度能够小幅度改变色相,同时派生出很多临近色彩,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传统服饰色谱。  相似文献   

6.
为挖掘羊毛织物传统染色工艺,拓宽现代植物染色的色彩内涵和色域范围,提高毛织物附加价值,使用皂矾为媒染剂,采用水煎法萃取橡子色素,对毛织物进行媒染,确定最佳染色工艺,不同染色工艺影响因素的显色规律,以及颜色特征值L~﹡、a~﹡、b~﹡、c~﹡值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橡子色素羊毛织物后媒染可以染黑灰色调,染色效果为后媒染前媒染同媒染。最佳染液橡子色素质量分数为100%,最佳皂矾媒染剂质量浓度为5 g/L,最佳pH值6,最多染色次数为4次。复原了黑色和大黑色毡罽工艺,织物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均可达到3级以上,达到国家服用标准。证实了橡子色素可以染较深黑色,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复原中国传统服饰色彩中黄色系的染色工艺并证实植物染色色谱的应用价值,使用传统黄色植物染料——槐米为原料,采用水煮法萃取色素,对棉织物进行了后媒染工艺研究,将所得颜色特征值与化学染色工艺进行对比,确定了槐米后媒染工艺的显色规律及色彩L~*、a~*、b~*、c~*值的范围。结果表明:与化学染色相比,槐米后媒染工艺的颜色特征值复杂,具有独特的数据特征,同时,可通过调整染液质量分数在较大范围内接近化学染色。棉织物槐米后媒染工艺可染黄色系的大部分色彩,显色范围宽广,色相柔和。  相似文献   

8.
苏木色素的提取及其对羊毛织物的染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为溶剂提取苏木色素,利用该提取液对羊毛织物进行直接及媒染染色,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苏木色素提取及染色的最佳工艺参数.苏木色素提取:料液比1:20,温度80℃,时间70 min,碳酸钠质量浓度5 g/L;直接染色工艺:pH值6~7,温度80℃,时间60 min,不加氯化钠;硫酸铜后媒工艺:70℃,50 min,媒染剂用量5%(owf).媒染染色可获得较好的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9.
苏木是古代紫色调的主要染材。采用水煎法萃取苏木色素,在pH=9条件下对柞蚕丝织物进行染色工艺探讨,对所得颜色特征值进行色度表征,确定了苏木紫色调染色工艺的显色规律及色彩L、a、b、c值的范围。结果表明:在pH=9条件下,直接染呈纯度略低的紫红色调,前媒染呈纯度较高的紫红色调,同媒染呈纯度较高的紫色调,后媒染呈纯度较低的紫红色调。其中,同媒染染紫色调价值最大,苏木同媒染同时变量较单一变量所染紫色调的范围更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媒染剂用量。  相似文献   

10.
黄土媒染红色系天然染料婴幼儿面料生态染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婴幼儿纺织品面料,选择红色系天然植物染料茜草和苏木来染色,并采用黄土作为媒染剂进行固色实现了生态染色。通过实验分析了茜草和苏木染液的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对染色深度的影响,并对染后织物进行了有害物质检测,结果表明由黄土媒染处理的茜草和苏木染制品色泽纯正,且有较好的色牢度。最佳染色工艺为:茜草染液浓度5g/L,温度100℃,时间40min;苏木染液浓度15g/L,温度60℃,时间4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